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在方法上是管理过程的系统化。系统化管理是现代图书馆管理最本质的特征。这个本质特征把现代图书馆管理同传统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区别开来了。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到系统化管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系统化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最新阶段,它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1.整体性
把图书馆看成是一个系统,图书馆的一切活动被看成是一个整体。要使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有现代的管理思想。要有效地实行现代图书馆管理,就不能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津津乐道于已有的管理经验,而应该不断学习,勇于革新,开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应当对图书馆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质的划分并规定量的比例,逐步建立起图书馆系统各层次、各环节的数学模型,保证系统管理的有效实现。要根据工作目标和工作环节的分解,实行定额管理。工作定额是指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实行定额管理.是图书馆劳动组织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行定额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另外,要辅之以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推动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使图书馆系统正常运行,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否则,工作无依据,办事无准绳,奖罚无根据。
第四、必须有统一的业务标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活动必须规格化、条例化。
第五、必须有合理的智力结构。所谓合理的智力结构,就是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学科结构要合理,既要有图书馆学信息学人才.也要有自动化技术人才,还要有其他各专门学科的人才;此外,各层次人才要成比例。有研究者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后,认为对图书馆业务人员而言,应当建立1:3:9或1:5:15的人才结构比例。即1名高级馆员配3-5名馆员,1名馆员配3-5名助理馆员。但是,图书馆的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基础不同,智力结构也应各有不同。(www.xing528.com)
以上五个方面,是构成图书馆活动整体性的基础。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整体与局部,物力与人才,定量分析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各方面的关系。
2.关联性
图书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十分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例如,拒借率是图书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但产生拒借率,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方面的原因,有文献整理与目录组织工作方面的原因,有流通借阅工作方面的原因。要全面地分析各个工作环节造成拒借的具体原因,加强全馆各部门业务工作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岗位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拒借率。
3.均衡性
图书馆系统是一个运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不仅要取得与外部环境的平衡.而且要取得动态的体内平衡。所谓图书馆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即要求图书馆的全部活动目的都要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及文化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要。所谓图书馆内部的均衡,即要求各子系统的目标必须服从图书馆系统的总目标,保证图书馆与外部环境均衡的实现。例如:目录组织体系与馆藏文献组织体系间的平衡,备查性文献与流通性文献之间的平衡,建筑设备与日益增长、类型复杂的文献资料之间的平衡,人员配备与各项业务工作的需要之间的平衡等等。总之,要努力实现图书馆系统各环节、各层次协调均衡地发展。
综上所述,整体性、关联性、均衡性共同构成了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特征。它要求把图书馆看成是由许多既有分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的统一体。图书馆管理必须从全局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分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而不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应顾及图书馆系统内各环节、各层次之间的固有联系,而不能把相关的环节割裂开来去解决管理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