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是指人物在表现叙事过程中的形体变化,包括动作姿势变化、形体变化、位置变化。也是通常说的,人物在表演过程中呈现的形式。
电影中人物的动作都属于表演的范围,包括人物角色五官位置的变化(表情变化)、人物角色肢体位置的变化(动作变化)和人物角色与所处环境相对位置的变化(运动距离的变化)的过程。
在电影中,人物的动作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包括在人物的整体塑造和整个表演的活动之中,是表演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以五官、表情、肢体、位置、动作、运动、距离、幅度、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直接特征,并且总是由设计的、动机的、连贯的所导致,因而,具有表现的意义和设计的内容。
电影中的任务动作一般由环境和内容两种因素造成,通常与情节、事件、人物有关。在表演上,动作是做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在分析影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将人物的动作与摄影机的运动分开来分析,摄影机的运动是导演的表现方式,动作上的表现一定是演员的表演方式。
人物的动作是具有一定要求、动机、内容和目的的,并指示一系列的表演主体运动的过程和内容。(www.xing528.com)
我们在分析和研究电影中人物的动作时,不要分析演员干了什么,他的这些动作根据叙事可以是任意的。我们要分析摄影机在表现人物动作时做了什么样的处理和运动。这些都是导演和摄影师控制的,我们需要找到摄影机表现这些动作时运动的规律:推、拉、摇、移、升降,哪个先用,哪个后用;运动过程中是快速的,还是缓慢的;是否需要特殊的构图和透视效果等。摄影分析时要将摄影机的运动和演员动作整体看,但在形式上要截然分开。摄影机的运动是导演控制的,摄影师在其中的作用是方法上和形式上的处理细节。
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影像特征,在表现动作和运动风格上给我们以借鉴:影片开场用了25分钟的时间对攻占奥马哈海滩进行影像描述和再现,同时通过这场戏奠定全片的基调——血腥、残酷、不可预测。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并没有过多使用表现大场面、大气氛的大远景、远景和大全景、全景的镜头,而是采取纪录片运动的拍摄手法,手提、晃动、扛拍、运动,跟随、随意、间断、变化的形式,追求不统一,对影像效果进行“复制”,使观众在观看时产生影像类型识别和感知的错位。
摄影师使用了CLAIRMONT公司生产的“摄影机影像晃动器”,这种装置可以让摄影师得到各种所需的振动幅度。它能安装在摄影机上,也可安装在升降机上。在摄影师手持摄影机奔跑拍摄时,启动它,于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效果好像是摄影机由于受到爆炸的冲击波冲击开始不停震动造成的。
手持拍摄的运动镜头占到了整场戏的90%。为了模仿战士的主观运动视点,大部分手持拍摄镜头是贴着地面手提拍摄,而不是肩扛拍摄的。主观的视点和手持的运动拍摄使影像获得了战地纪录片的视觉效果,能够完成这种效果,更多的是依赖摄影师的经验和技巧。影片拍摄中,也使用了一些传统的、非常规的摄影技术和摄影处理形式,然而,画面效果却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