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是是非非每天都发生着,不管怎么样,你都得要和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处下去。这就需要你在他们中间塑造一种受欢迎和欣赏角色,以便使身边的同事都不至于小看你或抓住你的某个话柄找你的麻烦。
1、与患“红眼病”的同事怎么说
妒忌你的同事有时说话肯定会很冲、带刺,如果你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回击,则积怨只怕是越来越深,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试想想,钢刀若砍在石头上,肯定会溅起火星;如果是砍在棉花上,则软绵绵无力。对方一定不会再强硬下去,因此就不会给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快。
下面就是一则很好的例子,希望聪明的你能从中受到启发。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之后,接着又在渑池会上巧妙地跟秦王争斗,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惠文王见他功劳大,就提拔他做了上卿,地位还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这样一来,廉颇可恼火了,他对人说:“我在赵国做了多年的大将,为赵国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而蔺相如本来是一个出身低下的人,只靠说了几句话的功劳,就把职位摆在我的上边,我实在感到没脸见人。”他扬言:“我要是遇上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廉颇这些话后,就处处忍让,尽量不与廉颇见面。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碰巧遇上廉颇,就连忙驾着车子躲开他,蔺相如身边的人,看到这种情形都很生气,说蔺相如太软弱、畏缩了,不用说是他,就是在他身边任职的人也感到羞惭,于是大家都说要离开他。
蔺相如向他们解释说:“你们想想看,秦王那样的威严,我还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当面斥责他,我蔺相如再不中用,也不会单惧怕廉颇将军。我是在想,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只是因为我们的文臣、武将能同心协力的缘故。我与廉颇将军好比是两只老虎,如果两虎相斗,必然不能共存。我之所以采取忍耐的态度,正是考虑到国家的安危,所以得抛弃个人的私怨呀!”
这些话很快就让廉颇知道了。这位老将军对照自己的言行,感到既悔恨又惭愧,为了表示自己认错改过的诚意,就脱掉上衣,背上背着荆杖由宾客领着来到蔺相如家里请罪。一见蔺相如,老将军就恳切地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意思是说:我这个粗鲁的人,不知道将军对我能如此的宽宏大量啊!
从此,蔺相如和廉颇这一相一将,情谊更加深厚,终于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
从上面这则历史故事我们可以受到一些教育,我们在同妒忌自己的人相处时,应避其锋芒,不要以硬碰硬,所使用的语气也不要咄咄逼人,一方主动示弱,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有利于使自己的形象得到更高的提升。
2、与意见不合的同事怎么说
常言说,七爷子、八条心,一个家里尚且如此,在社会上,与同事、朋友意见不统一,心眼不合拍的人则是大有人在,这里,我们撇开其他的不说,单说在办公室里与同事意见不合时该怎么把握说话技巧。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与意见不合的人说话,首先要创造出谈话双方心理相容的气氛,唯有先使对方心理与你的心理相容,他(她)才会坐下来听你的话,才有可能达到你谈话的目的。要使对方一步一步地向你的观点靠近,这就要求你的谈话内容不能超出对方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一旦超出其心理相容度,对方听你的话就更不顺耳,对你的意见就更大了,与意见不合的人说话,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摸清意见不合同事的底细
尽量找到你所面对的固执己见的原因及其真正的想法。设想你那些同事最欣赏的做法,坦诚地向他们承认,你也欣赏那样的做法。仔细听他们说些什么,然后向他们重复其观点,因为这些人很高兴你认真听取并了解他们所说的一切,如果你首先与其站在协同的一边,然后循循诱导,这样也许会使他们更容易妥协让步。
如果你不便直接出面,还可以找个中间人帮你疏通,劝说那个脑筋不转弯的同事,让他替你讲明你的理由正当而充分。当然,你请去充当说客的这个中间人,必须自己要信得过才行。如果自己信不过,让他去当中间人,未必会真心帮你调解,有时还会帮倒忙。
聪明的你始终要记住:与意见不合的同事说话,你所采用的方法应使他觉得你在跟他进行商量,而不是一种对抗和挑战!
(2)对症下药,寻找共鸣
摸清了与你意见不合的同事的底细时,你就要寻找问题的症结,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去寻找共鸣。
那么,如何一开口便获得期待中的“赞同反应”?
甚为简单!是先找到一个共同的赞同点!——这是林肯成功的秘诀。林肯甚至在讨论高度火爆的奴隶问题时,都能找到这种共同的赞同点。
面对异议时,一般人的做法是在自己有充分理由可以对抗对方提出的不满时,都会从正面攻击对方的抱怨,暴露对方的不对,但这种作法反而会使对方的不满情绪愈来愈高昂,态度也会更强硬,所以不算是有效方法。应该像下例一样,故意重视成为焦点的问题,对方会因为事情弄得太大而感到害怕,抱怨的锋头会迟钝下来,便会自动收兵。
某大公司为了新开发的制品是属于都市型或是乡村型,而产生两派相对的意见,引起相当大的争论。公司经理看到部下这么争论不已,便宣布暂停开会。当再度开会时,本来主张是乡村型的某带头人却这么说:“大家若主张都市型的话,我也会觉得不无道理。因为我从小在都市生活,对乡村不太了解,所以我也不敢断言,我只是觉得像是乡村型。我很愿意再听听主张都市型的意见,使我态度的转变更合理。”于是争论变成了讨论,气氛好多了。后来又展开长时间的讨论,结论是属于乡村型,而且本来对立的双方心中都没有芥蒂地欣然赞成。
3、与有矛盾的同事怎么说(www.xing528.com)
不管同事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俗话说得好:“忍字头上一把刀”,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什么行差踏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逼你走向绝境。至于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豁达的情操呢,让心思意念集中在一些美好的事情上,如:对方的优点,你在公司里所奠定的成就等,当你的报复或负面的思想产生时,叫自己停止再想下去!
当你偶然发现某位跟你十分默契的同事,竟然在你背后四处散播谣言,数说你的不是和缺点,你才猛然觉醒,原来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对方的表面文章!
震惊之余,你可能会想,跟他一刀两断吧!这样不好,因为你们是天天在一块上班,进出都会照面,如果你明着和他闹翻,两人相见也分外仇恨,你一定会吃亏,一则别人以为你主动跟他反目成仇,问题必然出在你身上,这无形中给对方又多一个借口去伤害你。所以你要大度一点,不如这样想:肯定是自己某些方面确实有缺点,你能做的就是改掉不良的缺点,不断完美自己,努力做个受欢迎的人!
不过,对这样的同事,只要暗中将自己跟他的距离拉远就行了,因为你知道他一个不可信任的人,一个两面三刀的人。但表面说话时最好保持以往跟他的关系,面对狡猾之人,你私下里不妨偶尔语带双关去刺激他一番,跟他提个醒:
“世途险恶,最亲密的人有时会是最大的敌人。”
“父母常教我要分辨忠良,不要轻信他人。”
你的同事自然会明白你的言外之意,也许会有所收敛。如果他依然如故,你不妨去找一个走中间路线的同事,恳切地或旁敲侧击向他探问,究竟同事们对你有什么不满,当知道了问题所在,请冷静地检讨,认定自己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努力显示自己的改变,然后努力将他们看着不顺的地方,加以完善自己。这样一来,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进步的你,你的形象还会和以前一样的好。
这样做不是没有性格!也不是妥协!更不是窝囊!而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对工作的一种赤诚!而诚意对同事间相处是十分重要的,大家相处融洽,合作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4、与“小人”同事怎么说
明朝庞尚鹏曾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古人谨慎待人避免以言取祸的经验之谈。以下是从《圣贤书》中摘抄了几条说话古训,现翻译成白话文:
(1)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为人处世,说话最忌讳毫不保留,聪明最忌讳全部显露,好事最忌讳样样占尽。
(2)对于心怀叵测、不苟言谈的人不要表露真心实意;对于固执己见、一味争胜之人应防止失言;交浅而言深,你倾吐的真诚却换来颠倒黑白的诽谤;这是自古以来都应引以为借鉴的。
(3)不了解情况就发言是不明智,知道情况而隐瞒不说是不忠诚;应当沉默之时却要说话,所说的话就如污垢;应当发言时却沉默不语,这种沉默就如灰尘;不该说的偏要去议论,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应该说的却一声不吭,这是愚钝的表现。
(4)议论别人只应称赞别人的优点长处,而对别人的短处应简略地一笔带过,切不可张扬别人的过失。这不仅可以修身养德,而且还可以少招怨恨,消弭灾祸。如果想规劝别人,也只能委婉地对他讲,不能做得太过分了。
能够做到上述这些,也就能够避免和“小人”走得太近,不会被小人陷害。可是还是有善良之人上了当,有名的“戊戌变法”就是一个最好的历史见证: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的活动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他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慈禧太后控制着朝政。光绪帝想借助变法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慈禧太后势力。作为慈禧太后,她当然感觉出自己权力受到威胁,所以对维新变法横加干涉。于是,这场变法运动实际上又变成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用人权和兵权均掌握在慈禧的手中。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 “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所以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荣禄——慈禧太后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小多了。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封给他侍郎的官衔,旨在拉拢袁世凯,为自己效力。
当时康有为等人也认为,要使变法成功,要解救皇帝,只有杀掉荣禄,而能够完成此事的人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
谭嗣同说:“现在荣禄他们想废掉皇帝,你应该用你的兵力,杀掉荣禄,再发兵包围颐和园。事成之后,皇上掌握大权,清除那些老朽守旧的臣子,那时你就是一等功臣。”袁世凯慷慨激昂地说:“只要皇上下命令,我一定拼命去干。”谭嗣同又说:“别人还好对付。荣禄不是等闲之辈,杀他恐怕不容易。”袁世凯瞪着大眼睛说:“这有什么难的?杀荣绿就像杀一条狗一样。”谭嗣同着急地说:“那我们现在就决定如何行动,我马上向皇上报告。”袁世凯想了想说:“那太仓促了,我指挥的军队的枪弹火药都在荣禄手里,有不少军官也是他的人。我得先回天津,更换军官,准备枪弹,才能行事。”谭嗣同没有办法,只好同意。
袁世凯是个心计多端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没有看透他。袁世凯虽然表示忠于光绪皇帝,但是他心里明白掌握实权的还是慈禧太后和她的心腹,于是早和慈禧太后的心腹们勾搭上了。如今他更加相信这次争斗还是慈禧太后占了上风。所以,他决定先稳住谭嗣同,再向荣禄告密。
不久,袁世凯便回天津,把谭嗣同夜访的情况一字不漏地告诉荣禄。荣禄吓得当天就到北京颐和园面见慈禧太后,报告光绪帝如何要抢先下手的事。
第二天天刚亮,慈禧太后怒冲冲地进了皇宫,把光绪帝带到瀛台幽禁起来,接着下令废除变法法令,又命令逮捕维新变法人士和官员。变法经过103天最后失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杨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砍下了脑袋。
袁世凯这类奸雄式小人,为邀功请赏,飞黄腾达,更不惜让人掉脑袋,可见小人之心险同刀子。变脸的小人不可信任,但不可不知。他们惯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过河拆桥,不择手段。他们在你春风得意时,即使不久前还是“狗眼看人低”,马上便会趋炎附势,笑容堆面;而当你遭受挫折,风光尽失后,则会避而远之,满脸不屑的神气,甚至会落井下石。因此告诫普天下的善良之人同“小人”同事说话时,务必管理自己的话匣子,切记“祸从口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