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节理论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第四节理论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常关于中国的理论文献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境内,一些一手资料也有可能被保存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从不同的层面审视中国问题,挖掘全球范围内保存的理论文献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例如,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的理论文献类纪录片《科学发展铸辉煌》全面、生动地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各种纸质文献是理论文献类纪录

第四节理论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理论文献纪录片是指用纪实影像的形式来表达政治观点、阐述理论政策、梳理文献资料、表达文化观念[1]的纪录片,通常依靠现代传媒技术,利用资料搜集、人物采访、实地拍摄、后期剪辑及动画制作等手段,对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理论政策进行梳理、再现和阐释。正如李世民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正是这面镜子,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也正因为此,纪录片才具有作为影音文献的可能,为国家及人民保留珍贵的影像档案。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更加看重影像的文献价值。对于一部优秀的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来说,理论文献的搜集工作对于此类纪录片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资料的搜集。首先,打通时间局限,走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理论研究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文献研究部门等理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机构,在保证资料真实性的前提下展开理论文献资料的广泛搜集工作,尽可能多地搜集不同历史阶段留存的与作品主题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其次,打通空间和地域壁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搜集一手资料。通常关于中国的理论文献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境内,一些一手资料也有可能被保存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从不同的层面审视中国问题,挖掘全球范围内保存的理论文献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最后,打通文献存储载体的束缚,不仅搜集以文字形式存储的理论文献资料,还要搜集以图片、动态影像、物品、古迹、口述等为载体的理论文献资料。多种载体的理论文献资料能够让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让论据更加鲜活和充分,从而摆脱单纯靠文字记载的理论文献资料的枯燥和抽象。

第二,资料的整理。对于每一种形式的资料,创作者都要先进行检查和筛选,对破旧或受损资料进行修复,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记录进行考证和甄别,确保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检查、筛选、考证和甄别工作完成后,创作者可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对资料进行归纳。在作品的前期筹备阶段,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工作做得越周全,中期拍摄和后期剪辑工作就会越顺利。例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90周年华诞,理论文献纪录片《旗帜》的创作团队采用了“一站式”资料服务模式,“所谓一站式、全流程资料管理服务,指的是资料部门从节目创作初期开始嵌入节目创作的全过程,为导演组提供资料的收集、分析、筛选、下载、购买、翻译、修复等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并对节目拍摄、使用的资料进行全流程、专业化的管理”[2]。这对资料部门来说,就必须在纪录片创作前期完成对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及时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相应的资料。

对于理论文献类纪录片而言,其真实感和说服力仅仅依靠史料的展示是不够的,无论是视频、图片、书籍、手稿,还是遗留下来的物品和古迹,对观众来说总是缺少一点鲜活的东西,而对人物的采访无疑是对史料的有效补充,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说服力,还为作品增添了与观众直接对话的可能。那么,选取怎样的人物作为采访对象才能够保证理论文献类纪录片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权威性呢?

第一,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人。对于中国近现代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或重大事件,其亲历者和见证人最具有发言权,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手资料。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早发生的事件,其健在的亲历者或见证人就越少,且大都进入耄耋之年。对于这部分采访对象,采访难度较大。首先,在沟通方面,由于年纪增大,不排除表达能力衰弱的情况;其次,在记忆方面,记忆错乱和遗忘都是可能发生的,这要求采访者对采访对象的口述资料要进行更加细致的甄别,否则会影响作品的可信度和文献价值;最后,尊重采访对象,不要对采访对象的正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并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正当权益和隐私。近几十年,影像资料越来越丰富,因其生动、直观的特点,采访一直备受理论文献类纪录片的重视。例如,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的理论文献类纪录片《科学发展铸辉煌》全面、生动地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该片采访了当时在科学发展观践行方面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十二位重要人物,涉及十二个不同的领域,通过对重大事件亲历者的采访,为作品增添了文献的广度。

第二,业内专家和学者。每一领域内的专家或学者,代表的是这个领域内最权威的声音,他们对其所属领域都有独特的见解,也为理论的阐释增加了深度。例如,在理论文献类纪录片《创新之路》中,所采访的人物大都是某一领域的精英人物,包括诺贝尔奖获奖者、风险投资家、科学家以及商业大亨等,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从他们的视角解读“创新”会赋予“创新”多重含义,从而体现“创新”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第三,国外友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中国也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国外友人的采访,可以从他者的视域审视中国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的政策,这种声音也正是中国所需要的,以此在借鉴他人思想的前提下优化自己的行为。纪录片具有跨越民族、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特性,理论文献类纪录片自然也不例外。此类纪录片不仅要让国内观众了解中国的大政方针,也要向世界传播和阐释中国的政策和发展模式。对国外友人的采访,则一方面能让国内观众听到来自他者的声音,另一方面又能让国外观众感受到熟悉的话语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使作品更具有跨文化品质。例如,《科学发展铸辉煌》第三集对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Robert Kuhn)进行了采访,库恩对中国的变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口述资料,理论文献类纪录片变得更多元化、国际化。(www.xing528.com)

《复兴之路》片段

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是以某一理论为契机,借助文献史料梳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从而对国家的发展进行诠释。然而,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具象的影像,是理论文献类纪录片创作的重点。通常情况下,理论文献类纪录片可以使用加动画、列图标、摆数据、再现情景、拍摄历史遗迹和遗物、采访人物等多元的表现手法,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和鲜活化。

第一,动画。各种纸质文献是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支撑观点的重要论据,但纸质文献因以文字为载体,抽象性较强,也会显得呆板,使用动画可以让纸质文献充满动感和活力,使抽象的信息披上具象的外衣,易于被观众欣赏和接受。用动画来呈现一些发生已久的历史场景,不仅能生动、直观地再现历史景象,而且可以营造出一种抵达历史真实的意境,让抽象的说理具有具象的支撑。例如在纪录片《复兴之路》中,欧洲的航海家在海上航行、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等场景中都采用了动画技术进行呈现。利用动画制作地图或示意图是动画手段常见的表现形式,也是把抽象化为具象最直接的手段。

第二,数据。数据是直接的、鲜活的和有生命力的,数据本身就蕴含着故事,用数据说话,在数据的陈列、对比中能让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拥有可信服的证据和生动的事例。例如,《创新之路》的第一集开头便用数据来讲故事:“每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大概有3万人,但只有2000人会被最终录取。2004年,一位哈佛的大二学生在宿舍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项目,一个名为脸谱的社交网络就这样诞生了。脸谱迅速在校园传播开来,不久,这个年轻人索性辍学,专心致志地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帝国,他就是马克·扎克伯格……马克·扎克伯格的脸谱公司以每股38美元募集了184亿美元。今天,脸谱公司的用户数量超过16亿人,这样的规模大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而它的市值最高曾达到3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是怎样的概念呢?公元1500年,人类历史的重要分水岭,当时社会的全部财富总和大约合现值2500亿美元。也就是说,今天这个30岁的年轻人借助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这一创新所带来的财富可以买下1500年时的整个世界……类似的巨变,覆盖了现代社会的大部分领域。一台计算机可以储存中世纪所有图书馆里的全部抄本和卷轴的信息。五条现代的货船,可以装下1500年时全世界所有船队的货物。人类的首次环球之行用了三年时间,现在却用不了一天,而所有这些似乎都能关联到一个词语,这就是‘创新’。”在一个个数据里,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十分形象,因此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年轻小伙马克·扎克伯格的智慧和魄力,感知创新的真正内涵和巨大价值。

第三,情景再现。情景再现的方法可以弥补纪录片中影音文献的不足,同时也是化抽象为具象的一种手段。情景再现通过演员的扮演,将一幕幕曾经在历史长河中上演的场景再现,给观众以直观的视觉感受。例如,纪录片《鉴史问廉》大量使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观众在一个个历史场景中重温逝去的历史,感受腐败的可怕和廉政的重要性,回望历史,以史为鉴。

对于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来说,政治观点、理论学说等是必不可少的关注点,而这往往与宏观叙事联系在一起。但当宏观不能落脚到微观层面,宏观就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自然也很难说服观众。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曾说:“文献纪录片是历史的真实呈现与现实解读,作为电视人需要处理好历史影像表述中微观、个案与宏大叙事的关系。”[3]由此可见,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视角、微观切入的故事讲述方式,是理论文献类纪录片创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例如《创新之路》以“创新”为话题,围绕“创新”,探讨的问题比较宏观。而在讲述创新的概念、内涵、意义等问题时,该片落脚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上,从美国的脸谱到中国的高铁,再到日本索尼……用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承载着“创新”这样一个宏观的选题,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让观众感受到创新的力量,感知创新的魅力,激发创新的欲望,从而引发创新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