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各主要期货品种的交易

国内各主要期货品种的交易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期货业经过两次整顿之后,交易所剩下3家。铜期货被指定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表3-4铜期货合约持仓变化时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注:X表示某一月份合约的双边持仓总量。

国内各主要期货品种的交易

3.3.1 铜期货品种的交易

1.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合约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刚开始进行期货交易时,铜就被多家交易所列为交易品种。期货业经过两次整顿之后,交易所剩下3家。铜期货被指定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合约如表3-1所示。

表3-1 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合约

续表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第一,交易单位为5吨/手,但交割单位为25吨,且每张标准仓单所列阴极铜的重量为25吨,溢短不超过+2%,磅差不超过+0.2%。

第二,对交割商品的规定。铜期货合约标的物在1998年9月起全部执行GB/T467-1997标准,高纯阴极铜和标准阴极铜均可交割,没有质量升贴水,只有品牌升贴水。

第三,对交割地点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制定了6个仓库为阴极铜的交割仓库,分别位于上海和天津,其中,上海4个,天津2个。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还分别列出了交割仓库的地址、联系人、业务电话等以方便投资者。

第四,对交割阴极铜注册商标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允许25家国内生产企业,包括上海鑫冶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的不同品牌和质量的阴极铜用于交割。由于不同公司生产的铜的质量有所差别,上海期货交易所对不同企业生产的阴极铜指定为标准、升水两种交割等级。

第五,对交割商品包装的规定。国产商品的包装:每一交割单位阴极铜必须是由同一生产企业生产、同一注册商标、同一质量品级、同一块形、捆重近似的商品组成。每捆包装采用30-32×0.9-1.0毫米表面作防锈处理的钢带井字形捆扎,捆扎应坚固,同时标有醒目的、不易脱落的商品标志及捆重。每捆重量不超过2.5吨。进口商品的包装:一般按原进口包装(紧固完好)交割,最大捆重为4吨。

第六,对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并经上海期货交易所允许进行交割的阴极铜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列出了20个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等)的61个牌号的阴极铜,并允许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用于交割。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进行实物交割的铜要先进入交割仓库,换取标准仓单,用仓单进行流转。而交易所的交割仓库对于入库的铜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规定如表3-2所示。

表3-2 交割仓库收费标准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和客户的各品种期货合约在不同时期限仓的具体比例和数额如表3-3所示。

表3-3 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合约限仓规定

表3-3中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为双向计算,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客户的持仓限额为单向计算;经纪会员的限仓数额为基数,交易所可根据经纪会员的注册资本和经营情况调整其限仓数额。

5.保证金的变动

在一般情况下,交易所按照合约价值5%收取保证金。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保证金标准会发生变化:一是合约总持仓量较大时;二是合约临近交割时;三是风险控制需要时。与总持仓量有关的规定如表3-4所示。

表3-4 铜期货合约持仓变化时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注:X表示某一月份合约的双边持仓总量。

在交易过程中,当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达到某一级持仓总量时,新开仓合约按该级交易保证金标准收取。交易结束后,交易所对全部持仓收取与持仓总量相对应的交易保证金。

与合约交割时间有关的规定如表3-5所示。

表3-5 铜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期时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在进入交割月份后,卖方可用标准仓单作为与其所示数量相同的交割月份期货合约持仓的履约保证,其持仓对应的交易保证金不再收取。

6.风险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铜期货的每日最大涨跌幅为3%,但当某一铜期货合约达到涨跌停板时,下一交易日的停板幅度将有所变动,同时,当日结算时合约保证金也要相应提高。具体规定如下:收盘时处于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第一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6%,高于6%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二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4%;当第二交易日出现与第一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二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8%,高于8%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三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5%;当第三交易日出现与第二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三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8%,高于8%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四交易日该铜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一天。

当某铜期货合约连续三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7.5%,或连续四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9%,或连续五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0.5%时,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限制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出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限期平仓,强行平仓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措施,但调整后的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20%。

7.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合约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成立于1876年,铜的期货交易始于1877年。由于交易非常活跃,其价格已成为全球铜价的指示器。LME要求可交割的铜必须有伦敦交易所核准认可的A级铜的牌号,符合英国BSEN1978年:1998年标准,铜含量为99.95%。LME阴极铜期货合约如表3-6所示。

表3-6 LME铜期货合约

LME的交易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场内交易、场外交易(办公室之间交易)和电脑网上平台交易,绝大部分交易都是以场外交易形式完成的。会员经纪公司不仅可以兼做自营与代理,即使与客户作对手交易也是合法的。

与其他交易所不同的是,LME3个月期货合约是连续的合约,所以每日都有交割,LME为即期铜也就是现货(CASH)铜的贴水设立了底限,现货贴水不得低于3月铜30美元;相反,现货升水却可以无限大。另外,LME无涨跌停板限制。

8.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分部高级铜合约

在国际铜期货市场上,除了LME的铜期货合约最具有权威性外,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的高级铜合约也比较有影响力。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原来是两家独立的期货交易所,合并为一家后,COMEX成为NYMEX的分部。表3-7是COMEX的铜期货合约。

表3-7 纽约交易所COMEX分部的高级铜合约

续表

9.影响铜期货价格主要因素

影响铜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9个方面。

(1)供求关系与库存。

库存是反映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

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最直接的因素,而库存是反映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都会在库存上得到反映。根据历史数据我们看到,铜库存处于低位,供应减少,铜价处于高位;反之亦然。

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的COMEX分部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没有对外公布的义务,因此很难统计,但专业信息机构会对此作出估计。

(2)用铜行业的发展情况。

用铜行业的发展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建筑业成为铜消费最大的行业,从而促进了90年代中期国际铜价的上升,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电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铜消费的增长,从而成为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IBM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铜的消费。

(3)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经济疲软期,铜价由1989年的2 969美元/吨回落至1993年的1 995美元/吨;1994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对铜的需求有所增加,铜价又开始攀升;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整个亚洲地区(中国除外)用铜量急剧下跌,导致铜价连续下跌至20年来最低点;1999年下半年亚洲地区经济出现好转,美国经济持续增长,铜价又逐步回升。因而铜价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以下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从历史数据中可以看出,精铜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同涨同跌的倾向非常明显。

(4)进出口政策。

铜的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对我国铜市场的供求状况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个铜资源不足的用铜大国,因而在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近两年随着国内铜冶炼能力的增强,国家逐步取消铜的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但由于我国铜资源缺乏,因此依然是铜的净进口国。

2003年5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同年6月1日起停止执行铜矿砂、铜精矿及铜材(包括电解铜边境贸易进出口优惠政策,使我国铜市场的局面得到改善,铜价得到支撑。

(5)国际上相关市场的价格。

从历史地位看,LME的铜期货交易是“百年品牌”,其权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上海期交所的铜价一直紧跟着LME的价格走势。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国消费市场异军突起,铜消费增长排在全球消费增长第一位,已成为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举足轻重的一员。在这种背景下,上海铜期货价格越来越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价格行情领先于LME期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当然,这并不表示国内铜价任何时候都会超前于LME。由于LME是对全世界开放的,其价格更具全球性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国内的情况。而上海期交所还没有对外开放,只是一个国内市场,故从价格影响力来说,上海期铜价格仍旧摆脱不了从属地位。

(6)铜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铜的生产成本包括冶炼成本和精炼成本。不同矿山测算铜生产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现金流量保本成本”,该成本随副产品价值的提高而降低。20世纪90年代,由于科技的发展、新的冶炼法的采用,铜的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综合现金成本约为1 500美元/吨,湿法炼铜的平均成本更低,不到1 000美元/吨。当然,由于生产成本是变动的,会随着投入品的价格波动而波动,另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生产成本也有很大的差别。

一般而言,当铜价低迷、生产商无利可图时,生产商的积极性会降低,但由于部分生产成本低的生产商仍旧坚持增加产量以抢占市场,所以供应量不见得会因此减少,只有当价格极端低迷,大多数生产商都承受不起时,才会发生大规模减产的行为。当需求旺盛、铜价高涨,生产商获利丰盛时,生产商的积极性会充分高涨。通常,他们都会挖掘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出量。如果仍旧无法满足需求,就需要通过新增投资来扩大生产能力,然而,通过这种方式的周期通常都较长。

(7)基金的交易方向。

在国际金属期货市场中,基金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有时“呼风唤雨”,有时“推波助澜”。基金唯一的目的就是赚取利润。它们总是唯恐天下不乱,从中渔利。当然,它们并非屡战屡胜,也有“失手”的时候。

基金一般分为以下三类:①Macro Fund(宏观基金),主要以长线战略投资为主,它们的背后一般是银行。如索罗斯量子基金,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等投资银行。②Hedge Fund(对冲基金或套利基金),这种基金规模小于第一类基金,但也具有相当规模。此类基金的背后一般是大型实物贸易商、生产商或消费商,也有的具有银行背景。它们在期货市场的做法是以长线为主,短线为辅。③第三类基金为CTA(Commercial Trading Advisory),此类基金规模小,基本以技术性短线操作为主,长线为辅。

基金往往是借市造势,利用良好的基本面、技术面或其他突发因素推高市场。反之,则利用世界经济的衰退和供应过剩打压市场。一般情况下,基金做多,价格上扬,基金做空,价格则跌。但此规律并非绝对。比如,1994—1995年铜价的飙升和1998年铜价的暴跌,都能见到基金的影子。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且“先知先觉”,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之一。

(8)相关商品价格的波动对铜价的影响。

石油和铜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来看,油价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但从短期看,两者间的正相关并不突出。在经济刚启动或者刚见顶回落时可能最为明显。

举例而言,如果油价从不到10美元/桶到20美元/桶是价格的合理回归,更是经济复苏的表现,则此时铜价应该同时上升。但若油价涨到一定程度,则此时人们关心的不是经济复苏,而是油价飙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基至引起经济衰退,所以这时油价上涨反而可能会使铜价下跌。

(9)汇率

国际上铜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美元汇率的强弱将影响主要工业国家铜的进口与消费成本,美元兑主要货币的走强将压制相关地区的消费。所以,一般来讲,国际市场金属铜与美元汇率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历史上每次美元汇率的大的、趋势性的变动都会引起金属铜价的反向运动。当然,决定铜价走势的根本因素是铜的供求关系,汇率因素不会改变铜市场的基本格局,但在涨跌幅度上的影响仍不可小觑。从历史数据中可见,美元贬值,则铜价上升;美元升值,则铜价下跌。

3.3.2 铝期货品种的交易

1.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铝期货合约

中国最早开展铝期货交易的是原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时间大约是1991年,随后,原上海金属交易所、沈阳金属交易所等多家期货交易所都曾将铝作为上市品种进行交易。由于华东、华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强大的现货市场和超前的投资意识使得铝期货在原深圳有色金属联合交易所和上海金属交易所率先取得了成功。1998年,上海原三家期货交易所合并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后,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了国内唯一一家开展铝期货交易的交易所,铝期货标准合约见表3-8。

表3-8 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货标准合约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第一,交易单位为5吨/手,但交割单位为25吨。

第二,对交割地点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制定了12个仓库为铝的交割仓库,分别位于广东、江苏、上海和天津,其中,广东4个,江苏1个,上海4个,天津3个。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还分别列出了交割仓库的地址、联系人、业务电话等以方便投资者。

第三,对交割铝注册商标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允许24家国内生产企业,包括抚顺铝厂、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的25个不同品牌的铝用于交割。该25种品牌的铝产品的交割等级都为标准等级。

第四,对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并经上海期货交易所允许进行交割的铝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列出了30个国家(如美国、南非等)的86个牌号的铝,并允许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用于交割。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进行实物交割的铝要先进入交割仓库,换取标准仓单,用仓单进行流转。而交易所的交割仓库对于入库的铝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规定如表3-9所示。

表3-9 交割仓库收费标准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和客户的各品种期货合约在不同时期限仓的具体比例和数额如表3-10所示。

表3-10 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货合约限仓规定

在表3-10中,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为双向计算,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客户的持仓限额为单向计算;经纪会员的限仓数额为基数,交易所可根据经纪会员的注册资本和经营情况调整其限仓数额。

5.保证金的变动

在一般情况下,交易所按照合约价值5%收取保证金。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保证金标准会发生变化:一是合约总持仓量较大时;二是合约临近交割时;三是风险控制需要时。与总持仓量有关的规定如表3-11所示。

表3-11 铝期货合约持仓量变化时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注:X表示某一月份合约的双边持仓总量,单位为手。

在交易过程中,当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达到某一级持仓总量时,新开仓合约按该级交易保证金标准收取。交易结束后,交易所对全部持仓收取与持仓总量相对应的交易保证金。

与合约交割时间有关的规定如表3-12所示。

表3-12 铝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期时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在进入交割月份后,卖方可用标准仓单作为与其所示数量相同的交割月份期货合约持仓的履约保证,其持仓对应的交易保证金不再收取。

6.风险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铝期货的每日最大涨跌幅为3%,但当某一铝期货合约达到涨跌停板时,下一交易日的停板幅度将有所变动,同时,当日结算时合约保证金也要相应提高。具体规定如下:收盘时处于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第一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6%,高于6%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二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4%;当第二交易日出现与第一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二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8%,高于8%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三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5%;当第三交易日出现与第二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三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8%,高于8%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四交易日该铝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一天。

当某铝期货合约连续三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7.5%,或连续四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9%,或连续五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0.5%时,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限制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出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限期平仓,强行平仓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但调整后的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20%。

7.伦敦金属交易所铝期货合约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1978年推出铝期货合约以来,铝期货合约交易活跃,且对国际市场上铝的价格走势有较大影响,目前是国际上相对比较有影响力的铝期货合约品种。表3-13是LME铝期货标准合约。

表3-13 LEM铝期货标准合约

LME的交易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场内交易、场外交易(办公室之间交易)和电脑网上平台交易,绝大部分交易都是以场外交易形式完成的。会员经纪公司不仅可以兼做自营与代理,即使与客户作对手交易也是合法的。

8.影响铝期货价格主要因素

影响铝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8个方面。

(1)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着商品的市场定价,当市场供求关系处于暂时平衡时,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会在一个窄小的区间波动;当供求关系处于失衡时,价格会大幅波动。在这一点上,铝也不例外

库存是反映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铝的库存又分为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期货交易所定期公布其指定交割仓库铝的库存数量。而非报告库存主要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者手中持有的铝的数量,由于这些库存无专门机构进行统计和对外发布,所以这些库存又被称为“隐性库存”。

(2)氧化铝的供应。

氧化铝成本通常要占到铝锭生产成本的1/3,因此,氧化铝的价格波动将影响市场铝锭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对于那些氧化铝短缺而电解铝生产规模较大的国家,国际氧化铝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其国内铝锭的生产成本。例如,2000年,国际氧化铝现货价格从年初最高的450美元/吨大幅回落至年底的170美元/吨左右,而同期国际铝锭期货价格也从年初的1 753美元/吨下降至1 570美元/吨。

由于国际氧化铝市场高度集中,全球大部分氧化铝都通过长期合约的方式进行销售,因此,可供现货市场买卖的氧化铝少之又少。以中国为例,1997年以前,中国氧化铝缺口部分主要在国际现货市场上购买,没有长期合约。到了1997年,中国有色与美铝签订了30年长期供货合约,每年40万吨,价格根据LME原铝价格的一定比例定价。近年来,中国电解铝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国内对氧化铝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约有2/3的进口氧化铝需要从现货市场购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氧化铝,直接推动了国际氧化铝价格的大幅上涨。据统计,2004年中国共进口氧化铝587万吨,同比增长4.8%,平均进口价为340美元/吨(国外氧化铝生产的现金成本不到120美元/吨)。

(3)电价。

电解铝产业又称“电老虎”行业。据统计,2000年初全球铝锭生产成本中电费所占比例的平均水平为22.5%。其所占比例的高低,既与平均单产电力消耗量有关,也与当地的电价高低有关。目前,国内外铝厂吨铝平均耗电均控制在15 000kWh/t以下。

由于电力成本的比重太大,因此,电价的高低不仅会影响电解铝的生产,自然也会影响铝价。在电价高涨时,如果铝价不能随之而涨,势必造成电解铝厂亏本,影响供应量。如1999年下半年以来,美洲西北部发生的能源危机导致电价的猛涨,曾致使美国、巴西等国铝企业相继减产和关闭。

我国属能源短缺的国家,电力资源地区之间极不平衡。2004年中国铝厂吨铝平均耗电为14 683kWh/t,比2003年减少了347kWh/t,是中国电解铝行业平均综合交流电耗降幅最大的一年。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属能源短缺国家,数次上调的电价使铝企业的平均电价上升至0.355元/kWh以上,比2003年上升了近4分/kWh,这意味着铝企业吨铝的生产成本增加了6元。当然,各地各厂的电价并不一样,一些通过煤电铝联营、水电铝联营、铝厂办电厂、电厂办铝厂的企业用电成本相对较低。

显然,电力因素不仅影响着电解铝的生产,也影响着国内国际铝市场的价格。

(4)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铝已成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铝的消费量与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铝消费亦会出现同步增长。同样,经济的衰退会导致铝在一些行业中消费的下降,进而导致铝价格的波动。比如,1997年亚洲的经济危机和2000年上半年以后美国经济的持续下滑,都直接导致了铝消费量的减少,从而导致铝价格的大幅滑落。而1999年初亚洲经济的复苏也曾带动铝价格的回升。

(5)进出口关税、汇率。

国际上铝的贸易一般以美元进行标价和结算。近年来,美元的走势对铝价的影响显而易见。一般而言,美元贬值,则铝价上升;美元升值,则铝价下跌。

进出口关税对铝价的影响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中国是氧化铝的进口大国,加入WTO前,为了保护国内氧化铝工业,进口关税为18%。根据世贸协议,中国在2002年将氧化铝关税调整为12%,2003年为10%,2004年为8%;电解铝的关税从2002年起也由9%调整到5%。关税的降低使得国内铝的价格也开始走低,两者有很大的趋同性。电解铝出口以前可以享受15%的出口退税的优惠,2004年中国把15%降低为8%;从2005年起,不仅8%完全取消,还要加征5%的关税。据初步测算,取消出口退税将使铝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600~1 000元/吨,而征收5%的关税将使企业的出口成本再增加770元/吨(按2005年初的国际市场价格估算)。

(6)用铝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电线电缆等主要用铝行业在铝锭使用面和使用量上的变化,会对铝的需求从而对价格产生影响。仅以汽车制造为例,到2010年,仅小轿车及小型载重汽车对铝的需求量就将增加80%,即由目前每年的580万吨增加到1 050万吨。又如,从人均消费角度看,目前全球铝的人均消费为5千克,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人均消费达到了28~32千克,而我国只有3千克,由此可见,铝的消费空间相当大。特别是我国随着上述用铝行业的迅速发展,将对铝的需求和价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7)铝生产工艺的改进与革新。

铝生产工艺的改进与革新能降低铝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铝的价格。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铝电解行业的迅速应用,带动了对电解过程中物理场的深入研究和有关数学模型的建立,使电解槽的设计更趋合理,电槽容量大幅度增加。目前,世界上电解铅工业生产的最大容量已经达到了300kA以上,电流效率达到94%~96%,吨铝直流电耗下降至13 000~13 400kWh之间。可以预见,随着大容量高效能的智能化铝电解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铝生产成本还会继续下降。

(8)基金对铝价的影响。

国际金属期货市场始终是基金关注的热点,从10多年LME铝价的每次剧烈波动中,都可以看到各种国际基金的身影。

基金往往是借市造势,利用良好的基本面、技术面或其他突发因素推高市场;反之,则利用世界经济的衰退和供应过剩打压市场。比如,LME铝价自1995年年初的2 200美元高位跌至1998年年底历史低位时引起了一些国际基金的关注,并开始大量买入LME铝远期合约,逐步掌握了一半以上的库存。1999年上半年,铝价从1 158美元起步,展开了一波五浪的上升行情。

3.3.3 天然橡胶期货品种的交易

1.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

我国的天然橡胶期货交易始于1993年11月。当时的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推出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后来,经过合并重组后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我国唯一上市交易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场所。表3-14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标准合约及相关规定。

表3-14 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标准合约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第一,对交割商品的规定。国产一级标准橡胶(SCRS)与进口3号烟片胶(RSS3)都是标准品,两者之间没有升贴水。

第二,对交割地点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制定了10个仓库为天然橡胶的交割仓库,分别位于上海、天津、山东、云南和海南,其中上海3个,天津2个,海南2个,山东2个,云南1个。海南库交割贴水210元/吨,云南库交割贴水280元/吨。

第三,对交割商品有效期的规定。国产一级标准橡胶在库交割的有效期限为生产年份的第二年底,超过期限的转作现货。当年生产的国产一级标准橡胶如要用于实物交割,最迟须在第二年的6月份以前入库完毕,超过期限不得用于交割。进口3号烟片胶在库交割的有效期限为商检证签发之日起18个月,超过期限的转作现货。用于实物交割的3号烟片胶须在商检证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进库,否则不得用于交割。在库天然橡胶的商检证、质检证(或检测/鉴定报告)自签发之日起90天内有效。期满后,其相应的商品须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下次交割。

第四,对交割商品包装检验的规定。国产一级标准橡胶的外包装必须用乙烯薄膜和聚丙烯编织袋双层包装。每包净重40千克,每吨25包,无溢短,胶包尺寸为60×40×20厘米,胶包外表面须注明:标准橡胶、级别、净重、生产厂名或代号、生产日期等内容。进口3号烟片胶为胶片覆盖的胶包。每个交货批次的胶包重量须一致,标准件重111.11千克,每吨9包,无溢短。非标准件重可按实计量,允许有0.2%的磅差和3%的溢短。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进行实物交割的天然橡胶要先进入交割仓库,换取标准仓单,用仓单进行流转。而交易所的交割仓库对于入库的天然橡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规定如3-15所示。

表3-15 交割仓库收费标准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和客户的各品种期货合约在不同时期限仓的具体比例和数额如表3-16所示。

表3-16 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限仓制度

5.保证金的变动

在一般情况下,交易所按照合约价值5%收取保证金。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保证金标准会发生变化:一是合约总持仓量较大时;二是合约临近交割时;三是风险控制需要时。具体规定见表3-17和表3-18。

表3-17 天然橡胶期货合约持仓量变化时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注:X表示某一月份合约的双边持仓总量,单位为手

表3-18 天然橡胶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期时的保证金收取标准

6.风险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天然橡胶期货的每日最大涨跌幅为3%,但当某一天然橡胶期货合约达到涨跌停板时,下一交易日的停板幅度将有所变动,同时,当日结算时合约保证金也要相应提高。具体规定如下:收盘时处于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第一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7%,高于7%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二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6%;当第二交易日出现与第一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二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9%,高于9%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三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6%;当第三交易日出现与第二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三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9%,高于9%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四交易日该天然橡胶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一天。

当某天然橡胶期货合约连续三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9%;或连续四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2%;或连续五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3.5%时,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限制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出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限期平仓,强行平仓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但调整后的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20%。

7.国际天然橡胶期货的市场概况

世界上交易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所有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大阪商业交易所、新加坡商品交易所、泰国农产品交易所。

早在1951年12月5日,日本就成立了神户橡胶交易所。1952年1月16日,该所正式推出国际3号皱纹烟片胶(International No.3 Ribbed Smoked Sheet,RSS3)期货合约交易,这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的天然橡胶期货交易。成立于1952年的东京橡胶交易所紧跟其后,在1952年的12月12日也推出了RSS3期货交易。1984年11月1日,东京橡胶交易所、东京纺织品交易所(成立于1951年)及东京黄金交易所(成立于1982年)合并为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TOCOM继承了原来的RSS3期货交易。1995年3月10日,神户橡胶交易所又推出了橡胶新品种,即橡胶指数(Rubber Index)期货合约交易。1997年10月1日,神户橡胶交易所与大阪纺织品交易所合并为大阪商业交易所(OME)。OME继承了原来神户橡胶交易所的RSS3及橡胶指数期货交易。2000年6月28日,OME又推出了一个橡胶新品种,那就是20号标准颗粒胶(Technically Specified Rubber 20,TSR20)。

新加坡的橡胶期货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由新加坡橡胶贸易协会国际部提供期货交易的汇算工具,后来由新加坡橡胶协会(RAS)接管。在新加坡橡胶协会(RAS)的基础上,1992年5月27日成立了新加坡橡胶协会商品交易所(RASCE)。1994年2月,为了更好地行使股份制交易所的使命,又改名为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COM)。

泰国农产品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交易是2004年才开始的。

8.东京天然橡胶期货合约

国际市场天然橡胶期货交易最为活跃的当属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的橡胶期货合约,表3-19为该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标准合约。

表3-19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橡胶标准合约

续表

9.影响天然橡胶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天然橡胶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9个。

(1)天然橡胶供应的特殊性。

尽管天然橡胶的使用主要是工业部门,但从生产角度看却是农产品(更准确一些应该说是林产品),因而,从供应角度看,天然橡胶自然具有农产品的特征。如果进一步分析,则可以看到,天然橡胶的生产不仅具有农产品的共同特征,还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般的农作物可以一年一收甚至一年两次收成,而橡胶树从种植开始到可以割胶需要6年左右。换言之,当遭遇供给瓶颈时,天然橡胶的调节周期将远长于一般的农产品;反之,在供大于求时,由于可用于割胶的天然橡胶树的数量短期内不会缩减,胶乳在胶树内无法贮存,不割也是浪费,除非价格低到割胶成本也补不足,供应量是很难减少的。在价格低迷时,胶农最容易作出的决定是减少种植新树,但很显然,这种决策并不一定明智,因为新树的供应量要在若干年后才会起作用。

(2)季节性因素。

与一般的农产品一样,天然橡胶供应也有季节性特点,但相比而言,供应的集中性却弱得多,因为天然橡胶的割胶期长达8个月左右。比如,对我国橡胶生产而言,一般从每年的4月下旬进入割胶期,五六月份进入第一个高产期,八九月份进入第二个高产期,10月份后逐渐进入淡季,次年的1月份进入停割期。而东南亚主产区的割胶时期更长。正常情况下,在割胶的高峰期或在此前的一段时间内,胶价会呈现出低谷;而在停割期,胶价会随之走高。

(3)气候及病虫害的影响。

天然橡胶树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气候条件非常敏感。而这些地区通常是台风多发地区,台风频频来袭,使橡胶树受到损害。此外,雨季过长,会影响橡胶的产量,因为下雨会导致天然橡胶的停割,比如,对海南农垦地区来说,在割胶旺季,停割一天会减产1 000吨左右。霜冻和低温,也是导致天然橡胶产量减少的重要因素。反之,如雨水偏少,出现持续干旱,也会降低天然橡胶的产量。

病虫害导致的危害也不能小看。如白粉病、红根病、炭疽病等,这些都会影响天然橡胶树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病虫害一旦出现失控局面,将会导致大幅减产。比如,橡胶原产地为巴西,全球的橡胶树都是从巴西引种而来的,但现在巴西的橡胶产量是极低的,巴西之所以放弃种植橡胶就是因为无法克服南美落叶病。天然橡胶树的生长对地理、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适宜割胶的胶树一般要有5~7年的树龄,因此,可用于割胶的天然橡胶树的数量短期内无法改变。

(4)主要用胶行业的发展情况。

天然橡胶用途很多,但消费量最大的是汽车工业(约占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65%),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轮胎制造业的进步。因此,汽车工业及其相关轮胎行业的发展情况将会影响天然橡胶的需求。20世纪末期开始,欧美、日本等国汽车工业已进入相对稳定期,轮胎制造业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因之进入相对平稳期。但从此时开始,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世界各国的轮胎制造巨头也纷纷来中国投资,带动了中国轮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至于中国轮胎生产数量急剧上升。1998年,我国的轮胎生产数量还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但到了2003年,生产数量已经超过日本,2004年又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国。了解了这个背景,对于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急剧膨胀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5)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

天然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需求量的大小或增长速度与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可以说休戚相关。当经济大环境向好,市场需要发展及需求旺盛时,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当经济大环境向恶,市场悲观情绪严重,需求不足时,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就会减少。

总体而言,世界天胶的需求量和供应量都是逐年提升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60年时,全球消费量和供应量大约在200万吨水平级别,而到2004年,消费量和供应量分别达到800万吨级别,年均增长速度差不多在3.1%。然而,这种总体平衡是从平均意义上而言的,具体到若干年度,这种平衡几乎又不存在了。当经济增长加速引发天然橡胶需求量快速增长时,由于天然橡胶的种植周期较长,无法在短期内保证供应,就会形成短缺,导致价格上升;反之,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增长速度也会减缓,而已经形成的供应能力又会产生供大于求的局面。比如,1996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天然橡胶的需求增长率大大降低,使得前期在价格高昂时已经形成的供应增长能力一下无法释放,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全球库存剧增,价格也因此一路下滑。低迷的价格又致使天胶供应能力的增长速度迅速回落。这样经过六七年的调整之后,局面才得以扭转。

(6)石油及合成胶的价格及供应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合成胶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由于在一定的范围内,合成胶与天然橡胶之间具有可替代性,自然会导致使用者在可替代范围内对两者进行价格/性能的比较。因而形成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之间的市场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很难获得天然橡胶原料,从而大力推动合成橡胶生产技术的发展,致使全球合成橡胶占全部橡胶的份额几乎上升到了80%。战争结束后,合成胶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至35%以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合成橡胶类型的不断改善,使其在工业消费中逐渐占据上风,到1979年,市场份额几乎回升到71%。接下来,由于子午胎的逐步发展加大了天然橡胶的使用量,合成橡胶的市场份额又开始回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合成橡胶需求在俄联邦、中东欧及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均有所增长,合成橡胶市场份额下降的势头有所减缓。目前,全球合成橡胶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在59%左右。按国别分,由于各国的技术水平、生产习惯、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异,合成橡胶市场份额大小的差别很大。从统计数据看,地处北方高寒地带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合成橡胶的比例较高,使用比例最高的是俄联邦(95%左右),而天然橡胶主产国的合成橡胶使用比例最低,如印度和马来西亚一直没有超过25%,泰国在35%左右。

显然,当合成橡胶的价格/性能比小于天然橡胶的价格/性能比时,使用者会愿意使用更多的合成橡胶;反之,则宁愿采用天然橡胶。由于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因而合成橡胶的价格高低与石油价格的高低密切相关。当然,从长期来看,与生产方式、技术进步也有关系。由于石油价格的波动性非常大,合成橡胶的价格波动性也不可能不大。石油价格暴涨时,合成橡胶价格也相应上涨,当使用者选择天然橡胶作为替代时,更多的需求将推动天然橡胶价格上升;反之则又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比如,2003年年初,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开战前夕,世界石油价格猛涨,引发合成橡胶价格上涨,天然橡胶价格也因此突飞猛进。到了3月13日至21日期间,美英联军正式开战前一周,石油价格开始暴跌,也因此引起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价格双双猛烈下挫。

(7)主产国对价格干预的企图与能力。

天然橡胶主要出口国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这些国家希望能在价格上发挥影响的愿望是能够理解的,事实上,联合行动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之中。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然橡胶组织曾试图联合种植商与买家达成相互限价协定,但由于各成员政府无法控制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农田的产量,也不能提供足够的补贴基金以支持橡胶价格,计划最终失败。

从1997年开始,天然橡胶价格全面回落,东南亚各产胶国损失惨重。出于自救的目的,2001年12月,泰国首先提出成立新的天然橡胶卡特尔组织,控制天然橡胶产量,保护天然橡胶主产国的利益。2002年4月,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达成减少10%出口额及4%生产额的联手保价协议。这一举动果然引起了市场恐慌,起到了促使天然橡胶价格回升的作用。2002年8月,橡胶联盟正式成立。随后,越南和斯里兰卡表示希望加入橡胶联盟并获得批准。2003年1月初,泰国总理宣布执行减产计划,然而一个月之后,突然宣布由于环境问题退出橡胶限产保价协议。2003年3月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注册成立三国橡胶集团(ITC),决定再度联手干预国际天然橡胶价格。然而,随着胶价的上涨,原先达成协议的橡胶生产大国纷纷放弃限产和控制价格的初衷,分别表露出扩大生产的勃勃雄心,如泰国宣布未来5年把天然橡胶产量提高16%,印尼也不甘示弱,计划增产3%~5%。这些行动自然会导致人们对国际天然橡胶联盟能否建成产生怀疑。2003年10月8日,三国正式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国际橡胶公司(IRCo),之所以改名为国际橡胶公司(IRCo),其目的就是方便其他橡胶出口国加入到这个集团中,如越南、斯里兰卡等。

(8)国际市场价格及汇率。

天然橡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商品,其市场组成相当完备。但由于地域性因素,主要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都在亚洲。目前,从事天然橡胶期货交易的主要有: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大阪商品交易所(OME)、上海期货交易所、新加坡商品交易所及泰国的农产品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所占市场份额较大,相对影响较大。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量并不大,但由于以美元报价,且参与者中大多具有国际背景,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国际市场,因而其价格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力。

天然橡胶主产国集中在东南亚,它们是天然橡胶的主要出口国。出口价格的高低自然与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高低有关。美元在国际上是强势货币,国际市场上大多数商品都采用美元报价,天然橡胶商品也是这样。因而,东南亚各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高低对天然橡胶的价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东南亚各国货币贬值,会拖累以美元报价的价格下滑;反之,则会引起价格上涨。事实上,这两种情况在最近几年中都已出现过。1997年开始的天然橡胶价格全面滑坡,其最初起因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货币大幅贬值的结果。2003年之后天然橡胶价格有较大回升,与美元有较大幅度的贬值也有很大关系。

(9)国内政策与进口成本。

我国国产天然橡胶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因而需要进口来弥补。政府出于保护国内天胶种植业的目的,一直在进口政策上进行调整性干预。2004年之前,国家还一直对天然橡胶进口实行配额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取消了天然橡胶配额管理,于是调节主要依靠进口关税进行。除来料加工和双限部分实行零关税外,能够进入流通市场的一般贸易部分须征收20%的进口关税。由于按规定进口复合胶的关税只有5%(2005年7月20日之前为8%),于是不少不能享受零关税的国内企业采用进口复合胶的形式。

下面,以复合胶进口为例,说明进口成本的构成。

进口成本=进口售价(即报价)×汇率(人民币对美元)+关税+增值税+其他费用

假定国外报价为1 200美元/吨;海上运费与保险费为40美元/吨;汇率为8.10;进口关税率为5%;增值税率为17%;货物到港、吊装等费用为200元/吨,进口商的进胶所需资金利息、运杂费、仓储费等费用大致为140元/吨。

则进成本=(1 200+40)×8.10+关税+增值税+200+140

=10 044+10 044×5%+增值税+340

=10 546.2+10 546.2×17%+340

=12 339+340

=12 679元/吨

显然,如果不是复合胶,按照20%的进口关税,则进口成本会高出很多。

3.3.4 燃料油期货品种的交易

1.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合约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2004年新推出了一种商品期货——燃料油期货,并于2004年8月正式上市交易。表3-20是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燃料油期货标准合约。

表3-20 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标准合约

注:燃料油期货合约交易手续费为2元/手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第一,交易单位为10吨/手,但交割单位为100吨,即10手,且入库或提货时实际油品溢短数量不超过±3%。

第二,对交割油库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了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南华石油有限公司等5个交割油库,均在广东省内,其中广州3个,湛江1个,珠海1个。

第三,对检验机构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第一批指定了两个检验机构,分别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和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第四,对交割燃料油质量标准的规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对交割的燃料油质量标准的规定如表3-21所示。

表3-21 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质量标准

续表

注:在交割的燃料油入库前,需要由上海交易所指定的检验机构对其进行抽样检验。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进行实物交割的燃料油要先进入交割油库,换取标准仓单。用仓单进行流转。对此,交易所会酌情收费。

第一,进行实物交割的买卖双方应分别向交易所支付1元/吨的交割手续费。

第二,标准仓单合法持有人若用油罐车提货,应向交割油库支付50元/吨的作业费用。

第三,交易所的交割油库对于入库的燃料油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规定如下所示:

(1)储存费:1.2元人民币/吨·天(含加温费);

(2)其他费用如港务费、装卸费、港建费等由油库按现行收费标准向油品入库时的货主收取。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和客户的各品种期货合约在不同时期限仓的具体比例和数额如表3-22所示。

表3-22 燃料油期货合约限仓规定

表3-22中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为双向计算,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客户的持仓限额为单向计算;经纪会员的限仓数额为基数,交易所可根据经纪会员的注册资本和经营情况调整其限仓数额。

5.保证金的变动

在一般情况下,交易所按照合约价值8%收取保证金。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保证金标准会发生变化:一是合约总持仓量较大时;二是合约临近交割时;三是风险控制需要时。与总持仓量有关的规定如表3-23所示。

表3-23 燃料油期货合约的持仓量变化时的保证金规定

注:X表示某一月份合约的双边持仓总量。

在交易过程中,当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达到某一级持仓总量时,交易所将按相应比例收取与持仓总量相对应的交易保证金。

与合约交割时间有关的规定如表3-24所示。

表3-24 燃料油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时的保证金规定

6.风险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上海期货交易所规定燃料油期货每日的最大涨跌幅为5%,当某一燃料油期货合约达到涨跌停板时,当日结算时合约保证金也要相应提高。具体规定如下:收盘时处于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第二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10%,高于10%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二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7%;当第二交易日出现与第一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二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15%,高于15%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三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10%;当第三交易日出现与第二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三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20%,高于20%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四交易日该燃料油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一天。

此外,当某燃料油期货合约连续三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2%;或连续四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4%;或连续五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6%时,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限制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出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限期平仓,强制平仓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但调整后的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20%。

7.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合约

1983年,纽约商业交易所又开始交易低硫轻质原油(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该合约的交割地为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该期货合约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石油期货合约。目前该合约是世界上最好的石油套期保值工具。该期货合约如表3-25所示。

表3-25 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合约

注:表中所指交易时间均为纽约时间。

8.新加坡燃料油市场

新加坡是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燃料油市场的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现货市场,二是普氏(PLATTS)公开市场,三是纸货市场。

传统的现货市场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进行燃料油现货买卖的市场,市场规模大约在每年3 000~4 000万吨左右。

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是指每天下午5:00-5:30在普氏公开报价系统(PAGE 190)上进行公开现货交易的市场,该市场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进行燃料油实物的交割,而主要是为了形成当天的市场价格,起到发现价格的作用。目前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每年的交易量大约在600~1 000万吨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普氏每天公布的价格并不是当天装船的燃料油的现货价格,而是15天后交货的价格。因为根据亚洲地区的贸易习惯,大多数公司都倾向于提前买货,而卖方也倾向于提前卖货,结果大多数的实货交割都集中在15-30天这个时间段上。

9.新加坡纸货市场

新加坡纸货市场大致形成于1995年前后,从属性上讲属于衍生品市场,但它是场外交易(OTC)市场,而不是交易所场内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有汽油、柴油、航煤和燃料油等。目前,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的市场规模大约是现货市场的3倍以上,也就是每天成交1亿吨左右,其中,80%左右是投机交易,20%左右是保值交易。

纸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以下几类: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商、终端用户。

纸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避险的场所,它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合约,合约的期限最长可达3年,每手合约的数量为5 000吨,合约到期后不进行实物交割,而是进行现金结算,结算价采用普氏公开市场最近一个月的加权平均价,经纪商每吨收取7美分的佣金,即每手收取350美元的佣金。由于是一个OTC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通常是一种信用交易,履约担保完全依赖于成交双方的信誉,这要求参与纸货市场交易的公司都是国际知名、信誉良好的大公司。我国国内企业只有中化、中联油、中联化、中航油等少数几家大公司能够在新加坡纸货市场上进行交易,绝大多数经营燃料油的中小企业只能通过种种渠道,经过二级代理或三级代理在纸货市场上进行避险操作。

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国内企业的交易量占新加坡纸货市场1/3以上的市场份额。

10.影响燃料油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燃料油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14个。

(1)燃料油价格与石油价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燃料油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因而,从长期趋势而言,其价格走势与原油价格走势具有相同性是正常的。当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上升时,燃料油价格也上升;原油价格下降,燃料油价格随之下降。许多定量分析也显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达90%以上。

高相关性表明,影响预测燃料油价格的因素基本上与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是等同的。当然,等同性分析是对较长时间而言的。在短期内,燃料油价格的走势仍会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尽管趋势是相同的,但在短期内,在上涨和下跌的幅度上会有一些差异。

(2)影响油价的因素非常复杂。

石油也是一种商品,因此与一般商品一样,影响其价格的关键是供求关系。但由于石油的特殊性,在构成供应或需求的影响因素中,其复杂度远非其他一般商品可比。

首先,石油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的经济和生活几乎是建立在石油基础上,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导致石油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资源。

其次,由于石油是一种地下不可再生资源,但它的分布又很不均匀,资源的相对集中性与需求的普遍性奠定了必须通过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来解决的基础。事实上,几十年来,石油贸易一直是国际贸易中规模最大的商品。

最后,正因为石油如此重要,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关系到本国经济命运的战略性物资,因此,在影响石油供需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不仅有正常的经济因素,更有大量的非经济因素。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是典型的例子,而在最近十多年中,在中东海湾地区已经多次发生的战争中,也能看到石油在其中的影响。而战争无一例外地也影响着石油的供应,造成油价的剧烈波动。

(3)影响石油供给的长期因素。

石油储量及储量结构是长期影响因素。石油储量是石油供给的基础,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尽管最近几十年来,探明储量在持续增加,但世界石油资源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刻,这是毫无疑问的。从已探明储量及目前的开采量来看,目前对全球石油储采比的估计基本上为40多年,但分布很不平衡。主要OPEC国家都在80年以上,而主要非OPEC国家储采比仅10多年,因此,长远来看,非OPEC国家不可能长期占据世界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已有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渐向OPEC国家尤其是海湾产油国转移。

石油的生产成本也是长期影响因素。石油生产成本并不直接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决定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影响生产者的产量决策,进而影响市场供应数量,间接地引起价格波动。因此,可以说,石油生产成本是影响石油价格的一个长期因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石油生产成本的上升,并不会立即引起石油价格的波动,而只有石油生产成本的变动足以引起供应数量的变化时,才有可能引起价格的波动。

就供应数量而言,首先是生产水平受到石油总储量的约束,总储量又受到新增储量的影响,而新增储量主要靠勘探开发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只有当价格的上涨水平足以刺激边际油田的开发时,资金才会因为有利可图而流向勘探开发领域,使新增储量增加,大量的新的区块投入生产,从而增加石油供应总量;相反,如果价格水平不足以刺激投资的流动而引起生产的下降,则会导致供应紧张,造成新的价格上涨。显然,刺激投资增加或引起投资减少的临界点在于边际油田的生产成本,只要价格足以刺激边际油田的开发,整个总供给水平就不会发生较大变动,一旦价格水平跌到边际油田开发成本以下,供给水平下降,自然会制止价格的下跌,这就是价格和成本之间相互调节的市场机制。

(4)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

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是一个影响石油需求的长期因素。

石油消费变化同全球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经济学上一般用石油消费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来表示,并常以这一系数来计算和预测全球经济发展将引起的世界石油消费量的变化。石油消费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石油消费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的比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的差异,其弹性系数值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节能技术、替代能源的发展,石油消费弹性系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由于制造业和运输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而,其经济增长需要较高的石油需求增长;而发达国家由于已经从机器大工业时代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低能耗的服务业和信息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其经济增长对石油的依赖程度逐渐变小。

(5)替代能源的发展。

替代能源的发展是第二个影响石油需求的长期因素。

由于人们都意识到石油终有用完的一天,因而,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已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但其发展速度将取决于石油及其替代能源的相对价格。

一般而言,所有的能源资源都是石油的替代能源,其中,不可再生的能源有煤、天然气、铀、油页岩、油砂等,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有水力、太阳能、风力、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热核聚变能等。石油被替代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其他能源直接替代了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部分份额,如原来使用石油的部门改用煤炭作为其燃料;另一种是其他能源转化为类似石油的燃料,如天然气合成油作为汽车燃料。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工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发展核能工业。1973年,核能在全球的初级能源供应中只占0.9%,在全部发电量中,核能占比为3.4%;但到了2002年,这两个比例已分别上升为6.8%和16.6%,其中,经合组织利用核能占全球利用核能的比例为85.5%。美国的核发电量最高,占到全球核发电量的30.3%;其次是法国和日本,分别占到16.4%和11.1%。法国和瑞典是世界上利用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其比例分别达到78%和46%。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使得研究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自觉行动。尽管在这方面目前还有难题要解决,但可再生能源最终取代矿物能源的趋势是不可扭转的。

(6)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第三个影响石油需求的长期因素。

节能的直接作用就是减少能源消费量。节能是“石油危机”的产物。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结束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使用廉价石油的时代,他们开始采取多种措施节约能源。一是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如减少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部门中的比重,积极发展电子电器、生物工程等节能型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二是在钢铁、化学、建筑、造纸和冶金等能源和石油消费相对集中的部门大力推广技术型节能;三是大力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石油消费,如对汽车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使其向轻型化和节能型的方向发展,通过征收高油耗税来减少石油消费;四是通过加强建筑物的绝热和保温性能、维护采暖系统等直接手段,对民用和商业用能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油价与节能是相互影响的,高油价的持续必然加快节能的进展,使石油消费量下降;低油价则会使节能活动减弱,使石油消费量上升。节能运动随着国际油价的涨落而时紧时松。

(7)影响石油价格的短期因素。

理论上来讲,油价走势取决于基本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世界石油市场的基本供求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国际油价理应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受到许多短期因素的影响,石油价格频繁波动并且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短期因素之所以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影响石油价格,国际对冲基金之所以选择石油作为炒作的对象,主要是因为石油生产和消费的短期价格弹性都很小。就供给方面而言,受资源禀赋和产能建设条件的制约,一般的生产者很难在油价上涨时快速增加产量,而沉没成本[1]的发生使得生产者也不愿意在油价下跌的时候快速削减产量;更何况石油生产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生产领域,寡头垄断的生产格局容易形成价格联盟和投机合约。就消费方面而言,石油的难以替代性使得消费者即使在石油价格剧烈波动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能源或者有效的节能措施,只能被动接受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而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极端的情况下,消费者由于心理预期的作用,甚至会在油价居高不下时抢购囤积,而在油价下跌时反而持币观望,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8)突发的政治经济事件。

20世纪的战争多数是因为争夺能源尤其是石油而引发的,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几乎任何一次突发政治经济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世界石油价格。

1973年阿以战争爆发后,油价水平从每桶2~3美元戏剧性地提高到1974年初的13美元。1979年受伊朗革命的影响,油价提高到每桶35~40美元,几乎是1970年初时的20倍。两次石油危机,彻底瓦解了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垄断石油价格的格局,对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和石油价格体系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国际油价陡涨至30多美元,随后美国出兵将伊拉克赶出科威特,油价又回落至15美元左右。

2002年12月,世界第五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发生工人大罢工,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因此从原来的每天300万桶下降到不足30万桶。受委内瑞拉罢工危机和美英威胁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的影响,23日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上升,突破每桶31美元,创两年来的油价最高纪录。2003年2月,世界第六大石油输出国尼日利亚又发生了石油工人大罢工,推动油价进一步上涨。2月14日,纽约的原油价格上升到每桶36.8美元,是两年半来的最高点。

2003年12月13 日,美军抓获萨达姆,由于担心伊拉克石油冲击国际石油市场,最先开盘的亚洲电子盘交易,开盘后即急剧下跌,最低时达每桶31.74美元,较周五纽约收市价33.04美元大跌1.3美元,瞬时跌幅近4%;纽约商业交易所1月原油收市时每桶下跌67美分收于32.37美元,而1月家用燃油和1月汽油期货每加仑也分别下跌了1.91美分和1.74美分,收于90.65美分和88.30美分。

(9)OPEC及IEA对市场的干预。

作为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两大能源组织OPEC及IEA,对石油市场和石油价格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由于OPEC控制着全球剩余石油产能的绝大部分,而IEA则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它们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市场供求格局,从而改变人们对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期。

国际能源署(IEA)是在1974年石油危机发生后,由西方能源消费大国建立的。它的成员国共同控制着大量石油库存以应付紧急情况,这些石油存储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最近几年IEA的26个成员政府所控制原油战略储备已达13亿桶,而该机构成员国还拥有25亿桶商业原油储备,这些储备油可以满足成员国114天的石油进口需求。2003年初,美国威胁攻打伊拉克,加之委内瑞拉罢工危机,市场普遍担心石油供应中断。为维持石油市场稳定,IEA宣布,一旦伊拉克战争爆发,如有必要,它随时准备迅速、大量地释放储备石油。而经合组织的石油储备在战争期间使用时,将以每桶3~5美元的补偿价格出售给用油单位,这使得战争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由于IEA每天可以释放1 200万桶原油,相当于当时伊拉克石油出口量的7倍以上,因此IEA的表态对稳定石油市场,缓解油价上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0)石油库存的变化。

石油库存主要集中在经合组织国家,其中美国占有40%左右的份额。由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对西方乃至世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美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因此,美国公布的一些有关本国的经济状况指标对欧洲、亚洲国家也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美国石油协会(API)、美国能源部的能源情报署(EIA)每周二公布的石油库存和需求数据已成为许多石油商判断短期国际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和进行实际操作的依据,该数据可以从路透、道琼斯及其他众多媒体上及时获得。

石油库存一般是低油价时买进,高油价时抛出,以降低储备成本或获取交易收益。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从长远看,库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缓冲引子,对稳定油价有积极作用,起到一个稳定器的作用:低油价时增加石油库存,会推动油价上涨;高油价时抛出库存石油,会引起油价下跌。但从短期看,石油库存又会对市场油价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库存石油往往是在油价看涨时购进,短期内将推动油价加剧上升;在油价看跌时抛出,短期内又会推动油价加剧下跌。特别是当几个国家同时购进或抛出库存石油时,将会使石油市场产生剧烈波动。现在,库存对油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油价变动的信号。

石油库存包括常规库存和非常规库存。常规库存是保持世界石油生产、加工、供应系统正常运转的库存,主要是最低操作库存、海上库存、政府战略储备库存和安全义务库存。非常规库存也被称为商业库存,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非常规库存通常掌握在石油公司手中,而石油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和预期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库存水平。在石油价格预期看涨的情况下,一些石油公司会有意增加库存,带动石油价格上升;但当全球非常规库存上升到较高水平时,受库存压力影响,石油价格又会开始下降。

研究表明,非常规库存对石油价格影响要明显强于常规库存。尽管常规库存量十分巨大,几乎占全球原油总库存量的80%以上,但它们对油价的影响却很小。因为在没有政府干涉的情况下,常规库存一般比较稳定,处于市场预期范围之内,不参与商业贸易,因而对油价无直接影响。但有时会有间接关系,如果石油主要消费国政府突然宣布增加战略库存,这样,一部分非常规库存将进入常规库存。由于非常规库存直接反映贸易中石油的紧缺程度,非常规库存的降低将刺激油价上涨。石油公司一般根据期货价格来调整非常规库存水平。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就会有一些公司增加非常规库存,持货待涨,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现价格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就会尽量减少非常规库存,持币观望,从而使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11)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短期流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特征是期货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这是国际石油垄断资本与国际金融资本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石油期货交易的迅猛发展使得石油价格短期走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石油商品供求关系的束缚,而呈现出其独有的价格运动规律。以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期货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为例,该交易所2000年市场参与者构成当中,石油交易商占39.9%,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占31.2%,石油生产、加工、消费及运输企业只占28.9%。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投机性力量更多地参与了期货市场,巨额的对冲基金流入原油期货市场,原油价格极易大幅波动。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期货交易商持仓报告(COT报告)表明,在200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非商业性交易商在NYMEX石油期货交易中多头持仓均大于空头持仓,但变换极快。比如,年初净多仓1万多手,但到5月份净空仓量已达到6万手;8月份再次转为净多仓量6万手,10月份又净空仓5万手,11月份以后净多仓量的局面再次出现。期货市场上的投机活动非常踊跃,大投机商预期油价看涨看跌,大量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必然会对石油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2)汇率变动。

美元一向是世界原油市场的权威标价和结算货币,这也是美元主导世界货币体系的最主要表现之一,这一机制使得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来说,一则它只要用本国货币就能买到别国必须付外汇才能购得的原油,大大减少了其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巨额赤字;二则它可以免受汇率变动对于其实际支付数额的影响,而其他国家在石油贸易中不但要承受油价的波动,而且在实际支付时还要考虑汇率变动的风险。

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如果石油价格不变,则意味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美元收益在国际上的实际购买力减少。为了应对美元贬值、石油收益下降的局面,石油输出国组织自然会采取高油价政策。而对其他货币国家而言,如果美元相对本国货币贬值一定的幅度,但石油价格上涨只要不超过同样的幅度,意味着实际支付并不会增加。显然,美元贬值更容易导致油价上涨。

(13)异常气候引起的短期需求变化。

欧美许多国家用石油作为取暖的燃料,因此,当气候变化异常时,会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增加,从而带动原油和其他油品的价格走高。比如,2003年12月2日,冬季的第一波寒流冲击了美国东北地区,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石油期货市场随即出现强劲升势。首当其冲的品种是燃料油,最高涨幅超过7%,收市时仍保留4%。受其带动,2004年1月原油期货合约上涨了83美分,收于每桶30.78美元。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2004年1月原油期货合约收市时上涨69美分,收于每桶28.94美元。12月4日,OPEC石油部长会议作出维持目前产量配额不变的决定,天气继续成为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而此时美国天气预报周末将有暴风雪袭击美国东海岸,使得取暖油期货价格继续走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2004年1月原油期货合约上涨16美分,收于每桶31.26美元。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2004年1月原油期货合约上涨9美分,收于每桶29.23美元。随后几天,天气预报美国气候依然寒冷,增强了市场对于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取暖油价格继续走强。

(14)进口燃料油的成本计算。

在亚洲市场,贸易商都以新加坡普氏现货价作为燃料油的基准价。在燃料油进口中,计价方式有固定价和浮动价两种。固定价为买卖双方以固定价格确定合同价格;浮动价为买卖双方确定离岸或到岸贴水,以商定的时间区间内普氏现货价(MOPS)中间价的加权平均作为基准价,商定的时间通常是5天,也有15天和全月平均等。国内贸易商与国外供应商所签订合同中大多采用到岸价方式。到岸贴水等于离岸贴水加运费,而运费的高低则受船型结构、大小、船龄、运程远近以及航运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影响。

总成本=到岸价(MOPS价格+贴水)×汇率+关税+其他各项费用

其中,其他费用有:进口代理费、港口费/码头费、仓储费、商检费、计驳费、卫生检查费、保险费、利息、城市建设费和教育附加费、防洪费等。通常在80元/吨左右。

假定某日新加坡高硫180CST报价253美元;贴水为-5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换8.11元;关税税率是6%;增值税率是17%。则:

总成本=(253-5)×8.11×1.06×1.17+80=2 574.39元/吨

3.3.5 大豆期货品种的交易

1.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合约

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DCE)进行交易的大豆有两个期货合约:黄大豆1号合约和黄大豆2号合约。其中,黄大豆1号合约是2002年3月从原来的大豆期货合约中转换过来的,以非转基因大豆为标的物的合约;黄大豆2号合约是2004年12月22日上市,采用以含油率为交割质量标准的大豆合约,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均可参与交割,没有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之分。2005年10月,大商所又对黄大豆2号的交割标准进行了修改。两个合约的内容见表3-26。

表3-26 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1号和2号期货合约

2.交易标的物及质量升贴水

黄大豆1号交割质量差以及升扣价见表3-27。

黄大豆2号交割标准品质技术要求见表3-28。

黄大豆2号交割质量差异升扣价见表3-29。

表3-27 黄大豆1号交割质量差以及升扣水

表3-28 黄大豆2号交割标准品品质技术要求

表3-29 黄大豆2号交割质量差异升扣价

(1)黄大豆1、2号合约标的物采用麻袋包装。麻袋规定为长107±5cm、宽74±3cm不破、不漏的麻袋。麻袋卫生要求为无毒害物质污染,无油污,无霉变,无严重的煤灰、石灰、铁锈、泥土、水渍等污染。交易所可根据现货市场情况对包装物标准进行调整。

(2)黄大豆1、2号合约的包装物数量按每吨11条麻袋计算。麻袋重量按每条0.9千克计重。麻袋缝口可以是机器缝口或手工缝口。机器缝口必须达到两头锁紧双趟标准,手工缝口必须达到双线16针以上(含16针)标准。麻袋缝口质量达不到标准,可由指定交割仓库调换麻袋或对缝口加针,由此发生的费用由卖方货主承担。

(3)黄大豆1、2号合约升贴水的差价款由货主同指定交割仓库结算。黄大豆1号从A0501[2]以后的合约包装物价格包含在合约交易价格中;而黄大豆2号合约的交易价格为散粮价格,包装款由货主同指定交割仓库结算。

(4)所有的黄大豆1、2号标准仓单在每年的4月30日之前必须进行标准仓单注销。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黄大豆1、2号合约交割仓库收费标准见表3-30。

黄大豆1、2号合约指定交割仓库杂项作业服务收费(最高限价)见表3-31。

表3-30 黄大豆1、2号合约交割仓库收费标准

表3-31 黄大豆1、2号合约指定交割仓库杂项作业服务收费(最高限价)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持仓的最大数额。黄大豆1、2号合约的具体规定见表3-32。

表3-32 黄大豆1、2号合约一般月份合约限仓制度

对于进入交割月份前一个月和进入交割月期间的合约,其限仓数额以绝对量方式确定,具体内容如表3-33所示。

表3-33 黄大豆1、2号合约临近交割期时持仓限额表单位:手

5.保证金的变动

黄大豆1、2号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为合约价值的5%,但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收取比例。当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时,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另外,当持仓量增加超过一定幅度时,交易所也将按规定提高保证金比例。

临近交割时保证金调整的规定如表3-34所示。

表3-34 黄大豆1、2号合约临近交割期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如表3-35所示。

表3-35 黄大豆1、2号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在进入交割月份后,卖方可用标准仓单作为与其所示数量相同的交割月份期货合约持仓的履约保证,其持仓对应的交易保证金不再收取。

6.风险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黄大豆1号合约每日最大涨跌幅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3%,黄大豆2号合约为4%。但当大豆期货合约达到涨跌停板时,下一个交易日的停板幅度将有所变动,同时,当日结算时合约保证金也要相应提高。具体规定如下:收盘时处于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第一个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到合约价值的6%,高于6%的按原比例收取,同时第二个交易日涨跌停板变为4%;当第二个交易日出现与第一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二个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提高为合约价值的7%,高于7%的按原比例收取,第三个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不变;若第三个交易日仍出现与第二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在第三个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黄大豆2号合约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6%。

7.CBOT大豆期货合约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价格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均以CBOT的期货价格为基准,表3-36是CBOT大豆期货合约。

表3-36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合约

CBOT的大豆报价经常能见到小数点后有尾数,如510.6、476.2,但这个尾数不能按十进位制去理解,510.6并非510.6美分。报价中出现的尾数是指1/8(即0.125)美分的倍数,故510.6表示的是510+1/8×6=510.75美分,476.2表示的是476.25美分,尾数2、4、6分别对应的是0.25、0.5、0.75美分。

换算成美元/吨的方法,将CBOT大豆报价乘以0.367 44即可(1吨=36.744蒲式耳;1美元=100美分)。如5月大豆合约收盘价为481.2,即481.25美分/蒲式耳,其价格相等于481.25×0.367 44=176.83美元/吨。

8.影响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

(1)影响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结构图(如图3-3所示。)

图3-3 影响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

(2)大豆的供应情况。

全球大豆按南北半球分为两个收获期,南美(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3—5月,而地处北半球的中国和美国的大豆收获期则是9—10月份。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有集中供应。

由于大豆主产国和出口国均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四国生产量的变化对世界大豆市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①大豆种植面积。大豆种植面积是影响大豆供给的重要因素,尽管种植之后实际的产量大小还会受到气候影响,但一般说来,种植面积的变化至少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当年大豆价格的预期,进而影响大豆价格的走势。

②天气因素。种植面积确定之后,天气因素就成为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了。大豆的生长需要水分、光照时间和温度。任何一项变化都会影响到大豆的生长过程,从而影响产量。另外,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将影响大豆的产量,这些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水涝、低温、虫害等。在最后收割时,单产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气因素的作用。

③季节性影响。全球大豆一年两次的集中性供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影响。从国内而言,北方春大豆10月份收获,但由于刚收割的大豆含水分较高,运往南方销区易变质,不易储存,需要晒晾后才可外运,故大宗外运要比农民上市迟一个月左右。同时,粮食部门或其他粮食经营单位根据当年产量丰歉及价格变动趋势会有囤积或急售现象,给贸易市场价格带来难以预测的变化。但基本规律是,供应充足或产量较多的年份,11—1月市场大豆较多,以后月份相对较少;供应短缺或生产量相对减少时,11—1月份市场大豆相对较少,以后月份供应相对均匀,这是囤积的作用引起的。相应的大豆价格也呈现季节性变化:11月由于新豆开始上市,价格不断下降,到1月份由于新豆继续上市,价格下降到最低,此后价格开始逐渐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左右的速度上升;若遇减产年份,9—11月份大豆价格上升较多。所以大豆贸易最关键的月份是当年9月至次年1月份,此间交易量大,价格变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产需情况,风险也最大;同时,这几个月份对全年大豆价格起着主导作用,标志着价格变动趋势。

④期末库存。期末库存是反映大豆可供给度大小的重要指标。种植年度的期末库存正好等于下一种植年度的期初库存。期末库存高于往年,至少说明有一部分期末库存可以转化为下一种植年度的供给,使下一种植年度的供给增加;反之,则结论相反。从历史统计来看,大豆的库存消费比(期末库存/总消费)与大豆价格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所以,分析库存消费比对预测价格是非常有意义的。

(3)大豆的需求情况。

①国际市场总体需求的变化。大豆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是欧盟、中国、日本和东南亚。欧盟、日本的大豆进口量相对稳定,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大豆进口量则相对变化较大。比如,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的大豆进口量锐减,导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

②大豆下游产品的需求。大豆最为重要的用途是用于压榨,压榨得到的主要产品是豆粕和豆油。豆粕和豆油的需求减少,大豆的需求自然也将减少。因此,大豆的价格受豆油和豆粕的需求影响很大。从生产角度看,豆粕和豆油是伴生产品;然而从消费角度看,豆粕和豆油之间又不具备替代关系。由于面临不同的需求,它们的价格变化可能不同。近年来豆粕的需求量增长速度快于豆油,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豆粕价值高于豆油,以致大豆的加工更多是由豆粕的需求决定,而不是由豆油需求决定。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豆油经常被看作大豆压榨生产豆粕的副产品。显然,从这个角度看,影响豆粕和豆油的需求因素同时也可被看作影响大豆的因素。

(4)相关产品的价格。

作为食品,大豆的替代品有豌豆、绿豆、芸豆等;作为油籽,大豆的替代品有油菜籽、棉籽、葵花籽、花生等;作为饲料蛋白又有鱼粉等。这些替代品的产量、价格及消费的变化都会影响大豆的需求量。

(5)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①农业政策的影响。在国际上,大豆主产国的农业政策对大豆期货价格影响很大。例如,1996年美国国会批准新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使1997年美国农场主播种大豆的面积猛增10%,成为推动大豆价格大幅走低的因素之一。

国内农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大豆价格产生影响。例如,2000年我国鼓励农民多种大豆,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后来,我国又启动大豆振兴计划,以高油高产大豆为发展目标。尽管这些政策并没有直接干预大豆市场的价格,但由于这些政策会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自然起到了间接影响大豆价格的作用。因此,上述因素经常被用于期货市场的炒作。

②贸易政策的影响。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可供应量,对商品的未来价格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对出口国而言,出口补贴或优惠政策的调整都会对出口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进口国而言,是否采用进口限制政策及关税的高低也会对进口数量和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2000年10月下旬,由于欧洲爆发大规模的“疯牛病”,不少国家都实行了全面禁用肉骨粉制作饲料的政策,同时鼓励使用豆粕代替,导致大豆需求猛增。又如,我国在2002年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时,由于配套措施尚未出台,采用临时性的过渡政策,一时间,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受到了限制,国内企业把需求转向国产大豆,致使2002年国内大豆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6)大豆国际市场价格。

我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要占大豆消费总量的50%左右。在世界大豆贸易量中,我国的进口量也是高级别的,可以说已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上的大豆价格自然不可能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有很大的背离。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必将引发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反之,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也必将引发国内大豆价格的下跌。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国是消费及进口大国,国内需求量的变化也会对国际上的供求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这几年的实际效果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与国内大豆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了。

3.3.6 豆粕期货品种的交易

1.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合约在2000年7月17日正式挂牌交易。2003年1月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对合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新合约规定见表3-37。

表3-37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

续表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1)交易标的物的质量指标见表3-38。

表3-38 标准品质量指标表

(2)交割的豆粕入库日期须在生产日期90(含90)个自然日以内。

(3)用于交割的豆粕在入库时,货主须向交割仓库提交以下材料:豆粕的生产厂家、豆粕生产日期、产品检验员、是否转基因的证明和标识、厂家质量检验报告复印件等。

(4)豆粕包装为新的编织袋,每一袋包装上必须有印刷的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的标识或印有上述内容的标签。

(5)豆粕包装物不计算件数,编织袋包装价格包含在合约交易价格中。

(6)豆粕交割的基准地为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1)进行实物交割的双方应分别向交易所缴纳交割手续费:1元/吨。(www.xing528.com)

(2)仓储及损耗费(包括储存费、保管损耗、熏蒸费):

11月1日—4月30日期间,0.50元/吨·天;5月1日—10月31日期间,0.60元/吨·天(加收0.1元高温季节储存费)。

(3)豆粕检验费:3元/吨。

(4)豆粕入库、出库费用实行最高限价。

铁路运输:20元/吨(包括铁路代垫费用、库内搬倒费、力资费、过磅费等)。

汽车运输:3元/吨(包括力资费、过磅费等,库内搬倒费另计)。

船舶运输:13元/吨(包括库内搬倒费、力资费、过磅费等)。

(5)指定交割仓库杂项作业服务收费实行最高限价,具体内容见表3-39。

表3-39 豆粕交割仓库杂项作业服务收费标准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大连豆粕合约的具体规定见表3-40、表3-41。

表3-40 豆粕合约一般月份限仓制度

表3-41 豆粕合约进入交割月份前一个月和进入交割月期间的持仓额单位(手)

5.保证金变动

豆粕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交易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具体内容见表3-42、表3-43。

表3-42 豆粕合约临近交割期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进入交割月份后,卖方可用标准仓单作为其所示数量相同的交割月份期货合约持仓的履约保证,其持仓对应的交易保证金不再收取。

表3-43 豆粕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在交易过程中,当某一合约持仓量达到某一级持仓总量时,新开仓合约按该级交易保证金标准收取。交易结束后,交易所对全部持仓收取与持仓总量相对应的交易保证金。

6.风险控制

涨跌停板是指期货合约允许的每日交易价格最大波动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豆粕合约一般月份(交割月份前1个月以前的月份)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3%,进入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

当豆粕合约在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记为第N个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当日结算时,该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6%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6%的,按原比例收取),第N+1个交易日该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由3%增加到4%(原涨跌停板比例高于4%的,按原比例执行)。若第N+1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N+1个交易日结算时起,该合约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7%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7%的,按原比例收取)。第N+2个交易日该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不变。若第N+2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1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在第N+2个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新上市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正常涨跌停板幅度的2倍,进入交割月份合约的涨跌停板为正常涨跌停板的2倍。

7.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所。其大豆、豆粕等期货商品价格是国际市场价格的风向标。CBOT的豆粕期货合约见表3-44。

表3-44 CBOT豆粕期货合约

8.影响豆粕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豆粕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8个。

(1)豆粕的供应状况。

一般来讲,豆粕供给量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豆粕供给量越大,价格相对较低;相反,豆粕供给量减少,豆粕价格则上涨。豆粕供给方面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3]前期库存量。它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裕价格下降。由于豆粕具有不易保存的特点(在南方豆粕的储存时间一般为3—4个月,而北方为8个月左右),一旦豆粕库存增加,豆粕的价格往往会调低。

②当期生产量。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这将在下面一一介绍。

③豆粕的进口量。我国加入WTO后,豆粕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已经成为豆粕进口国,国际市场对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豆粕不易储存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一旦出现集中供货的情况,豆粕的区域性价格就会立即下跌。例如,进口豆粕集中到货,会影响进口口岸周边地区的供求关系,导致豆粕价格下跌。豆粕储存时间短,一方面,促进了豆粕的市场流动;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价格波动频繁。

(2)大豆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豆粕是大豆加工的产物,大豆的供应量和大豆的价格将直接影响豆粕的价格。

①大豆供应量。在正常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国内大豆供应情况: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收获期一般在9—10月份,每年收获之后集中供应。近几年,我国大豆的总产量在1 600万吨左右徘徊。

国际市场供应情况: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近几年,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1 000万吨。

②大豆价格。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粕生产的成本。近几年,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华东地区日趋成为我国豆粕主产区和主要报价地点,进口大豆价格对我国豆粕价格的影响更加明显。

(3)榨油利润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油脂压榨厂商主要利用大豆来榨油,豆粕是大豆压榨主要的副产品。油脂压榨厂对生产经营的安排主要以大豆压榨利润为参考依据。在压榨利润较高的情况下,压榨厂会满负荷运行,以增加豆粕和豆油产量获取较高利润值;在压榨利润较低的时候,压榨厂一般会采取限产甚至停产的措施以减少大豆压榨的亏损。因此,压榨利润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油脂压榨厂豆粕和豆油的产量,进而对豆油、豆粕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理论上讲,豆粕和豆油价格与大豆压榨利润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厂商的压榨利润与豆油的价格以及厂商的生产成本有关,所以豆粕与豆油的价格也存在一定关系:豆油价好,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

(4)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

通常,从1l月份大豆收获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因为11月份是大豆收获季节,这段时间大豆市场价格较低,国内压榨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大量采购大豆用于压榨,造成国内豆粕供应量也相对集中,因而豆粕价格较低。一般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份前后豆粕消费转旺,国内养殖业开始大量采购饲料,在夏季到来之前饲料的需求达到全年的高点,此时豆粕价格也会上行至全年高位。之后,随着养殖业对饲料消费需求的减少,豆粕价格开始出现回落,但由于国内大豆供给出现断档,国内大豆价格上涨,于是豆粕价格也由于加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同步呈现快速上扬势头,这种情况将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新豆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

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大豆进口总量的增加,豆粕市场价格的变动以不再局限于上述的生产模式之中了。因为,南美大豆与我国的大豆生产季节刚好相反,在每年2、3月份开始大量上市,在国内3月份以后国内大豆供给依然较为充足,因此,近几年来国内豆粕价格波动相对平缓了许多,价格走势的季节性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只是由于受下游饲料加工企业采购原料的影响,价格走势在全年不同时段会表现出一定的强弱之分。从现货采购角度来看,每年4—5月份是饲料企业豆粕采购旺季,豆粕价格往往较高;每年7—8月份为采购淡季,豆粕价格为全年低点,一般情况下半年平均价格比上半年低;其他时段豆粕价格走势主要跟随大豆原料的价格高低运行。

(5)养殖业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50%以上的豆粕用作家禽的饲料,豆粕作为一种高蛋白质的饲料主要原材料,成为家禽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因此,家禽饲养的规模对豆粕的价格影响非常大。2002年,由于我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对饲料的需求增大,从而引发了当年豆粕价格的上涨。一般而言,禽肉价格上涨,家禽的饲养增多,对豆粕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豆粕的价格必然上涨;反之,在禽肉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豆粕价格必将下跌。

(6)动禽类传染病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禽流感、口蹄疫爆发后,各国政府的通常反应就是大量宰杀受感染的禽、畜,其他国家也会作出禁止这些产品进口的规定。由于对饲料需求的突然减少,会直接导致饲料价格的下跌。类似的例子已经发生过多起。比如,1999年12月全球禽流感大流行,意大利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法国、卢森堡也相继发生。各国随即作出反应,严禁从意、法、卢等国家输入禽鸟及产品,从而引发了CBOT豆粕价格的一轮下跌。又如,2001年初,英国发现第一例“口蹄疫”感染的家畜后,感染病毒的国家数量就超过了20个。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于2001年3月14日发出警告,强调口蹄疫已成为全球性威胁,并敦促世界各国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凡感染上口蹄疫的国家都在大量销毁感染区域的家畜,仅此项损失,全球就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正是在这些利空消息影响下,CBOT的豆粕价格跌入了历史性底部。

但是,2000年初爆发的疯牛病风波却导致了豆粕价格上涨。原因是欧盟为控制疯牛病蔓延,实行了禁止以肉骨粕作牲畜饲料的政策,直接导致了肉骨粕价格暴跌,由于豆粕是取代肉骨粕的最好饲料,需求前景一下看好,从而促使国际市场大豆、豆粕和玉米价格大幅走高。

(7)进出口政策的影响。

1995年,国家下调了豆粕的进口关税,关税率为5%,增值税为13%。国家为了支持豆粕的进出口贸易,对其进出口权及进出口量实行完全放开。由于1996—1997年间国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所以许多有进出口权的企业都从事豆粕进口买卖,促成了豆粕国内外市场快速接轨,国内豆粕价格也迅速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有一个时期,国家对于饲料生产发展一直实行扶持政策,进口饲料免征增值税,进口豆粕也享受此优惠政策,仅征收5%的关税,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导致1997—1998年我国的豆粕进口量猛增,豆粕价格快速下跌。

1999年7月,国家恢复对进口豆粕征收增值税,豆粕进口量大幅减少,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在低位企稳后,大幅反弹。

(8)国际豆粕市场价格的影响。

近几年,豆粕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进口豆粕占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豆粕价格(特别是CBOT豆粕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已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两者在大趋势上基本相似。

3.3.7 玉米期货品种的交易

1.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合约

我国早在期货市场设立之初就有多家交易所上市玉米品种,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合约曾经运作得较为成功,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明星品种。1998年,国家对期货交易所及品种进行调整时,取消了玉米品种。2004年9月2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在获准之后重新推出玉米期货交易。表3-45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合约。

表3-45 大连玉米期货合约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1)标的物质量规定。玉米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及替代品品质技术要求见表3-46。

表3-46 玉米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及替代品品质技术要求

(2)玉米合约的交易价格为散粮价格。可以采用散粮或包粮进行交割。玉米散粮入库或出库时,原则上应以整仓为单位确定入库或出库数量。散粮交割玉米出库不完善粒总量允许范围为≤11%。包粮的包装物为麻袋。包装物价格由交易所确定并在玉米合约上市时提前公布。交易所可根据现货市场情况对包装物标准进行调整。包装款由货主同指定交割仓库结算。

(3)采用麻袋包装时,麻袋规定为长107±5cm、宽74±3cm、不破、不漏的麻袋。麻袋卫生要求为无毒害物质污染,无油污,无霉变,无严重的煤灰、石灰、铁锈、泥土、水渍等污染。包装物数量按每吨12条麻袋计算。麻袋重量按每条0.9千克计重。麻袋缝口可以是机器缝口或手工缝口。机器缝口必须达到两头锁紧双趟标准;手工缝口必须达到双线16针以上(含16针)标准。麻袋缝口质量达不到标准,可由指定交割仓库调换麻袋或对缝口加针,由此发生的费用由卖方货主承担。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1)交割手续费为1元/吨。

(2)入、出库费用实行最高限价。

铁路运输:20元/吨(包括铁路代垫费用、库内搬倒费、力资费、过磅费等)。

汽车运输:3元/吨(包括力资费、过磅费等,库内搬倒费另计)。

船舶运输:13元/吨(包括库内搬倒费、力资费、过磅费等)。

(3)仓储及损耗费(包括储存费、保管损耗、熏蒸费)收取标准为:

11月1日—4月31日,0.50元/吨·天。

5月1日—10月31日,0.60元/吨·天。

(4)玉米的检验费为1元/吨。

(5)交割仓库杂项作业服务收费实行最高限价(见表3-47)。

表3-47 交割仓库杂项作业服务收费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不能超过交易所规定的最大数额。玉米期货合约的具体限仓规定见表3-48。

表3-48 玉米合约一般月份限仓规定

对于进入交割月份前一个月和进入交割月期间的合约,其限仓数额以绝对量方式确定,具体规定见表3-49。

表3-49 玉米合约临近交割期时持仓限额表单位:手

5.保证金的变动

玉米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交易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见表3-50、表3-51)。

表3-50 玉米合约临近交割期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表3-51 玉米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6.风险控制

交易所实行价格涨跌停板制度。在一般情况下,玉米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进入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

当玉米合约在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记为第N个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在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6%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6%的,按原比例收取),第N+1个交易日玉米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4%(原涨跌停板比例高于4%的,按原比例执行)。

若第N+1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N+1个交易日结算时起,该玉米合约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7%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7%的,按原比例收取)。第N+2个交易日该玉米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不变。

若第N+2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1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在第N+2个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暂停交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强制减仓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7.国外主要玉米期货合约

全球现有10多家交易所在交易玉米期货,包括日本、巴西、阿根廷、法国、南非等国家,但市场规模参差不齐。美国CBOT的交易规模最大,年交易量全球第一,表3-52即为CBOT的玉米期货合约。

表3-52 CBOT的玉米期货合约

CBOT的玉米合约报价单位是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35.24升,1蒲式耳玉米的标准重量为31.774千克。当我们想换算出以我们熟悉的美元/吨的单位计算出的玉米价格时,只要将CBOT玉米报价乘以0.314 7即可(1吨=31.47蒲式耳;1美元=100美分)。

8.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8个。

(1)天气因素。

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理想的天气会使玉米丰产,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跌;而不理想的天气会造成玉米减产,从而使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中国、南美的产量占比重高达70%以上,出口量占90%以上。显然,这些国家的天气情况应该予以特别关注。其中,美国的天气变化情况更为重要,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天气变化情况经常会成为玉米期货的炒作因素。另外,南美天气的变化也需要重点关注,因为南美国家和中美不处于同一纬度,两个地区玉米的种植与生长期不同,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南美玉米的生产期。

(2)玉米生产的季节性因素。

玉米生产的周期性使玉米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在我国,每年的10月正值玉米的收获季节,由于大量玉米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内玉米供给十分充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玉米库存量也将越来越少,而价格也往往随之变化,出现季节性特征。

(3)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如大豆、小麦等,对玉米的价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是典型的竞争作物,通常农户会比较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效益,来权衡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一般地,种植玉米单产高但种植成本高,种植大豆单产低但成本低。我国玉米平均单产约365千克/亩,亩物资成本为150元;大豆平均单产约120千克/亩,亩物资成本为90元。简单估算,在正常情况下,大豆与玉米比价关系应约为3∶1。因此,若大豆与玉米实际价格之比大于3∶1,这说明种植大豆的收益高于玉米,农民则会减少玉米的种植而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

小麦和玉米都可以用作饲料的原料,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小麦可以替代玉米,因而小麦的价格也将对玉米的价格产生影响。一般玉米和小麦两者之间的正常比价为1∶1.1,当实际价格之比大于这个比例时,说明同样作为饲料的原料时,玉米的价格比小麦价格高。那么,饲料加工商将更多地选择小麦作为加工原料,玉米的需求减少,导致玉米的价格下跌。在华北黄淮地区普遍实行小麦与玉米轮作,因此,该地区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关系对玉米的需求影响更为明显。

(4)饲养业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玉米是“饲料之王”,在玉米的用途中,饲料用就占了74%的比例。世界上所产玉米的65%~70%都用来做饲料,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因此,玉米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价格有重大影响。例如,1996年3月英国出现疯牛病,使得用肉骨粉做的饲料减少,而玉米作为植物饲料中的主打产品,其用量的增加也顺理成章,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又如,2001年3月,欧洲爆发口蹄疫,畜牧业遭受重创,作为饲料龙头产品玉米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价格大跌。

(5)国家农业政策的影响。

世界各国为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一般对农业都实行特殊的补给和扶持政策,而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等,这些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一般说比较持久和深远。如2004年国家大力鼓励农民种粮,从而增加了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另外,出于玉米深加工增值和环保等方面考虑,国家提出将大力发展玉米酒精(燃料乙醇),直接扩大了对玉米的需求。2005年,国家又实行积极的“三农”政策,逐步取消农业税,采取良种补贴等措施,对玉米市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6)进出口政策的影响。

玉米进出口政策是调节国内玉米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国内玉米价格的因素之一。进口增多使国内总供给增加,扩大出口则会增加国内总需求。近年来的出口退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支持了玉米出口;玉米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以及农产品转基因政策的全面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玉米的进口数量趋于合理,保护了国内玉米种植者利益,影响了国内玉米供求平衡关系,进而影响了玉米价格走势。

(7)食品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禽流感、疯牛病和口蹄疫的相继暴发以及出于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考虑,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新的食品政策,如对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全面实行标签公示制度,让广大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对来自疫区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实行严禁进入制度等。这些新政策的相继出台,也对国内玉米消费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

(8)国际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

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世界上主要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增强。我国是国际上主要的玉米生产和进出口国之一,每年玉米进出口数量在全球玉米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玉米市场对外对内开放后,其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尽管因为关税、运输成本等原因的存在使得国内外价格仍旧存在一定差异,但其价格变化在大的趋势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大起大落也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的波动。

3.3.8 豆油期货品种的交易

1.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

豆油分为原油和成品油,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标的物是大豆原油(见表3-53)。最早挂牌交易日为2006年1月9日。

表3-53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

2.交易标的物及质量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中所规定的大豆原油是指以大豆为原料加工的不能供人类直接食用的大豆油,产地不限。其具体要求见表3-54。

表3-54 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原油质量等级指标

3.豆油期货交割费用

(1)豆油交割手续费为1元/吨。

(2)豆油仓储及损耗费(包括储存费、保管损耗)收取标准为0.9元/吨·天。

(3)豆油的检验费用为3元/吨。

(4)豆油的入出库费用:为了适应现货市场发展的需要,适应交割仓库多样性的特点,大连商品交易所对入出库和杂项作业收费实行市场化管理。在规则中只写明各项费用的制定原则、公布时间和执行方法,具体费用标准则由交易所核定后另行公布。

4.限仓制度

交易所实行限仓制度。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

当豆油一般月份合约单边持仓大于10万手时,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不得大于单边持仓的20%,非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不得大于单边持仓的10%,客户该合约持仓限额不得大于单边持仓的5%。

当豆油一般月份合约单边持仓小于等于10万手时,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为20 000手,非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为10 000手,客户该合约持仓限额为5 000手。豆油合约进入交割月份前1个月和进入交割月期间,其持仓限额见表3-55。要注意的是,套期保值头寸实行审批制,其持仓不受限制。

表3-55 豆油合约持仓限额

5.保证金制度

豆油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交易所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当豆油合约出现连续涨(跌)停板时,交易所将适当提高交易保证金。

(1)豆油合约临近交割期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见表3-56。

表3-56 豆油合约临近交割期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2)豆油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见表3-57。

表3-57 豆油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3)当豆油合约在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记为第N个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那么,在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6%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6%的,按原比例收取)。若第N+1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N+1个交易日结算时起,该豆油合约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7%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7%的,按原比例收取)。若某期货合约在某交易日未出现与上一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该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恢复到正常水平。

6.涨跌停板制度

交易所实行价格涨跌停板制度,由交易所制定各期货合约的每日最大价格波动幅度。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各合约涨跌停板幅度。

豆油合约交割月份以前的月份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

新上市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一般月份涨跌停板幅度的2倍,如合约有成交,则于下一交易日恢复到一般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如合约无成交,则下一交易日继续执行前一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

当某合约第N+2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1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在第N+2个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暂停交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强制减仓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7.CBOT豆油期货合约

在美国,豆油的运输和储存都是用油罐进行装运的,一个油罐的容积是60 000磅。为了体现这一流通特点,方便交割,CBOT把每张豆油合约设计为60 000磅,其他具体内容见表3-58。

表3-58 CBOT豆油期货合约

8.影响豆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豆油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4个。

(1)豆油的供应。

①大豆供应量。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油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获后的几个月是大豆供应的集中期。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 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近年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2 000万吨。

②豆油产量。豆油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豆油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豆油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豆油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③豆油进出口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豆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其进口数量也逐年抬高,豆油进口量的变化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2006年以后,随着进口豆油配额的取消,国内外豆油市场将融为一体。这样,豆油进口数量的多少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④豆油库存。豆油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豆油库存增加,豆油价格往往会走低。

(2)豆油的消费。

①国内需求状况。我国是一个豆油消费大国。近年来,国内豆油消费高速增长,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②餐饮行业景气状况。目前,我国植物油生产和消费位居全球前列。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数不断增加,餐饮行业的景气状况对豆油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

(3)相关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

①大豆价格。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油的生产成本。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使得进口大豆的压榨数量远远超过国产大豆的压榨数量。因此,豆油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

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油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将会停产,从而减少豆油的市场供应量。

②豆油与豆粕的比价关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每吨大豆可以压榨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油与豆粕的价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多年的经验,多数情况下豆粕价格高涨的时候,豆油价格会出现下跌;豆粕出现滞销的时候,大豆加工厂会降低开工率,豆油产量就会减少,

③豆油替代品的价格。豆油价格除了与大豆和豆粕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之外,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对豆油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豆油价格过高,精炼油厂或者用油企业往往会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从而导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价格回落。

(4)农业、贸易和食品政策。

①农业政策。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民对种植品种的选择。如近年来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增加大豆播种面积,从而直接增加了国产大豆产量。2004年5月1日以后,我国实行了新的植物油标准,提高了对植物油的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要求,新增了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指标检验。这些政策对豆油价格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②进出口贸易政策。从历年的情况看,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油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进口豆油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关税税率从20%调减至13%,同时花生油、棕榈油等其他植物油的关税税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调,导致了豆油等植物油进口量大增,豆油的供应量快速增加。

③食品政策。近几年,随着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考虑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过对食品、餐饮行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豆油的消费需求。

3.3.9 小麦期货品种的交易

1.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合约

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普通小麦期货交易以来,小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具有高度相关性,交易比较活跃。2003年3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又推出优质强筋小麦(简称强麦)期货交易。因此,目前我国小麦期货合约包括硬冬白小麦期货合约和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见表3-59)。

表3-59 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合约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对于普通小麦期货交割商品,有以下规定:第一,标准品是符合GB 1351-1999的二等硬冬白小麦。若交割品是符合GB 1351-1999的一等硬冬白小麦升水30元/吨;符合GB 1351-1999的三等硬冬白小麦贴水50元/吨。第二,同等级硬冬白小麦的不完善粒大于6.0%小于10.0%(其中,生芽粒小于等于2.0%)贴水30元/吨。

对于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交割商品,有以下规定:第一,标准品为符合郑州商品交易所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交易标准(Q/ZSJ001-2003)的二等优质强筋小麦。若交割品为符合郑州商品交易所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交易标准的一等优质强筋小麦升水60元/吨。第二,同等级优质强筋小麦的不完善粒大于6.0%小于10.0%(其中,霉变粒小于等于2.0%)贴水10元/吨。当每年(N年)7月合约结束后,上上年(N-2年)生产的普通小麦、优质强筋小麦仓单将全部注销,不能参与交割。

另外,商品包装方面的规定如下:普通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包装应采用长107±2(cm)、宽74±2(cm)、不破、不漏、不污染、无缝补、重量不超过1.0千克的1号、2号麻袋。包装物随标准仓单一并结算。麻袋的卫生要求为无毒害物质污染,无油污,无霉变,无严重的煤炭、石灰、铁锈、泥土、水渍等污染。包装采用机器缝口或手工缝口均可。普通小麦、优质强筋小麦手工缝口为24针死扣缝包,机器缝口必须达到两头锁紧双趟标准。普通小麦、优质强筋小麦每包应净重90千克,麻袋以1.0千克/条计。

不同的交割仓库因为离产区的距离远近不同,将在交割时实行不同的升贴水,而优质小麦各交割仓库的升贴水均为零。投资者可以查看郑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交割仓库表获知详细升贴水额。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进行实物交割的小麦要先进入交割仓库,换取标准仓单,用仓单进行流转。而交易所的交割仓库对于入库的小麦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规定如表3-60所示。

表3-60 小麦交割费用收取办法

4.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投资者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小麦合约投机持仓的最大数量。郑州商品交易所对上述两个合约持仓限额的规定见表3-61、表3-62。

表3-61 硬冬白小麦期货合约持仓限额单位:手

表3-62 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持仓限额单位:手

5.保证金的变动

小麦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为合约价值的5%。交易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硬质小麦合约和优质强筋小麦合约保证金收取的具体规定见表3-63。

表3-63 小麦期货合约保证金收取办法

6.风险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小麦期货的每日最大涨跌幅为3%。但当某一小麦期货合约达到涨跌停板时,下一交易日的停板幅度将有所变动,同时,当日结算时合约保证金也要相应提高。具体规定如下:小麦期货出现单边市时,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提高50%。第二个交易日的价幅在原价幅基础上自动扩大50%(只向停板方向扩大)。若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当日结算时和下一交易日维持提高后保证金不变,下一交易日价幅维持提高后的价幅。若第三个交易日未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第四个交易日执行合约规定价幅和保证金比例。

若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单边市,交易所可以对部分或全部会员暂停出金,可以休市一天,并且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实施强制减仓、提高交易保证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等措施。

7.国际小麦期货市场概况

小麦期货属农产品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上最早开发出来的期货品种。目前国际上小麦期货交易分布在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和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合约标的物交割等级:2号软红冬麦、2号硬红冬麦、2号褐色北部春麦以及等值的2号北部春麦。替代品的差价由交易所制定。CBOT软红冬麦和硬红冬麦交割品湿面筋绝大部分达不到郑州商品交易所强筋小麦标准,替代品可以达到。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合约标的物交割等级:2号或以上北部春麦,蛋白质含量为13.5%或以上。13%蛋白质含量可以按贴水进行交割。MGE交割品可以达到郑州商品交易所强筋小麦标准。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合约标的物交割等级:2号硬红冬麦。如交割等级为2号,按合约价执行;如为1号,则升水1.5美分/蒲式耳;如为3号,则贴水3美分/蒲式耳。KCBT硬红冬麦湿面筋绝大部分达不到30%,不符合郑州商品交易所强筋小麦标准。美国三家交易所的期货价格走势比较一致,投资者可以参考MGE期货价格,也可以参考CBOT期货价格。

8.CBOT小麦期货合约

现行的CBOT小麦期货合约是1877年1月2日推出的,已经交易了120多年。具体内容见表3-64。

表3-64 CBOT小麦期货合约

9.影响小麦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小麦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8个。

(1)全球供应状况。

对单个国家而言,小麦的供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期库存量、当期生产量和进口量。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库存低于正常水平意味着供应比较紧张;反之,则供应比较宽松。当期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播种面积、气候和作物生产条件、生产成本以及政府的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而影响进口量的因素则有: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进口政策、价格水平等。

然而对全球而言,起决定因素的是前期库存量和当期生产量。各国的产量有大有小,产量不足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来调整,产量过剩的国家可以通过出口来调整。但如果全球供应量普遍减少,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必将造成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反之,则很可能造成价格下跌局面。正因为如此,交易者才会非常关注全球小麦期初库存量大小及当期生产量的情况。有关的数据在美国农业部的网站上可以随时查阅。

(2)气候与灾害的影响。

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非常大,投资者除了关注有关的供需报告外,最热衷的莫过于天气因素了。小麦播种面积和播种生长期的天气直接决定小麦的产量,常常成为期货价格炒作的重要题材。小麦自出苗至成熟,需100-250天,会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害。如苗期的盐碱害、冻害和渍害,起身拔节期的晚霜危害,抽穗及籽粒灌浆期倒伏及干热风的危害,以及病虫害等。这些灾害影响了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小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3)生产成本与比价效应。

小麦种植成本的高低及与其他农作物的效益比将影响种植者的积极性。如果成本高涨,或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效益太低,种植者就会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造成供应量减少的局面。

比如,农业部在1999年所做过的一个抽样调查表明,1998年全国每公顷小麦平均产值为5 240.85元,比1990年增长了1.2倍,净产值由1 207.8元上升到2 340元,仅增长了93.7%。小麦每百元产值实现的净产值由51元下降到43元,下降了15.7%,减去税收后每公顷纯收入由“八五”时期的979.05元下降为123.75元,成本纯收益率由“八五”时期的41.2%下降为-2.41%,每个劳动日获得的税后纯收入由1990年的2.51元下降为-0.64元。我国小麦产量之所以自1997年之后大滑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民种植小麦不挣钱。

由于小麦是人类食物的主粮,为了防止种植者减少种植面积,各国政府都会采取一定的扶助政策。有的直接采取补助方式,也有的采用间接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力度及变化会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我国从2004年起,国家大规模减免农业税,并实施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等政策,其目的就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增产。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首次扭转了小麦产量继续下滑的势头。

(4)小麦的需求情况。

对单个国家而言,小麦的需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末结存量。国内消费量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收入与就业政策等。出口量方面,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量的增加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减少会增加国内供应量。期末结存量是反映价格变化趋势的最重要数据,如果期末存货增加,则表示当期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当然,从全球看,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当期消费量与期末结存量。

影响需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小麦替代品的数量及价格。小麦的主要用途为食用和饲料。其他粮食品种如稻米、玉米、大豆等与小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关系。这些替代品的价格如果有较大的变化,也会影响小麦的供求数量,从而影响小麦的价格。比如,小麦价格远高于玉米,会导致饲料用小麦数量减少。

(5)季节性因素。

作为集中上市供应的粮食品种,小麦价格也具有季节性波动的特点。一般来讲,小麦价格的季节性低点出现在7月,而每年的2、3、11、12月份价格较高。

(6)国家小麦储备量的影响。

储备粮是构成总供应量的重要部分,储备粮的吸收和抛售对我国小麦现货价格影响非常大,大量抛售时一般会引起价格下跌,购进时一般会引起价格上涨。我国小麦库存比较庞大,最高时达到1亿多吨。近几年由于小麦连续减产,生产与消费出现缺口,库存量消耗比较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7)政府的政策。

政府政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第一,对农民的保护政策力度直接影响农民的小麦种植愿望;第二,在收购时,政府的收购政策也会产生影响;第三,国家通过储备量的调节也会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第四,在进出口政策方面,对于平衡国内市场也会发挥一定的影响力;第五,国家的运输政策、能源政策等也会对市场价格有所影响。

(8)国际市场行情。

各国小麦价格都会受世界小麦总体供求和库存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1997年以前,我国作为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小麦进口国,大部分进口来自美国。受我国小麦进口量的影响,中美小麦价格联动性较强。近几年,由于我国小麦进出口量较少,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关联性有所降低。但是,作为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库存和消费大国,中国小麦价格对世界小麦价格还是存在着间接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中国小麦产需缺口最大、价格最高的时候,也是世界小麦价格最高的时候;中国小麦供大于求的时候,也是世界小麦价格最低的时候。

3.3.10 棉花期货品种的交易

1.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货合约

2004年6月1 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1号棉花期货合约(见表3-65)。

表3-65 1号棉花期货合约

续表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对于交割商品的升贴水有以下规定(见表3-66):符合GB1103-1999规定的国产锯齿细绒白棉1级升水450元/吨,2级升水300元/吨,4级贴水600元/吨,5级及以下国产锯齿细绒白棉不允许交割。长度28毫米以上(含28毫米)的国产锯齿细绒白棉可以替代交割,同品级30毫米及以上长度升水100元/吨,28毫米以下国产锯齿细绒白棉不允许交割。同等级棉花的马克隆值为A级和B级的国产锯齿细绒白棉替代交割时不升贴水,马克隆值为C级的国产锯齿细绒白棉不允许交割。

对交割商品有效期的规定如下:N年产锯齿细绒白棉从N+1年8月合约起每月增加贴水100元/吨,交割时随货款一并结算。另外,不同的交割仓库因为离产区的距离远近不同,将在交割时实行不同的升贴水,而棉花各交割仓库的升贴水均为零。

表3-66 棉花交割升贴水规定

3.交割仓库的收费标准

进行实物交割的棉花要先进入交割仓库,换取标准仓单,用仓单进行流转。而交易所的交割仓库对于入库的棉花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规定如表3-67所示。

表3-67 交割仓库收费标准

4.限仓制度

一般月份,棉花期货合约分别按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和投资者实行限仓,其限仓比例为:当单边持仓在8万手以上时,分别为占市场单边持仓不超过15%、10%及5%;当单边持仓在8万手以下时,分别为不超过12 000手、8 000手及4 000手。进入交割月前一个月份,限仓数量见图3-4。

图3-4 棉花期货合约持仓限制具体规定

5.保证金的变动

一般月份棉花期货合约按持仓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与持仓总量有关的规定见表3-68。

表3-68 与持仓总量有关交易保证金比例

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投资者的持仓(包括套期保值和套利持仓)分别达到最近交割月市场单边持仓15%、10%、5%的,则在正常保证金比例上提高5个百分点。

凡未能按时缴纳交易保证金者,交易所有权对其持有的该交割月份合约强行平仓,直至保证金可以维持现有持仓水平。

6.风险控制

当市场风险较大时,郑州商品交易所按规定提高棉花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第一,当某合约某一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单边市)时,则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提高50%。第二个交易日的价幅在原价幅基础上自动扩大50%(只向停板方向扩大)。若第二个交易日再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当日结算时和下一交易日维持提高后的保证金比例不变,下一交易日价幅维持提高后的价幅。第二,当某月份合约按结算价计算的价格变化,连续四个交易日累计达到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倍、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达到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5倍,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对部分或全部会员的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提高交易保证金。提高交易保证金的幅度不高于合约规定交易保证金的3倍。第三,当某品种某月份合约市场风险明显增大时,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对部分或全部会员、投资者的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提高交易保证金。

7.国际棉花期货市场概况

1870年,纽约棉花交易所诞生,并于当年推出棉花期货交易。在此后的130多年中,全球有15个商品交易所开展过棉花期货交易,比较著名的有:埃及亚历山大棉花交易所、美国新奥尔良交易所、英国利物浦棉花交易所、德国不莱梅交易所等。日本、印度、巴基斯坦、法国、巴西、中国香港地区等地的交易所也曾先后开展过棉花期货交易。除纽约棉花交易所(现已更名为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至今仍在进行棉花期货交易外,其他14个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交易均已停止。

随着棉花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纽约棉花交易所的期货价格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已充分发挥出来,纽约棉花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在贸易界和管理界越来越具有影响力。1998年,纽约棉花交易所和咖啡、糖、可可交易所合并成立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近几年来,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呈现很高的正相关性,它已成为棉花行业参与市场交易、各产棉国政府政策制定时不可缺少的参考依据。美国政府依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对农民进行补贴;墨西哥政府为保护棉农利益,由农业部出面在纽约期货交易所对全国棉花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英国的棉花企业、澳大利亚的植棉农场主也都在纽约期货交易所从事棉花的套期保值交易。

8.纽约期货交易所棉花期货合约

纽约期货交易所棉花期货合约的具体内容见表3-69。

表3-69 NYBOT棉花期货合约

续表

9.影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13个。

(1)全球供应情况。

对国内而言,棉花的供给由三部分组成:前期库存量、当期生产量和进口量。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库存低于正常水平意味着供应比较紧张;反之,则供应比较宽松。当期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播种面积、气候和作物生产条件、生产成本以及政府的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而影响进口量的因素则有: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进口政策、价格水平等。

然而,对全球而言,起决定因素的是前期库存量和当期生产量。各国的产量有大有小,产量不足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来调整,产量过剩的国家可以通过出口来调整。但如果全球供应量普遍减少,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必将造成棉花价格全球性上涨;反之,则很可能造成价格下跌局面。正因为如此,交易者才会非常关注全球棉花期初库存量大小及当期生产量的情况。有关的数据在美国农业部的网站上可以随时查阅。

(2)气候与灾害。

棉花从播种到收获约半年左右时间,一般需经过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吐絮期是指开始吐絮到收花结束的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开始吐絮。在开始吐絮时,伏桃正在逐渐成熟,秋桃正在形成、长大,棉株的营养生长已衰退,生殖生长逐渐缓慢,根系吸收能力日渐下降,这时需要有充足的日照、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促进脂肪和纤维素的形成,并加速铃壳干燥,有利于棉铃开裂,吐絮。10月中下旬的初霜对棉花产量也有影响,按照历史记录,大概霜期每提前和退后一天会影响产量一个百分点。显然,8、9、10三个月份的天气情况,对棉花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棉花产量和质量。

除了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外,还有许多因素如大风、沙尘和冻害、病虫害等也会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3)生产成本与比价效应。

种植成本的高低及与其他农作物的效益比将影响种植者的积极性。如果成本高涨,或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效益太低,种植者就会减少种植面积,造成供应量减少的局面;反之,如果比价效益明显,种植者就会扩大种植面积。

比如,2003年9月棉花价格上市后一路上涨,种植棉花的比较收益大幅提高,大大高于小麦和玉米,导致2004年新疆、山东、河北、河南等棉花主产省农民大幅增加种植棉花面积。结果,2004—2005年度产量达到631.4万吨,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45.9万吨。

美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最大棉花出口国地位,与美国政府历来对植棉农民实施的高额补贴政策有很大的关系。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美国向种植棉花者支付了124.7亿美元的补贴,棉花价格比种植成本低77%,使美国一直保持第二大产棉国的地位。世界银行专家预测,美国取消棉花补贴后,国际棉花价格有可能上涨12%,由此可见,美国棉花补贴把国际棉花价格打压到了何种程度。2003—2004年度,在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发达国家最终同意逐步取消棉花补贴。棉花补贴是棉花贸易壁垒的典型。发达国家的棉花补贴严重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棉花出口竞争力。

(4)科技水平。

一般而言,在播种面积一定时,决定产量的关键就看单产了。当然,气候与灾害情况是影响单产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从稍长的时间周期来看,科技水平的提高程度也是决定单产数量的重要因素。从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来看,全球棉花种植平均每公顷产量在1961—1962年度只有299千克;1972—1973年度,开始突破400千克;1984—1985年度突破500千克;进入21世纪,又提高至600千克以上,比40年前翻了一番。这些突破主要来自科技水平的提高。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利用生物技术合成Bt杀虫基因,获得抗虫转基因棉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而后,各种转基因抗病、抗虫棉被研制出来,对稳定和提升棉花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5)国内消费量。

国内消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棉花下游产业的发展程度、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收入与就业政策等。

棉花下游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炼油业是棉花的直接需求方,其发展程度对棉花需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有95%的皮棉用于纺纱,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为棉花的主要消费省。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和服装业成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这些行业产品的国内消费量和出口量都不断增长,导致我国的纺纱能力和棉花需求量不断增长。1990年,中国的棉纱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28%;而到2003年,又上升到34%,产量达到984万吨;2004年,我国纺纱产量又增加至1 095万吨,棉花需求接近800万吨。

(6)出口量和期末结存量。

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量的增加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减少会增加国内供应量。同样,期末结存量是反映价格变化趋势的最重要数据,如果期末存货增加,则表示当期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棉纺工业发展较快,国内棉花供不应求,只能依赖大量进口来解决,由此导致美国的出口量大增。1993—1994年度,美国的期初库存为466万包,当期出口量为686万包;而1994—1995年度,当期出口量增加至940万包,期末库存降至265万包。当时,我国采购棉花的消息几度导致纽约棉花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涨停板。

(7)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

服装是人们的最终需求,人们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棉花的需求量。发达国家是棉纺织品的主要需求国,从历史数据看,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棉纺织品的需求就增加,全球GDP增长率与棉花价格走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是影响棉花需求的重要因素。比如,近几年来,由于崇尚自然和健康的消费观念逐渐增强,在化纤产品和棉织品之间,人们越来越喜欢棉织品,这就导致世界范围内对棉纱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8)棉花替代品价格。

化纤是棉纱主要替代品。化纤(涤短)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棉纱的需求,进而影响棉花需求量和棉花价格。例如,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会大幅拉升化纤的价格,这会引发纺纱的配棉比增加,从而加大了棉花的消费量。按照当前国内棉纱产量来估计,该比例每提升1个百分点,全国用棉量就会增加10万吨。反之,棉花价格上涨,导致棉纱价格上扬后,厂商很可能以化纤替代棉花,以至于化纤需求量增加。

(9)季节性因素。

每年的8-10月,是北半球新棉集中上市的时间,通常,季节性低价就出现在这一时段。而3-7月,这段时间为北半球棉花的播种与生长期,通常,季节性高价出现在这一时段。由于棉花的主要生产国均位于北半球,因此,上述的季节性特点通常是全球共同具有的现象。

棉花行业是一个资金高度集中的行业,在棉花集中上市的时候,收购资金的充裕程度对棉价有很大影响。由于国内棉商的资金实力不大,企业经营活动更多地依赖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政策就会对棉花收购期间的价格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国家收储数量占很大比例,实际收储数量和收储价格也会对棉花价格起着重要影响。比如,2004年下半年国内棉价大跌,国家分别在2004年8月和11月公布了两次收储计划,这两次收储计划对稳定棉价、保护棉农利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特别是2004年11月份开始实施的新棉收储计划有效地阻止了棉价的持续跌势,收储限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的“指导价格”,使国内标准级棉价稳定在11 500元/吨以上。

(10)流通体制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1999年以前,我国棉花市场没有放开,生产和价格都由国家控制,其流通体制的基本特征为:收购环节实行合同定购,由供销社统一收购;销售环节由国家计划分配,供销社统一经营。所以,在那时候,我国棉花价格不是由市场竞争决定,而是由政府根据国内棉花的供需状况来确定的。

1999年,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中国的承诺为:2004年以前,我国对棉花的进口实行比例配额制,关税内进口配额为74.3万吨,到2004年增加到89.4万吨,配额内的进口税为1%,配额中有67%给予有权进行交易的非国有贸易公司。配额以外的进口以76%的进口关税征收,到2004年减至40%。之后几年内将逐步取消配额并大幅降低关税,到2007年将允许外国企业从事全方位的流通服务,享受国民待遇。协议中还规定,中国要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对国内棉花生产流通中的补贴也要逐步取消。

2005年4月和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两度发放2005年关税配额外暂定优惠关税税率配额,数量共计为140万吨。关税配额外暂定优惠关税税率以滑准税方式征收,税率滑动范围为5%~40%。滑准税是一个新的征税方式,反映了政府仍想维持一定的调控能力。

(11)国家储备。

棉花市场放开以后,我国棉花储备和进出口政策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棉花价格的两个主要工具。国家储备棉拍卖价格和采购量、采购价格对棉花价格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来说,国家储备库中库存棉花量越大,棉花价格越趋向于下降;库存量越小,棉花价格越趋向于上升。

(12)纺织品出口政策及国际环境。

中国加入WTO后,由于纺织品出口配额逐步取消,为中国纺织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01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以每年两位数的增幅递增。2005年开始,由于配额的取消,被配额约束住的生产能力如果得到充分释放,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速度将相当可观,也必将带动棉花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但是,中国近年纺织品强大的竞争力和中国在“入世”承诺中的特殊条款,又为新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埋下了伏笔。国与国之间的谈判结果将对棉价产生重大影响。汇率和利率也应该关注,因为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中国纺织品价格上的比较优势。

(13)国际市场价格及进口成本。

进出口市场逐步放开后,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的联动性越来越强。由于中国是棉花进口国,每年需要进口相当数量的棉花,因而当国际棉价折算后的进口价低于国内价格时,进口商会加大进口数量,以获取差价利润;而在相反的情况下,进口商将会减少进口量。

在众多的价格中,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和英国利物浦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 A和Cotlook B指数)尤其应该关注。

在进口成本的计算和比较中,应该考虑汇率的变动因素。由于国际棉价大多是以美元计价的,故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成本;反之,则加大进口成本。

3.3.11白糖期货品种的交易

1.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合约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期货是在2006年1月4日正式挂牌交易的。该期货合约的内容见表3-70。

表3-70 白糖期货合约

2.交易标的物方面的规定

符合《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砂糖期货交割质量标准》(下称《所标》)的一级白糖为标准交割品。交易所之所以专门制定白糖的《所标》,是因为1998年颁布实施的白糖国家标准严重落后于国际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起草了白糖新国标,但尚未颁布实施。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所以白糖新国标报批稿为蓝本,对某些不适用于期货交易管理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所标》,作为白糖期货交割标准的依据。《所标》中的理化指标见表3-71。

表3-71 白砂糖理化指标

续表

色值小于等于170IU,其他指标符合《所标》的2级白糖,可以在本制糖年度(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的9月和该制糖年度结束后的当年11月合约替代交割,贴水标准为50元/吨。符合《所标》的1级和2级(色值小于等于170IU)进口白糖(含进口原糖加工而成的白糖)可以交割。某一制糖年度生产的白糖,只能交割到该制糖年度结束后的当年11月份,且从当年8月份开始并逐月增加贴水,贴水标准为每月10元/吨。

3.交割库及交割费用

交易所在广西、广东、云南、江苏、上海、河南、天津设有定点交割库。但期货交割价是以广西为基准的,在其他地方交割,要按规定的升贴水进行调整,比如,在河南交割,每张仓单升水1 400元;而在云南交割,则是每张仓单贴水1 500元。

期货交割白砂糖执行单件50kg包装,白糖包装物不另计价。

白糖运达交割仓库指定货位前的一切费用,由卖方投资者承担;从指定货位至装上火车(汽车、轮船)板的费用,由买方投资者承担。

白糖入库费用每年9月份由各交割仓库制定,经交易所备案后公告,自当年10月份执行;当年度没有公告新标准的,沿用上年度标准。

白糖出库费用不得超过如下标准:

火车运输:20元/吨(扒垛、库内运输、装车、铁路代转等);

汽车运输:6元/吨(扒垛、搬运、装车等);

船舶运输:22元/吨(扒垛、搬运、装车、短运及装船等),港建费另计。

检验费用由质检机构制定,经交易所备案后公告。入库检验费用由卖方投资者承担。

标准仓单仓储费(含保险费)收取标准为: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为0.4元/吨·天,其他时间收取标准为0.35元/吨·天。

买卖双方各自负担交割手续费1元/吨。

4.限仓制度

(1)与持仓总量相关的限仓规定见表3-72。

表3-72 与持仓量相联系的限仓数量

(2)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的限仓规定见表3-73。

表3-73 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的限仓数量

(3)交割月份的限仓规定见表3-74。

表3-74 交割月份的限仓数量

(4)交易所可以根据期货经纪公司的申请,按照其注册资本和经营情况调整其限仓数额。

(5)对套期保值交易头寸实行审批制,其持仓不受限制。

5.保证金的变动

(1)白糖期货合约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6%。

(2)一般月份白糖期货合约按持仓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比例,具体内容见表3-75。

表3-75 一般月份交易保证金比例

(3)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白糖期货合约按上旬、中旬和下旬分别采取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见表3-76)。

表3-76 交割月前一个月份交易保证金比例

(4)如果交割月前一个月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投资者的持仓(包括套期保值持仓和套利持仓)分别达到最近交割月市场单边持仓的15%、10%、5%,则在正常保证金比例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5)自交割月前一个交易日结算时起,凡持有交割月份合约的会员,应当按合约价值的30%缴纳交易保证金。

6.风险控制

当白糖某月份合约按结算价计算的价格变化,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达到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倍、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达到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5倍,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对部分或全部会员的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提高交易保证金。提高交易保证金的幅度不高于合约规定交易保证金的3倍。

若某一交易日出现单边市,则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提高50%。第二个交易日的价幅在原价幅基础上自动扩大50%(只向停板方向扩大)。

若第二个交易日未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第三个交易日自动恢复到合约规定价幅和保证金标准。若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当日结算时和下一交易日未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第四个交易日执行合约规定价幅和保证金比例。

7.国际白糖期货市场概况

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食糖是成熟的也是较活跃的交易品种,至今已经有90多年历史。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展食糖期货、期权交易,最主要的食糖期货市场是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的11号糖(国际糖)和14号糖期货(国内糖)、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的5号白糖期货,其形成的期货价格已被世界糖业界称作“国际糖价”,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和结算的依据。此外,巴西期货交易所(BM&F)、东京谷物交易所(TGE)、关西商品交易所(KCE)、法国期货交易所(MATIF)、莫斯科银行业外汇交易所(MICEX)、印度国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NCDEX)都正在交易糖期货(期权)合约。

8.NYBOT的11号原糖期货合约

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的11号糖(国际糖)是国际上最活跃的糖期货交易合约。其合约见表3-77。

表3-77 NYBOT11糖期货合约

9.影响白糖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白糖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11个。

(1)世界食糖现货市场的特点。

世界食糖现货市场主要特点有:一是生产相对集中,且多数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古巴。这些主要产糖国大量出口,而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二是食糖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量将继续增加,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消费量与人均GDP没有明显关系,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关。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在消费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三是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世界食糖平均生产成本超过390美元/吨,平均价格却经常只有其一半,远低于所有生产国的生产成本。四是各国糖业政策复杂多变,均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表现为“三高”,即高额国内支持、高进口壁垒和高出口补贴。

(2)食糖价格波动情况。

食糖一直是各国政府特别关注的农产品。有关统计表明,在世界市场15种农副产品中,食糖是价格波动最大的商品。

世界食糖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是由世界食糖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食糖国际贸易中,普遍采取双边协议的形式稳定贸易关系,形成了食糖商品率高但自由贸易量小的局面,因此,当需求量增减时,糖价在短期内会暴涨暴跌。

为了避免世界市场糖价剧烈波动对国内消费和生产的影响,保持国内市场糖价相对稳定,各国都制定相应的政策,避开世界市场风险和转移国内市场的风险,同时把世界市场作为调节本国市场的蓄水池,糖多时鼓励出口,糖少时增加进口,世界食糖市场实际上成为各国国内市场风险的集散地,因而糖价变幻莫测。

(3)自然灾害对食糖生产的影响。

作为一种农产品,各国的食糖生产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洪涝和干旱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近年来,自然灾害对食糖生产的冲击尤为明显,比如,北美地区出现的“卡特里娜”飓风、“利塔”飓风,导致美国及中美洲等国的产量下降。当然,古巴食糖产量不断下滑,除受天气条件的制约外,也受到政府忽视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影响。

(4)糖料生产的波动。

制糖业是典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制糖原料是决定食糖供给的基础因素。糖料供应的多寡及其波动显然会引发食糖市场的波动。一般而言,在正常情况下,糖料播种面积增加会导致糖业原料增加,从而导致糖产量增加,而产量增加对糖价又有压制作用;反之,播种面积降低则容易导致糖价上扬。从价格对糖料播种面积的反作用来看,糖价越高,种植者的积极性也越高;反之,则播种面积会减少。

当然,必须注意到,由于糖料生产周期和产业链较长,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相对滞后,加上蔗农市场意识不强,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致使糖料种植、食糖生产和市场的脱节,特别是市场信息的不准确甚至失真,更容易对糖料种植形成误导,加大了糖料种植面积的不稳定性。

(5)国家白糖储备量的影响。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储备之一,国家储备糖是为保证食糖市场的稳定,进而保证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而存在的,在产品性质上应属公共物品。食糖储备除主要具有保障食糖供给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调控市场价格、保护产业发展和调节各方利益的作用。国家食糖储备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国储糖多数年份维持在100万吨以上。国家储备糖库存主要来源于上年结转成品糖和进口原糖。为了稳定供给,我国和古巴签订了长期进口协议,每年进口40万吨原糖,直接进入国储库存。

国家食糖储备对市场进行调控时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6)主要食糖进出口国的糖业政策。

一般而言,净进口国政府关心的是稳定国内市场糖价,既要让消费者享受尽可能便宜的食糖,又要使国内制糖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既要建立长期有保障的食糖供给,又不要(至少不要太多)给财政造成负担。除加拿大对国内制糖业实行补贴政策外,其他净进口国都是将国内市场糖价维持在合适的水平上,由消费者来支付国内生产者的成本和合理利润。

主要食糖进口国政策变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很大。近几年,俄罗斯和欧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食糖进口地区,这两大经济体的糖业政策变化对国际食糖市场的影响力比较大。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的进口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市场糖价。

食糖出口国的价格体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价格双轨制和价格单一制。价格双轨制,即食糖销售到不同市场,食糖加工者和糖料种植者会得到不同的价格。销售到国内市场和优惠的出口市场可以获得某种形式的资助和优惠。而自由出口到世界市场,则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资助或优惠。实行价格双轨制,国内市场糖价相对稳定,一般不受世界市场糖价的影响。采取价格双轨制的国家和地区有欧盟、澳大利亚、泰国、波兰和南非等。价格单一制,即食糖价格不论销售到何种市场,食糖加工者和糖料种植者都获得同一价格。实行价格单一制的国家,国内市场糖价受世界市场糖价影响较大,缺乏稳定性。采取价格单一制的国家有古巴、中国等。

(7)汇率变化及其影响。

作为用美元计价的商品,食糖价格的走势除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外,无疑还受美元币值的升降和全球经济增长快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美元币值下跌意味着非美元区购买食糖的成本下降,购买力增强,对国际食糖市场的支撑力增强;反之,将抑制非美元区的消费需求。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国内外食糖市场。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增加进口数量。据有关测算,人民币升值2%对进口糖完税成本价的影响是60元/吨。

(8)国际市场行情。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放开了食糖进口限制,2004年关税由20%降至15%,相当于每吨原糖生产的成品糖含税成本降低约60~70元,进口配额194.5万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食糖对外开放的程度不仅高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高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在世界主要产糖国中,我国和澳大利亚是唯一没有对国内糖业实行高关税保护,而实行食糖贸易自由化的国家。

由于我国已经逐步由一个食糖自给自足、进出口平衡的国家过渡为一个食糖进口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食糖的消费量按照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产量增长受种植面积的制约不能跟上消费增长,近年的需求缺口超过100万吨,需要通过进口进行平衡。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我国食糖进口已经成为影响国际食糖市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世界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反过来影响了我国国内的食糖市场。

(9)国际原糖价与进口成本的计算。

原糖到岸价(税前)=离岸价+保险费+海运费+外贸代理费

+银行手续费+利息+劳务

原糖到岸价(税后)=税前到岸价+关税+增值税

白糖成本价=税后原糖到岸价+加工费+损耗

与世界食糖价格所对应的国内糖价(15%关税)见表3-78。

表3-78 与世界食糖价格所对应的国内糖价(15%关税)

(10)国际石油价格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由于甘蔗能直接转化成生物替代能源——酒精,在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一些国家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而加快了蔗制酒精等生物替代能源的生产,因此减少了食糖产量。

由此,市场方面已把食糖价格的走势与石油价格的走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石油价格的涨跌不仅影响全球经济状况,影响国际运费,还会影响酒精产量,进而影响全球食糖产量。因此,石油价格的涨跌不可避免地将影响食糖价格的走势。

(11)投资基金大量涌入使国际糖市充满变数。

作为期糖市场上左右糖市走向的最强大的力量,投资基金的取舍很大程度决定着糖价的涨跌,分析糖价走势是绝对不可以无视投资基金的动向。历史上,投资基金进驻商品市场的规模基本上与全球经济增长快慢成正比,即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投资基金在商品市场上做多的规模也扩大,反之亦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