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弹口述历史的转型与超越

评弹口述历史的转型与超越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弹口述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自觉记述老艺人从艺经历的工作开始于苏州。直到苏州评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前,评弹口述历史工作进展无多,也不为人所重视。重提评弹口述历史并将之纳入学术视野和理论设计的,正是唐先生以及他率领的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评弹研究中心学术团队。由以上简单分析,即可初步看出系列讲座的整体策划和运作模式,体现了评弹口述历史的转型与超越。

评弹口述历史的转型与超越

潘 讯

在唐力行先生“从历史学角度重构苏州评弹”的理论框架中,评弹人的口述历史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学术地位。唐先生的宏愿是记录100位评弹人的口述历史,这100位评弹人,包括说书人、行业管理者、书目的创作者、书场经营者、票友、听众等,希望通过系统、科学地记录他们的口述史料,弥补档案方志、文集、报刊等史料的不足,从而使重构的评弹历史更接近历史的本真。口述历史又分为三类,分别是回忆录、专题口述和专题讲座。我清楚地记得,早在10年前,唐先生就在给我的一封信中披露了评弹人口述历史的学术理想:“在口述史方面,我的计划是要做一百个人。前年去台湾地区,当地的大学做了一百个昆剧演员的口述史,给我印象深刻。”现在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百人口述史如一座学术宝塔即将浮屠结顶,望气识宝,睹之俨然。在这百人口述史中,“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又显得更加视角多元、体系完整、思考深入,不仅为重构评弹史提供了丰富史料,而且还带来评弹研究的视野拓展和理论推进。

评弹口述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自觉记述老艺人从艺经历的工作开始于苏州。1961年,苏州市曲联(曲协前身)艺术组就专派何云龙、钱江二人记录周玉泉等老艺人的口述艺事,留下了原始记录,编成《谈艺录》一册问世。当年口述历史毕竟是草创阶段,记录与整理都较质朴、原始,近于“语录体”,对话题开掘不深,系统性亦不强。之后,苏州评弹界的几位老艺人都留下一些珍贵的口述史片段,如徐云志《我的艺术生活》、曹汉昌《书坛烟云录》等。改革开放以来,在周良先生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几次比较集中系统的老艺人口述历史,比如1978年11月举行的同里评弹艺术座谈会、苏州评弹研究会莫干山年会(1980年)、东山年会(1981年)等,当时老艺人都有劫后重生之感,宝贵的书事、书艺与多年的政治抑郁一起喷发倾吐而出,留下的口述历史主要记录在《艺海聚珍》[1]一书中。

此后,评弹艺术步入衰落期。直到苏州评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前,评弹口述历史工作进展无多,也不为人所重视。这一阶段,许多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书坛、造就艺术黄金时代的老艺人先后陨落,老成凋零,满目萧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重提评弹口述历史并将之纳入学术视野和理论设计的,正是唐先生以及他率领的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评弹研究中心学术团队。现在的成就,不仅在评弹界首屈一指,在国内外同类艺术界(戏曲界、曲艺界以及其他“非遗”门类)也独一无二。这是前无古人的大事业。但看这50期讲座、48位讲述者、逾50万字整理稿,就能够串联重构出一部立体多元同时又显出斑斓复调的评弹史。以身份论,48位讲述者中评弹演员21人(其中弹词演员16人、评话演员5人;如按年龄层次分析,老演员11人,活跃于书坛的当红演员10人),评弹研究者17人,评弹管理者8人,评弹书目作者2人,当然有不少人身份是多重的,或是前后交叠的,这里不做细分。以地域论,上海24人、苏州14人、南京2人、美国3人、浙江2人、常熟2人、北京1人,由此可概观评弹艺术和研究群体的地域分布、发展趋势。

由以上简单分析,即可初步看出系列讲座的整体策划和运作模式,体现了评弹口述历史的转型与超越。评弹口述历史不再局限于评弹老艺人的回忆录或谈艺录(旧有口述中不乏涉及社会历史信息,但是静态的、零散的,或只是作为时代背景出现的),而是囊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艺术层次的评弹演员的口述,更有评弹艺术管理的经验与反思,评弹作者的创作心路,国内外高校、研究院及其他机构的研究者围绕评弹的思考与探索,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队伍。再深入口述内容分析,愈见得系列讲座的学术价值。有延续艺术研究视角并致力拓宽的,比如朱栋霖《评弹与戏剧》、马克·本德尔《艺术转换与评弹表演》、周锡山《评弹与文学和戏曲的关系探讨》、沈东山《评弹艺术中的民俗文化》、翁思再《略谈评弹蒋派及其同京剧的关系》、都文伟《以吴君玉的评话实例谈“噱头”之功用》等,有从新的学术角度展开、创新研究范式的,比如何其亮《黄慧如与陆根荣——弹词戏曲文本与社会文化变迁》、唐燕能《如何为评弹名家立传?》、张如君和刘韵若《苏州评弹的艺术性和社会性》、周锡山《评弹在江南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吴琛瑜《空间转向与苏州评弹研究》等。那些渐入老年的讲述者对一生评弹事业的回顾与总结,谈得情真意切,高度浓缩凝练,学术“含金量”高,也不乏知人阅世后的沧桑之感。例如周良《陈云评弹观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吴宗锡的《我的评弹观》、孙惕《我与评弹四十春》、陈卫伯《苏州评话七十年》、陈景声《风雨一甲子》、赵开生《老书新说珍珠塔》、徐檬丹《我的评弹创作之路》等。当然,在每位讲述者开讲前后,唐老师的引言和小结同样值得重视,体现了唐先生对于重构评弹的系统化思维与路径。

50讲的核心话题都围绕评弹的未来与命运而展开,评弹会不会灭亡?评弹还能走多远?其中不少观点有反差、交锋,即便是叙述同一史实也有矛盾、抵触,这种复调性更还原了评弹史的复杂与真实。让我们看到,艺术管理者、演员对于评弹艺术的认知有诸多差异,即便在同一团体内部,对于艺术特性的理解、规律的把握也非一致,其中有代际差异,同代演员中也有差距。苏、沪是评弹艺术的两大重镇,两地评弹界各有艺术传统和社会环境,对评弹保护传承的认知有趋同,也有差异甚至冲突。但正是这种观点的碰撞赋予了评弹发展另一种内在张力。更有一些论述基于个人多年的静观默察、独立思考,敢于针砭时弊、发人所未发,见出骨力与劲道。比如上海评弹团周震华对评弹的理解就有特殊之处,他对杨振雄、姚荫梅、扬子江等人的评价十分中肯。他又述及:“评弹音乐的讲唱性,它不是讲求旋律很美,很花哨。它的唱就是说的延伸,所以说,这个也是评弹一个很本质的东西。”又如金丽生的讲述:“评弹是一门通俗文艺。这一点我一直坚持。因为外面很多人讲评弹是高雅艺术,我不承认。”“(评弹)艺术定位就是说唱艺术,不要去搞评歌评舞。我们就是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这是我们的特点,我们基本上是属于布莱希特体系。”

相对于“学院派”的理论阐释,在重构评弹艺术和评弹历史中,我更重视来自一线演员的思考。将研究者的观点传导到艺术生产机制中,这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传导还会出现走样变形。而演员尤其是一线演员在艺术生产机制中处核心位置,他们的认识层面和思想深度引领了一门艺术的走向与活力。50位讲述者中就囊括了当今活跃在书坛的苏浙沪著名演员(评弹名家),他们是袁小良、王瑾、盛小云、秦建国、高博文、陆建华、范林元、姜永春、徐惠新等。他们都在唐力行先生提供的“讲坛”上畅谈了自己心目中的“评弹”,都对评弹的生存状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思,他们的讲述使我们对于评弹的生态和历史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比如,高博文说:“一个镇上有茶楼、有书场,成了中老年人主要的聚集、休闲的地方,这种传统还是存在的。这一空间给了评弹生存的机会,还能附着在这上面。算来算去,只有评弹,是最适合他的生活习性、消费水平、接触人群,只有评弹,是适合他天天来的。”袁小良说:“我把评弹定位为中老年人的艺术,它不是青年人的,‘评弹就青年’只是句口号,是为了推广宣传,最终的听客还是中老年人。”我们不能从理论上悬想一门艺术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路径,而是需要从实际调查中做出理性判断。

历史学的角度重构苏州评弹,势必涉及历史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历史研究应该是包容和超越艺术研究的,这不仅指史学的客观性,更指历史学研究既要关注艺术发展本身,更要着重关注于艺术生存发展的周边因素,艺术与团体、艺术与市场、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社会等诸多关系。这些口述历史文本就为我们重构评弹提供了坚实支撑。苏州评弹团原副团长尤志明《评弹演出市场回眸与展望》清晰分析了苏州书场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精准指出公益书场、社区书场对评弹发展的“双刃剑”效应。范林元《上海文艺演出市场及评弹现状》、李庆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评弹界的改书改人改制》等讲述同样有很高价值。彭本乐《中篇评弹六十年》直击“政治挂帅”年代文学作品的生产创作机制,其中对《大脚皇后》与《龙江颂》的互文性分析极具说服力。他对上海书场的调查报告以散点透视笔法实录书场众生态,信息量最富,充满历史感,是一幅江南书场的浮世绘,也还原了评弹作为一门市井艺术的原生态。最后一位讲述者是来自苏州的评话演员李刚。他在评弹界有一定争议,争议集中在自编自演的现代政治人物作品和他舍评弹本业而进入电视台(《李刚评话》),批评他对传统艺术的失守。由此我想到苏州的另一位弹词演员施斌也是如此,进入苏州广电总台,开播名为《施斌聊斋》的生活新闻类节目。他们主持的节目收视率常年位居同类节目前列,论者以为这得益于评弹艺术的功底,说得没错。这是不是评弹艺术素养的单项输出呢?并不是。在苏州我多次看过施斌、李刚偶尔登场表演,他的表演相当松弛、极富生活气息,常成为场中热点。文学是评弹之父,生活是评弹之母,浓郁生活味是评弹艺术的神魂。我由此领悟到,李刚、施斌的电视台主播脱口秀经历反过来给评弹表演带来一种补充,家长里短的人间温度,柴米油盐的市井烟火,反而增添了艺术的生活气息。唐力行先生着眼于扩张评弹学术版图、还原评弹历史,故而能够做到兼收并蓄、细大不捐。李刚的讲述提供了一种更加质朴、更加本色、更加草根的评弹观,他乱头粗服却能称心而道、毫不作态,足以颠覆我们的某些臆想。

“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50讲体现了评弹口述历史的转型和超越:由谈艺述往转向文化史、社会史口述;由老艺人单一群体的回忆转向各类评弹人的专题口述;由片段的、零散的口述转向系统、专业口述;由传统记述方式转向学术性的科学记录(文字实录、音像资料)——拓展了评弹的研究空间,为反思评弹、重构评弹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曲艺家协会.艺海聚珍[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