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工作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前期采访可以让创作者深入了解拍摄对象及已发生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调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实际上,正式拍摄过程中的采访,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或为解说词的撰写提供依据。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采访,在具体实施时都少不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以及技巧的采用。
众所周知,好的采访能为作品增色不少,但好的采访不是自然出现的,而是前期准备充分的结果。一般而言,创作者在采访之前需要做以下准备:
第一,做好案头工作,通过已有资料明确采访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第二,拟定的采访提纲要有针对性和重点,包括采访的问题和采访的对象两个层面。没有必要提问事件涉及的所有人,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向每个人提问,要根据具体的采访对象来确定采访问题。
第三,提前联系采访对象,做好沟通工作。这里的“沟通”主要指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告知采访对象创作团队的创作初衷,获取其信任。如果在采访前与采访对象做简单的交流,还能帮助采访者在正式采访前大体掌握采访对象的谈话范围,以便更好地设计采访问题。
第四,提前构思主要的采访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同时也要为正式的采访留有即兴提问的余地。
第五,与采访对象提前约定采访时间和地点。采访对象日常生活、工作的场所为最佳采访地点。
第六,提前准备好采访所需的相关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提前到采访地点实地踏勘,以便确定采访拍摄方案,避免出现突发状况。
第七,在正式采访进行前,帮助采访对象消除紧张感和不适感,可先与他们聊聊天,进行必要的采访预热。
以上是采访前的大体的准备工作,创作者需要根据创作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删减,准备工作尽量考虑周全。
对采访来说,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恰当且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对采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创作者对问题缺乏设计或设计不当,导致采访中断或不能深入,甚至造成采访对象的理解障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开放式问题通常具有高度概括性,略微抽象,答案往往没有标准之分,因人而异,如“请你谈谈对雾霾天气的看法”“你认为大学生应怎样对待学习和工作”等。此类问题因留给采访对象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所以往往能让采访者获得意想不到的内容。如在纪录片《幼儿园》中,有一段关于美国“9·11”事件的对话。采访者:“你当时什么感觉?”儿童:“我觉得他们太痛苦啦,他们跑也跑不脱。”
图4-6 儿童讲述自己对美国“9·11”事件的感受(选自《幼儿园》)
与开放式问题相反,闭合式问题通常简单明了,往往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回答方式也很简单,多用于民意调查,如“你喜不喜欢旅游”“你喜不喜欢读书”“你有没有健身的习惯”等。在纪录片《夏日纪事》中,马斯琳·罗丽丹手持话筒在巴黎林荫大道上询问路人:“你幸福吗?”有人感慨万千,有人却拒绝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对你来说,五月是重要的月份吗?”“你觉得我们是生活在民主社会之中吗?”这部纪录片以大量的此类闭合式问题采访了诸多市民,得到的答案往往反映了大部分人的心声,因而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如图4-7所示)。
图4-7 马斯琳·罗丽丹手持话筒在巴黎林荫大道上询问路人(选自《夏日纪事》)
这主要针对同一现场有多个采访对象的采访,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在系列节目《一带一路》的第12集《远方的家》中,主持人来到横店影视城拍摄基地采访两个外国演员,她问道:“在生活上或者饮食上、睡觉上有没有不习惯的?”其中一位演员回答:“食物非常好吃。”另一位演员紧接着说:“我遇到的中国人都非常友好。”最开始发话的演员又接着说:“感受到大家都非常和善,对我们非常热情。”对于这样一种提问方式,采访者往往只是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去听现场人员的回答,获取所需的信息(如图4-8所示)。
图4-8 主持人采访外国演员在中国生活的感受(选自《一带一路》第12集《远方的家》)
此类问题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由多个子问题构成,组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序列,采访者由一个简单问题入手,让采访对象开启话匣子。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中,有一期节目叫《巨贪村官》,其中在讲到“村官”刘大伟给上级送钱时,有这样一段采访:
记者:给刘亚的38万是怎么回事?
刘大伟:我是和他父亲交往,不是和他本人交往。
记者:你和他父亲怎么认识的?
刘大伟:因为我姓刘,他父亲也姓刘。他一见我就好像有一种老人和孩子的那种亲近的感觉。
记者:那你和他是一种什么样的交往呢?
刘大伟:我就是有时候过节去看看他,没有什么交往,就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有时候我也带点现金去。
记者:带多少现金呢?
刘大伟:有一万的,也有两万块钱的。
记者:您觉得逢年过节带着一两万上门去看望,是一个正常的交往吗?
刘大伟:这个我不知道说是不正常好还是正常好。
记者:您认为正常不正常?(www.xing528.com)
刘大伟:我认为是正常的。
记者:那如果说有人逢年过节上门看望您,带个两万块钱给您,您觉得您如果收下正常吗?
刘大伟:那要看个人跟个人之间的交往吧,彼此之间这种感情的程度要到哪一步。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刨根问底式问题能帮助采访者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够让事情的真相和人物的本真面目浮出水面。
以上四种问题,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访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针对不同人群应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与此同时,不同的采访者有自己的采访风格和提问方式。也就是说,提问无定法,也不必拘泥于形式,但一般来说,提问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所提问题应尽量口语化和形象化,不要故作高深、故弄玄虚、使用一堆专业术语。
第二,每次所提问题不可太多、太长,应简洁明了、无歧义。
第三,不要轻易打断采访对象回答问题,要学会仔细且主动地聆听,在聆听中不断思考,敏锐地发现关键点,围绕关键点即兴提问。
第四,秉持打破砂锅问到底般的探究式提问理念,保持足够的好奇心,自己少说,让采访对象多说;不要做引诱性提问,坚持客观的态度,不要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根据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形式的问题,若采访对象较为腼腆或不太主动回答时,尽量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第六,提问应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逻辑性;采访者应具有话题意识,一个话题、一个话题地展开,切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的太过随意的提问。
第七,当某个问题被提出后,采访对象并没有直接回答或回答跑题了,而这一问题又非常重要,这时可换种表述方式再问一次。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采访机位主要有以下四种:
提问者可以是摄像师,甚至是镜头背后的任何人,这是一种比较强势的对话形式,没有间离感,直冲人心。拍摄对象以正面对着镜头的方式讲话,在视觉上产生其直接与观众对话的错觉。有时创作者想通过这种机位强调突出问题,营造直逼心灵的情感表达氛围。例如,在纪录片《平衡》中,扎巴多杰多次正视镜头讲述自己如何面对盗猎分子以及藏区目前面临的问题。该纪录片通过主人公的讲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性,同时,也更易于让观众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平衡》
这种机位位于采访对象的一侧,形成一种采访对象与采访者(采访者出现在镜头内)或画外空间内隐形的主体(采访对象是镜头内唯一的主体)对话的感觉,而观众则成为静观者。这种机位获得的采访镜头显得比较轻松、自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感,是最常用的采访机位。
摄像机机位置于采访对象的背后,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采访拍摄机位,并不常见,主要用于保护采访对象或故意增加一定的神秘感。
这种机位常用于使用长镜头拍摄采访对象的情况中,镜头内出现包含采访对象在内的多位拍摄主体,甚至还能看到出镜记者或导演等创作人员。摄像师在不关机的情况下灵活变换机位,从多个角度展现交谈各方和交谈的过程。这种采访镜头使人感觉轻松、活泼,富有观赏性和较强的在场感。
纪录片拍摄现场的偶发性因素太多,为了降低意外的发生率,获得较理想的采访镜头,掌握一定的采访拍摄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在采访拍摄的现场,为了应对如儿童等较难把控的拍摄对象,获得较完整且珍贵的素材,当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应该尽早开机,抓取有意思且有意义的生活瞬间,甚至还能抓拍到采访对象最真实的一面(有的采访对象被告知拍摄正式开始后,会因镜头的存在略显不自然,或因某些顾虑进行适当的伪装)。如果采用一台机器进行拍摄,也要尽量分切多个景别,设置多个机位,避免“一个机位、一个景别、一个拍摄角度”的拍摄方式。为了做到一台机器也能拍出多台机位的效果,要做到中间少停机或不停机,在保证声音连续的同时,利用提问或回答的间歇,快速变化景别、角度或机位。当采访对象所有问题都回答完后,采访者也不要立即关机,直到确实没有合适的内容时再停机,避免错失珍贵的镜头或使拍摄不完整。
有些采访对象虽然很健谈,但当采访者将摄像机布置好、录制键被按下之后,采访对象突然变得紧张,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镜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常见的解决办法是拉大摄像机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以此尽量降低采访对象面对摄像机时产生的心理压力。
《镜子》片段
当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间较长时,如果机位、角度、景别等都没有任何变化,镜头的视觉效果会显得单一、无趣,观众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感。无论使用一台机器还是多台机器进行拍摄,都要尽量做到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全方位、立体化地记录采访过程。当然,如果采访对象的情绪异常激烈,此时导演为了不破坏这种情绪,也会采取固定机位、景别和角度的方式持续进行拍摄。在纪录片《镜子》中,对问题少年家明的采访拍摄就长达4分19秒,全程都使用不变换机位、景别和角度的固定镜头(如图4-9所示),传达出这个问题少年的心声,极具震撼力,使观众印象深刻。
图4-9 少年在镜头前表达着对家长的不满(选自《镜子》)
当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时,会随着内心和情绪的变化,不自觉地做出细微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变化,这些细节都是其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有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胜过千言万语,而这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对刻画人物性格、突出事件细节和营造情绪气氛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导演在拍摄采访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最能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细节。这些细节会随着采访对象情绪的变化稍纵即逝,所以要及时抓拍下来。
在拍摄完采访过程之后,采访者还要在采访现场拍摄一些场景内的景物空镜头或者与采访内容有关的空镜头,这些空镜头可以根据剪辑的需要被穿插到采访段落中,用以丰富视觉效果,可以消除两个在景别、角度、机位方面都近似的采访镜头直接相接造成的视觉跳跃感,还可以起到对采访内容进行解释的作用,增强采访内容的可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