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语:武汉抗战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弦歌之声”

结语:武汉抗战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弦歌之声”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有哪些新的可能性?[123]莫非郭沫若昔日在武汉听到“弦歌之声”[124],便是中国文学史与战争史共振的空谷足音?中国文学史不乏“激情”,但武汉抗战文学的“激情”未经外力干预;中国文学史不缺“声音”,唯有武汉抗战文学的声音融会了使命感、自由度和世界性。想当年,初到武汉的老舍顿觉眼前“水阔山秀,烟影人声,此中含隐着一股什么气息”[126],这股“气息”化作文学史的“弦歌之声”,其回音恰似江水滔滔……

结语:武汉抗战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弦歌之声”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有哪些新的可能性?在国族、政治、社会、文化地理伦理维度之外,能否从“艺术性”层面予以考察?对于运用“从其他艺术的特质中抽取出来的一元性力量”来“解释文学”的行为,韦勒克不屑地称之为“文学的外部研究”[121],但他的批评反而给我们以启示:若将艺术特质与历史意识、区域文化、文学样式等因素整合为“多元性力量”,是否不失为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瞩目于现代文学史的空间影像,诸如胡同杂院、弄堂工厂、乡土故园、洋场都会、山城水域、村庄屯落等,对文学史声音的监听实在欠缺。回想起来,1927年的鲁迅面对“无声的中国”,痛心疾呼“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122];而武汉保卫战结束的次年(1939年),老舍理直气壮地宣布:“二年来文艺创作成绩最好的是歌……把我们抗战的雄壮情绪,都从喉管里唱出来了。”[123]莫非郭沫若昔日在武汉听到“弦歌之声”[124],便是中国文学史与战争史共振的空谷足音?

中国文学史不乏“激情”,但武汉抗战文学的“激情”未经外力干预;中国文学史不缺“声音”,唯有武汉抗战文学的声音融会了使命感自由度和世界性。相比较而言,其他时空中的现代文学生产更多地诉求于法度美(建筑)、意象美(绘画)、情调美(电影)、姿态美(舞蹈),唯独武汉抗战文学偏向声音美(音乐)。(www.xing528.com)

“1938年抗战文学带着它可贵的激情和它的缺陷一同进入衰退期”[125]以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气象也有所不同。武汉抗战文学历时较短,作家创作颇为仓促,关于战争图景的描画难免粗略;但是,若论情感密度、凝聚强度和传播速度,其他国统区的抗战文学恐怕很难与武汉抗战文学媲美。想当年,初到武汉的老舍顿觉眼前“水阔山秀,烟影人声,此中含隐着一股什么气息”[126],这股“气息”化作文学史的“弦歌之声”,其回音恰似江水滔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