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者管理:服务中的保障和实施原则

读者管理:服务中的保障和实施原则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者管理不是游离于服务之外,而是寓服务于其中并最终保障服务的有效实施。读者管理不是特立独行的,它融合在具体的服务实施过程中,并走在服务的前列。(二)读者管理的原则1931年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就体现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管理思想。“读者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理念,也是图书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在读者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尽量不用“不准”、“禁止”、“否则处以……”

读者管理:服务中的保障和实施原则

读者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一个方面,也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所谓读者管理是指图书馆管理者根据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和目标,对图书馆的读者进行有目的的整序,研究其阅读需求的规律,协调其同图书馆的关系,使文献流与读者流有机结合,以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的智力资源得以有效开发。

从读者的角度讲管理就是一种引导、协调和控制。制度作为管理手段在执行时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最优组合,更多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图书馆通过加强对读者的管理,给读者提供一个优良的借阅环境,保障服务渠道畅通,提高服务效率,节省读者时间,满足读者快速获取信息知识的需求。读者管理不是游离于服务之外,而是寓服务于其中并最终保障服务的有效实施。

服务兼具管理,管理也是一种服务。读者管理不是特立独行的,它融合在具体的服务实施过程中,并走在服务的前列。德鲁克指出:图书馆是为它所服务的那些人--即读者而存在的,而不是为在图书馆工作的员工存在的。读者及其需要是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读者。图书馆就成了无源之水,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最终评价者,读者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读者管理的意义

1.图书馆为读者的需要而产生并存在

读者及其需要是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没有读者,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推进,就读者而言,读书或查寻资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图书馆只是其中的一种可供选择的信息源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面对面式的直接服务方式将逐渐减少,读者自身利用网络乃至图书馆的设备进行自我服务的比重将增加。我国图书馆界的同仁已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困境,为增加竞争实力做出不懈的努力,在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引进、工作自动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网络信息的处理等。实力是竞争的基础,但实力的发挥程度则是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观念,提高读者服务的实效,让图书馆成为信息与读者之间的捷径,进而赢得读者,才能走向大社会去赢得竞争。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条件,一个图书馆一旦失去了读者,那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2.读者满意是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现在衡量一个图书馆的作用主要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不在于馆藏的数量和馆舍的规模。只有用良好的服务才能带来社会对图书馆的依赖,从而引起社会的重视,进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都和读者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这些工作的成效,都必须通过读者工作来检验,读者是图书馆内一切工作的总归宿。如何服务于读者、适应读者、吸引更多的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读者的需要,如何不断地根据读者的变化趋势调整其工作策略和工作制度,更好地满足多方面对文献资料的要求,是我们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

读者是否满意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效果,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尺度。图书馆的每一种书刊,从选择、订购、登记、分编、典藏、排架等等到向外借阅,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要经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倾注了图书馆工作者的心血。至于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服务更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这些劳动到底有多少转化为现实的使用价值,能否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有在组织读者反复利用文献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检验,显示其成效。由此可见,读者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我们每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只有充分明确了其性质才能自觉地投身于各项工作的实践活动之中。

在读者工作中,读者管理是可变因素,工作好坏不能直接用数据来衡量和测算,满意程度是最终评价。从多方面为读者服务,它应涵盖6个方面的内容:对待读者的态度;解决咨询的数量和质量;巡视检查频率;数据分析概况;读者利用文献情况的调查研究;合理化建议

(二)读者管理的原则

1931年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就体现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管理思想。“读者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理念,也是图书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读者管理的本质在于服务、在服务中体现读者管理,所以读者管理的原则应是:

1.方便读者原则

方便读者就是要一切为读者着想,从方便读者出发,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方便读者掌握,信息资源组织方便读者利用,服务设施方便读者使用,服务方式方便读者接受等。

2.尊重读者原则

尊重指敬重;重视。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生活中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别人有良好的友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所有的人,不管其地位高低贵贱,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个性习惯、他人的权力地位、他人的情感兴趣和隐私,还要尊重彼此存在的外显或内在的心理距离,不要轻易地去突破它,破坏它,否则就是对对方的冒犯,势必造成对方的戒备、反感和疏远。其实做到尊重别人并不难,有时只需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声敬称、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一张不刨根问底散布流言蜚语的嘴巴,就会给别人的心情带来阳光和温暖,当然也会为您自己带来真挚的友谊和谐的交际。

尊重读者,首先必须平等地对待读者。同为图书馆的管理主体,馆员与读者都应该具有相应的素质和修养。读者管理制度和馆员服务公约同时上墙,就表明读者和馆员是对等的,是规范馆员和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蕴含了馆员与读者地位的平等性,也是对读者权利的尊重。制度是规范每个人的,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制度本身规范的是各种行为,而不是某个群体,使读者心态获得平衡。读者规章制度在语言表达上也要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对读者的管理与对图书、期刊及其他信息资源的管理不同,读者是有思想感情、理想意志、文化知识以及价值观和人格尊严的灵与肉的统一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读者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尽量不用“不准”、“禁止”、“否则处以……”等禁令式的语言、语句,类似语句是对读者自尊心的伤害,使读者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融入感,甚至排斥感,无形中把读者推到了管理者和馆员的对立面,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消极不利影响。(www.xing528.com)

尊重读者一方面尊重读者对信息资源自由选择和平等获取的权利,另一方面还应尊重读者的平等人格,真诚地为读者服务,亲切地与读者交往。尊重读者表现在心理上与读者进行角色互换,要信任读者,不轻率地怀疑和冤枉读者;体谅读者的难处,不刻意为难读者。尊重读者不仅体现在礼貌用语、行为举止上,更重要的是尊重每位读者的信息需求。无论是为了科研还是为了休闲走进图书馆,图书馆都应该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从多种角度开展细致周到的服务,不让读者失望而归;尊重读者的时间,尽量全面、准确、迅速地提供读者所需信息;尊重读者的心理需求,以方便的布局、宜人的环境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3.自律原则

自律是指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读者管理制度是用以规范读者行为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但组织存在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人的潜能和内驱力,使要求和目标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产生从被约束到自律的质变。从管理制度的这个角度,并不取决于从重处罚的条款,强硬的语体,而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对合理的管理目标的认同,达到约束的高境界自律。

4.导向性原则

作为诸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领导活动是特殊的管理,导向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其作用和功能重在导向,这种导向体现在领导为实现目标而进行预见、向导、引导、指导、疏导工作的全过程。自强自立、平等竞争、创新进取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兼有“社会人”和“经济人”双重属性的高校读者,到馆获取所需知识是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图书馆管理者应从方方面面营造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

读者管理不应仅停留在预防或控制错误行为的层次上,应该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导向,配合其他教育,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产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每个图书馆在自己的发展中,应重视自己的文化建设,并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它特有的作用。一个没有自己文化内涵的图书馆,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难以在读者中产生凝聚力和影响力。

5.平等原则

人生来是平等的,这种特性不会因个人身份、职业、贫富的差别有任何改变,它体现在一切现有的社会关系中,也必然地存在于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问。平等权利是指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应有的公平、公正地获取文献信息的权利以及人格应受尊重的权利,很多国家已将此写进图书馆法,从法律上保证读者的平等权利不受侵犯。在具体行为中,它包括读者与图书馆员权利平等和读者与读者权利平等。

首先,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图书馆的首要目的是提供服务,即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取他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图书馆员和读者在整个图书馆系统中是作为对等实体出现的,应履行对等的权利义务。

其次,读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图书馆一般为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使用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理应为全体纳税人服务,不分贫富和贵贱,谁也没有权利剥夺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一位教授和一位打工仔在图书馆员的心中应该享有同样的地位。

我国普遍存在的读者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源于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不平等。图书馆员虽然实质上只是国家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却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信息资源的拥有者,理所当然地决定着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

6.依靠读者原则

我国的各级图书馆工作条例或管理办法几乎都规定读者对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有批评权、建议权。这一规定是根据读者在图书馆中的地位而定的,一个图书馆办馆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如前所述,读者在整个图书馆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必须充分体现读者的意志。只赋予读者批评建议权是片面的,应该赋予读者更多的权利,即读者对整个图书馆工作参与的权利。

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工作应包括:参与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使其有利于图书馆自身的健康发展和读者权益的有效维护;参与图书馆的业务建设,其中最主要的是参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因为读者作为使用者有权对其文献内容、信息量度做出评价;对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方式、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使其更符合读者的意愿;对图书馆的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读者的权益。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可以建立图书馆主页,在网页上设立“读者之友”窗,通过该窗,读者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和建议,直接与图书馆员进行对话、交流,便于其主客体角色转换,参与图书馆的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