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艺术专业比较重视专业教育、“三观教育”,从重视程度、师资队伍、课程情况来看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是否能培育出高尚的情操与情怀、建立对艺术的尊重和信仰,拥有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并且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与能力。
进入艺术专业学习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对艺术本身没有清醒的认识,将艺术创作混同于娱乐;将艺术家混同于明星、艺人,过于关注闪光灯下的名利,无法静心学习;只想着声望、名利、圈子,缺乏作为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面对这种环境与变化,艺术类院校与专业应该如何认识和应对?是否可以从招生环节入手探索解决的途径?
艺术专业教学的焦点是实践和创作。不仅是某一个专业的创作实践,更应该进行跨专业的联合教学与创作,以及各种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艺术创作实践。但在各个院校现有专业布局之下,能否真正打破专业壁垒?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发挥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但现实中能够用以调动合格教师积极性的资源与方式相当有限,一旦触及核心问题,就要面对理想状态与现实规矩之间的对峙。在现行机制体制下,如何构建盘活教师资源、激发教师活力的管理机制,而不仅依靠强调师德和奉献来调动积极性?
在课时有限、师生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如何使学生既提高个人修养,又强化艺术专业基本技能,同时获得创作的能力?这是一个仅依靠大学四年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一个依靠终身教育才得以解决的问题?
在日常艺术专业教学管理上,有形式主义的情况存在,缺乏各部门协同解决问题的机制和思维方式。比如,对课堂出勤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查考勤,要么指出教师应该严格管理、提高水平,要么抱怨学生学风日下、不爱学习。其实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协同,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得以改善。那么如何在各个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之间建立这种有效的协作机制和全局思维?
因为环境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导致大学艺术专业的迅猛增长。但是不同学校是否对自身特点进行了客观、理性、精准的定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自身实力与市场需求?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失位、办学特色不鲜明的症结在此。
由于一些大学滥用办学自主权,导致艺术专业近年来发展过快,师资紧缺,很多新专业的教师教学经验、实践创作经验匮乏,制约了大学新办艺术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大部分学校(学院)由于历史因素,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师生比例、理论与实践教师配比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在整体教学实力上无法提升。师资的匮乏除了造成师资队伍没有布局、梯队,以及师生比例严重不达标之外,更使得教师变成上课机器,无暇顾及个人发展、学术提高、创作创新。(www.xing528.com)
因为一些学校艺术专业办学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资源有限,大量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实践条件严重不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只能“纸上谈兵”,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解决这些问题是否只能依靠办学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进行资源的自然重组?
然而,有了充足的社会实践型和艺术专业型课程,也无法保证新入职的教师能够马上进入艺术专业职业状态和相关的艺术领域进行教学。如何解决好,特别是全面解决好教师从入职到能够胜任教学工作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面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生源素质与知识结构的总体变化,艺术专业本科与研究生的培养其边界衔接点到底在哪里?是不是真的很难通过四年本科教育和三年研究生教育培养出真正的艺术专业优秀人才?
以上这些问题,有的囿于体制,有的囿于管理,有的囿于观念。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解决途径,却不敢说已经找到最终答案。
大学未变的——这里仍然是知识交汇、人才会聚之地,仍然是社会良知和文化的先锋。大学已变的——这里不再是一个充满荣耀和光环的世外桃源,大学里的职位已经不是“铁饭碗”“保险箱”,大学教师已经不是终身职业。甚至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大学也如同一个名利场和鱼龙混杂之地。大学的管理者、教师竞争非常激烈,学校本身对工作人员、教师的硬件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所有的人都面临聘任制、岗位制、晋级制、责任制、考核制……目的是不断筛选优秀的管理者和教师。“铁打”的学校,“流水”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我们要如履薄冰,时时居安思危。特别是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变轨超车”的重大改革和加速发展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提高自身水平,办出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
张会军 曹 颋 倪 洁
201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