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管理者必须重视读者组织,提高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管理者必须重视读者组织,提高资源利用率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吸引读者、维持读者的关注度,并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则必须重视读者组织及其可持续稳定发展。组织读者是图书馆管理者对读者实施有效管理的组织措施,是读者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它包括发展读者、划分读者群和组织读者活动。同时在组织读者时也不应过于拘泥条件限制而少发展读者,这样做,不可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效用。

图书馆管理者必须重视读者组织,提高资源利用率

新的信息环境改变了图书馆资源结构、管理与服务模式,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读者查阅文献很多情况下可以利用网络,来图书馆的机会和与图书馆直接接触的次数减少,读者正在逐步从图书馆流失。要吸引读者、维持读者的关注度,并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则必须重视读者组织及其可持续稳定发展。

组织读者是图书馆管理者对读者实施有效管理的组织措施,是读者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它包括发展读者、划分读者群和组织读者活动。

(一)发展读者

读者是图书馆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是社会需要最具体和最直接的体现者,发展读者是各类型图书馆长期的任务和目标。

1.制定发展读者计划

在现阶段,由于每个图书馆受客观物质条件限制,在组织读者,发放借书证时,必须考虑本馆的馆藏文献、设备、人员的服务限度。盲目地发证,无限制无目的地发展读者,只能造成外借工作的被动混乱状态,不能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效用。同时在组织读者时也不应过于拘泥条件限制而少发展读者,这样做,不可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效用。现阶段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根据图书馆的方针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物质能力,有重点、有选择,尽可能地多发展读者。

制定发展读者计划,每个图书馆也有其特殊性,但大体上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制定发展读者的总数量和年计划

读者的数量在目前的状态下要依据本馆的承受能力和读者的需要而定,不能盲目发展,也不能墨守陈规,不去发展,要依据科学的计划,有目的的发展。

(2)发展读者的步骤

发展读者的步骤要根据图书馆的现有规模和本地区、本系统的读者需求,来认真制定一整套的科学发展步骤,遵循科学发展观的信条,发展读者。

(3)发展重点读者数量与各类型读者的比例

重点读者数量要依据本地区、本系统读者的比例来权衡发展,盲目扩大重点读者,不是科学的发展读者,会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4)发展读者的地区分布与单位协调安排

发展读者要根据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单位的协调安排,从适用性的方面谋求全方位发展读者。

2.读者的转化

读者的转化是把潜在的读者转化为现实的读者,以扩大读者的数量和层次。

现实读者指的是凡是利用图书馆所属的各种服务设施进行阅读活动的读者群。潜在读者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是指那些有阅读能力,但因种种原因尚未利用图书馆的个体或团体。潜在读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没有利用过图书馆,二是虽然利用了图书馆,但利用不充分,对于图书馆的某些服务项目来说仍是潜在读者,他们都可能转化为现实读者。

潜在读者转变为现实读者,是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对潜在读者的教育应集中在宣传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培养社会的图书馆意识上。具体地说图书馆要为潜在的读者创造各种氛围,努力把潜在的读者转化为现实读者。

(1)开展积极的阅读指导活动

要做到这一点,图书馆就应重视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给读者以健康文明的影响和熏陶,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读者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面对各种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树立高尚的精神境界,正确处理好“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和读者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图书馆进行政治思想导向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读者人生观的价值导向,为读者推荐好书,宣传好书,让读者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人生观念,引导读者树立健康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增强读者的图书馆资源利用意识(www.xing528.com)

读者的图书馆意识直接影响着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程度,而社会的图书馆意识又是决定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图书馆意识淡薄,广大公众对图书馆的社会性质、工作任务以及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了解甚少,缺乏图书馆利用能力,导致了我国图书馆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图书馆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把提高读者的图书馆意识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并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作用,使图书馆的活动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并引起全杜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图书馆也要重视自身的宣传,要让广大的社会成员充分了解利用图书馆资源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意义,了解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借以激发读者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的愿望,从而自觉地、有目的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3)普遍提高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能力

图书馆利用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使社会成员成为图书馆现实读者的根本条件和保证。图书馆利用能力通常包括了读者的阅读能力、查找文献的能力以及利用文献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读者的基本能力。一般说来,潜在读者包括两类社会成员:一类是有阅读能力,但没有利用图书馆的条件;另一类则是具有特定的文献需求而缺乏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对于这两类社会成员图书馆就该通过各种途径将他们组织起来,传授关于图书馆的知识:如开办图书馆知识讲座,介绍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业务部门的设置、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以及利用图书馆的方法,帮助读者获取阅读能力,巩固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能力,为激发和满足读者潜在需求创造良好条件。

(4)现实读者转化为积极读者

图书馆潜在读者转化为现实读者之后,仍然存在着继续发展的过程。图书馆如果不能及时地把握这一过程,对现实读者进行再教育和深入的服务,那么图书馆的现实读者就将流入其他阅读渠道。目前,我国图书馆读者人数逐渐减少,而图书市场读者增多,面对严重的事实,加强读者培训,不断提高读者获取知识、信息和文献的能力,以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吸引读者,是巩固读者队伍的有效措施。实现现实读者向积极读者的转化,首先是要对读者进行文献知识的教育,使读者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和条件上的特殊要求等,为读者充分利用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打下牢固的基础。其次是对读者进行文献检索的教育,提高读者的文献检索能力。使读者能够通过各种检索工具,查找和选择所需要的文献。尤其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中,大量的文献信息都记录和贮存在图书馆数据库中,如何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选择和确定文献,是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关键问题。因而指导读者正确使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是巩固读者需求和利用图书馆的最基础的措施。第三,帮助读者熟悉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和各项服务,使读者掌握图书馆学知识和方法,是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掌握有序化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读者更加快捷、更加广泛、更加准确地选择文献,满足其需求。同时也为读者参与服务、参与管理打下了基础,为现实读者向积极读者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二)划分读者群

由于各类型图书馆的性质、任务不同,因而所服务的读者群就产生了较大的差别,因此,就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采取系列方便读者的措施。

1.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依据图书馆的公众性和读者的特点来管理读者。公共图书馆公众性服务的对象是本地区的全体社会成员,体现公共的性质,尤其在我国更能充分显示这一特点,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是其公共性的真实体现。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类型,是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利用图书馆从事阅读活动的个人用户,包括许多不同成分的个人读者,有老年读者、少年儿童读者、学生读者、教师读者、科技读者、干部读者、工人读者、临时读者等读者类型。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与读者范围广泛,因此,不断发展正式读者、适时调整读者队伍,并依读者群设定藏书分区、方便不同类型读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源是公共图书馆读者工作的经常性任务。

2.科研、专业图书馆

科研、专业图书馆主要面对的读者大多是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读者比较固定,具有文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等特点。文献需求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及时性、阶段性特点,服务的读者主要是本单位和本系统的员工,相对来说较公共图书馆好管理,固定读者较多,潜在读者较少、服务的内容偏于专业等,为生产力服务是科研、专业图书馆真正的出发点。

3.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象不复杂,体现专、深的服务特点,主要也是为本单位、本系统服务。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包括教师读者和学生读者,按照行为特征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1)课题检索与科学研究型读者群体,主要是指在本专业造诣较深,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并得到同行认可的群体,包括专家、教授、承担国家级课题的骨干教师以及博士、博士后群体等。他们在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具有定期性和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文献查询、文献信息定题检索、课题成果查新、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等。(2)知识拓展与教学研究型读者群体,主要是指在教学或科研中不定期地利用图书馆来更新知识结构或从事教研活动的群体,包括广大青年教师,以及在导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从事科研活动,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群体和少量的高年级本科生等。(3)学习阅览与娱乐消遣型读者群体,主要是指临时性利用图书馆进行参考咨询的群体,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实验员、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大部分本科生等。除个别人员需要图书馆提供科研信息之外,主要表现为一般性学习,包括文化知识学习、课外阅读和消遣娱乐。他们的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借阅、查阅、二次文献利用、期刊检索和信息编译,以及文献信息检索的学习和图书信息资料的咨询等。

4.其他图书馆

其他类型图书馆的读者管理也是通过具体特定的读者和为读者服务的特点所决定的。如少儿图书馆,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未成年的读者,在具体的读者管理中采用适合读者的工作特点。

(三)组织读者活动

读者组织是以提高读者获得信息资源的能力并促进图书馆完善管理和服务为目的,由读者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依据读者类型、组织目的、开展的具体活动内容的差异,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是以自然单位为单元创建的读者组织,如高校图书馆可依学院或专业或班级进行设定,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自然单位或职业或年龄进行设定;二是依据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行组建,如①参考咨询群,方便读者及时向参考咨询馆员咨询问题,并群员间相互探讨,②采购咨询群,方便采购人员就订购书目向读者征询建议,同时也方便读者向图书馆提出文献需求,从而提高文献质量与文献利用率,③读者服务群,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各项服务与活动,参与并互动;三是读者自主建立兴趣、交流的组织,如依据研究方向、专业领域业余爱好等组建的学术交流群,文学创作群、摄影旅行群等;四是参与服务管理的组织,如志愿者,读者协会等。图书馆可借助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组织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借助现代信息检索工具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借助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交互,如QQ群,微博,Facebook等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或具有SNS理论体系的数字图书馆。交互平台和交互网络是读者组织的神经系统,也是读者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常规交互形式

读书系列活动、专题展览、各类知识比赛和竞赛、观摩与讲座、图书馆应用专题培训、读者服务的参与等,都是图书馆读者组织通常选择的比较容易实现的交互平台,只要各项活动的策划参与性强、并富有学习和汲取知识的价值,就能激发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SNS网络互动形式

如QQ群、微博,或整合SNS组件、Blog、wiki、RSS等服务功能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在读者的个人图书馆中设立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互动知识服务以及交流服务等基本的功能模块。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包括“借阅情况”、“馆藏检索”、“我的数据库”、“荐购图书”等功能;互动知识服务模块包括“藏书架”、“知识源”、“文献互助”、“迷你博客”、“读书笔记”等内容;交流服务模块则设置网络对话和交流平台,读者通过该模块可以查找和添加好友,组织交流圈,增加交流的机会,帮助读者建立虚拟的人际网络圈;还可嵌入一站式检索系统、RSS聚合等服务功能。SNS可以较好地实现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方便读者进行学术信息的交流和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