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熟悉纪录片拍摄提纲的撰写要求。
2.掌握纪录片纪实拍摄的技巧。
3.掌握纪录片采访拍摄的技巧。
4.掌握纪录片同期声录制的技巧。
5.了解情景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掌握情景再现的拍摄技巧。
6.掌握带有编辑意识的拍摄技巧。
【案例分析】
1.观摩纪录片《故宫》,分析情景再现在该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故宫》
电视纪录片《故宫》共12集,每集近50分钟,分别对故宫的历史、艺术布局、功能作用以及当代面貌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述。作为一部文物影像志形式的纪录片,《故宫》并没有落入传统说教的窠臼,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既讲述了故宫收藏的文物的故事,又观照了与之相关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上到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以故宫为载体,描绘出一幅中华历史文化的画卷。
该片围绕“故宫”这一建筑群展开,但建筑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是冰冷的,如何给它注入生命,让它变得鲜活,使它更加立体,是此类纪录片必须解决的问题。该片的创作团队以“人”作为突破口,将人物命运与故宫紧密相连,运用多元的拍摄技巧和电脑数字技术,在忠于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将遥远的历史情景予以再现,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生动形象,深受观众好评。在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中,当讲到公元1416年11月朱棣皇帝召集文武群臣商讨迁都事宜时,镜头由远及近,穿过众大臣,慢慢移向龙椅处的皇帝,此时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亲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场景中,人物随着解说词做出契合的动作,所有大臣都背对着镜头,唯独面对镜头的皇帝被金光笼罩,难以看清具体面貌。这种利用拍摄技巧营造的情景再现,既恰到好处地帮助观众理解历史事实,增强了历史事件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又通过具体的拍摄技巧明确告知观众这种情景再现是为纪实叙事服务的,有别于以虚构为特征的剧情片的演员演绎。除此之外,在对故宫的全貌进行展示时,该片运用3D动画效果,从空中到地面,从北到南,引导观众环视了整个建筑群,既满足了观众观看故宫全貌的欲求,又以三维立体展示的方式赋予故宫恢宏的视觉效果,进而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瑰宝的魅力。
小结:对于纪录片来说,真实是它的生命,纪实拍摄是其最常用的手段。但是,已经逝去的历史场景,是无法用纪实拍摄的手段对事件进行记录的。此时,情景再现无疑为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再现真实的手段。需要说明的是,情景再现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创作手段,是为了弥补影像资料的不足而采用的艺术手法。与电影、电视剧等允许情节虚构的影视作品中的演员表演不同,纪录片的情景再现有着具体的技巧和严格的使用规则。
2.研读一部纪录片的拍摄提纲,分析这篇拍摄提纲的具体内容和撰写风格。
纪录片《全民撑大戏》拍摄提纲[1]
总时长:约30分钟
立意:记录学生团队的拍摄过程,以他们从一开始对粤剧的好奇到最后对粤剧有新的看法为主线,结合记录“全民撑大戏”的台前幕后的过程,表现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对广州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其对推广传统文化做出的努力,并传达主办方“坚持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推动所在城市的社会发展,尊重和融入本地文化,以‘全民撑大戏’为起点,希望将支持传统艺术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公益项目,为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一分绵薄之力”这一主旨。
整体基调:偏重纪实风格;内容与形式并行,形式为内容服务;强调年轻人与传统艺术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历史资料和历史物件与实际拍摄画面结合使用。
重要元素:
1.通过寻找照片、人物,用实地采景与讲述的方式展现广州粤剧的魅力,并希望展现一些新的东西。(www.xing528.com)
2.展示学生团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新与旧的碰撞。
纪录片结构梗概(三部分):用故事片的剧情安排方式,让本纪录片以更有戏剧性、观赏性的方式阐述主题及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
以视频、动画等素材营造一种危机大局氛围,让观众感觉现在粤剧的发展步履维艰,处于失传的边缘。然后话锋一转,以“全民撑大戏”的比赛消息以及相关的粤剧新闻作为切入点,让观众感觉粤剧又有了一线生机。
以参与活动的各学生团体的成员自述为开场,讲述年轻一代在生活中与粤剧的交集,及对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望等。
结合历史史实,着重表现出传统文化对于年轻一代的神秘感和年轻一代对古老粤剧文化的求知欲望。
旁白为学生的自述,画面是他们准备拍摄的现场情况。
第二部分:
以“全民撑大戏”系列活动正式开始的新闻发布会作为开场,记录各个学生团队在拍摄中遇到的问题、享受的快乐、制作的艰辛等。但在此部分,学生拍摄团队遇到了困难,由于他们对粤剧的不熟悉和不了解,导致了拍摄出现种种问题,迎来了第一个戏剧冲突点。随后穿插“全民撑大戏”新闻发布会上政府领导的致辞和相关专家对粤剧的采访,与学生团体的拍摄活动形成对比的画面,以此作为转折点。同时全程记录各参与学生团队的拍摄细节,以纪实的风格将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积极倾力支持传统文化的激情展现给观众,以真实打动观众。
主线从引出问题到政府关注,再到主办方举行活动,最后是引起大量学生团体及社会人士的关注,体现出主办方在弘扬广府文化上做出的努力和积极融合本土文化的企业文化核心。
第三部分:
将粤剧名伶对粤剧的热爱、学生团队对粤剧的新看法、相关专家对粤剧现状的采访穿插剪辑,将粤剧传统文化向观众作多角度、深层次的介绍。
结合启动仪式和颁奖仪式的现场画面,向观众介绍本次活动是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政府主办,荔湾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凯德置地与《南方都市报》联合承办,以展示活动在社会各界受到的关注。
插入回顾活动的画面和解说词,展现主办方联合政府、媒体、企业、高校等力量,搭建了一个全民参与粤剧的平台,通过传递粤剧故事和探索当下粤剧推广新的可行性方式,吸引更多广州老百姓了解和关注粤剧艺术,同时也表达出凯德深耕广州、融入荔湾、立足长远的决心和意愿。
最后采用开放式的结尾,点燃当今年轻人及老一辈对广府文化的重新认识,将此片引向高潮;引出主办方致力于将企业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的主旨;把大众的目光引导到传统文化在当下年轻人中的影响以及主办方为使传统文化焕发生命力而做出的努力。
这篇拍摄提纲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都是中规中矩的,主要由作品时长、立意、总体基调、重要元素等组成。立意部分阐明了拍摄的主题、题材、拍摄对象和拍摄目的等,将整体基调确定为纪实风格,并强调冲突、矛盾和差异。重要元素部分交代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等问题。结构梗概部分是拍摄提纲的主体,阐释了作品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构成。这表明了该拍摄提纲采用的形式为段落式,这种形式的拍摄提纲能清晰地体现出作品大致的内容构成和逻辑层级。
【基本知识】
在题材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文案的策划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纪录片创作进入实质性的拍摄阶段。对于剧情片而言,拍摄脚本是剧情片拍摄的蓝图,指引着剧情片的具体拍摄。而对于纪录片来说,导演无法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好关于整个故事的拍摄脚本,这时,深思熟虑后的拍摄提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拍摄提纲的指导下,拍摄者跟随拍摄对象进行纪实性拍摄,在必要时对拍摄对象进行采访,并进行同期录音。而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来说,情景再现是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段,并有着特殊的拍摄技巧。上述问题都是纪录片拍摄者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决定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