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结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昆明镜像

四、结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昆明镜像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敞亮昆明文化镜像,对抗战文学的生长环境和发展机制问题做出整体反思。放大昆明文学史镜像的途径不能局限于对昆明文学形象的发掘和呈现,更要揭示昆明塑造中国现代文学生态的历史过程及其独特效应。从多维视野中观照昆明的文学史镜像,应当成为更多研究者的自觉努力![4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3页。

四、结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昆明镜像

昆明是抗战时期三大“文化城”之一,却未获得与其地位相称的探析与评价。李欧梵论述抗战时期中国文艺活动中心之转移时,介绍了武汉、广州、重庆、香港和桂林,唯独没有提到昆明[318]。分析抗战文坛情势的国内学者称道重庆的出版功绩,重视桂林、香港、广州的华南作家群,对于昆明的文学活动情状仅略作陈述[319]。当然,也有研究者注意到昆明远离战场和政治中心,文学的政治色彩比较清淡,“大学校园自由宽松的环境、在精神上与西方文学的联系,以及远离30年代文坛的旧有纷争,这些因素将昆明塑造为抗战时期另一个特殊的文学地理小区,一个好似真空的文学地带”[320]。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敞亮昆明文化镜像,对抗战文学的生长环境和发展机制问题做出整体反思。

放大昆明文学史镜像的途径不能局限于对昆明文学形象的发掘和呈现,更要揭示昆明塑造中国现代文学生态的历史过程及其独特效应。本节探讨了昆明的“山林城市”空间、自由疏放的城市文化精神与昆明抗战文学生态的关系。抗战文学史上的昆明镜像有多种显现方式,例如昆明文坛“以大学为龙头”,建构“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大学文化”,作家“广泛吸取西方文学的营养,勇于开拓创新”[321];昆明作家群与桂林作家群、重庆作家群的文化心态有很大差异,由此形成“逼视现实、探索人性的独特的现代主义诗风”[322],等等。从多维视野中观照昆明的文学史镜像,应当成为更多研究者的自觉努力!

【注释】

[1][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2]该节内容曾以《渊薮与战场——革命文学作家对于民国上海的空间体验》为题发表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3]戚涛:《“空间·政治·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

[4]张旭东:《本雅明的意义》,[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页。

[5][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6]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下)》,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版,第611页。

[7]郁达夫:《关于编辑,介绍,以及私事等等》,《创造月刊》第1卷第6期,1927年2月1日。

[8]郁达夫:《郁达夫散文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6年版,第56页。

[9]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3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11一413页。

[10]同上,第416-417页。

[11]殷夫:《殷夫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2页。

[12]殷夫:《上海礼赞》,《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1930年5月。

[13]冯乃超:《上海》,《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15日。

[14]杨骚:《杨骚选集》,杨西北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0页。

[15]段可情:《火山下的上海》,《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

[16]殷尔游:《上海——将来?》,《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

[17]茅盾:《茅盾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页。

[18]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9页。

[19]同上,第397页。

[20]同上,第412页。

[21]王铁仙:《瞿秋白文学评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22]钱理群:《鲁迅和北京、上海的故事(下篇)》),《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6期。

[23]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24]同上,第289页。

[25]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26]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27]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28]成文英(冯雪峰):《讽刺文学与社会改革》,《萌芽月刊》第1卷第5期,1930年5月1日。

[29]段可情:《火山下的上海》,《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

[30]殷夫:《上海礼赞》,《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1930年5月。

[31]王铁仙:《瞿秋白文学评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32]冯乃超:《上海》,《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15日。

[3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0页。

[34][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54页。

[35][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8页。

[36][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37]郑伯奇:《牺牲》,《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38]氓:《革命文学》,《流沙》第3期,1928年4月15日。

[39]白苇:《墙头三部曲》,《北斗》第2卷3、4期合刊,1932年7月20日。

[40]该节内容曾以《抗战文学的“弦歌之声”——武汉抗战文学的文化特质与历史地位》为题发表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41]《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长江日报》2017年7月28日,第8版。

[4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3页。

[43]吕绍刚、孔庆东:《歌颂与讽喻——武汉抗战文艺之一瞥》,毛迅、李怡:《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9辑)》,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93页。

[44]章绍嗣等:《武汉抗战文艺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45][美]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李卫东、罗翠芳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6]同上,第86页。

[47]同上,第100页。

[48]冯乃超文集编辑委员会:《冯乃超文集(下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9页。

[49]阳翰笙:《风雨五十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6页。

[50][美]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李卫东、罗翠芳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51]章绍嗣等:《武汉抗战文艺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52页。

[52]林志浩、李葆琰:《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评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3页。

[53]中学生杂志社:《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总结》,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版,第136页。

[54]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55]尹均生:《论近年报告文学的现实性、功利性、文学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56]苏光文:《抗战诗歌史稿》,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57]章绍嗣等:《武汉抗战文艺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58][美]房龙:《人类艺术》,杨家盛译,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84页。

[59]章绍嗣等:《武汉抗战文艺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60]同上,第7页。

[61][法]维克多·雨果:《雨果论文学艺术》,柳鸣九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62]雨辰:《报告文学与写作》,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版,第113页。

[63]王觅:《报告文学:讲好中国“大故事”》,《文艺报》2013年10月25日。

[64]老舍:《老舍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

[65]老舍:《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66]李何林:《李何林全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67]张杰、陆文采:《高兰评传》,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68]章绍嗣、章倩砺:《血火中的文化脊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7页。

[69]艾艳红、杨利平:《文学鉴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周观武:《赝儒斋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第295页。

[70]闻一多:《唐诗杂论 诗与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92页。

[71]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1页。

[72]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73]吕进:《臧克家形式主义与中国风格》,《文史哲》2004年第5期。

[74]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6-427页。

[75]张俊彪等:《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0-71页。

[76]张如法:《论绿原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期。

[77]钱志富:《中外诗歌共享的诗歌理论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78]安凌:《重写与归化英语戏剧在现代中国的改译和演出(1907—1949)》,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54-155页。

[79]艾艳红、杨利平:《文学鉴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周观武:《赝儒斋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第295页。

[80]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语言体式的趋态、特征与基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3期。

[81]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82]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页。

[83][美]巴里·格林:《内心的天籁——通往音乐艺术的十条途径》,李娟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年版,第109页。

[84]《长江日报》编辑部:《作家与武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85]吴胜家:《美哉武汉:名人诗词歌赋文精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86]高兰:《高兰朗诵诗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87]《长江日报》编辑部:《作家与武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88]碧野:《碧野近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227页。

[89]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49页。

[90]涂文学,刘庆平:《图说武汉城市史》,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483页。

[91]皮明庥、张侠:《高山流水 知音江城:伯牙钟子期史事·传说》,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92]同上,第77页。

[93]同上,第79页。

[94]方方:《阅读武汉》,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95]池莉:《天生的江湖城市》,秋雨:《名家散文鉴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96][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鲁西奇、罗杜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97]方方:《阅读武汉》,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98]茅盾:《茅盾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99][美]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李卫东、罗翠芳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100]梅志:《珍珠梅》,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101]冰心等:《抗战纪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62页。

[102]阳翰笙:《风雨五十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4-185页。

[103]同上,第225页。

[104]散木:《郭根文录》,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105]沈兹九:《从上海到汉口(下)》,《新文摘旬刊》第1卷第6-7期,1938年3月11日。

[106][美]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李卫东、罗翠芳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107][美]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李卫东、罗翠芳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章绍嗣等:《武汉抗战文艺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页。

[108]同上,第94页。

[109]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110]章绍嗣、章倩砺:《血火中的文化脊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90页。

[111]章绍嗣等:《武汉抗战文艺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112]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113]碧野:《六十年甘苦我心知》,《湖北文史资料》1998年第3辑。

[114]路地、华舒:《舒群纪念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115]王观泉:《怀念萧红》,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

[116]章绍嗣、章倩砺:《血火中的文化脊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3页。

[117][美]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李卫东、罗翠芳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章绍嗣等:《武汉抗战文艺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页。

[118]吕绍刚、孔庆东:《歌颂与讽喻——武汉抗战文艺之一瞥》,毛迅、李怡:《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9辑)》,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102页。

[119]章绍嗣、章倩砺:《血火中的文化脊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0页。

[120]孙先科:《叙述的意味》,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121][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陈圣生、李哲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5-66页。

[122]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5页。

[123]陈思和、王德威:《史料与阐释(贰零壹贰卷合刊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5页。

[12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125]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8页。

[126]老舍:《老舍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127]该节内容曾以《桂林“文化城”的文人映像及文学生态》为题发表于《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稍作修改。

[128]漆招进:《桂林历史探源》,广西博物馆:《广西博物馆文集(第4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129]龙谦、胡庆嘉:《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30]杜重远:《狱中杂感》,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245页。

[131]同上,第248页。

[132]陈铁民:《从香港到桂林》,《华年》第1卷第7期,1932年5月28日。

[133]陈畸:《桂行散记(下)》,《旅行杂志》第12卷第6号,1938年6月1日。

[134]凌鸿勋:《桂林山水》,《旅行杂志》第11卷第5号,1937年5月1日。

[135]罗洪:《夏在良丰》,《宇宙风》第83期,1939年10月16日。王宏道:《桂林小住》,《旅行杂志》第13卷第11号,1939年11月1日。

[136]陈永源头、奉少廷:《名人笔下的桂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137]凤子:《八年》,上海:万叶书店,1945年版,第16页。

[138]丰子恺:《丰子恺文集(6)》,丰陈宝、丰一吟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页。

[139]黄药眠:《春山恋》,刁萦梦等编:《桂林旧事》,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页。

[140]丰子恺:《丰子恺文集(6)》,丰陈宝、丰一吟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141]艾芜:《往事随想·艾芜》,唐文一、刘屏主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142]丰子恺:《丰子恺游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0页。

[143]潘其旭等:《桂林文化城纪事》,南宁: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第507页。

[144]周钢鸣:《秧歌》,《救亡日报》,1939年7月12-13日。

[145]罗洪:《夏在良丰》,《宇宙风》第83期,1939年10月16日。王宏道:《桂林小住》,《旅行杂志》第13卷第11号,1939年11月1日。

[146]胡风:《胡风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8页。

[147]夏衍:《桂林怎样抵抗轰炸》,黄铮:《广西抗日战争史料选编(第2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248页。

[148]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全集(第2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06页。

[149]赵君豪:《千山万水赋归(下篇)》,《旅行杂志》第18卷第7号,1944年9月30日。

[150]金叶:《柳桂道上》,《旅行杂志》第14卷第5号,1940年5月1日。

[151]叶浅予:《叶浅予自叙》,山风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152]沈翔云:《桂林山水》,《万象》第2卷第8期,1943年2月1日。

[153]黄药眠:《桂林旧事》,刁萦梦等编:《桂林旧事》,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154]黄药眠:《黄药眠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第4-20页。

[155]黄药眠:《春山恋》,刁萦梦等编:《桂林旧事》,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79页。

[156]柳亚子:《八年回忆·最高潮的桂林》,萧关鸿:《中国百年传记经典(第3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第391页。

[157]夏衍:《夏衍剧作集(第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65页。

[158]俞兆平、罗伟文:《“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南方文坛》2008年第3期。

[159]黄发有:《想像的代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160]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www.xing528.com)

[161]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62]戴健:《清初至中叶扬州娱乐文化与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页。

[163]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下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8页。

[164]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6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1页。

[165]秦牧:《秦牧全集(第5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89页。

[166]杨益群等:《司马文森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167]叶浅予:《叶浅予自叙》,山风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168]徐贤:《桂林的作家群》,《杂志》第12卷第3期,1934年12月10日。

[169]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第673-677页。

[170]张谷、魏华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实录》,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第96页。

[171]费孝通等:《胡愈之印象记》,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414页。

[172]秦牧:《秦牧全集(第2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38页。

[173]魏华龄、左超英:《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7页。

[174]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175]魏华龄、李建平:《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176]端木蕻良:《端木蕻良近作》,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192-193页。

[177]龙谦、胡庆嘉:《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178]同上,第75页。

[179]聂绀弩:《聂绀弩杂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312页。

[180]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181]潘其旭等:《桂林文化城纪事》,南宁: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182]雷锐:《桂林文化城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183]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第682页。

[184]魏华龄、苏关鑫:《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页。

[185]丘振声:《桂林山水诗美学漫话》,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176页。

[186]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175页。

[187]古世仓、吴小美:《老舍与中国革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188]李江:《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189]雷锐:《桂林文化城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190]该节内容曾以《文人与边城——抗战时期的昆明城市形象及其文化内涵》为题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191]李启愚:《昆明风光》,《旅行杂志》第12卷第1号,1938年1月1日。

[192]夏康农:《一起一仆的昆明》,《评论报》第3期,1946年。

[193]楚图南:《楚图南集(第1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71页。

[194]晶清:《昆明余影》,《新中华》第3卷第18期,1935年9月25日。

[195]楚图南:《楚图南集(第2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页。

[196]同上,第449页。

[197]张倩:《〈茅盾在昆明〉补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198]公奇:《“城市山林”的昆明市》,《市政评论》1935年第3卷第12期,1935年6月16日。

[199]浩生:《昆明杂写》,《国讯旬刊》第250期,1940年10月15日。

[200]沙鸥:《山光水色的昆明》,《旅行杂志》第13卷第1号,1939年1月1日。

[201]麦浪:《昆明画像》,《半月文萃》第1卷第9-10期,1943年3月。

[202]毛子明:《昆明文化报道》,《战时记者》第2卷第10期,1939年。

[203]夏康农:《一起一仆的昆明》,《评论报》第3期,1946年。

[204]檀仁梅:《昆明之行》,《天风》第5卷第13期,1948年4月3日。

[20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8页。

[206]毛子明:《昆明文化报道》,《战时记者》第2卷第10期,1939年。

[207]直田:《昆明点滴》,《国风》第1卷第3期,1939年9月15日。

[208]高山:《昆明青年的没落与生长》,《学生月刊》第1卷第7期,1940年7月15日。

[209]杨庚:《昆明文坛逸闻》,《月刊》第1卷第5期,1946年4月20日。

[210]予矛:《后方的昆明》,《文艺阵地》1938年第2卷第3期,1938年11月16日。

[211]晶清:《昆明余影》,《新中华》第3卷第18期,1935年9月25日。

[212]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75-76页。

[213]元洁:《“春之都”的昆明》,《良友》第146期,1939年9月。

[214]张韵芬女士:《从上海到云南府》,《旅行杂志》第8卷第1号,1934年1月1日。

[215]陈樾:《昆明终岁春长在》,《旅行杂志》第21卷第8号,1947年8月10日。

[216]徐鸿涛:《西南东北》,杭州:大风社,1935年版,第2页。

[217]老舍:《八方风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218]宿荣江:《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7页。

[219]王稼句:《昆明梦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冰心:《从昆明到重庆》,《文摘月报》第1卷第3期,1941年5月25日。

[220]沙鸥:《山光水色的昆明》,《旅行杂志》第13卷第1号,1939年1月1日。

[221]直田:《昆明点滴》,《国风》第1卷第3期,1939年9月15日。

[222]浩生:《昆明杂写》,《国讯旬刊》第250期,1940年10月15日。

[223]李启愚:《昆明风光》,《旅行杂志》第12卷第1号,1938年1月1日。

[224]老舍:《老舍文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页。

[225]黄裳:《锦帆集》,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81页。

[226]朱自清:《蒙自杂记》,《新云南》第3期,1939年4月30日。

[227]吴宓:《吴宓日记(第6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6页。

[228]陈寅恪:《陈寅恪诗集》,陈美延、陈流求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229]王稼句:《昆明梦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冰心:《从昆明到重庆》,《文摘月报》第1卷第3期,1941年5月25日。

[230]黄卓秋:《昆明印象记》,《旅行杂志》第15卷第12号,1941年12月。

[231]绿蒂:《昆明琐谈》,《上海妇女》第2卷第3期,1938年11月20日。

[232]李玉珍:《随草绿天涯》,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196页。

[233]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9页。

[234]楚图南:《楚图南集(第1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235]何兆武:《上学记》,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5-96页。

[236]刘绪贻:《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237]吴宓:《吴宓日记(第9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6页。

[238]沈从文:《云南看云集》,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3年版,第49-51页。

[239]常风:《逝水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240]沈从文:《从文自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24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2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24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4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176页。

[243]麦浪:《今日昆明》,《文摘月报》第1卷第2期,1941年4月25日。

[244]冯至:《冯至代表作: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245]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246]吴黎羽:《新中国的西便门》,《旅行杂志》第13卷第7号,1939年7月1日。

[247]高山:《昆明—後方冒险家的乐园(通讯)》,《改进》第2卷第5期,1939年12月1日。

[248]麦浪:《昆明画像》,《半月文萃》第1卷第9-10期,1943年3月。

[249]慕文俊:《联大在今日》,《宇宙风》第94、95期合刊,1940年6月1日。

[250]艾芜:《南行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版,第1页。

[251]老舍:《老舍文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页。

[252]林徽因:《林徽因作品新编》,陈学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253]凤子:《忆昆明》,王稼句:《昆明梦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254]黄裳:《锦帆集》,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80-81页。

[255]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82页。

[256]施蛰存:《待旦录》,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年版,第126-127页。

[257]冯至:《冯至代表作: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320页。

[258]楚图南:《楚图南集(第2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259]彭桂萼:《彭桂萼诗文选集》,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260]李长之:《西南纪行》,《旅行杂志》第12卷第11号,1938年11月1日。

[261]该节内容曾以《抗战时期的昆明城市文化与文学生态》为题发表于《枣庄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262]杨清芝:《近年抗战文学研究述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63]秦弓:《抗战文学研究的概况与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

[264]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265]高兴:《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0-162页。

[266]秦弓:《重庆抗战文学研究要有个性》,《涪陵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267]靳明全:《深化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之我见》,《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268]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43页。

[269]楚图南:《楚图南集(第1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270]吴伟强、李怡:《中国抗战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71]高兴:《桂林“文化城”的文人映像及文学生态》,《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272]谢本书、李江:《昆明城市史(第1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7页。

[273]麦浪:《昆明画像》,《半月文萃》第1卷第9-10期,1943年3月。

[274]麦浪:《今日昆明》,《文摘月报》第1卷第2期,1941年4月25日。

[275]予矛:《后方的昆明》,《文艺阵地》1938年第2卷第3期,1938年11月16日。

[276]直田:《昆明点滴》,《国风》第1卷第3期,1939年9月15日。

[277]黄卓秋:《昆明印象记》,《旅行杂志》第15卷第12号,1941年12月。

[278]林希英:《昆明寄语》,《春秋》第1卷第5期,1944年。

[279]靳明全:《重庆抗战文学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280]高兴:《桂林“文化城”的文人映像及文学生态》,《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28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抗战中的云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3页。

[282][美]易社强:《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1期。

[283]何兆武:《上学记》,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6页。

[284]光弟:《由北平到昆明——一点回忆》,《察省青年》第3期,1940年。

[285]麦浪:《今日昆明》,《文摘月报》第1卷第2期,1941年4月25日。

[286]冰心:《从昆明到重庆》,《文摘月报》第1卷第3期,1941年5月25日。

[287]张祖林:《昆明文化——城市发展驱动力》,《光明日报》2010年9月9日。

[288]公奇:《“城市山林”的昆明市》,《市政评论》1935年第3卷第12期,1935年6月16日。

[289]汪曾祺:《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290]同上,第368-375页。

[291]班公:《昆明的茶馆》,《旅行杂志》第13卷第7期,1939年7月1日。

[292]帅雨苍:《昆明漫记》,《旅行杂志》第13卷第8号,1939年8月1日。

[293]绿蒂:《昆明琐谈》,《上海妇女》第2卷第3期,1938年11月20日。

[294]浩生:《昆明杂写》,《国讯旬刊》第250期,1940年10月15日。

[295]高山:《昆明—後方冒险家的乐园(通讯)》,《改进》第2卷第5期,1939年12月1日。

[296]施蛰存:《施蛰存七十年文选》,陈子善、徐如麒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页。

[297]昆明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抗日时期文化名人在昆明(一)》,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页。

[298]余斌:《学人与学府》,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299]施蛰存:《施蛰存七十年文选》,陈子善、徐如麒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页。

[300]冯友兰:《冯友兰自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301]余斌:《文人与文坛》,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302]蓝华增:《云南现代作家、文学社团和期刊(之三)》,《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303]余斌:《文人与文坛》,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30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抗战中的云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3页。

[305]余斌:《学人与学府》,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306]余斌:《文人与文坛》,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307]杨立达:《在昆明的作家》,《良友》第146期,1939年9月。

[308]蒙树宏:《云南现代文学史话四题》,《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

[309]冯至:《冯至代表作: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310]楚图南:《楚图南集(第1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74页。

[311]高山:《昆明青年的没落与生长》,《学生月刊》第1卷第7期,1940年7月15日。

[312]毛文贤:《昆明学府近影》,《青年月刊》第8卷第3期,1939年9月15日。

[313]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2页。

[314]凤子:《昆明点滴》,《笔谈》第2期,1941年9月16日。

[315]文凤之:《昆明出版物现状》,《读书通讯》第64期,1943年。

[316]李光荣、宣淑君:《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页。

[317]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318]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04页。

[319]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36-837页。

[320]王维国:《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基本格局》,《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

[321]李光荣、宣淑君:《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6页。

[322]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