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划的贡献可以从其特点和试验的效果来看。新计划是新课程方案的核心,其主要特点可简单概括为明确独立目标,确立两段设计;通过两个侧重,完成双重任务。构建两类课程,坚持四个结合;既重共同基础,又打分流基础。实行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适应多种模式,办出学校特色。具体来说,与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中学或高中教学计划相比,新计划的重要变化及其特点是:
一是明确独立目标,确立两段设计;通过两个侧重,完成双重任务。普通高中由作为初中教育的延伸改为确定了普通高中独立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由原来的中、小学两段设计改为九年义务教育一段,高中教育一段。新计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独立的培养目标,把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具体化,指出了高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体现了面向21世纪我国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对于实施新课程方案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作为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的任务是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具体说就是通过“两个侧重”完成“双重任务”,即通过有侧重的进行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根据“两个侧重、双重任务”的指导思想,新计划实行“一二分段,高二分流”的办法,自高二起,分为升学预备教育(文、理科)和就业预备教育(实用技术科)三科,分别采用不同的课程计划。
二是构建两类课程,坚持四个结合;既重共同基础,又打分流基础。新计划的又一个特点是构建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课程改为“学科加活动,必修加选修”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是坚持了四个方面的结合:在课程类型上坚持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形态上坚持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相结合,活动类课程也注意指定课程(校班会、体育锻炼等)与自选课程(科技、艺体、学术等)相结合;在课程范畴上注意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了学术与技术课程相结合。四个方面的结合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层次性、灵活性相结合的要求,既注意了共同基础的要求,又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分流问题,为培养多层次、多规格、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新计划对课程类型、科目设置和修习方式、课时总量等进行了通盘安排。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又可以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修习方式上采用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即以必修课为基础,使全体学生具备高中程度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又以限选课和任选课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条件,有利于因材施教,既能打好共同基础,又能打好分流基础。与此相应,在学科类课程必修加限选基本持平的情况下(1990年的“调整意见”为2862课时,新计划为2880课时),必修课时减少,限定选修课加强(“调整意见”最多为384课时,占13.42%,新计划为390—599课时,占12.2%—18.74%),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爱好、志向和毕业后的去向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此外,新计划与现行的课程计划比较,还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思想政治课原先每周上课6天时,三年必修课共184课时;现在每周5天上课,必修课安排192课时;还安排了每学年不少于17课时的时事政策教育。此外还有社会实践和校班会等。第二,设置了2个周课时的艺术课程;第三,劳动技术必修学科,与调整意见的可分散或集中安排不同,实行分散安排122课时,集中安排2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利用分散安排的时间学习比较系统的技术或技能,又可用集中安排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进行实践实习。
根据新计划要求,各科新大纲和教材重视多样性、层次性和灵活性。一是着眼于进一步打好共同基础;二是区分层次,增加弹性,重视多样性和灵活性,为分流打好不同的基础;三是各学科都注意渗透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因素,理化生的实验操作要求大大加强;四是注意学科自身的纵向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发挥高中课程的整体优化效应。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吐故纳新,删繁就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加强了实用性,重视了衔接性。根据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人教社编写了分层次的教材体系。新教材坚持“两全”,重视“双基”,融入了现代科学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生动活泼,富有可读性、启发性、趣味性,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三是设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类课程,实行三级管理,以适应多种模式需要,办出学校特色。新计划由国家统一课程改为中央、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实行三级管理;由统一要求改为适应不同条件和办学模式的需要。新计划兼顾高中的双重任务的统一要求和不同办学模式学校的具体需要,为各种办学模式提供了可以选择的不同课程安排:既有统一的要求,规定了普通高中课程的门类、开设方式和各学科的总授课时数等;又有适度的灵活性和弹性,地方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弹性处理,主要是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进行具体安排,以便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具有更强的普遍适应性,有利于促进办学模式改革。过去的教学计划都是由国家颁发,省里转发,学校照办。这样很难从实际出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情况。新计划规定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实行三级管理。地方和学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充分发挥了办学以及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为高中教育教学增添了活力,改变了“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状况。(www.xing528.com)
通过两年的试教,我们深深认识到,面对世纪之交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我们的试验是关系到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关系到民族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举措。
从接受任务着手准备开始,三年来,按照“认真试验,完整执行,真实反映”的要求,我们坚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意“教”“研”结合、典型示范和面上指导相结合,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与教学条件三方面提供保证,抓住规划、实施、规范和评估四个环节,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管理指导,层层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水平,狠抓科研工作、坚持以研促改,完善教研网络、促进“教”“研”结合,实施“三优”工程、提高教学效益,制定评价方案、加强课程管理等工作,使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从单一的教科书意识向完整的课程意识转变,人才观从“升学=成才”向多层次多规格需求转变,基础观从“基础=必修课”向“全面+发展+特长”转变,质量观从“升学率=质量”向全面发展转变,育人方式观由封闭的“课本+四堵墙”向开放的、主动活泼发展的方向转变,新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逐步得到落实。二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了自主权和灵活性,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课程改革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方面,任意选修课、活动课基本落实,单一的课程结构被打破,课程结构得到了优化,为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由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开始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强制性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动手操作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环境课程(隐性课程)的建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三是校长和教师通过连续三年的计划、大纲、教材的全员培训学习,结合试验全力推进教研科研工作,通过实施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的“三优工程”和教改实验,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过程得到优化。特别是教师的科研意识大大增强,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并初步取得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四是不少学校根据试验要求增加了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课程改革“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建立以高中课程改革为龙头的山西省教学同步网,扩大了教师的视野,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大家认为,新计划遵循“三个面向”,贯彻“两全”方针,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社会的需要、学科的体系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充分发挥课程体系整体教育功能,体现了素质教育课程化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