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需求可以划分为表达需求、认识需求、潜在需求三个层次,“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检索服务类型也可相应地分为三种。
(一)满足表达需求的信息检索服务
表达需求是指用户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需求,这些需求是明确的,图书馆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服务方式有定题检索服务、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查新检索服务。
1.定题检索服务
定题检索服务是图书馆较早、较成熟的一种服务方式。数字时代的定题检索服务更是结合了先进的信息传送技术,成为图书馆界广泛开展的一种服务类型。
定题检索服务是图书馆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在一定的检索范围内,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检索结果传送给用户。检索结果是题录、文摘、全文,还是其他类型,也依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选择。
定题检索服务根据用户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最新的信息发送给用户,有的周期很短,这样用户就能随时跟踪本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发展情况。
定题检索服务专业性较强。一般要求用户划定检索范围,用户选择几种期刊或几十种信息源作为检索的对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用户划定的范围进行检索。
检索结果根据用户的需要而定。用户对检索结果有不同的需要,如题录、文摘、译文、全文等,定题检索服务根据用户的需要加工、处理检索结果。
例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用户的科研需要,对用户事先选定的专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文献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可为用户提供从课题前期调研、开题立项、中期成果、直到成果验收的全过程的文献检索服务。对用户所委托的各种研究课题、学位论文课题等进行专题检索,以书目、索引、文摘、全文等形式提供给用户。并且根据用户要求出具检索报告。
2.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
在信息检索服务中,不同的用户由于拥有的检索知识和所处领域不同,检索习惯也不同,初学者用简单检索,专业人员用高级检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专业概念的情况,不同用户的获取信息方式、对检索结果的排序等都有可能不同。因而个性化的信息检索定制服务是信息检索服务“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
(1)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与社会中崇尚个性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个性服务是一种“量身定做”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服务业(如旅游、电信等领域)目前的主要服务方向。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信息服务行业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环境、服务产品、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逐步发展起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用户可按照自己的目的与需求,在某一特定的网上功能和服务方式中,自己设定网上信息的来源方式、表现形式、特定网上功能及其他网上服务方式等,以达到最为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网上信息服务内容的目的。
个性化信息服务也是图书馆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是近年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一较宽泛的概念,本章仅用的是它的下位类—-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的概念。
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指的是用户根据自己的目的与信息需求,在图书馆提供的检索服务中,将自己与检索有关的活动记录下来,可建立自己的有个性化的界面,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浏览的期刊和相关主题,也可长时间地保留和调用自己的检索策略.满足自己检索的需要。其特点有:
①需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
构建个性化信息代理模型,将个性化信息从全部信息集合中分离出来,构建用户代理模型,跟踪用户行为,学习、记忆用户兴趣。通过描述用户的兴趣特征建立个性化用户模型。
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传统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用统一的模式全方位地满足各类用户的一切需求,但实际情况是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数字时代的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可依据用户的检索习惯、范围、策略,达到检索的目的。
③实现主动的信息服务
用户的检索过程是充满个性化的色彩,但图书馆通过为用户的服务,不仅能满足用户的“显需求”,并能为用户提供拓展和延伸其需求的发展空间,启发其“潜需求”,帮助用户表达信息需求,实现主动的信息服务。
(2)个性化定制信息检索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①Web数据库技术:完成用户登录、身份认证、数据匹配等。
②网页动态生成技术:包括ASP、ISAU、CGI等技术,完成用户的个人检索界面的制作。
③数据推送技术:利用推送(PUSH)技术,完成信息的定向传送。
④过程跟踪技术:跟踪用户的检索兴趣,以便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⑤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保护用户的隐私、保证系统的安全等。
⑥信息挖掘与智能代理技术:由知识库、规则库、推理机、各代理间的通信协议等组成的智能代理技术,可有效地跟踪用户的需求所在,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
(3)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的内容
①个性检索模板定制:根据用户专业领域,检索目的、检索的深度需求、时间需求、语言需求、数量需求等限制,进行个性检索模板定制。
②检索工具定制:可定制检索的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③检索表达式定制:根据需要可定制检索表达式,提高检索效率。
④个人词表定制:由于个人所处的专业领域与兴趣相对固定,他们所用的关键词相对有限。个人词表的定制可以帮助用户选词,确定检索范围。
⑤结果处理定制:根据个人的具体需求,可以对检索结果进行定制。
⑥检索历史分析定制:从用户的检索历史分析,可确定用户的需求所在。
⑦检索界面定制:可拥有自己的检索界面,方便,不受干扰。
⑧个性化信息推送:对于需要的信息可定时地传送。
3.查新检索服务
科技查新服务(以下简称“查新”)是为了避免科研项目的重复研究,以及客观地判别科技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凡国家、省、部、市、地等各级科研项目的开题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新产品开发以及专利申请等,均需进行查新。查新针对某一特定课题进行,其结果是为被查课题出具一份“查新报告”。在整个科技查新过程中,查新检索是一个重要环节。
1.查新服务的发展与定义
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为了提高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与奖励的严肃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采取了不少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其中,为了避免科研课题重复立项和客观正确地判别科技成果的新颖性而设立了查新工作。查新是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萌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情报咨询工作。
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进行操作,并做出结论(查新报告)。
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查新是以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做出结论。查新有较严格的年限、范围和程序规定,有查全、查准的严格要求,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但不是全面的成果评审结论。这些都是单纯的文献检索所不具备的,也有别于专家评审。
查新的对象主要包括: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人或机构;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各种基金项目、新产品开发计划的人或机构;各级成果的鉴定、验收、评估、转化;科研项目开题立项;技术引进;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要求查新的项目。
2.查新的作用
(1)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
科研课题在论点、研究开发目标、技术路线、技术内容、技术指标、技术水平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在正式立项前,首要的工作是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内外的有关信息,查清该课题在国内外是否已研究开发过。通过查新可以了解国内外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研究开发方向;是否已研究开发或正在研究开发;研究开发的深度及广度;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等等。这将为判断所选课题是否新颖提供客观依据。这样可防止重复研究开发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据统计,我国科研项目重复率达40%,而另外60%中,部分重复又在20%以上,与国外重复也约占3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国外已公开的技术。
(2)查新可以为科技成果的鉴定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
例如某企业为成果鉴定,要求通过查新确认他们的“轻烃燃气灶具”项目为国内首创,经查新证实,国内已有此灶具的报道,从而否定了“国内首创”的评价。该企业十分后悔在立项时未经项目查新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
查新还能保证科技成果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这些工作中,若无查新部门提供可靠的查新报告作为文献依据,只凭专家小组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难免会有不公正之处,可能会得不出确切的结论。这样既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又妨碍成果的推广应用。高质量的查新,结合专家丰富的专业知识,便可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3)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信息源于不同的载体已成为普遍现象,这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关研究表明,技术人员查阅文献所花的时间,约占其工作量的50%,若通过专业查新人员查新,则可以大量节省这些时间。查新机构一般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完善的计算机检索系统,能提供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的全面服务,如通过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提供的世界者名的SCI(科字引文索引)、CA(化学文摘)、EI(工程索引)、NTIS(美国政府报告)、WPI(世界专利索引)等近千个科技、经济、商业等资料的数据库,内容涉及各种学术会议和期刊的论文、技术报告、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科技图书、专利、标准和规范、报纸、通告等,收藏的数据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最新可查到几分钟前公布的信息。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些系统包含了世界上98%以上的机读文献,基本能满足科研工作的信息需求。
3.科技查新的性质
科技查新的性质首先表现在对新颖性的审查。科学技术是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它的灵魂在于创新。如果一个科研课题没有新颖性,那么,立题论证其“需要性”、“可行性”,或在成果鉴定时评价其“先进性”、“实用性”都将失去现实意义。科技查新首先要审查该项目或课题在国内外有没有人做过,是否有相同或类似的研究,以避免科研工作的重复或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科技查新工作也要对课题或项目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进行审查。特别对于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大型设备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要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价。在科技查新工作开展的初期,比较注意对项目新颖性的审查和评价,随着查新工作的深入,提出了对项目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综合评价,或称“三性论证”,这是对查新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科技查新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咨询。一般咨询只提供有关的文献线索,不对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对比。科技查新也不同于一般的文献检索。一般的文献检索只是根据课题查找一些光盘或数据库,帮助找到所需文献,也不对课题进行评价。
科技查新是较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服务工作。
4.科技查新工作的程序
科技查新工作的程序包括4个步骤:接受课题、文献检索、分析对比、撰写查新报告。
接受课题是查新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确保查新工作质量的基础。首先要求用户填写科技查新委托书,内容包括:查新目的、查新范围、查新课题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主要工艺、结构特点、原材料、研究方法、结论等)、主要性能指标、主要用途、创新点等,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查新课题委托书的填写既要全面,又要简明扼要。专业性较强的查新课题,应有与该专业较接近的查新人员协助接待。接受课题后,应对课题进行分析、理解。分析课题是查新人员判断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找出该课题的新思想、新见解、新方法所在之处,以确定查新重点,为新颖性审查的具体对象进行分析。
进行文献检索前,首先要确定该查新课题所应使用的关键词、主题词和分类号,并根据查新重点确定检索途径,然后进行检索。查全率是文献检索的核心,因为新颖性的审查就是要回答国内外有没有与该课题相同或类似的文献报告。
分析对比,是指从检索命中的文献中,选择最主要的相关文献,与课题提出的新思想、新见解、新认识进行异同比较。主要的相关文献较多时,可将文献分成几类,分类论述。也可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对比文献时,要针对课题的主要技术内容、技术特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以审查该课题是否有实质性的创新,研究的深度广度如何,主要技术指标处于什么水平。通过相关文献的对比,查新结论就比较明确了。
查新报告是查新工作的最终体现。查新报告由下列几部分组成:封面;项目主要内容说明和查新要求;国内外文献检索范围、时限和情况;检索结果说明和查新结论。
文献检索情况应包括:检索词、分类号、检索刊物和数据库名称以及查到的文献情况等。最好以表格形式体现出来。
查新结论是查新工作的核心,应体现出查新的内涵。查新是以该课题的创新点为论点,以对有关文献的分析比较为论据,来论证该课题是否具有新颖性。查新结论一定要客观,具体,实事求是,不能加进个人的观点意见。
(二)满足认识需求的信息检索服务
用户的认识需求是用户感觉到但不能表达出来的需求。图书馆在长期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和用户的交流,能捕捉这些需求,并力求提供满足认识需求的服务。而且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讲,它服务的用户对象是特定的,不同用户信息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也为这类服务创造了比较大的空间,因而满足用户“认识需求”的信息检索服务开展得较多,包括浏览式检索服务、学科信息门户服务、网络信息导航服务等。
1.浏览式检索服务
浏览式检索服务是图书馆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检索习惯的改变而进行的检索界面的改造,主要用在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www.xing528.com)
浏览式检索服务是符合人类思考习惯的一种检索方式,人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选择文献,在阅读浏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对所感兴趣的问题有一大致的了解。数字时代更为用户这种“浏览式检索”提供了便利条件,超文本和多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使用户在信息查找中如鱼得水,在浏览的过程中发现兴趣所在。浏览式检索符合用户的立体思维方式,因而在图书馆得到普遍使用。
浏览式检索服务较多地应用在书目检索、数据库检索和主题检索中。
书目检索中的分类途径是浏览式检索常用的,按照索书号的顺序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索书号的前后位置浏览,以便了解有关文献。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的索书号检索。
数据库检索中刊名的检索应用浏览式较多,对一期刊物的内容按实际出版情况展现给用户,方便用户对此刊内容的阅览。如万方数据资源检索系统的数字化期刊检索中,可以将一个刊的某一期按该刊的原有内容提供给用户,方便用户对此刊特色、文献内容的了解。
主题检索中主要是将主题提供给用户,方便用户选择。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的主题词浏览,将相关上下位类的主题词集中在一起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选词,以提高检索效率。
综上所述,浏览式信息检索服务的定义可以归纳为:根据用户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浏览式检索将某专题、某主题词或某一载体的文献,立体地呈现给用户,帮助用户理解此主题或专题的含义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浏览式检索服务由于将信息技术与用户的检索习惯结合起来,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为用户集中相关的文献、信息。浏览式检索实际是将相关的文献、信息集中起来为用户服务,是一个相关的文献信息集合。
②帮助用户确定所需要的文献和信息。用户在检索时,很多时候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是非常明确,在浏览的过程中通过了解相关的信息与资料,可能会确定自己的需求。
③符合用户思考时的规律。浏览式信息检索延伸了用户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范围,立体地架构了用户思维时的信息空间。
在图书馆提供的书目检索和数据库商提供的数据库检索中,有许多浏览式检索为用户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系统的索书号浏览。若检索G525类的文献信息,在索书号中输入G525(“中国教育--教师”类目),有关G525的文献信息就会展示在用户面前。用户对此类的文献可作总体了解。
美国《化学文摘》可以作为刊名检索的浏览式服务的例子。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服务社编辑出版的CA光盘数据库,提供2个检索界面和2个辅助检索界面。
在浏览检索界面中有2个对话框和2个执行按钮。“Find”对话框用于输入检索术语的前缀,目的是加快检索词的定位。“Index”对话框是指定检索词的检索途径。浏览检索界面提供15个可浏览的检索的途径,通过这些途径的浏览和指定。
可直接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浏览检索界面可供浏览的15个检索途径为:
Word(关键词):标题、文摘、关键词、索引条目;
CAS RN(CAS登录号):索引条目;
Author(作者):作者;
Gen Subj(普通主题):索引条目;
Patent No.(专利号):*专利号;
Formula(分子式):索引条目;
Compound(化合物):索引条目;
CAN(化学文摘号):化学文摘号;
Organization(单位):作者所在机构:
Journal(期刊):期刊出处;
Language(语种):文种;
Doc Type(文献类型):文献类型;
CA Section(CA类目):CA分类;
Update(更新):——。
在浏览检索界面中检索,不需输入任何检索词,只要在浏览中选定所感兴趣的词,按“Search”按钮便能得到有关检索结果。
2.学科信息门户
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Information Gateway,SIG),指的是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和服务集成为整体,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学科信息门户中的信息经过鉴定和选择,是用户获取有价值网络学科信息的重要入口点,是图书馆界借用商业信息门户概念和技术,并结合文献信息处理的传统经验,解决通用信息门户难以适应网络学科信息组织和利用问题的结果。
SIG最早提出者之一T.Kock归纳SIG的特点有:
①一种联机服务,提供对其他基于站点和文档的链接。
②通过人工选择和筛选信息。
③智能产生包括注解和评论在内的信息描述信息,可能的话提供分类、主题标引。
④智能构建分类浏览结构。
⑤至少支持部分和手工构建单个信息资源的(书目)元数据。
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和发展在国外一直很活跃,如SOSIG、EELS、BIOME、AVEL、GEOGUIDE、ADAM等都是比较成功的典型。国内在此方面起步晚,动作缓,主要有高校系统的重要学科资源导航系统,以及中国科学院正在建设中的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项目等。纵观这些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和运行,可以对学科信息门户进行更精确的表述:它是针对特定学科或主题领域,按照一定的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规范的资源描述和组织体系,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描述和组织,并提供浏览、检索、导航等增值服务的专门性信息门户。通过采取综合的控制措施,它有效地解决了网络信息资源在体积、检索、质量和可信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了学科研究本身信息需求的特点,使科研人员可以从一个单一的入口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它的最新发展方向是向更深层次的信息整合和服务集成,以及支持分布式跨门户的浏览和检索服务支持等。
3.网络信息导航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没有组织的虚拟体,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散布在信息的海洋中。用户虽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网络检索工具查找所需的信息,但由于搜索引擎的商业运作等原因,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快,但质量及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对信息利用的整体考虑较弱,利用起来不方便。建立网络信息导航的目的就在于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的集合,便于用户获取信息,减少他们查找信息的时间,使他们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与科学交流。
图书馆网络信息导航指的是在图书馆主页上介绍、分析、评价各种网络信息源,指导用户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导航是图书馆根据本馆用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网上信息,并经过图书馆员的筛选与鉴别。
具有简单的分类体系,有些具备主题检索功能。按学科收集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信息导航页面上,为用户提供分学科网上信息导航。
网络信息导航通常是一综合的系统,如高校图书馆根据用户状况和馆藏建立的网络学术信息导航,包括机构、学会协会、专家学者、学术期刊、电子期刊等栏目,满足教师、学生等用户的学术信息方面的需求。
网络信息世界是一个多变的世界,信息导航应不断地维护,调整更新内容,适应用户的需要。
(1)信息源的获取
网络信息导航中信息获取途径一般可分为手工查找与计算机检索两种。
搜索引擎:是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来源,特别是那些数据量大、内容丰富的综合搜索引擎是建立学术导航系统中需要着重利用的。如GOOGLE、SOHU、SINA、LYCOS等,所含的专业信息丰富,是网络信息导航系统信息源的首选。另外元搜索引擎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专业期刊:是学术信息的重要来源。目前专业杂志的网络版出现得很多,在书本式的杂志上都有其网址的介绍,这些可作为搜集的重要内容。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对某一专业的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非常清楚。可以通过图书馆期刊部门获取或在图书馆专业阅览室找到。
组织机构:是获取专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学会协会、研究机构、管理机构等内容。可以从搜索引擎的国家与地区栏目中获取。但相对来说,网上的专业组织机构在搜索引擎的一级类目中很少,可从专业类目中提供的学会协会、院校等机构的网址入手,在它们的相关链接上可以找到许多专业机构的网址,这样环环相扣,就可得到本专业相对完整的组织机构网址录。
(2)网络信息导航的内容
网络信息导航的内容须根据图书馆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充实。
网络电子期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学术网络与因特网的建立出现的通过网络传播的出版物,可分为电子学报、电子快讯、网络电子期刊等类型,大多提供检索手段,现已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可成为专业人员进行研究的重要信息源。
学术会议是专业人员互相交流、获取最新研究成果,了解专业最新发展趋势的场所。网络上的学术会议大多是在线会议和学术会议的通告。在线会议有时间的限制,但无地点的限制,专业人员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会议,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术会议的通告内容有关于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议程、注册等,另外在会议进行时有会议通报、会议论文等内容,这些都是重要的学术信息源。
某一专业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是专业人员查找信息的重要入口,可以将他们的主页收集起来提供给用户。
学术论坛、聊天室、专业新闻组,相当于传统科学交流中学者之间直接的对话与讨论,是专业人员抒发思想、灵感等的重要场所。对于此类信息的收集,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专业的一些最新发展或动态,用户之间彼此启发思维,使最新的学术信息得以传播。
相关资料,如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统计资料等,对专业人员能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对它们的收集可使专业人员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
组织机构,包括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管理机构等,是专业信息的集散地,对这些信息的收集是学术导航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学会协会在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理论中被形象地称为“看不见的学院”。
通常情况下,网络信息导航是图书馆主页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规模大小不一。
4.跨库检索服务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是多样的,不仅有自己建设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也有购买的数据库。这些异构的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服务、结果处理等方式各不相同,数据库标准和结构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检索时必须了解各个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限制,利用不同的工具和协议。这给用户利用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须实现这些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已实现部分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比如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拥有CNKI系列数据库和异构数据库共100余个,可以单库检索,也可以选择多库同时检索。
(三)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知识服务
用户潜在需求是没有认识到的需求,这些需求大量地存在于用户的潜意识中,通过外界的刺激、阅读、思考等活动激发。满足此类需求的信息检索服务没有可行的方法,但利用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等技术可部分满足用户深层次的信息需求。
关于知识服务,目前国内尚无标准和一致认同的定义。一般认为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升华,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是一种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它所提供的知识层次的信息资源应该是面向实际需求的、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它提供的内容信息应该是按照知识概念体系组织的。在这个知识概念体系的框架内,各类信息都可以在数据网络的基础上,跨越不同的知识库,按知识概念和学科门类在知识信息资源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从而建立起超越地域限制和具有可扩展性的巨大的“知识网络”,满足用户实现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在更具专业化与个性化的水准上获取知识的需求。
第一,知识服务面向特定群体的深层次需求。
第二,知识服务注重信息与知识传递的深度与质量。
传统信息服务满足一般性、参考性的信息和知识的需求,而人们更需要获得决策导向,深刻揭示事物发展规律,能带来极大竞争优势的知识和智慧。
知识服务是融入用户科研之中和用户决策过程的服务,是基于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基于分布式多样化的动态资源和系统的服务,是基于综合集成的学科门类知识服务,也是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服务。从用户角度看,知识服务是能够提供满足个别需要、方便适时和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智能的系统性服务。
建立良好的知识服务,须依靠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推动和知识发现技术等,这些技术是实现知识服务的基础。知识发现是从数据集合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复杂过程。知识发现将信息变为知识,从数据矿山中找到蕴藏的知识。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知识网络工作,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获得技术可实现性。高精度全文文本检索、知识搜索引擎、分类和聚类、信息过滤、内容检索、多媒体检索、信息抽取、自动摘要、文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Web services、语义Web,以及内容的组织、服务、共享、互操作和可视化等标准与规范,为知识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图书馆界须着眼于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努力跟踪和积极探索,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知识的采集、利用、传播、提炼、发现等服务中。这是知识服务的技术基础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