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应该同时具有应用型、研究型的特质。纯应用型的大学,有的缺乏学术氛围和学术研究;纯研究型的大学,有些不接地气或不太务实,顶尖大学应强调教学的品质。
优秀的大学应该追求最卓越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成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术自由及灵活的教学机制和课程结构;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竞争精神;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专业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素质较高;学科科研经费充裕、学术研究成果显著;与国际接轨,全方位、开放式的办学模式。
这类大学所扮演的角色特点应该是在一些特定的学科领域处于领先位置,能够为国家乃至人类世界的发展、社会进步、思想孕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做出卓越的贡献,在专业领域创造难以估量的精神和价值资源。大学教育工作的核心是要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
下面我们将围绕加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数字技术、“互联网+”等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专业建设
专业,是指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专门的学问;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
专业和专业建设,是大学办学的关键。大学的专业建设需要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今天看来,大学的专业建设一定不能是别人有什么专业,我们就要有什么专业,或者是现在社会什么专业时髦,就办什么专业。这样做,就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传承和特色。大学的传承和特色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大学主流学科建设和发展,应该是一种整体教学体系和学校办学思维、特色学科专业的巩固和完善。主要、特色的学科建设,一定要有传承、有创新、有突破。同时,特别需要有求深、求精的思想,考虑在整体教育、教学中的综合发展,考虑国家、社会、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考虑学科教育、大学教育、专业特点的规律。
在学校学科建设上,特别需要注意目标方向的发展和对各自办学特点的延续和强调,善于从国家未来规划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积极调整、创新学科专业结构。例如,当前我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电影票房收入达到新高,国内票房增长速度迅猛,影院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技术硬件设备全面更新。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对电影人才的更高需求,促使电影专业教育进入艰巨挑战和黄金机遇并举的时期。国家产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使我们的培养对象也发生变化,促使大学在电影学科专业结构方面进行调整。所以,电影专业教育一定要准确把握电影市场的发展脉络,立足电影市场的发展需求,把握当前的产业发展和机遇,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改变教学方法,强化专业特色,为中国电影产业培养一批既懂艺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既懂经营管理又熟练掌握外语、熟悉国际运作的外向型人才。同时,应重点加强创作、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全面适应、满足电影产业对高端人才的新需要。
(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优秀的人才,一般都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首要职能。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将今天大学中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精英教育”的层面显然不符合当下需要。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功能性定位发生了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学生真正的成才依赖于“后大学时代”在社会、市场与行业中的历练和持续学习、自我成长。
大学要善于继承优秀传统和借鉴吸收国际先进艺术教育经验,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艺术教育特殊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大力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解决知识与修养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要更新艺术专业教育观念,加强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创作实践的结合,加强硬件教学设施和设备条件建设,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兼具艺术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师、课程、风格、学术和实践等方面。大学要在学科领域、专业、方向、实践和模式方面进行更加有效的工作。第一,专业划分过细。所开办专业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自身特点是什么?第二,人才培养模式。要彻底改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变被动的“满堂灌”模式为探究式、主动式、讨论式的学习,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注重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创新教育保障机制,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鼓励学生创新、创作、创业。第三,教师切忌光说不练、光讲不做。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采用边讲边做、边学边做、先学后做、先做后学等方式。总之,学和做,动脑和动手,理论与实践,切不可分开。单纯的课堂讲授无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现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最终培养的学生只能“纸上谈兵”。第四,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要深刻领会什么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艺术人才。特别要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上下功夫。例如,电影教育采取的方式不再是原来的光说不练,只讲不做,而是强调多元实践、自主创作。另外,注重讲授、讨论、实践、创作的多元模式的衔接,让学生的学习完全结合实际,有思考、有创作,最终形成作品,这是培养合格的电影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核心手段。
(三)师资队伍
一所优秀的学校与其高质量的教师密不可分。大学的核心和主体是教师,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和关键。重要的是,大学应该是优秀教师会聚的场所,教师往往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及创新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知识结构合理、年龄梯队均衡、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师资队伍,一直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师资队伍能力务实化、专业合理化、年龄科学化、结构梯队化、岗位责任化、考核严格化。管理者的任务是使教师教学水平保持领先状态,使教师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能够把这种意识贯穿于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手段上,自始至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之一,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师资方面,现实中面临的问题是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基本上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这是教育体制和用人机制造成的症结。反观国外的一流大学,是在选择和确定了严格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以后,利用多元的方式、灵活的聘任模式,挑选一流、优秀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www.xing528.com)
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重点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课程设计与师资配置不匹配的矛盾;二是艺术专业教育重视和依赖实践教学,实践课程需求“量大质高”与实践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矛盾;三是现实中理论课程教师个人深造和理论水平提升与课堂教学难以兼顾;四是专家教授治校治学、教师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机制保障;五是教学过程中课程和教学既要强调规范化要求,又要保持艺术特色、勇于创新,两者如何兼顾;六是名师(教学大家、艺术家)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王牌,但如何才能让他们保持在一线的教学工作量;七是如何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教师活力,使其能够保持学术水平、创作热情和教学能力;八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聘任制度已成定局,这对于艺术专业教师是喜是忧?如何应对?九是面对政策机制的重大变化,学校内部机制应如何做好设计与预警,如何着手构建岗位需求优先、能力水平优先的人才筛选与评价机制。
(四)科研创作
科研和创作是搞好艺术专业教学的根本,对艺术专业教学而言,科研和创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应从人力、物力两个方面给予激励和资源保障。当然,也需要充裕的艺术学科专业科研经费和科研选题,且研究力量要比较雄厚。应大力规划与配套实践教学所需设备和进行实验室建设。这里的建设,既包括设备的购置、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也包括相关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完善。所谓实验室的规划与配套设施建设,要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要求进行匹配。同时,丰富实验室的功能,建成一个包括技术与艺术教学、实习、演出、展示、科研、实验、制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室,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得各种教学和创作,实习和实训环节,在此实现融会贯通。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比硬件资源更加重要的是创作人才的使用与培养。我们培养的学生和教师,绝对不能“天桥把式,光说不练”。要有具体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艺术专业教师参加艺术实践、创作,有意识地引进与培养“上得课堂、进得片场”的双师型教师,使这部分教师保持高度的创作热情、敏锐的艺术嗅觉,并通过课堂的言传身教点燃学生、感染学生和引导学生。在总结、提炼和传授创作经验的同时,将创作者所独有的思维方式、语言体系甚至表达方式通过课上和课下的交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们得到一种浸润,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亲近感。讲授理论课程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更应该以科研支持和推动所在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因为与职称等重要环节挂钩,所以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成问题。但对于艺术专业的教师而言,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才是重点。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科研课题、立项也应给予分层指导,要有填补空白的“高精尖”课题,也要有满足学校学科建设和自身发展的导向性甚至命题性质的科研项目。
总之,大学艺术专业一定要具有最优质的艺术教学资源、智力资源、创作资源,打造一个更全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平台。校内学生资源平台和行业专业艺术资源平台建设,都是以教师和学生共享、交流共用为最终目标的。要始终把建立一种更加开放、自由、自主的艺术专业学习环境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
(五)社会服务
大学应不断适应教育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服务的需要,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潜在的、外延的办学目标。艺术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在于为实现学生个人艺术创作理想、个人艺术追求服务,为推动社会发展、提高全民艺术素养与审美水平服务,为国家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服务。严格来说,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反观当下,大学对自身的社会职能认识不清晰、思考不深刻、措施不具体。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等方面没有与时俱进进行调整。特别是当前,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正处在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机,整体工业水平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艺术复合型人才。大学应集中研究艺术专业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适应电影产业、电影院线、互联网传播、新媒体、跨媒体、微视频、微电影、流媒体、APP(应用程序)等传媒产业的实际发展和环境。总之,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只有主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保持勃勃生机,真正确立学校的社会声望,体现自身价值。
(六)数字技术
今天的艺术教育要特别关注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产业和艺术发展的变革。数字技术作为科技的产物,其诞生后每一次新的技术进步都给艺术形式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广泛运用,给电影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影的制作和传播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越来越多地依赖数字技术创造的具有震撼效果的电影艺术形式。就电影方面而言,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内容的建设,依托内容和制作,建立以其为支撑的电影教育教学新模式。在专业设置、招生、课程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电影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的融合,提高电影制作水平。
应考虑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会将艺术专业教育带入一种什么样的语境,而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如何适应这种全新的技术环节和育人环境;在教育新语境之下,如何将各个艺术专业的内涵与外延重新划定疆界?传统艺术专业壁垒如何打破,进而更新与重组?如何用技术本身和信息化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和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
另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艺术专业实习实践的成本大大降低,实践教学的实施方式更加便利和多样化。那么,如何利用这种技术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培养师生的艺术创作实践能力?怎样始终保持优良、敏锐、创新的教师队伍和创新状态?如何彻底改变教师目前“光说不练”和“不说也不练”的情况?如何培养更加前卫、前瞻的艺术专业教师团队?如何结合数字技术的进步改变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如何利用新技术和设备使学生专业实践得到加强?这些问题需要重点考虑。
(七)“互联网+”
当下,“互联网+”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词语。但是“互联网+”加的是什么?怎么样加?各自的关系和位置是什么?是主动还是被动?“互联网+”是不是万能的?对于这些问题,学校的管理者、研究者、教育者大多没有彻底和清醒的认识。互联网环境下的艺术专业教育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构成巨大的冲击,但教育本身与育人模式不应该简单地推翻和颠覆,而是应该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思路、新平台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转型。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和“互联网+”的技术环境变化,要在大学艺术专业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不是概念上的嫁接,而是从全新的立场与角度适应。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艺术制作更加便利,表现形式更加多元。艺术正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成为年轻人学习、生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都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都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呈现人们意识到的、感觉到的和想要的。互联网可以让艺术和表现形式发生更多的变化,传播也突破原有的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学校可以借由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在线学习艺术课程,甚至通过虚拟技术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向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些变化是革命性的,并终将取代今天的学习环境和模式。借由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的进步,人们终将从今天的被动学习状态进入未来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理想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