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六节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第六节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遗类纪录片以传承非物质文化为宗旨,展现古老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光彩。非遗类纪录片自然不能忽视对非遗技艺的展现过程,而展现过程是否成功在于信息是否完整、艺术表达是否多元。因此,非遗类纪录片不仅要展现非遗技艺的过程,还要关注非遗传承者的故事。

第六节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一大分支,以非物质的表现形式世代相传,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科学或审美价值,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知识技能、节庆仪式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4]。非遗类纪录片以传承非物质文化为宗旨,展现古老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光彩。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团队不仅需要了解非遗的种类,而且还要根据非遗的风格,灵活运用视听要素,既要用美的形式呈现高超的非遗技艺,又要深度挖掘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以及非遗传承人与非遗技艺之间的情思。

非遗于21世纪初才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关于非遗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多种版本。本书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八分法”[5](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传统仪式、传统节日以及文化空间八个方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双层四分法”[6](第一层分为四大类:①传统表演艺术;②传统工艺美术;③传统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④传统节庆与仪式。第二层在四大类下继续分类,例如传统表演艺术包括:①口头文学,或称讲述文学、口述文学;②音乐演奏;③口头演唱;④舞蹈;⑤传统戏剧;⑥曲艺;⑦传统体育游艺杂技;⑧其他),将非遗分为传统表演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生活技能以及传统节庆与仪式四类。每一类还包括众多小类。

《嘹歌也流行》片段

传统表演技艺主要包括音乐演奏、舞蹈表演、传统戏曲与曲艺、口头文学等。壮族嘹歌是壮族悠久历史的见证,纪录片《嘹歌也流行》主要从四位不同身份的人物入手,演绎了不同人群对嘹歌同样的热爱,最后将四位人物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嘹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嘹歌在新时代旺盛的生命力。

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包括雕塑、编扎、锻冶、髹饰、书画、剪纸等手工技艺,在初期,这些手工技艺大多以实用性为主,但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实用性降低而审美性提高。例如纪录片《手艺》的每一集都紧紧围绕对“手艺”的传统认知,展现了传统手工技艺者的智慧与娴熟技艺,彰显了传统手工艺者对传统手艺的执着与坚守。

传统生活技能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技能以及生产活动。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感动生命的奥义”是其主题,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及传承人是其灵魂,在展现一幅幅中国人的生活画面中完成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解读。

《本草中国》片段

传统节庆与仪式主要包括节日、仪式典礼、婚礼、抬阁、庙会等。从古至今,传统节庆和仪式在人们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也对之常怀有敬意之情,这不仅是尊重、敬仰祖先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维系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纽带。《中国节日影像志》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的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纪实影像的方式,完整记录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节日,阐释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非遗类纪录片自然不能忽视对非遗技艺的展现过程,而展现过程是否成功在于信息是否完整、艺术表达是否多元。一般而言,应在多景别、多机位、多角度的切换中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非遗技艺的过程,通过精美的构图、考究的影调、精致的画面,将传统技艺的精湛、细腻、灵巧等特点在视听形式美中表达出来;为了保证非遗技艺过程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真实性,有时还会采用长镜头来进行表现。(www.xing528.com)

《指尖上的传承》第一集《泥人张》片段

《指尖上的传承》是一部关于传统手工艺类的纪录片,其中的非遗技艺也是该纪录片要重点表现的,而在技艺的展现过程中,该片运用了丰富而复杂的表现技巧。例如在第一集《泥人张》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丰富而细腻的泥人作品,表现了精准而高超的泥塑手法,使毫无生气的泥巴在一番拿捏后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该片对仰拍镜头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代入感,在拍摄主人公张宇研究泥土、摊泥土、筛泥土、过滤泥浆时,都采用了仰拍镜头。仰拍使张宇认真的表情清楚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泥塑制作的每一个过程,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延时摄影也是这一集的一大特色,除了表现日落这一景象之外,在手工技艺的展现过程中也运用了多处延时摄影,例如,在诸如泥土包装、塑形、上色等重复性、烦琐性的工作过程中采用延时摄影的方式进行表现,避免了作品的枯燥乏味,同时也为观众展现了一段较为完整的手工技艺过程。该片还采用了动画效果让泥塑作品动了起来,使整个泥塑过程及泥塑作品充满了生命力,为保护与传承这项手艺赋予了感染力。

由此可见,非遗类纪录片通过各种方式或手段,生动、全面地记录了非遗技艺的展现过程,目的在于通过解密,使更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非遗由人类创造出来,并通过人类代代相传。因此,非遗类纪录片不仅要展现非遗技艺的过程,还要关注非遗传承者的故事。传承者不仅对非遗技艺有着深厚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对其怀有独特的情感,在这份情感生发的过程中,伴随着的是动人的故事。

故事可以源于非遗传承者的所见所闻。非遗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众在与自然、自身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产、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和代代相传中,寄托着一辈辈传承者的情感,产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在非遗技艺中承载着的人类智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故事也可以是非遗传承者亲身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纪录片讲述这类故事时,通常是以现在进行的故事为主线,过去发生的故事为副线,在穿插讲述中,使观众对这个故事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在时空交错中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手艺》第四季第一集的《百炼成铜》中,现代年轻人苏英敏对炼铜有着自己的新看法、新做法,而父亲苏广伟对此并不理解。纪录片以父亲为儿子亲手打制一把铜壶作为生日礼物的故事作为主线,以儿子的成长史作为副线,在两者的交叉讲述中为铜器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怀。儿子小时候并不算是个乖孩子,长大后也没有对制作铜器产生兴趣,他也不认为这项手艺能赚大钱。然而,一个契机颠覆了儿子的这种认知。当苏英敏将现代元素融入铜器中时,父子俩对此产生了矛盾,而矛盾解决的过程也就是现代与传统交融的过程。主线为父亲为儿子打制铜壶,一方面说明父亲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说明父亲对儿子寄予深厚的期望,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为现代社会注入传统的味道;副线为儿子的成长史,呈现的是儿子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他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得到现代人的喜爱,最终也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手艺本身、手艺与传承人间的情感、两代传承人间的亲情,在精彩的故事中得以体现。

非遗技艺作为文化的载体,被世人一代代传承下来。非遗类纪录片不仅要将这些传统技艺本身记录和呈现出来,也不仅是记录传承者与技艺之间的情感,还要深度挖掘技艺过程、人与技艺的情感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如果说非遗技艺本身属于浅层文化的范畴,那么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则是深层文化的范畴,当我们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时,我们才能够真正走进非遗,更好地认知非遗。《手艺》第三季的第二集《竹丝扣瓷》讲述了成都新派竹编艺人谭代明的故事。谭代明原是成都竹编厂的工人,2003年工厂解散后,她便独自从事竹编工艺,但是之后的工作并没有她想的那么顺利,辛苦付出并未得到相应回报,但她依然坚守着,这次要做的竹丝扣瓷茶具就是最好的例证。纪录片不仅展现了竹丝扣瓷完整的制作过程,而且还融入了谭代明对竹丝扣瓷深厚的感情以及这个时代对竹丝扣瓷的态度。竹丝扣瓷是成都文化的代表,而当蜀锦蜀绣名驰天下之时,竹编却不为更多的人所知,但竹编手艺人仍在默默坚守着。该片记录了成都竹编厂的解散和荷花池批发市场的拆除等,现代化进程无情地淘汰着不合时宜的传统的东西,若想让竹丝扣瓷继续传承下去,就要做出一些改变。谭代明独具创新地将大熊猫竹叶完美地融入竹编作品中,生动地阐释了竹丝扣瓷的最高境界。随着茶文化的流行,竹丝扣瓷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不仅是文化的魅力,更是传承人传承文化的精诚所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