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是视听一体的综合艺术,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具体片种自然也不例外。对于纪录片的后期剪辑来说,剪辑师不仅要将零散的镜头按照导演的意图合理地剪辑在一起,还要考虑画面与声音的配合,切忌画面和声音两张皮。
纪录片的声音分为人的语言声(以下简称“人声”,但人发出的鼾声、叹息声等无言语的声音不属于人的语言声,属于音响音效)、音响音效和音乐三种,对声音的剪辑,即对这三种类型的声音的剪辑。
人声,即人发出的具有丰富信息的言语,包括对白、旁白、内心独白、解说等,纪录片涉及的人声主要包括解说和同期人声。
解说是一种画外语言,具有背景介绍、解释、议论、抒情等作用。纪录片应该尽量使用说明性的语言作为解说,客观地讲述故事。如果拍摄的素材已经较好地讲述了一个清晰的故事,此时,解说就是多余的,但如果有些重要的信息不能单独依靠画面传达出来,此时,就需要恰当且必要的解说配合画面来传达完整的信息。在使用解说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就语速来说,一般情况下纪录片的解说一秒钟配三个字比较适宜。
第二,在解说的录制和剪辑时,要杜绝“满堂灌”,不能画面有多长就配多长的解说,它需要较多的停顿和间歇。一般来说,每个段落画面的总时长都要长于解说。
第三,每段解说最好不要跟这个段落的第一个镜头同时出现或者与最后一个镜头同时消失,一般解说比画面迟出、比画面早消。具体说来,解说出现和消失的时机可遵循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原则,即如果一个段落由八个长短不一的镜头构成,解说铺满了整个段落,那么要让解说词从第一个镜头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开始出现,在第八个镜头临近结束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终止。如果解说只是铺满这个段落的前三个镜头,那么,它仍旧要从第一个镜头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开始,在第三个镜头临近结束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终止。如果解说只铺在后三个镜头上,那么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类似。
同期人声,指的是在拍摄现场同时记录下的对白和访谈等人的语言声。同期人声可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观点,也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有时还可以起到类似于解说的作用。
在剪辑同期人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同期人声和画面的平行剪辑,也称平剪。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同期人声与画面同时出现、同时消失;二是同期人声和画面同时出现,但是声音的音量从低过渡到正常。
第二,同期人声和画面的交错剪辑,也称串剪。它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同期人声先于画面出现,即将声音的部分叠在上一个画面上,这样做不会使与同期人声一致的主体的出现显得突兀,且能增加戏剧效果;二是画面结束后,把同期人声延后,叠加到后面的画面上。这种做法可以烘托、渲染作品的情绪氛围。
第三,在同期访谈的镜头段落里插入与访谈内容相关的画面。这样可以使谈及的对象形象化,拓展谈话的信息量,消除因声音剪辑而造成的画面跳跃,还可以使较长的访谈镜头变得鲜活起来。
音响音效又可细分为自然音响和人工音效。自然音响是自然界存在的音响,例如打雷时的声响、溪水哗啦啦的声音、蛙叫声、鸟叫声等。人工音效是人为了实现特殊效果而人为制造的声响,例如,人用各种工具模拟出的炒菜声、打雷声、下雨声、马蹄声等。音响音效的剪辑也可以采用平剪和串剪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初剪时要保留前期录制的自然音响。初学者在后期剪辑的初剪阶段经常会去掉一些镜头的同期音响,但如果在精剪阶段发现有些被删除的同期音响很重要,能够为作品带来真实感和现场感,此时只能重新查找素材并进行替换,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因此,在初剪时应尽量保留与画面同步的同期音响,在精剪阶段再进行取舍。
第二,在音量上,如果某个段落除去音响音效外还有解说或音乐,那么音响音效的音量不能过大,不能对解说或音乐造成干扰。
在纪录片中,如果音乐的使用恰到好处,自然可以起到引导观众抒发情感、烘托场面气氛、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交代环境背景等作用。纪录片中的音乐包括存在于画面之内的客观性音乐以及外加的表现性音乐。对于音乐的使用,一般采用淡入淡出的方式,避免音乐的突然出现和戛然而止。(www.xing528.com)
《曲山艺海》片尾曲
表现性音乐可以使用现有的音乐,也可以找职业音乐制作人创作,很多大型的纪录片都采用后面这种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以根据纪录片的主题、具体内容和风格为作品“量身打造”音乐,且不会涉及版权问题。例如,大型电视纪录片《曲山艺海》的片尾曲,由国家一级作曲家肖江作曲、总撰稿尹艺茂作词,是一首带有曲艺韵味的现代音乐作品。短短三分钟,该曲展现了济南曲艺从古至今、从源头到未来的发展状况。
如果纪录片创作没有资金支持,那么就要从现有的音乐里选配合适的音乐,音乐的选配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音乐的选配要与作品的主题和风格统一,要在段落的时空特征和人物情绪两方面寻求统一。时间特征指的是段落内容指涉的时代,空间特征指的是段落内容的地域风貌与环境特征。例如,反映西藏地区风土人情的纪录片,要采用西藏风格的音乐,而不能选配延边地区风格特点的乐曲。画面中人物的职业、身份、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性因素,也是选配音乐时的主要参照依据。
第二,除了片头、片尾曲外,纪录片中使用的音乐往往是不完整的,常截取其中的一段或几段进行配乐,所以,在一部纪录片中可能会存在多首音乐,这时就要保证选配的所有音乐风格统一。
第三,要适量地选用中性音乐。中性音乐没有鲜明的主观情绪性色彩,适合客观叙事性段落。
音乐的剪辑同样可以采用平剪或者串剪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建议将音乐从头至尾灌得太满,音乐要留白,当用则用,不需要时坚决不用。
第二,在音量控制上,凡是有解说和同期采访的段落,要做到主次分明,在保证人声音量合适的前提下,根据叙事的需要适当选配较小音量的衬托性音乐,切忌喧宾夺主。
第三,优先使用同期音响,不能让音乐冲击音响,不可滥用音乐。
如前所述,人声表意,音响音效表实,音乐表情,声音和画面共同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和心理,从而更好地阐释主题、表达情感。在声画关系上,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声画同步,即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物体或环境产生的。在这种情形下,画面使声音具有可见性,声音使画面具有可闻性,从而创造现实的逼真感。纪录片中出现的大部分段落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它可以真实地展示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情绪,展示人物关系和自然环境。例如,纪录片《高考》没有解说,所有段落几乎都是声画同步的。在吴世康父子查成绩的这个段落中,在成绩未公布之前,父亲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是通过他跟朋友打电话和同期采访展现出来的,而得知儿子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30多分后,他先是高兴地跟朋友报喜,然后又激动地接受采访,甚至在镜头前禁不住落泪。如果这个段落把人物的同期声隐去,采用解说来表现,是难以展现父亲在等待儿子高考成绩时的复杂心情和得知分数后的激动情绪的。
声画分立,即声音的发声源在画面中并不出现,而是来自画外空间,或与画面没有声源关系,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画面摆脱了相互间的制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声音的作用得以凸显,从而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在纪录片中,解说和表现性音乐都属于这种情况,它们可以辅助画面完成叙事和抒情。例如,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第一集通过叙述卢浮宫博物馆在故宫举办的一场展出,表现两座东西方博物馆的渊源。这种渊源是很难仅仅通过画面和同期声来展示的,必须借助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抽象思维理顺两个博物馆的关系,然后通过解说传递给观众。知识性和欣赏性较强的纪录片,一般要求解说的文学性也较强。有的纪录片的解说词甚至可以单拿出来作为一篇精致的文学作品,这也充分说明在声画分立情况下声音的独立性。
声画对位,其实也属于声画分立的范畴,只不过它特指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内容、艺术形象的表述上的对比,通过差异来达成和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声画对位可以产生原来不具备的新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观众独特的审美感受。
本章主要介绍了在纪录片后期剪辑的流程中每一环节的具体任务和操作技巧。当然,每位剪辑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习惯,不必拘泥于本章中所涉及的步骤和方法。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整体,虽然纪录片的成品在后期剪辑阶段产生,但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还有赖于前期导演的选题策划和摄像师带有“编辑意识”的拍摄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