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完整”的解说词-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不完整”的解说词-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讲到了纪录片解说词具有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艺术样式的“不完整性”,其实,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其“不完整性”的直接体现便是“为看而写”。

“不完整”的解说词-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如前所述,同样都是以文字为基础的表达形态,纪录片解说词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小说、诗歌、散文等都是独立文学体裁,但纪录片解说词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是纪录片作品的构成要素,所以它有着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独特性,即“不完整性”。

纪录片作为视听艺术的一个分支,有着独特的创作规律,它的艺术语言带有显著的综合性,音乐美术摄影、文学等艺术在纪录片中都被转化为一种表现元素,需要按照纪录片创作的要求来叙事和表情达意,不能完全按照艺术样式原有的要求进行创作而不顾及纪录片的具体需要。比如解说词的写作不能像诗歌、散文那样使用文学性语言直抒胸臆,而要以画面为基础,对其中缺失的信息进行补充和说明,尽量使用说明性和口语化的语言。这样的解说词不具备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态中文字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仅仅是纪录片的一种创作元素,评判其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准也只能是判断解说词是否与画面完美配合,而不再是文学创作的评价标准。

解说词的写作应该围绕纪录片创作的需要来完成,要发挥解说词这一元素在纪录片作品中最大的效能。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解说词的文字形态可能是片段式的,但是只要它能够有效地配合画面、同期声和音乐等其他元素完成纪录片创作的整体任务,就是合格的解说词。当然,纪录片艺术语言的综合性,不是要求各种表现元素机械、生硬地叠加,而是要在新的创作要求之下相互融合,改变自身原有的特点,形成新的定位和功能。

所以,虽然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母体”是文学,各种文学修辞和文字技巧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不可生搬硬套,不能按照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要求来撰写纪录片解说词。这不仅是纪录片解说词“不完整性”的体现和要求,也是创作者在撰写解说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即一方面要充分学习、借鉴各种文学体裁的表达手法与经验,另一方面必须按照纪录片视听语言的要求对解说词进行整体性把控。

前面讲到了纪录片解说词具有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艺术样式的“不完整性”,其实,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其“不完整性”的直接体现便是“为看而写”。在纪录片解说词写作之前,创作者就需要对即将拍摄的画面和已获得的素材予以综合考虑,配合画面语言安排解说词。创作者面对的传播对象并不是解说词文字的读者,更不是解说词朗读作品的听众,而是纪录片作品的观众,“看”是观众最主要的信息接受方式,因此,要时刻把突出画面的表现力放在思考的首要位置。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呈现方式虽然是作用于听觉的音频,但它的立足点却是为画面服务。

以“看”为目的的解说词写作,要做到让观众在收听解说的同时可以综合听到的声音信息以及看到的文字信息和画面信息,自觉地将缺乏逻辑性的画面信息进行整合,进而理解画面中不同信息间的联系,进入画面所营造的氛围和展现的情境中,把握创作者所要传达的观点。

为看而写,需要在解说词中表达出“请看画面”的潜台词,引导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比如下面两段《问道武当》的解说词,引导观众跟随尹喜的视角仰望群山,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天柱峰上,一边观看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色,一边感受片中人物投射在风景当中的感悟、理想与意境。在处理类似这些解说词的时候,切忌脱离具体的画面而完全按照文学的方式去表现景色的迷人之处、表达人物的想法等,那样,必然会导致画面信息与解说词之间的矛盾,使观众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创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

当年的尹喜从岩洞仰望苍茫群山,他很容易看到一座直冲霄汉的山峰,那里常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大顶让尹喜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尹喜开始不由自主地留意这座山峰,他发现,这是武当山最高的一座山峰,如同一根通天的大柱,屹立于群山之上,所以被称作“天柱峰”。这是怎样神奇的一种伟力,使得周旁的山峰都向它聚拢。天柱峰仿佛是君临万方的天帝,其他群峰都是朝拜的臣民。

直到这时,尹喜才恍然顿悟,原来,这一次问道之旅才刚刚开始,他还要穿过逍遥谷,越过展旗峰,登上海拔1613米的天柱峰顶。在他的心中,那座最高的巅峰或许意味着宗教高远至境,在与天相接的绝顶修身问道才是最终的理想。

——《问道武当》解说词(节选)

除了为看而写,为听而写同样是纪录片解说词写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纪录片解说词“不完整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和内在要求。纪录片是通过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语言进行创作的,作用于视觉的画面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但听觉语言的重要性同样突出,如果没有听觉语言的配合,纪录片便会变得“残缺”。这一特点也给解说词的写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些要求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的写作,甚至也不同于歌词的写作,因为其不仅要顾及画面语言的制约,同时也要考虑听觉的需要。

纪录片解说词的为听而写是基于画面的为听而写,为的是能够让观众获得一种流畅、自然而又能提供有效信息的视听效果。所以,为听而写的纪录片解说词也要注重视觉性特征的体现,同时突出听觉美感。看是听的基础和注释,听是看的延伸和升华,写作时要切忌解说词单纯“图解”画面和声音。例如,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里存在大量的乐器演奏场景,所以解说词不仅要展现这些场景,还要在观众脑海中强化这些场景的听觉美感,故而,创作者在解说词中加入了大量与乐器演奏、声音表达相关的词语。

舟舟喜欢这种开放的演出形式(此处画面:采用中景镜头拍摄舟舟指挥,夸大舟舟的动作幅度,通过舟舟的表情让观众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痴迷和热爱),这样他可以和观众面对面地交流,而不必再躲躲闪闪(此处画面:舟舟是前景,指挥和乐队是后景)。每逢这样的演出,舟舟的指挥台都设在音响师的边上(此处画面:首先采用摇镜头的形式从器乐演奏转到音响台,再转到正在指挥的舟舟,再采用推镜头的形式从全景变到中景),也许是同行相轻,舟舟根本不买台上那个指挥的账(此处画面:前景是几位器乐表演的人,后景是舟舟指挥),看得出来,舟舟的内心视像里存在着另一个乐团,于是他经常陶醉于自己的幻想世界(前景是几位器乐表演者在指挥下专注演奏,后景是舟舟指挥,开始的时候前景、后景都是实的,当解说词说到“于是他经常陶醉于自己的幻想世界”时,后景的舟舟开始逐渐虚化,此时前景还是实的)。字幕:音响师常用这种方式关照舟舟(此处画面:前景画面左部是发光反射的金属乐器,后景是音响师帮助舟 舟带上并调试耳机,下一组镜头的近景是金属乐器,远景是舟舟,舟舟刚好被框定在金属乐器形成的封闭式构图中,此时采用推镜头,逐渐突出舟舟,虚化金属乐器)。尽管演出的成功和舟舟没关系(前景为舟舟鞠躬致谢,后景为指挥和乐队),但他的确分讨了不少观众的掌声(此处画面:前景是乐队的人,后景是舟舟鞠躬致谢),人不能一辈子无人喝彩(此处画面:前景是金属乐器,后景是被框定在金属乐器画框里面戴着耳机的、很陶醉的舟舟)。

——《舟舟的世界》解说词(节选)(www.xing528.com)

纪录片解说词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者格式,但是因为要为看而写、为听而写,便逐步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形式化特点。学习这些特点是初学者快速掌握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形式化特点只是纪录片解说词的外在特征,况且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作品的解说词也是不一样的,而纪录片解说词在形式上体现出的共性特点和要求,还是值得初学者去学习和借鉴的。

第一,要根据叙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称视角。合适的人称视角是在纪录片构思过程中就要确定的问题,解说词的写作同样需要根据题材、内容和作品风格等来选择人称视角。

一般而言,因纪录片采用的是客观记录的表现方式,所以第三人称视角是比较常见的视角,也被称为“上帝视角”。这种视角带有客观的、旁观的、无所不知的效果,便于实现叙事时空的流畅切换,但也存在现场感较弱、亲和度不高等问题。

第一人称视角也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视角,它带领观众走进现场,产生比较强烈、自然、真实的现场感,但它不利于进行场景与时空的随意切换。第一人称的运用可以通过解说词模拟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也可以直接使用片中人物自己的声音进行讲述。如果使用前一种方法,需要在写作的时候注重贴近人物的性格、年龄、语气等特点,力求真实;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要以人物自身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前提,否则会影响纪录片的整体质量。

此外,在纪录片叙事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不同人称视角之间的转换,比如从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这时一定要注意不同人称在用词、语气上的差异,以免让观众产生误解。

第二,对数字要进行形象化、艺术化的处理。纪录片创作中难免会遇到需要介绍数字信息的情况,在画面难以直接表现数字时,就需要通过解说词来向观众说明。但是,单纯的数字信息听起来是比较枯燥的,即便是新闻解说、科教片解说也需要通过有趣、轻松的方式来报道数字信息,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更要注重数字信息在解说词中的表达方式。如果数字的信息明确、数字量较小,那么可以直接写进解说词中,因为观众很容易把握其中的信息,并且不影响对画面的理解;但是在数字信息比较模糊、计量单位不常用、数字量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不对解说词进行形象化、艺术化的处理,那么这些数字必定听起来单调、枯燥,且会让观众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理解。

下面是《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两段解说词,在第一段中,因为“10小时”“1亩地”“200元”等信息都是明确具体、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观众易于理解,所以在解说词写作时,在保证真实、简洁的前提下可以直接使用;而在第二段中,对于“用5米长的渔竿,6米长的渔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这样的描述,观众理解会有难度,因为生活中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创作者用了“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这样的解说词,把数字信息经过形象化、艺术化的处理之后,能够让观众立即对以上数字信息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1)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10小时,每人割1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

(2)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不要妄想抓住它们,除非舍得用5年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渔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

——《舌尖上的中国2》解说词(节选)

第三,解说词字数与画面长度间存在对应关系。与文学创作那样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不同的是,纪录片解说词创作受画面时间长度的制约,其句子的长短、行文的转折要与画面的长度、剪辑的节奏相适应,并且要给解说员在解说时的换气、把握节奏、控制语速提供便利。解说词每分钟安排的字数太少,容易导致纪录片节奏拖沓;反之,则容易导致节奏过快,不利于观众有效把握解说的全部信息。此外,还需要考虑解说词的长度、节奏,与同期声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为看而写、为听而写的特征。

第四,解说词中对简称的使用要严谨。人们在写作的时候为了方便,常常使用简称,但因地域的不同、观众年龄及其知识背景的不同,有的简称容易使观众产生误解。例如“南大”在南京是“南京大学”的简称,在南昌则通常与“南昌大学”联系在一起,而在南通则又会被指代为“南通大学”。再如提到“华师大”,上海的观众会理解成“华东师范大学”,武汉的观众会当作“华中师范大学”,广州的观众则会认为是“华南师范大学”。这只是大学简称在不同地域传播过程中容易导致的误解,其他方面的简称也容易产生类似的问题,所以撰写解说词时如果要使用简称,一定要严谨对待。同理,除了简称,在纪录片解说词中,容易引起观众误解的同音异义词、成语、方言等都要谨慎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