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爱好者投入到微纪录片的创作当中,使微纪录片的内容、作用更加多样化,既有创作者自身的生活感悟,也有关于社会问题、舆论、热点现象的反思,还有各种为了商业推广而拍摄的具有人文气息、充满创意的作品。这些作品与传统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形态不同,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通过与传统纪录片的对比,我们可以将微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概括为“微观叙事”。微观叙事是由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和形态特征等决定的,微纪录片很少选择宏观的视角来结构全篇,更多地选择普通人的视角,用生活中“接地气”的鲜活细节来达到叙事的目的。具体来看,微观叙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微纪录片叙事策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从生活出发,真实地发掘、反映、表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众密切关心的各种问题,突出问题意识与现实性,这或许也是微纪录片得到观众认可和吸引观众眼球的法宝。以微纪录片《大雨》为例,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周边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导致洪涝灾害,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遇难人数达79人,经济损失接近百亿元。面对这样一场给首都人民带来巨大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天灾,《大雨》的创作者将镜头对准救灾过程中的真人真事,记录下了普通市民在暴雨中相互救助、共渡难关的诸多感人瞬间,通过多个彼此独立的短片构成10集系列微纪录片,在网络上播出后,迅速引发强烈而广泛的反响。正是因为采用贴近现实的叙事策略,《大雨》才能够通过真实的细节表现出普通市民面对天灾时的主动奉献精神,在较短的篇幅内成功地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打动了广大网友,引发了他们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因篇幅所限,微纪录片的叙事难以像传统纪录片一样做到全面、宏观,只能展现拍摄对象在某些特定环境、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的事情,通过多个片段的组合进行叙事,呈现出碎片化叙事的效果。
碎片化叙事显示了微纪录片在叙事上存在不足,难以全面地把握事件的进程、事物的全貌,从这个角度讲,微纪录片无法胜任展示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重任。虽然单个的微纪录片在叙事上存在上述劣势,但将围绕同一主题的众多单个微纪录片组合在一起以系列的形式呈现时,便会产生“碎片聚合”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微纪录片在碎片化叙事上的不足。例如,《故宫100》这部系列微纪录片的每一集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长,能够表现的内容是有限的、碎片化的。但是当100集聚合成一个系列之时,这些碎片便形成了一个整体,较完整地展现了故宫的魅力,再加上它每集短小精悍的特点,不仅便于网络传播,也更易于观众接受。当然,即使碎片化的叙事经过“聚合式”的创作和传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每一集的创作中,还是要力求避免无意义的细节的简单拼凑。
此外,微纪录片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叙事技巧。例如,为了保证叙事力度的聚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单线叙事的功能,将叙事的线索与生活的发展相结合;还要充分探索灵活的叙事手法,如更加精巧地设置悬念、展示细节、增加张力等。
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在其有限的时长中无法展现较多的人物形象,通常一部微纪录片只能展现一到两个主要人物,为了能够使其性格立体、饱满,必须让人物个性鲜明,让观众看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微纪录片的创作之前,创作者首先需要把握拍摄对象的性格特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力求对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风格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仅仅做单一层面的记录,还要努力挖掘细节,突出形象的个性。由贾樟柯监制并任导演的12集微纪录片《语路》每集均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展现一位主人公的逐梦历程,这些人物有著名企业家潘石屹、歌手周云蓬、舞蹈艺术家黄豆豆、昆曲名家张军、设计师王一扬、“罗胖”罗永浩、著名记者王克勤、独立艺术家徐冰等。在12集的微纪录片中,这些人物身上最鲜活、最独特的个性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极具感染力。(www.xing528.com)
《语路》其中一集
传统的纪录片创作大多是由专业人士完成的,其叙事视角带有精英化的特点,但是,微纪录片改变了这一状况,创作者来源的广泛性使得微纪录片的叙事视角更加多元。草根创作者与观众有着天然的贴近性,其叙事视角更能够体现与观众真诚交流的特点。以微纪录片《鸟之殇》为例,虽然这部作品的制作精良程度有待提升,但因从百姓的视角表达对鸟类的关爱,透露出创作者的真诚,仍然在网络上受到一致好评。再如前文提及的根据商家特色创作的有针对性的微纪录片,可以从商家的个性视角切入,表现特定的主题与内容。
微纪录片的魅力在于更加集中地表现生活片段与细节,较少采用宏大的叙事视角,而是以个人、平民的视角来观察和记录拍摄对象,又因创作者个人背景、爱好、性格等的差异,使得微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例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微纪录片《我的中国梦》便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把镜头对准普通个体,在每集70秒的时间内,讲述一个人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的小梦想来表现“中国梦”的大主题。这种用小视角表现大主题的方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微纪录片叙事的特点和重点依然体现在“微”字上,无论是《我的中国梦》所表现的较为宏大的“面”,还是《语路》所展现的每个人物各自叙述的“线”,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微小的“点”构成的。这也正是微纪录片叙事的重要手段——通过多个细节的突出显示与积累来表现对象、展示事件,由点成线再成面,不仅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带给观众一定的触动,而且能够通过一系列细节的组合,提升微纪录片的信息承载能力,使微纪录片的叙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微纪录片通过细节的积累扩展叙事空间的方式,与传统纪录片对细节的使用技巧不同。传统纪录片整体结构完整,细节的积累更侧重于在纵向上的展开,注重对拍摄对象的故事及情感的深入挖掘,从而使叙事具有一定的厚度。而微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的细节积累更多地从横向上展开,围绕统一的主题或者选择同一个时间段,把镜头对准不同的人物和事件,通过各种微小横向细节的相互支撑来扩大叙事的宽度。所以,虽然很多微纪录片不像传统纪录片那样宏大,但是也能够通过大量横向细节的积累,完美地表现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和生活变迁的丰富内涵。例如,南京电视台制作的微纪录片《城殇》,充分运用自身影像素材库中积累的各种资料,在30集的微纪录片中通过精心编排,展现各种细节,使它们在新的叙事策略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城殇》的叙事没有遵循传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惯常采用的宏大叙事方式,而是立足于丰富的细节,每一集(时长3.5分钟)安排不同的主题和叙事线索,通过横向的扩展表达历史的厚重感,用一个个局部、碎片式的叙事单元构建起整个系列的整体感。
随着微纪录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其中,其产量与质量都得到大幅提高。在“拍客”时期,微纪录片的整体技术水平、创作质量不高,但是能够通过其贴近生活、易于传播的优势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在微纪录片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创作者如果想使其创作的作品脱颖而出,就必须在制作层面上努力提升水准,为微纪录片的叙事提供精良的外在辅助手段,如先进的技术设备、精致的视觉包装、高水准的配乐配音等。微纪录片《故宫100》的创作者在声画制作上力求做到精美,在片头设计、特效制作等环节同样一丝不苟,所有的细节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都毫不逊色,这些外在的叙事辅助手段对作品的叙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创作者不能因为微纪录片的“短”“小”“平民化”等特征而放弃了对视听艺术水准的追求,如果忽视了这些因素,再精巧的叙事方式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