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教育与商业电影发展——新浪网采访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

电影教育与商业电影发展——新浪网采访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年是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这也是两年前在上次会议上确定的。今年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这次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到会参加的有两百多名来自46个国家的院长、校长和教授。

电影教育与商业电影发展——新浪网采访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来了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张院长先跟大家打个招呼。

张会军:各位朋友,上午好。

主持人:张院长,我们知道今年对中国电影教育行业,或者对我们北京电影学院来讲,有一件非常值得提到的大事情,就是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2008年的年会在中国的北京电影学院召开,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CILECT是什么,年会做什么?

张会军:CILECT是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的英文缩写简称。实际上,这是全世界各大电影院校的一个共同的组织。这个组织到目前为止有一百多所电影、电视院校加入,每两年召开一次全世界的电影院校校长会议,而且就只是关于电影专业教育、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设定一个主题,开始进行集中讨论。今年是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这也是两年前在上次会议上确定的。更主要的是这次会议的主题特别好——开放的电影专业教育。今年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所以在北京电影学院召开此次会议,主要是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北京的人文环境比较好。另外,中国的经济发展比较好,有了比其他国家更好的势头。同时,他们到中国来,也能感受一下奥运文化环境和遗产,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蓬勃。

这次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到会参加的有两百多名来自46个国家的院长、校长和教授。这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实际上也是该组织到目前为止,出席人数最多、召开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到会参加的学生最多的一次会议。他们到了中国,对中国,特别是对北京的经济建设和飞速发展都感到无比惊讶。因为这些参会的各国院长、校长和教授以前也来中国参加过一些小型的会议和活动。这次来北京以后,他们不但感受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这种文化氛围,更主要的是,他们真正感受到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唯一一所公立的国家电影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变化。

主持人:那咱们北京电影学院是什么时候加入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这个国际电影教育组织的?

张会军:北京电影学院是1984年加入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的。后来到90年代初,我们当选成为亚太地区的主席,还首次举办了亚太地区的电影教育峰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在电影专业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毕业学生的电影作品(长片、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频率越来越高,世界很多国家的电影(电视)院校,特别愿意和想到中国来,看看这个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他们对北京电影学院的了解还仅仅局限于原来从一些文字、报纸、电影的官方和专业报道上的一些片言只语中形成的一种初步了解。这次来北京参加会议,实际上,我们是想通过让他们亲历学校教学实地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中国的电影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状况和水平,更主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北京电影学院现在的教学成果、专业水平、艺术创作、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

主持人:我看到一些资料上显示,咱们北京电影学院在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一些教学、实践、创作、交流的活动,比如开放教学、学术研讨、观片会,还有关于参加奥运工作和其他活动的一些介绍。这个能不能跟大家讲一讲?

张会军:这次会议组织的内容特别多。除了组织官方举办的一些大会、研讨会、选举以外,根据各个院校和会议的要求,我们邀请了不同国家的教授、专业人士,专门就“观众”这个主题,以及手机电影制作、学生培养、课程的设置、动画、制片、电影投资、电影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举行了不同的讲座、报告会。同时,我们还和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的相关学校举办了一个新媒体展。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学院,专门为了这次会议举办了一个“我们在现场”的摄影展览,他们组织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一些摄影专业的学生,以“汶川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传递”“神舟七号发射”等今年的重大事件为主题,进行创作。这些毕业生亲自参加拍摄的照片还被汇集成一本画册出版。

通过这种直接交流的方式,可以让会议更热闹、更有实效。我们还在会议期间,举办了多场电影专场放映活动,放映各个学校的影片。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友贾樟柯、张艺谋,到北京电影学院来给与会人员、学生讲他们的学习与成长,讲他们关于电影创作的过程和经验。还放映了很多电影学院毕业生今年新拍摄的电影,举办了一些见面会,组织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想让这个会议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学习价值,让学生能够受益,能够了解国外电影教育的状况,更主要的是,能够看到他们拍的一些片子并和他们进行教学交流。

主持人:之前我们也了解到,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ISFVF),已经是第七届了。正好,这次是跟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在一起举行的,今年的这个情况您能不能简单地跟大家介绍一下?

张会军:北京电影学院发起的这个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实际上是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影视院校学生作品展的一个缩写,今年是第七届。今年报名的有近六百部作品,其中除了有我国学生的作品,还有许多来自其他不同国家的学生的作品。我们的这次展映活动,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个会议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让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能够了解全世界电影(电视)院校学生电影的创作走向,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学术观摩能够看到别的国家的学生的电影创作关心什么样的主题。特别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短片制作方面能够看到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对国外学生的教授、艺术方面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做得非常有规模和影响了。今年来的学校和参展的国家、学校和作品,也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也想通过这个展览开拓我们学生的创作思路,促进和加强我们的教学,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自己独立创作积累一些经验,选择一些题材,或者是看看国外的学生在电影学习和电影创作过程中的思想状态和创作思路。

主持人:举办和参加了这么多届会议,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您觉得咱们国家大学生创作的电影或者电影短片,与国外电影院校学生的作品相比,差距是在什么地方呢?

张会军:外国的电影教育和中国的电影教育本身就存在着差异,体制差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和教学机制的差异。我觉得更多的是在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思想方面的认知不同,从根本上,他们关注的问题不一样。特别是国外很多电影院校学生的年龄本身就比较大,所以他们的电影作品思考比较深刻,涉及的题材、范围比较广。而我们的学生,在专业制作的技巧和方法上没有什么问题,专业水平上也没有问题,只是在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挖掘上可能略有一些局限和显得单薄。但是,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好解决,随着这些同学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我们更多的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次影展中看到国外学生对电影制作的专业控制和实现及关注的程度,使得我们对现在的数字技术跟胶片技术在电影方面的融合有一个好的选择和把握。同时,搭建一个比较好的桥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小成本电影制作、独立电影制作,以及我们个人的电影创作理念和创作想法应该怎么去实现。

主持人:我们现在说到了国产电影,您怎么看今年的国产电影?据我所知,今年票房靠前的都是国产电影。您觉得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好呢,还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因为,往年来讲,国外的电影会比国产电影强势很多。

张会军:实际上,从目前看,我觉得中国电影的发展呈现的是越来越好的趋势。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中国的观众开始回归电影院,开始到大银幕上去感受电影的魅力。另一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中国电影开始在风格上、类型上,体现一种多元化的状态。这次在会议上放映的很多电影,无论是大制作还是小制作,都反映出能够适应市场和适应观众。但是,我们也感觉到中国电影院的普及度还不够高,电影的制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投资的问题、回报的问题、市场发行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电影制作者怎样才能了解、熟悉中国电影观众的欣赏口味,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求一种非常好的结合点。我们相信,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很好了,将来也会越来越好。观众开始愿意去电影院,说明观众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电影了。

中国电影现在在世界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卖到了国外的市场,这也说明我们的电影人(电视人)在做一种非常大的努力,使得我们的作品能够不但有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但是,电影人也不要沾沾自喜,还是应该多研究自己本专业、市场、机制的问题,把自己拍的片子做到市场与商业,技术与艺术的更好结合。

其实,我个人希望年轻人初期还是多做一些小成本电影(短片、网络电影、院线电影)。我觉得小成本电影的制作对于导演个性化和风格化的东西比较容易表现。对于大制作、类型片,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观众更感兴趣。电影的规律表明,并不是大制作电影就一定有大的市场回报。所以我觉得电影的创作人一定要头脑清醒,电影投资人也一定要头脑清醒。从统计学和概率上来看,可能还是小成本电影会有比较好的商业机遇和回报。

主持人:您已经把我下一个想问的问题给回答了,其实我下一个问题想问的就是怎么看待低成本电影,还有现在我们所谓的这种商业片?因为有一种说法,现在在中国做电影要做投资在三百万以内的或者两千万以上的,是非常两极化的。这样的话,低成本电影可能更能保证成本的回收。两千万的投资属于大制作,也会在影片的质量上有更多的保证。您刚才也谈到,可能现在中国电影确实是在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往前迈步。但是,今年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就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现在已经影响到各个行业了,您觉得会对电影有影响吗?不管是对低成本电影,还是大型的商业电影?

张会军:金融危机对全世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电影肯定也会有影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光是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对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人会对金融投资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我觉得现在比较可悲的是,没有一个实践家、金融家经济学家能够站出来给中国的所有老百姓彻底、通俗地讲清楚,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样的后果?蒸发的钱去哪儿了?对市场和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个数字跟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克服和恢复?金融危机究竟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走向有什么样的影响?对艺术界、娱乐界,对文化产业和电影产业有什么样的触动?使人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特别是,我觉得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些热衷于股市投资、基金投资、证券投资的人,他们究竟是怎样赚钱的,钱又是如何蒸发的。

目前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还显现不出来对电影制作产业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我觉得,最主要的影响是投资拍摄电影、电视剧的人可能会比前两年要少一些,而且他们可能会更加谨慎,因为他们只有在财务状况比较好,在挣了钱和有闲钱的时候,才会拿出更多的钱投资电影和电视剧。我觉得对于电影制作者来说,更大的问题是要考虑拍什么样的电影,可能风险会更小。我个人认为,还是要适度控制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

我们看西方电影,实际上看大制作的比较多。这类电影,往往离社会现实生活更加远,故事也多是一些老套路,不断翻新和变化,视觉效果也没什么新意,看多了大家也烦了,其实,就是审美疲劳。中国的观众,可能更加关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内容,对这种反映中国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的故事,可能更加感兴趣。从市场的情况看,小成本电影的制作可能会有更大的商机,可能更容易获得比较多的回报,也更能够反映出导演的水平、风格和状态。所以我觉得,小成本电影制作可能是未来中国市场两三年之内发展的一个趋势,甚至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选择。

主持人:您刚刚也提到国外这种大制作的商业电影,昨天晚上,我也刚看完“007”系列电影的首映式,在中国,只有“黄飞鸿”系列电影,市场条件比较好,做成了非常系列化的电影,一部接一部。您觉得为什么在国外很多电影都是系列化的,而国内很缺少这种系列化的电影呢?

张会军:其实,我觉得这是电影产业中需要注意和研究的问题。比如,国外的“007”“蝙蝠侠”“哈利·波特”这种具有系列内容的电影,实际上是电影故事整体思路和策划的结果。我们国内的电影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机制,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电影在开发初期就没有很好的长远规划,因此还谈不到做成系列化的电影项目。我觉得,将来我们要充分注意有这种系列电影发展趋势的项目和内容。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所有电影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设计和策划中国电影的内容和项目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更具有系列性、长久性,更能关注一种电影的延伸可能性。使一个电影内容,不是只拍了一部就终结,而是能够延续、发展下去。其实,市场和观众给我们中国电影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课题。我觉得,我们电影人要好好研究我们自己的电影,特别是这种市场的系列电影是如何策划和完成的,这类电影的出现,它的技巧、市场、规律、经验在什么地方,给予我们一个学习、总结、借鉴的机会。

在我们看了这些国内外的、有影响的、有市场的、系列的电影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它们有很多的内容还是很扎实和具有长线设想和策划的。虽然在电影制作方面我们认为可能有专业的、技巧的、雷同的东西,但是每一部电影还是都有一些亮点和吸引我们的地方,促使我们能够走到电影院去观看。这些细微的东西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市场、观众、评论、数据,应该会给我们一些建议和启示。这也是帮助我们这些电影从业人员进行电影商业分析的一种思路和渠道。我们要分析一下国内外这些小成本电影、大制作电影、系列电影、类型电影的优势,这可能会为我们未来电影产品的设计提供一些非常好的建议和参考。

主持人:那您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更多是在于电影创作者,还是在于咱们资本市场或者说在于整体的大环境?比如说,像“哈利·波特”它的原著在第一集的时候已经为最后一集埋下了伏笔。

张会军:我觉得是电影创作者的问题,其实,“哈利·波特”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市场和读者基础,才具有了潜在的电影市场,投资人才能经过策划不断把它做大,这当中融入了很多经济学家、艺术家、策划人和制片人的想法。我们中国的电影故事有很多,很多外国的电影公司都在买中国的原创故事。但是,我们缺乏的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人。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从故事改电影、从小说改电影的一些特点和规律,然后,精细化学习人家的经验,把我们的电影作品和项目做得更扎实。

主持人:咱们现在换一个话题。这几年,尤其是从2006年到2007年,中国互联网视频,包括新媒体,发展得非常快,就是我们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网络电视,包括像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这种形式。您觉得新媒体对电影,应该说是对国际电影来讲,并不是光对中国电影来讲,它是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张会军:其实,我觉得各种媒体,包括互联网或者是其他视频传播技术,对整个电影产业或者电视产业起到的是一个促进作用,多了一个甚至是几个平台,这就形成了一种小说和内容的竞争。不过,互联网可能更多的是传达一种信息。但是我也有一个担心,就是很多人在互联网上看电影,视听效果无法得到满足,因为你在电脑屏幕或者小的显示屏幕上看到的影像和听到的声音是受过压缩的,或者是不完整的、不高精尖的一个技术的影像效果。

实际上我们在电影院或者大屏幕上看到的可能是另外一种视觉效果。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想传递给大家一个信息,让大家走入电影院去看大屏幕,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高清技术发展的成果。当然,可能有一些人在某一个时段对这种广泛的、小众媒体的、小屏幕的、快捷的、便利的信息传达和影像传达方式非常感兴趣。但是,要想在视觉和心理上得到满足,我觉得最终可能还是要寻求这种高端技术影像和声音的享受。

主持人:据我所知,现在很多“80后”乃至“90后”的年轻人,他们更习惯于使用电脑和手机,大部分时间是面对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您觉得这对电影的票房来讲是不是有一定影响?

张会军:观看形式和影像平台的改变,肯定对电影的票房会有影响,就是说它分流了一部分的电影观众。但是,我觉得可能这部分观众也不完全是只看互联网的这种小屏幕的电影,他也可能看完了以后觉得视觉和心理不满足,有选择地再去电影院通过大屏幕重新观看,真正感受一下这种电影影像的视觉效果。当然,也不排除以后的互联网技术、传播技术发展到一种极致,使数字影像的效果完全超过电影院,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互联网、数字院线实际上是分流了一部分的观众,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关键看我们的电影能不能够吸引观众,让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其实,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就是充满了选择,非常个性化,我们没有必要去强求观众一定要走入电影院。他们是否愿意走入电影院,最终还是得看我们的作品质量和电影院的服务效果,甚至是票价。

主持人:说到票价,据我了解,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现在电影票应该都在50元到80元之间。您觉得对于中国众多的电影观众或者潜在观众来说,什么样的票价他们能接受,会激励他们去看电影?

张会军:其实,我觉得电影的票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牵扯到影片的质量,牵扯到电影院的数量,还有电影院在观众的住所周边的一种便利的状态。我认为中国的电影票价应该在10元到30元,中国老百姓可能才会更多地走入电影院。实际上,现在的高票价反映出一个供求关系的状态。电影院总的数量和人数不对应,电影银幕少,全中国电影银幕4000多块。在这种情况下,要经营,要取得更多的利润和票房,就必定会提高票价。其实,我觉得随着电影院的增多,票价将来必定会降下来。而且现在金融危机,影院如果不把票价降低些,观众估计也不会看,这是一把“双刃剑”。(www.xing528.com)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现在电影院的银幕总数是4000多块,可能,其中还包括很多巨幕银幕、数字电影银幕。您觉得数字电影相比咱们传统电影来讲,其实已经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瓶颈,是一种低门槛的制作方式和发行方式。那您觉得未来数字院线会走在前面,还是传统胶片的电影院线会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张会军:其实我个人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可能传统的胶片电影在未来会慢慢地萎缩,甚至可能成为一种经典的观看形式和历史存在。我觉得数字院线将来一定会取代胶片电影院线。其实数字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影像的效果与胶片电影影像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很多观众甚至在面对影院银幕的时候,也感觉不出来什么是数字影像,什么是胶片影像。其实我觉得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能给观众一个非常好的视听效果和视听感受。至于技术载体的记录和传达的问题,是从事电影发行和放映的人员的技术问题。我觉得,将来的数字影像一定会取代电影的胶片影像。当然,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在数字技术和放映环境的条件下要严格核算它的成本,确保投入产出的效果,使票价能够慢慢降下来,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观众到电影院去观影。

主持人:您觉得从创作者或者创作团队来讲,他们会不会认为数字电影本身是一个低成本的制作,因此不愿意把一些好的故事,或者有很大商业票房潜力的剧本用数字技术拍摄。尤其是近年来很少有高票房电影是在数字院线诞生的。

张会军:现在的电影制作,更多的是技术过渡。实际上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国外的商业大片,有些部分完全是用数字技术做的。这种情况下,胶片被数字技术取代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观众也需要慢慢适应,慢慢过渡。实际上我觉得今后发展的问题不在于你用不用35毫米的胶片拍摄,也不在于你是不是用数字技术来拍摄,更不在于放映的形式,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电影的故事、你的创作方法和最后的银幕视觉效果。我觉得这才是最主要的。

主持人:我们再反观一下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很大一部分是电影营销会带来很多投资商。关于中国电影,其实我们了解到,可能大家感受比较多的就是冯小刚的电影,还有一些相关的电影,营销市场和营销观众做得比较好。您觉得中国电影市场什么时候会像好莱坞一样,完全是一种商业化的电影工业,就是很多广告主会把电影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您觉得中国电影现在具备这个条件吗?

张会军:我觉得现在中国电影已经开始慢慢具备条件了,目前这种营销、植入、策划,或者是直接经营广告的方式,在个别导演身上已经出现了,例如冯小刚,这是他的品牌效应。只有他导演、策划、制作的电影作品才会有很多投资方、赞助方加入。这也对中国电影制作人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就是你首先要有这种品牌意识,加上电影的内容效应和质量成果,才会有人跟着你来投资、跟着你来制作、跟着你来营销,做这件事情。

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良性化,因此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品牌效应的电影和导演。随着这几年中国电影的制作状态和制作发展的不断深化,更多的投资商、赞助商、广告商会更加关注电影制作。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导演拍摄的片子,作为年底的贺岁片,投资方和厂商就有不同程度的介入。这说明,这些电影故事本身吸引他们,也能够有非常好的市场回报。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那您对咱们国内的动画电影,是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个人感觉,咱们国内的很多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确实跟好莱坞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您认为纯动画电影在中国未来的商业市场会有怎样的发展?

张会军:我们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和投入,一直是受到关注的。与国外动画电影相比,我觉得除了文化上的差异,在投入、制作、规模、质量方面,没有什么差别。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体系庞大,投入的钱多当然能够得到好的效果,比如说《功夫熊猫》。同类可比,我们中国的电影人拿这些钱拍摄的动画电影一定也不错。实际上,我觉得中国动画电影的瓶颈不在于制作,而是在于影片、影院、市场、营销、发行、放映以及衍生产品整体的回报、回馈的渠道不是很畅通。我认为这里存在政策、机制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对国外的动画电影引进得太多了,而没有对中国的原创动画电影给予足够的、必要的政策扶持,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动画电影产业规模不够大,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故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挖掘不够。因为没有更加良性的投入产出的渠道和途径,所以很多投资人都在观望,不敢投或者不敢做,就怕做了以后赔,或者是做了以后不赔,但是也赚不回来,逐渐没有了积极性。其实,我觉得应该有一种相应的政策或者扶持机制来保证动画电影的投入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回报,这样投资人才有能力和胆量去投资更多的动画电影。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电影《功夫熊猫》,其实,国内的动画电影的受众要相对低龄化一些,为什么我们国内就创作不出来那种成人也适合看的动画电影呢?

张会军:其实,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我们看的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平心而论,其实也是挺粗糙的。故事是抄中国人的,每一个桥段,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是从中国的文字、电影、游戏中抄的。但是,我觉得它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像搞笑、情节、事件,以及人物性格的设定,可能会迎合一些中国人的心理,或者是让华人更容易接受。我个人看挺粗糙的一个片子,也没有觉得好到哪儿去。但是,这个片子给我们一个启示,不在于我们做什么样的电影,而在于我们怎样做电影。我们得研究人家的团队是怎样进行电影创作工作的。据我了解,美国好莱坞专门分了几个创作团队,针对每一个部分、环境、场景、人物、形象进行技术设计,进行挖掘和开发,包括整个故事的编织和视觉效果的最后合成。

由于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的专业动画电影制作团队可能人员比较少,投入的精力也相对比较少一些。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研究怎么能够将动画电影做得更好。我觉得我们不用特别着急,慢慢来,中国的动画电影会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们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世界都对中国抱有很大的希望。说明什么?后来者居上。最后,全世界的人都觉得中国电影市场(包括动画)会越来越好,这就是中国电影的能力和发展状态。

其二,我觉得,我们的电影人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国外动画电影的特点、规律、市场,以及制作、创作的方法。从电影《花木兰》到《功夫熊猫》,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题材被外国人广泛运用,我们应该研究,他们是怎样在我们中国历史题材中进行学习的,怎样策划的。梳理他们是怎样利用这些故事素材、情节和兴趣点做出能让中国观众接受的电影。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烹饪技术,准备的原材料是一样的,但有的人做出来的食物大伙儿就爱吃,有的人做的,大伙儿就不爱吃,完全是手艺和水平的问题。这时我们就要研究,是手艺问题?水平问题?方法问题?还是风格问题?我觉得无论是动画电影导演、纪录片电影导演,还是故事片导演,我们都应该仔细研究制作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主持人:很多想了解北京电影学院的人,包括咱们的广大网友都对您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知道您是“78班”的,那个时候电影教育在我们国家是精英教育,现在则更多的是扩招,是大众化的教育。您能不能简单给我们讲讲,您那时候上学跟现在上学有什么不一样?

张会军:我们“78班”是国家改革开放,恢复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招生的第一届,当时也就招了159人,而当时的老师是350人,那么多老师陪着我们“玩”,完全是精英教育。

但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需求,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数量比原来多了很多。其他学校更是电影、电视(影视合流)无限扩招,早就是大众化的教育了。不过,我认为北京电影学院虽然规模扩大了一些,但现在的教育还是专业化、精英化的。北京电影学院现在也就是两三千人的规模。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没有变。在电影专业教育的主导下,我们更多的还是紧紧围绕着怎么能够继续让我们年轻的学生学到真本事,而不是一般的知识。

所以,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在整个招生和教学过程中,还是更多地关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作思路和整体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怎样能够延续过去的优良传统,为学生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条件和创作实践条件。当然,我们在形式和内涵上,仍然是按照精英电影教育的模式去培养学生。学生一旦考入学校某一个专业以后,我们要求他未来必须在这个专业里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非常有能力的、懂得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希望他将来能够在这个专业里不断地发展,完全胜任工作和创作。

当然,我们还要求一专多能,兼学别样。电影学院这几年中很多人改了行,比如说贾樟柯是学编剧的,但是他现在做了导演。徐静蕾是学表演的,现在也做了编剧、导演。甚至还有学制片、学美术的,也做了演员、编剧、导演。这说明了我们学校整体的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还是有相通性的。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选定一门专业的情况下,能够对别的专业感兴趣并加深学习,这样,将来他才能胜任更多的工作,获得更好的成就。

我们的教育、教学核心虽然是要求学生一专多能,但是首先还是要“一专”,你自己的专业都学不好,其他的专业肯定也学不好。每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人很多,喜欢、热爱电影专业的人也很多。但是,名额就这么多,录取率就这么低。我们还是希望学生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和条件,有相适应的设备为他们将来拍作业和电影创作提供条件,所以我们没有扩招那么多学生。很多家长不理解,很多学生也不理解,但是,我们就是这样,宁缺毋滥,要保证这个学校的学生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

主持人:说到学校又开始招生了,我得提一句,据说咱们北京电影学院在青岛建立了一个媒体学院,这个地方,很多学生觉得很神秘,大家也不是非常了解它。我们准备什么时候投入使用,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招生?

张会军:根据学校的发展,我们现在在青岛市的黄岛开发区,准备筹备和设立一个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经过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批准,已经同意我们开始建立,现在正在国家教育部办理相应的申办和开办的手续。北京电影学院的思考是,在北京,在现有学校,我们只能做传统的、经典的、细化的电影教育,说白了就是“35毫米”的这种专业电影教育。而对于数字技术、艺术设计、网络媒体、多媒体和其他与电影传统专业发生联系拓展的这些专业,我们将来准备在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开办,使用一种新的、与国外电影教育非常接近的通才培养方式,而不是划分细致的专业。我们可能还要跟国外的大学进行“三加一”“二加二”的教育,使这些专业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现在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不同于经典电影专业教育和传统电影教育的影视教育新模式,培养多元化、复合型的电影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和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谈到电影专业教育,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研究外国电影的那些东西。您是怎样看待外国大学的这种导演专业教育体系的?您觉得中国的电影教育,跟他们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张会军:北京电影学院,现在仍然是世界电影教育中比较好、比较有特色的学校。我们现在仍然是保持着这种创作实践型的教学特色,我们也不打算改变这种特色。因为,我们已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人才,也证明了这种电影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应和务实的。而且,北京电影学院这么多毕业生,为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所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国外的大学更多的是请电影产业界的专家、制作人来从事教学工作或者管理工作。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现在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强化和改变,请了许多电影业界的导演、摄影师、美术师、录音师等到电影学院来上课。让他们把更多创作一线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带到课堂上来,把电影产业界最新的技术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还另外开拓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渠道,就是不断地邀请电影的创作者和实践者到电影学院来,带着他们的影片与学生直接交流对话。通过这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来触动和补充我们的传统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受益,帮助学生对电影产业界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也一直在做这种课程和教学的改革、调整。实验结果证明,我们的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学生也受益很多。所以说,我们只是在整体的设计之下做一些局部的改变。

主持人:说到这点,我刚才听到您说2008年11月7日,我们会邀请一位神秘嘉宾来北京电影学院。您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介绍,透露点消息?

张会军:2008年11月7日我们邀请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回学校。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他没有做过官方的采访,11月7日下午他答应到北京电影学院来,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创作和电影创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届时还有一些重要的新闻要发布。

我们邀请张艺谋来,一是因为2008年9月6日是张艺谋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三十周年的纪念日。1978年9月6日,我们“78班”在北京昌平的朱辛庄举办了开学典礼,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本《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也在那天准备发行。所以,我们想请张艺谋来,通过这种方式纪念“78班”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三十周年。二是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像奥运会这种大型主题的文艺创作跟电影创作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直接与张艺谋交流他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在创作非电影专业的艺术产品的时候有一些什么难处,有一些什么经验,使学生能够了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主持人:在这次访谈最后,也请您对广大希望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考生们,以及对电影充满了憧憬的年轻人说几句话。

张会军:考北京电影学院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我们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非常欢迎同学们来报考,但更多的是希望考生们能提前就招生简章里面所设定的考试时间、内容进行相应的准备。当然,大部分是考查考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和能力,更多的还是通过这种考试判断考生的素质、性格、水平、对电影的认识和整个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来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也希望有志于加入中国电影行业的年轻人能够报考其他的同类院校,将来掌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做出一点儿贡献。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张院长和我们聊了这么多的问题,也使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所认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做客,希望以后有机会常来,谢谢。

张会军:谢谢各位网友。

张会军

2008年修改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