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写在《共产党宣言》上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我国现有的社会制度下如何更进一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每一具体个人的发展为根本。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写在《共产党宣言》上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为更好地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5]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人的问题首先是生存问题。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我国现有的社会制度下如何更进一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抓住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问题?孙利天教授认为[26]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关于人的各种理论知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思考人、规定人,也都不同程度地设计了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但是人本身的问题是人自己在历史生活中不断发展、不断制造的问题,它必将伴随人类历史的始终,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予以解决。人就是在人的劳动中生成自身,也就是在劳动中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在我们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期望怎样一种生活?按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是人类需求的基本层次。小康社会乃至更为发达的中国社会首先要满足人们这些基本需要,这是人们幸福、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条件。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群众的幸福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就必须拒斥永无满足的数量发展观,而以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感作为发展的尺度。为此,必须倡导多元的价值观,必须尊重人、关心人,特别是尊重收入较低群体的努力、尊严和劳动。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日益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却迅速增加,其结果必然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即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的增值”来说过剩了。我国目前的经济转型是在被迅速地卷入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体系中逐步完成的。存在许多先天不足的劣势:人口多且总体素质比较低,资源相对缺乏,生产力总体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社会制度还不足够健全和完善。这使我国的就业形势在短期内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而且由于自身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吸收和运用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或者说,他们应对就业问题的措施未必在我们国家奏效。因此,我国的专家和学者也在寻找造成就业局面的内在深层原因。只有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后果”。其中比较有见地的一种观点是中山大学的徐长福教授,他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但这个全球化是一个表现在很多方面都失衡的全球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资本的全球化和劳动的全球化的失衡。只有资本的全球化而没有劳动的全球化,只有物的全球化而没有人的全球化,这样的全球化肯定是失衡的,肯定不是全球化的完成状态。当今世界的许多纷争都跟这种失衡有关。以马克思的眼光来看,资本的全球化,只有在它必将引导出劳动的全球化的意义上,才具有真正的世界历史的重要性,只有在它必将被劳动的全球解放所超越和克服的意义上,才具有真正的世界历史的合理性。[27]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中国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中国自己造成的,我们面对今天就业紧张的形势应该不仅仅是埋怨。国家已经在积极地做出回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13亿多的人口,尽管现在人口增长放缓,但由于人口基数大,2010年前每年仍将以800万左右的规模递增。[28]因此,就业压力不仅是现实的,也是长期的。近年来我国采取不断的行政干预措施以应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还通过制定和颁布实施《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障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以完善我们的就业体系,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www.xing528.com)

为什么一定要“充分就业”?如果单不论就业的外部因素,对于就业本身,也就是劳动本身,它的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就业问题已经不约而同地成为各个国家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发展又需要怎样的就业?按照马克思的看法,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就是在劳动中不断生成自身的。所以,不能把劳动仅仅是简单的等同于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就业是劳动者获取物质资料以保证生存的途径,更重要的它是作为劳动者融入社会成为真正的人的渠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每一具体个人的发展为根本。国家必须提供保障每个人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所以,各国政府普遍把促进就业作为基本优先目标,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即便有发达的社会保障,失业也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但它仍然不是人应有的生活。因为没有了作为人的尊严。也就是说的,穷人现在痛苦的不仅是温饱,实际也是自尊心的伤害。活得没尊严、没面子。这可能是保障充分就业的更深层的意义。

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加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新发展理念更系统、更全面为更充分就业创造先天条件。力图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参与社会劳动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也要最大限度将社会主义的所有成果实现每个劳动者的共同分有,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