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先民创造了彝文,并用彝文记录并保留下来种类繁多、卷帙浩繁、体裁庞杂、内容丰富的彝文文献。从目前发掘的彝文文献载体形制而言,有纸书、木刻印刷书、皮书、瓦书、岩书、布帛书、木牍文、竹简文、金石铭文、印玺文等多种载体形制。以下将彝学文献按记载的思想内容、载体、文献类型、语言和文字、文献的加工形式进行分类。
(一)按记载的思想内容分类
彝文文献从记载的思想内容看,有彝族民众文献和彝族毕摩祭司文献(即彝族原始宗教文献经籍)两种。
(1)彝族民众文献就是记录广大彝族民间流传并以书面流传的诸如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创世神话、伦理道德、情歌山歌等的彝文文献。这类彝文文献除了彝族毕摩祭司外,在彝族民间脍炙人口、孺幼皆知,由彝族民众用讲唱的方式在彝族民间传承。
(2)彝族毕摩文献即彝族原始宗教文献经籍,是毕摩祭司根据自己的社会职能活动的需要,如宗教祭祀、巫术等记录、传抄、传承的彝文文献。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就是彝族毕摩从事原始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文化的古籍文献,是彝族历代毕摩从事这方面活动的产物,集中地反映了彝族原始宗教的意识形态和传统哲学思想。彝族原始宗教文献经籍种类繁多,卷帙浩繁,是彝文文献中数量最多、体系最庞大的一类。
(二)按载体分类
1.动物造物
(1)龟甲。以甲骨作为载体的文献称为“甲骨文献”。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情况,如西南的夷、巴、、笮、蜀等。甲骨彝文即把彝文写在兽骨上的彝文文献(见图1-1)。
彝族的骨质文献类似于商代甲骨文。彝族先民举行宗教活动时,配合宗教仪式在骨头上刻过包括彝文在内的符号,以骨质为载体的彝文文献实物不多见。比如,195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武自立先生在云南省弥勒市东山乡莫罗坎、马皮、小日彝村里发现的骨彝文,属于彝族原始宗教器物,以羊骨制成,长29厘米,圆直径0.5厘米,刻有20多个彝族古文字,主要用于卜选神主或毕摩之用。据当地彝族老人推测,此卜骨不晚于明代,原来较多,现仅留两根。其他刻在牛肋骨、羊骨上的彝文卜辞和瓦片上的彝文也不少见。
(2)由于甲骨的来源有限,在甲骨上刻字,携带特别是甲骨保管不方便,因此甲骨的使用愈来愈少,代之而起的是材源更广、容量更大的石材与金拓。此外,彝文刻石和碑文也很多,如贵州大方县东晋时期所刻的“火齐碑”。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铸造的铜钟,镌有彝汉两种文字。云南省禄劝县“镌字岩” 刻有彝汉两种文字,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之作。其他墓志、指路碑多得难以计数。[16]
(3)皮革。我国使用过皮书的多为西部的少数民族,皮书有用羊皮的,甚至有用其他珍贵皮革制作的。彝族曾是狩猎或畜牧民族,找一张皮子很容易,故用皮子来书写彝文文献。在彝族民间也有彝文皮书的传说,说明彝文皮书不仅可能而且存在过,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皮书被纸书取代了,但由于历史上有过使用皮书的习俗,人们认为毕摩的某几种消灾书必须写在皮子上才具有神力,所以至今尚有少量的皮书在民间流传。[17]25
皮书即书写于畜皮或兽皮上的彝文文献。在纸张普遍使用以前,来源较为广泛的畜、兽皮革,是古代彝族常用的书写材料。彝文古籍《裴妥梅妮苏嫫》(意为“人祖源流”)记载:“默陆(古代彝族居住的地方)那地方,有个人叫于德(古代彝族毕摩),羊皮来写字,牛骨来做笔。”《论彝族诗歌彝族史话》亦载:“天师举奢哲,他和阿买妮,就用那皮革,鞣白来写字。各处的牛皮,各方的羊皮,他俩都收来,收来写诗文。天下的诗文,都是这样写下的。那牛羊皮,皮上有诗文,皮上有字句,皮上有鸟形,皮上有人形,人间万物形,万物形俱备。”贵州省毕节市彝文翻译组重点征集到的13000余册彝族书籍,大多用羊皮、牛皮、麂皮、麻布等封装。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民委收藏的彝文文献中尚存多部皮书。据威宁县民委同志介绍,一个名叫威廉·梅斯的法国军人,曾于1872年从贵州省威宁县彝族地区弄走一份书写在羊皮上的彝文抄稿,该皮书还用红颜色勾画人物图案作为边饰。四川省凉山彝族原始宗教经书《灵姆特依》也有写在皮子上的。
2.植物造物
(1)简牍。
简是竹简,牍是木牍。在纸未被广泛使用之前,简牍和缣帛一直是中国古人书写所用的主要材料,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相较而言,简牍的材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廉、较易保管,所以在古代较缣帛常用。
①竹简。彝族历史上曾有过使用竹简作为文化知识载体和彝文书法的经历。彝族居住区域大多产竹,这一自然条件为彝族先民制作竹简文创造了条件。彝族竹简文指的是彝族先民在削成狭长竹片上写下的彝文文献(见图1-2)。当时的竹简文是用竹子削成的,并一片接一片,彝文就写在竹片上。竹片上的彝文容易被扯乱,有高深学问的毕摩才能理通。又有传说,聪明伶俐的诺苏(彝族支系)人中有个人叫莆额克,他初始喂养畜牧和耕种,看到了蜘蛛吐丝,就种出麻来,把麻皮像蜘蛛丝一样撕下来搓成线,在竹片两头烙出洞,用线来穿连竹片,就做成了竹简。
图1-2 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收藏的彝文竹简
汉文文献《论衡·量知篇》记载:“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晋书·束皙传》云:“时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传以相示,其有知者。”《春秋·正义》云:“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滇系·杂载》云:“汉时有纳垢酋之后阿田可者,为马龙州人,弃职隐山谷,撰爨字,字如蝌蚪。”《新纂云南通志》卷九载:“有道,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字,号曰‘韪书’,爨人至今习之,占天时人事,亦多应验。”天启《滇志》卷三十载:“有夷经,皆爨字,状类蝌蚪。”由此可知,汉文经籍中把彝文称为爨字、蝌蚪文,且多有记载。彝文有竹简文、简牍文是有根据的。
②木牍文。木牍文即书写在木牌上的彝文文献资料(见图1-3)。现存木牍形制彝文文献,一为灵牌,滇南红河自称尼苏颇的彝族多在木牌上用彝文书写亡者姓名及其生卒年月日时,作为灵牌供奉;二为咒牌,四川省凉山彝族举行驱鬼祭仪时,多在木牌上画鬼像,背面书写彝文做咒符。
图1-3 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收藏的彝文木牍及木简经书
(2)纸书。
现存彝文文献绝大部分为纸书,包括抄本和木刻印刷本两种。
①抄本大部分为手抄本,大多由毕摩世代传抄而传承。抄本用纸多为土纸类竹纸和绵纸,并用毛笔或竹签从左到右直书(见图1-4)。彝文文献纸书本多由彝族毕摩传抄、运用保管,为表敬惜和防虫防潮,平时一般供放火塘上方楼梁或神龛前,以示珍重和崇敬。
图1-4 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收藏的彝文纸书
②木刻印刷本都是在彝族土司或头人主持下,毕摩把彝文反书写于不易变质的优质木板,再请工匠刻写印刷的。有的彝文木刻印刷书,毕摩和彝族富户家里雕刻于正房板壁,内容同样是尊敬天地神灵、祖神宅神及五谷神等。迄今发现的彝文文献木刻本,仅有云南省武定县的《劝善经》 (亦称《太上感应篇》)、《神威经》、《哎哺洁净经》,云南省石屏县的《艾简申觉》(《礼法经》),云南省元江县的《色尾处嫫》(《做人之道》),四川省凉山州的《玛牧特依》(《教育经典》),贵州省毕节市的《摩史书》(《毕摩用书》)等。其中,《劝善经》是翻译、彝语文写作、彝文书法等不可多得的典范。
纸书彝文文献是目前最多的一类彝文文献。就各地的官方机构或者民间机构所收藏的纸书彝文文献的情况来看,这类文献的数量在万册以上。[18]54纸书彝文文献的收藏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www.xing528.com)
第一,政府机构和国外有关机构的收藏。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盘州市民宗局等16个单位收藏有纸书彝文文献10000多册;云南省民族古籍办、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楚雄州博物馆、禄劝县古籍办等34个单位收藏有5000余册;四川西南民族大学彝学文献中心、凉山州语委、美姑县档案馆及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等17个机构有近2000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大学等5个单位收藏有近1000册。此外,国内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台湾“中央研究院”,以及国外的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校、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等也有收藏。[17]
第二,民间团体收藏。主要是各地的彝学研究机构和民族研究团体。
第三,个人收藏。大凡彝族毕摩,都有数量不等的纸书彝文古籍。另外,一些关心和爱好彝文古籍者也有少量收藏。政府机构和比较专业的学术团体收藏的纸质彝文文献保存比较完好,而属于个人收藏的部分,损毁严重。特别是一些原属于毕摩个人收藏的文献,过去由于毕摩去世后没有新的继承人,其后裔多不懂这些文献的价值,任其自然毁损,直至完全毁坏,情况十分严重。
(三)按文献类型分
1.印刷型文献
印刷型文献,指文献信息以印刷方式储存在纸质介质上的文献,包括图书及绝大多数的一、二、三次文献。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缺点是体积大、存储密度低、易破损老化。
2.音像型文献
音像型文献,指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记录在磁性介质上的产品,借助专门设备才能使用的文献。其特点是直观、形象、准确、便捷、使用场所灵活。
3.电子出版物文献
电子出版物文献,指以CD-ROM形式出版发行的一、二、三次文献。
4.数据库型文献
数据库型文献,指用数据库技术建立起来的大型文献信息产品,如多媒体数据库。它比印刷型文献信息在存储、复制、检索等方面都更有优势。
5.网络型文献
网络型文献有自行设计制作上网发布的文献和从网络上下载制作的文献两种。其特点是种类繁多、信息量丰富、内容时效强,目前已成为信息产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随着电子媒体的发达和彝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成功开发,以纸质彝文书籍、报纸等的虚拟形式形成的电子书刊逐渐受到读者的欢迎,于是就有了越来越多的虚拟的彝文纸书文献。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
(四)按语言和文字分类
1.按文字分类
彝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彝族文字是一种古老的音节文字。彝族文字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彝语原有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通称老彝文。按照《滇川黔桂彝文字集》统计,现在存在的老彝文共有87046字。这些彝字从结构上看,有点、横、竖、横折,大致有象形、会意、指事、假借四类。彝文独体字多,合体字少。滇、川、黔、桂彝文古书中的彝字形体大部分相同或近似。彝族居住分散,山川阻隔,方言差别大,随着方言发展,各地彝文读音不一样,用字不统一,再加上辗转传抄,某些字的写法出现差异。四川凉山一带彝文一般由右向左横行书写;云南、贵州、广西一带则由左向右竖行书写。日长月久,各地自成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根据各省区不同的彝文(也称传统彝文)进行了规范整理,在各省区彝族聚居区推行使用规范彝文。其中,1975年,四川制定的《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文字。1980年8月,国务院颁布实施《规范彝文方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推广使用,后来推广使用面覆盖到整个彝语北部方言区。根据《〈规范彝文方案〉推行30年实践效果述评》一文统计,截至2010年,已编译出版大、中、小学教材及扫盲、培训等各种彝文教材860多种1000多万册;出版科普等各种各类图书1000多种7000多万册;农村、企业脱盲人数达110多万人;808所大、中、小学的彝语文教师2000多名对在校生进行彝汉双语教育,使更多的人掌握了彝汉两种语言。至2020年8月,规范彝文走过了40个春秋。40年来,规范彝文在全国党代会、中共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全国性机构召开的会议和彝语北部方言区的国家机关、教学科研、新闻传媒等广泛使用。以规范彝文、北部方言规范彝文、古彝文三种文字出版的彝文、彝汉对照图书主要有以下类型:①传播党的现行政策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普及民族、宗教知识等维护边疆稳定、巩固民族团结的图书;②挖掘整理编辑出版彝族古籍文献;③字词典等彝语文专业工具书;④生产技术、医药卫生等领域科技图书;⑤识字读本、小学语文课本等彝文教材;⑥其他思想性、艺术性、学术价值较高的图书。[19]彝文为广大彝族人民找到了一条通向文明之路,并对彝族地区的“四化”建设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按语言分类
彝族是我国人口第六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虽然也有成片的聚居区,有传统的文字,但是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方言间差别较大,虽有明显的共同历史渊源和一定数量的汉语借鉴,但基本上很难相互通话和交际。因此,彝族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六大方言,各方言内部还分许多次方言和土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文文献有老彝文文献、规范彝文文献,以及六大方言区文献之分。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和研究、翻译机构都有大量收藏,在国外如英国、日本、法国和瑞士的一些机构也有不少彝文藏书,散存在民间的彝文经典更是数以万计。这些彝文文献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彝族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也是祖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按文献的加工形式分类
1.零次文献
(1)在历史上或现阶段的一些民族中还在使用的一些图画或象形字,我们不能称之为文字,但它们的确是这些民族记事或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符号。零次文献为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文献型情报信息。
我国老一辈知名的民族学家林赢祥认为,早期人类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偏重原始文化和经济发展滞后的民族的文化研究。[20]民族学家进入田野研究这些民族,从当地人的视角弄懂这些零次文献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即是民族学家独特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民族学家参与观察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弄懂这些零次文献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因此,这些零次文献是民族学家的研究基础。若没有这些零次文献,民族学家的研究无从下手。
(2)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和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零次文献一般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
2.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以生产与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创作、撰写形成的文献。无论它以何种手段记录、何种载体存储,也不论其是否参考、引用了他人资料,均为一次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一次文献的内容比较新颖、详细、具体,是最主要的文献信息源和检索对象。
3.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浓缩形成的工具性文献。它反映了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及其查找线索,将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有序化、系统化,是文献检索的工具,也称“检索工具”,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各种书目数据库等。二次文献对文献信息进行报道和检索,其目的是使文献信息流有序化,更易被检索和利用。
4.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整理、高度浓缩、评述等深加工形成的文献,如综述、述评、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指南数据库、书目之书目等。二次文献的内容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既是检索的对象,也是检索的工具。
查找传统文献时,先查找三次文献;掌握有关信息后,再查找二次文献;检索到有关信息线索后,从一次文献中吸收自己需求的相关信息资料。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电子文献产品增长甚快,与印刷型的纸质文献相比,电子文献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甚至三次文献于一身,信息高密度存储,配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可全文检索)。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无疑为三次文献的开发工作提供了一条广收国内外有关信息的便捷通道。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三次文献信息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