首页 理论教育 单身恐惧对亲密关系质量和择偶要求的影响

单身恐惧对亲密关系质量和择偶要求的影响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人认为,总是选择单身的人,是对亲密关系中责任感的逃避。此外,单身歧视会让人们普遍对单身这种状态感到恐惧,从而影响他们对一段亲密关系的评价和判断,并且加大他们作出不理智选择的可能性。在这个研究中,他们设计了7个实验,来说明“单身恐惧”对于一个人亲密关系质量和择偶要求的影响。

单身恐惧对亲密关系质量和择偶要求的影响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把亲密关系婚姻描述成人生的必要事件,似乎如果从来没有过恋人、没有进入丈夫或妻子这样的角色,我们的人生就会缺少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经历;仿佛成为单身的人,一生都是不完整的。

在这些单身的人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只是将单身当作下一段恋情开始前的过渡阶段,不过这并不是我们要强调的,我们所说的是终身如此。

有些人认为,总是选择单身的人,是对亲密关系中责任感的逃避。他们觉得,单身者之所以无法进入亲密关系,或是不想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或不愿意为另一半着想或妥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单身的人是与社会分离的、是孤独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论婚姻》中写道:“事实上只有三种人适合结婚,傻瓜、恶棍和牧师。牧师习惯受缚于义务,恶棍希望他的太太不忠贞,傻瓜则相信他的太太是忠贞的。”因此推断出一个结论:“一个人不必结婚”。现在看来是非常有道理的。在世界各国,似乎结婚率都越来越低,而离婚率却越来越高了。那么,没有亲密关系,可否成为一种人生选择呢?

◗独身成为趋势

2018年,《每日人物》一篇名为《大数据中的北京女性,令<北京女子图鉴>被狠狠打脸》的文章中提到如下数据:在北京,20岁至44岁的单身群体中,女性占45%,且这一数据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女性的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在逐步增长,离婚比例也在逐年攀升。调查显示,北京曾一度位列全国离婚率最高城市的榜首,高达39%,在所有的离婚决定中,有70%是由女性做出的。2016年底,印度《德干先驱报》的一项调查称,中国正在快速成为单身大国;2015年,单身人口达到2亿人,有超过36%的单身女性选择不婚。

在《单身社会》一书中,作者克里南伯格探讨的实则就是独自居住的生活形式。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是何种原因让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不同政治信仰的人越来越多地选择独居生活呢?以美国为例,1950年,仅有22%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同时有400万美国人选择独居。当时独居者常见于美国西部各州,因为那里外来劳动力偏多,独居不过是人们通向家庭生活的过渡阶段。在作者成书的2012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其中3100万人过着独居生活,其中女性独居人口高达1700万人。而独居人口的分布也开始从西部各州转向现代化大城市,仅仅在纽约,就有100万独居人口;在曼哈顿岛上,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居住人口选择独居。

在美国,评论家往往将独居现象视为一种反映了个人自恋、社会道德崩坏以及公众生活锐减的现象。评论家首先站在独居生活的对立面,站在婚姻生活是唯一正确的道德制高点俯瞰独居生活,幻想一种孤独的、寂寞的、无人照料的、难以自理的,在午夜梦回时刻辗转反侧、被欲望吞噬折磨的凄凉剪影。

正如婚姻生活也可能带给我们烦躁、厌倦和争吵一样,这些弊端也是享受一种生活方式必须付出的代价。两者本身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在作者克里南伯格看来,独居生活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对人类亲密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以及人们老去或者死亡的方式。

“我并非自愿选择单身,但爱情是稀有的,并且常常是没有回报的。若非因为爱情,我找不到任何和某个地方形成永久联结的理由。”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30岁记者艾蜜莉·维特在《性/爱未来式》一书的开篇这样写道。她对于爱情的态度可以看作是21世纪接受过良好教育并且生活在大都市的单身女性的一种缩影。对这些经济独立、不再为了摆脱贫困或者实现阶级跃升而组建家庭,也不再因为婚前性爱的禁忌而被迫走进婚姻的女性来说,婚姻不再是唯一的出路。随着性与婚姻的逐步松绑,在婚姻之外,女性可以享受更纯粹的爱情、激情与更愉悦的性。在书的最后一章中,艾蜜莉·维特写道:“有些人会继续将自己交付婚姻这种制度,但我希望婚姻这种合作关系不再被视为一种绝对终点。相反的,而是一种更加适度的,或许是一种对于抚养孩子而言共享努力的制度性基础。”

选择单身,放弃的当然不仅仅是性,还有与他人共处、同居、深入彼此生活的经验,以及社会身份上的一种非单身属性。在一个崇尚结伴、崇尚婚姻而非单身、独居的社会中,这种放弃常常挑战了社会的既有规范。但是,不好的性爱和不好的婚姻一样,都应该果断放弃,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目光和社会的期待而一味将就。同时,在当今这个愈发多元的时代,我们既有选择性爱、陪伴或婚姻的权利,同时也有对上述种种说“不”的权利。单身或独居者,既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性爱,也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独居生活。

◗独身往往不是主动选择

尽管独身昭示了一种似乎更加美好的选择,但现实中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却多数不美好。我们先来看看一些人不愿进入亲密关系的原因。

“虽然之前时不时也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但所有的喜欢都会陷入‘从好感—喜欢—暧昧—无趣—恢复平静’的死循环,以至于现在开始有不想打破或者恐惧改变单身的现状。”

“男人是不一定的,你对他再好,他也很可能说变就变。”

“看着我自己的父母,再看着身边那么多身在婚姻中却不幸福的夫妻,看着那么多劈腿外遇的明星们,看着离婚率越来越高的社会,我觉得一个人生活是很不错的选择。”(www.xing528.com)

“我是一个爸爸都不要而且浑身上下都是缺点的人,我不相信会有男人真正爱我和接受我。”

有专家表示,其实单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与其用“忙碌”一词,不如用“焦虑”一词。中国人对房和车的过度需求,谈恋爱需要太多时间和精力成本,造成很多年轻人不敢谈恋爱。第二,和中国传统的爱的教育的缺失和独生子女过多有关,“爱无能”特别多。想爱,但不知道如何去爱;不是不想要亲密,而是不敢去冒险;不是不要伴侣,而是害怕受伤;不是不愿结婚,而是没有相处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

此外,单身歧视会让人们普遍对单身这种状态感到恐惧,从而影响他们对一段亲密关系的评价和判断,并且加大他们作出不理智选择的可能性。

多伦多大学社会心理学斯蒂芬妮·斯皮尔曼(Stephanie S.Spielmann)博士与她的同事在2013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单身恐惧”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他们设计了7个实验,来说明“单身恐惧”对于一个人亲密关系质量和择偶要求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单身感到恐惧的人,在选择潜在对象上会放低自己的要求。通常来说,一个不够体贴、不能满足另一方情感需求的伴侣,亲密关系是更难长久、也更难成功的;这样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起体贴的对象来说更不具有吸引力。不过对于单身恐惧的人来说,体贴的对象与不够体贴的对象对他们的吸引力是相等的,尽管他们可以意识到那些不足。

在另一项关于速配和约会的调查中,斯皮尔曼等人也发现,有单身恐惧的人在约会时更不会在外貌上对潜在对象精挑细选,并更倾向于与更多人约会。据她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这样的举措可以避免他们经常陷入一个人的状态,也可以让有单身恐惧的人更快地摆脱单身状态。

2.单身恐惧对一个人现有的亲密关系也有着负面影响。它会影响个体对现有亲密关系的依赖程度和是否要分手的选择。结果证明,不管他们对现有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高不高,有单身恐惧的人因为更加依赖现有的亲密关系,因此很难成为最后提出分手的那个人;这使得有单身恐惧的人更有可能被束缚在一段满意度不高的亲密关系之中。

◗重要的是自我的幸福

你相信有些人单身是因为他只想单身吗?不是“不得已”,不是“不肯将就”,也不是环境所迫,而是一心一意就只想单身;单身就是他们最佳、最真实、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他们就是想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人、有能力独立作出选择并持续成长的人、喜欢多种社交风格的人、享受独处的人。

单身并没有问题,不要为了害怕孤独而结束单身才是真理,一时的愉悦和内心永久的幸福,相信我们都会懂得取舍。心理学研究指出,有些影响幸福的因素是可控的;最重要的3个影响因素是: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帮助他人。

社会刻板印象是:男士更关心自己的独立性,更加看重工作和自由,所以单身一辈子也正常;女性更渴望结婚,把婚姻家庭作为自己的归属,如果终身未嫁可能会心理扭曲精神崩溃。典型的例子就是某综艺节目上,某主持人对话“冻龄女神”俞飞鸿。主持人说,你觉得老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俞飞鸿回答,女性单身就会不正常吗?这昭示出当代女性对单身状态的欣赏和对现存刻板印象的蔑视。

对单身负面的误解,污名化甚至是歧视也来源于社会刻板印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贝拉·德保罗(Bella DePaulo)将这种现象称为单身歧视(Singalism)。可怕的是,比起种族、性别与性取向等方面的歧视,更难察觉到对单身者的歧视,因为它是在潜移默化中被表达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一项针对一万多名澳大利亚女性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点:没有孩子的终身单身女性,在很多方面都比其他女性群体做得更好,比如她们最乐观,压力最小,志愿服务最多,受教育程度最高,体重指数最健康,吸烟者以及被诊断患有重大疾病的比例最小。

虽然我们并不排斥单身,但更鼓励构建自己的亲密关系,学会爱的能力,也关乎自身的成长。即使不能心随人愿,那又如何呢?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老先生说:“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的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要后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