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类纪录片是以展现人类历史、人类文明以及一定历史和地域条件下的人物故事和命运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历史人文类纪录片是非常受观众喜欢的一类纪录片,《茶马古道》《故宫》《敦煌》《大国崛起》《中国通史》《河西走廊》《长城:中国的故事》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作品。
目前,很多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喜欢鸿篇巨制,喜欢用宏观视角处理题材、用宏大叙事进行表述,作为盛世社会的文化产物,这种创作风格无可厚非。但是,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一定不能只是局限于采用故事化叙事和绚丽的数字特技来展示历史史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应该透过历史的表象,呈现历史的发展规律,呈现历史事件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同时,历史人文类纪录片还要关注人性、关注历史进程中人物的命运和价值,不仅要关注那些帝王将相、杰出人物的命运,也要关注小人物、普通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和价值。
虽然,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展现的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我们对它们的阐释和表达应该是现代性的,用现代的眼光和观念去观照它们。例如,纪录片《故宫100》主要介绍故宫里的建筑,讴歌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慧和勤劳。对于住在故宫里的帝王、嫔妃、皇子和公主,纪录片用现代人悲悯的态度观照他们,不再强调他们的特权和享受的荣华富贵,而是关注他们身不由己的命运、他们所受的束缚和难以享受的普通人的幸福。
在当今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制度,媒体都是政府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喉舌,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内容,理应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载体,这是它的社会责任。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因其题材的特殊性,相比较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在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有先天的优势,也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我国早期的历史人文类纪录片接近政论片或者专题片,偏向于简单、直接地通过画面加解说词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自《故宫》等作品播出以来,我国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开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隐匿地传达主流文化价值观。
首先,在选材上,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偏向于选择反映古代文明和历史遗迹等题材,因为这类题材内容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容易彰显国家形象和塑造民族自信感的历史史实。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也喜欢名人传记类题材,通过讲述名人的传奇故事,展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将他们身上的爱国、敬业、忠诚等主流价值观传达给观众。
其次,在主题表达上,几乎所有的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主题都是贴近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用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主题主要通过解说词来传达,很多纪录片的解说词辞藻优美,善于采用修辞方式,将主流文化价值观隐匿地表达出来。例如,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中谈到昆曲的式微和传承时,解说词这样说道:“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六百年的昆曲又将迎接它的下一个百年,但在街头匆匆走过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能知道昆曲呢?它是过于古老吗,还是过于高雅?无论如何,昆曲已经在大众的视野之外沉默了太久。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取舍?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又该怎么样守护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一份瑰丽的遗产呢?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时代命题。”解说词通过多个问句,向观众展示了抢救昆曲、传承昆曲的必要性。但是不管对解说词进行怎样的修辞处理,它在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面还是比较直白的。另一种隐晦表达的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同期声采访,选择一些跟历史史实和历史人物相关的人物,甚至是一些普通的人物在纪录片中进行表达,这些人物的同期声会使他们传递出来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更具说服力。例如,《昆曲六百年》在说到汤显祖不仅是一个剧作家,还是一个先进的思想家时,就是通过对几位戏曲专家的访谈来展示的。
最后,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来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通过设置悬念和冲突以及采用情景再现等方式,增强历史史实的可看性,引发观众的兴趣,从而使观众陷入对历史的思索和探究中,进而更易于接受并认可纪录片传递出来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第二集片段(www.xing528.com)
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里,至少存在两个时空:一个是过去的历史时空,一个是现在的时空。有的时候,过去的历史时空可能会有多个。一般情况下,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以历史时空为主,交代史实,展示历史事件,以现在时空的相关人物访谈为辅,共同厘清历史真相。这样,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通常需要在多个时空间往返交替,共同完成叙事。
多个时空通常是借由解说词或人物的采访同期声自然地完成转换的,有时也会借助音乐、动画或者相似物等完成时空的转换。例如,在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第二集中,通过对比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揭示出世界文明在发端时期东西方就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在这一集中,存在三个时空:一个是古巴比伦时代,一个是中国的殷商时期,还有一个就是现代时空(文字领域的专家、艺术家等对文字进行介绍和评述)。这三个时空的转换通过解说词或者专家的采访同期声来完成。
对于已经逝去的历史时空,如果要表现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进行重新建构:
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资料都可以是文献资料,包括古代的各类书籍、简牍、契约、书信等,甚至是历史人物创作的文艺作品。文献资料是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重要支撑资料,它使得纪录片所展示的历史史实有据可查,并使得纪录片中的历史人物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中,梁启超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就是借由他写给孩子们的多封信件来展现的。
遗址是古人生产生活的场所,文物则是古人生产生活时使用的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和工艺品等。文物和遗址作为古人留下来的物质实体,可以配合解说词很快地营造出历史时空的氛围,展示过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接受访谈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可以是历史人物的朋友、亲属和后代,可以是历史学家,也可以是对此事有一定发言权的某些领域的专家,甚至是普通民众。人物访谈可以补充文献资料之外的历史史实,同样可以营造历史时空。
与上述三种方式不同,影像资料无需观众想象就可将他们直接带入历史时空,可以说是最鲜活、最直观的建构形式。它包括真实记录历史时空的纪实影像资料,也包括截取自影视作品中的相关影像资料。前者相较后者更具真实性,后者在使用时最好标以文字说明,以防止观众产生误会。
摄影术的发展只有一百多年,更久远的历史则无影像资料,如果现有的文献资料、文物遗址难以完成对历史的叙事,则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通过真人扮演或者计算机虚拟影像的方式再现远去的历史。情景再现可以填充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的时空断点,让叙事更加流畅,还可以增强历史史实的可视化,强化纪录片的表现力和审美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