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新媒体纪录片-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认识新媒体纪录片-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走进新媒体纪录片,首先要对其概念有清晰的认识。一些基于不同新媒体技术而创作的纪录片开始以技术的形态来命名和区分,最典型的代表便是“VR纪录片”。由此可见,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促使纪录片新类型的诞生。所以,在认识几种具体的新媒体纪录片形态之前,笔者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纪录片的“新媒体基因”进行分析。

认识新媒体纪录片-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要想走进新媒体纪录片,首先要对其概念有清晰的认识。这里的“新媒体”不是指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也不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形态,而是主要从数字技术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前沿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所以,本章要探讨的新媒体纪录片不同于第十章中涉及的在各种新兴的媒体传播平台上进行传播的微纪录片,而是不同于单纯用传统摄像机拍摄的、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一种或多种新兴数字技术的纪录片,例如,应用数字动画技术的CG纪录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VR纪录片、颠覆传统创作方式的交互式纪录片等。

数字新媒体技术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在纪录片创作方面,一些思维敏捷、观点新锐的创作者勇于探索新技术与纪录片的融合之道,把数字新媒体技术运用于纪录片创作中,极大地拓宽了纪录片所能表现的范围,提供了多元的创作手法,更新了传统的创作理念。

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不断降低,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全新的纪录片类型不断涌现。一些基于不同新媒体技术而创作的纪录片开始以技术的形态来命名和区分,最典型的代表便是“VR纪录片”。如果说以往应用了3D技术和CG技术的“3D纪录片”和“CG纪录片”还不是完整独立地基于技术因素的纪录片类型,那么“VR纪录片”的出现则标志着以技术为分类标准的纪录片类型得到认可。在新媒体纪录片领域,观众可以获得完全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视听体验,获得更加贴近事物和场景本来面貌的观感。

由此可见,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促使纪录片新类型的诞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VR纪录片之后,还会有更多更新形态的纪录片出现。这将极大地丰富纪录片的创作手段和创作空间,进一步突破现实时空对纪录片创作的限制,同时还有助于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对我国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助于缩小我国纪录片艺术质量和市场化程度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知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里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正是这种“延伸和扩展”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新媒体纪录片的形态如何发展和创新,无论各种前沿的纪录片片种在形态上的差异有多大,它们的“新媒体基因”具有统一性,其核心便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这是纪录片形态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依据。可以肯定的是,纪录片的新媒体形态在未来会表现出更多我们目前所未能预见的特点。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已经出现的几个新媒体纪录片形态,还要厘清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思考。所以,在认识几种具体的新媒体纪录片形态之前,笔者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纪录片的“新媒体基因”进行分析。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也是建立在不违背客观真实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按照真实性的原则,纪录片创作需要冷静客观地观察,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者不考虑观众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交流。创作者、观众甚至传播渠道本身都有参与到纪录片创作过程当中去的“内在需求”。在传统的纪录片拍摄和传播模式下,因受到屏幕的“阻隔”,传受双方始终无法达成真正的“零距离接触”。即使是上述章节中提到的具有较强互动性的微纪录片,也是通过转发、评论、弹幕等形式进行互动的,这种互动主要发生在传播过程中。

法国著名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曾说过:“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技术与艺术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数字艺术呈现出多种媒体的综合性、艺术的技术化、艺术的大众化、艺术的动态化、艺术虚拟的真实化和艺术的交互性等特点。例如,在VR纪录片的观看过程中,受众能够获得真实的现场感,如同置身于纪录片的拍摄环境中一样,获得的观感体验来自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在内的多种感官,跨越了屏幕对传受双方的阻隔,可直接通过语言手势、动作作出反应,这在更宽的维度上实现了麦克卢汉所说的“感官能力的延伸”。虽然并非所有形态的新媒体纪录片都能做到像VR纪录片这样的沉浸式互动,但是,受众“参与”的概念已经被重新定义,纪录片的互动性也进入了新的层次。

客观、真实是纪录片的基本原则,也是其追求的目标,但是,原生态影像资料获取的高难度,一直是困扰纪录片创作的问题,如何客观再现过去的场景,成为数字新媒体技术在纪录片领域努力实现的目标。从基于CG技术的真实再现到“全息”式纪录场景的VR拍摄,新媒体纪录片一直在不断探索实现真实的各种可能性。VR技术所能提供的真实记录手段,极大地突破了传统视听语言的二维空间,能够为观众提供同一个场景中更多元的客观信息,纪录片的真实性表达维度得到了大幅深化。

同时,在各种数字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创作者也能够通过更多新的方式去表达自身的个性化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无限的可能。

数字新媒体形态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融合发展,虽然目前很多技术创新是从点的层面做出的突破,比如CG纪录片主要解决三维形象的虚拟与再现,VR纪录片解决了全景式拍摄和沉浸式感官的实现,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综合运用,各种数字新媒体技术的综合、交叉应用会越来越频繁,例如在VR纪录片中创造性地应用CG技术,可以让观众获得一种新奇的、从未体验过的在历史场景中漫步的真实感受。通过各种数字新媒体技术的融合,观众的各种感觉也会在同一化的渠道中进行延伸,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断将会在更加全面的维度中得到实现。(www.xing528.com)

CG是电脑图形图像(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能够通过二维或三维的图形制作创作出现实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场景,具有极强的造型表现力,故而在影视、建筑、游戏、军事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样,CG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创作的手段,提升了纪录片的造型能力、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故宫》是我国使用CG技术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作品,在蒙古大军挥师南下的场景缺乏影像资料的情况下,创作者通过CG技术呈现了千军万马的雄壮场面,带给观众别样的视觉奇观。

CG技术除了能够展现恢宏、大气的历史场景之外,还能扩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例如,纪录片《地球水之旅》通过CG技术再现了水珠在人体、河流、空中等不同场景中的运动,这种微观化场景的再现进一步扩宽了纪录片的表现题材。当然,CG纪录片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片种,而是将CG技术作为一种元素、一种手法应用在纪录片创作中。为了讲述的连贯性,在此,将这样的作品称为CG纪录片,至于其概念及应用范围还需进一步探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意义上的CG纪录片将会诞生。

《地球水之旅》片段

VR纪录片是基于新兴的VR技术创作的纪录片。VR(Virtual Reality)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在影视创作领域逐渐得到应用。2015年被称为中国的“虚拟现实元年”,虽然VR技术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但市场空间巨大、应用前景广泛,一时间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VR技术与纪录片创作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因为VR能够营造强烈的真实感和沉浸感。VR纪录片能够直接让观众感受到“等同于”现实场景的效果,正如本章案例分析中指出的,这种全新的记录、呈现和欣赏方式,是对传统纪录片的“颠覆式”创新。

当下的VR纪录片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时长还比较有限,且剧情大部分都比较平淡,更加侧重于全景式的视频展示,场景再现、细节描写和第一人称视角的观感是其重点。在互动方面,观众的头部装置、手柄操作等部分还都有提高与改进的空间。

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强大的交互式功能,交互式纪录片逐渐成为新兴的纪录片类型。当然,这种互动并不是传受双方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形成的滞后性的信息交流,而是通过超文本达成的带有较强参与性的体验式互动。

交互式纪录片除了传统的拍摄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基于数字化的网络设计工具展开互动,通过这些工具能够实现由用户主导来完成纪录片内容的生产,由此将原本处于创作主体地位的主创人员让渡给网络中的受众,改变了“创作者——对象——作品——受众”这种现行的传统关系。受众参与到纪录片意义生成的过程中,且受众参与成为交互式纪录片基本的表达方式和叙事策略。同时,因为交互式纪录片内容的最终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碎片式、随意性的参与,所以在叙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可否认,交互式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纪录片类型,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在2013年荷赛多媒体大赛交互式纪录片单元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艾尔玛:暴力故事》,为观众展示了艾尔玛在危地马拉的不幸遭遇,主要视频素材是艾尔玛直面镜头的讲述,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让观众感受主人公的情感。此外,创作者在网页上做了精心的设置,利用不同的颜色和提示语对页面的不同板块进行差异化处理,使各个页面的板块之间呈现明显的视觉对比,提醒并引导观众进行交互。再如交互式纪录片《第71号灰熊》同样设置了带有明显差异性的页面板块,为观众的交互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把不同的页面板块与地理位置进行了结合,使观众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位置观看灰熊在这一区域中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