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艺术院校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很多艺术专业教师根本没有艺术创作经历,艺术创作的实践和成果完全是在“玩概念”。这种看似能够自圆其说的“玩概念”,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近几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就对这种“玩概念”的现象嗤之以鼻,甚至自发地把电影学院的教师分成四类:
第一类,既能干,也能说。言外之意,就是既能拍电影,又能给学生讲授怎么拍电影。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够把这些实践经验结合理论修养,传授给学生。这类教师在学生中是最受欢迎的,但数量越来越少。
第二类,不能干,但能说。从来没拍过电影,甚至从来没从事过与电影相关的任何工种,没拿过摄影机,不知道灯光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服装、化妆、道具是如何在一部电影中起作用的。但是他们很能说,说与电影相关的野史逸事,说电影里的情节故事,说电影外的趣闻杂谈,等等。这类老师往往是学习其他专业的,讲起故事头头是道,但从来不解答实际问题。(www.xing528.com)
第三类,很能干,不能说。拍了很多部电影,但不忘用学院的教师光环护体。好像有了这个所谓的光环,无形中增加了自己在影视圈的地位,更容易获取资源。这类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类,一是对教师职业充满敬畏,相信教学相长,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一种精进。通过教学把自己在拍电影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学生分享,传道授业解惑;二是动机不纯,纯粹为了一个教师的光环,增加自己在影视行业的知名度。这类教师不愿意上课和指导学生,甚至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其实,这是对教师职业没有敬畏之心。
第四类,不能干,不能说。从没拍过电影,在讲台上也乏善可陈。这类人可以说是混进教师队伍的蛀虫,并且大有人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类人就是钻了以往传统人才评价体系“只重学历,不重实践”的空子。比如,一个人本科和硕士阶段学的专业跟电影毫无关系,只是按照现有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规则,只要有硕士文凭就能报考博士,于是就考了一个电影学专业博士,博士毕业后,借教育部学科评估对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的硬性要求的东风,混进了高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