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和谐:社会冲突下的系统层次关系与稳定性

社会和谐:社会冲突下的系统层次关系与稳定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社会冲突的存在,社会物质系统和思想系统各要素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是社会系统内部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关系。因此可以说,社会的和谐性寓于社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之中。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要求人类社会不断从强制的和谐转向自觉的和谐,因为它不仅是规律的,也是理性的。而此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思想系统层次关系需要协调统一,因此,首先需要社会思想系统的和谐。

社会和谐:社会冲突下的系统层次关系与稳定性

社会作为系统而存在。社会不仅要被理解为系统,而且还要被合理地理解为复杂性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和自发展的性质。由于社会冲突的存在,社会物质系统和思想系统各要素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是社会系统内部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关系。

(一)社会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和谐就在其中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其特征:一是具有共性。组成系统的各部分联合起来具有整体属性。二是具有协调性。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三是有阶层性即次元性。这点非常重要,是系统之所以具有整体性与和谐性的重要机制。四是有目的性,具备完成一定任务的功能。五是它总可以有一种最优化形式,即是说,作为系统而存在的东西,理论上总可以找到一种最佳的组织方式。理性思维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因此世间的一切事物均可以运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社会理所当然地应该被视为是系统。中外古今,大大小小的社会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我们这里讲的系统当然是指复杂系统。人类社会都作为复杂系统存在,即都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物质和思想相互支撑的复合系统。不难看出,社会作为复杂系统存在,其本身具有和谐性——各要素、各部分和各层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因此可以说,社会的和谐性寓于社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之中。

从系统和复杂性理论的观点出发,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其组成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都要协调,与存在和发展这一系统的目标一致。组成部分服从于整体的目标,任何成分和要素跃离整体目标,均可能使系统偏离原来的目标。系统如果遭到破坏,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也就不存在了。在自然物质系统当中,这种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协调是由于系统内外物质要素和边界条件所规定的。对人类社会而言,除上述条件外还有最重要的理性因素:迫不得已的或者是自觉的。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家庭,种族的存在与社会整体原本是大小不同的系统之间的一种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理论上有一种最佳的存在方式和最优的发展。但是,个体,家族,种群之间的生存竞争,破坏了社会原本可能具有的系统性和最优的发展,社会处于“非理性的和谐状态”,而这一特点在人类还未能真正“从动物提升为人”之前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同所有非人的自然系统一样,系统的共性——整体目的性对于组成该系统的各个(级)组成分来说是盲目的、被动的、不自觉的,和谐是系统加于其上的,强制性的。因此,虽然从系统和复杂性理论的观点看,一切系统都是具有和谐性的存在,但是并非一切系统内部都具有自觉的和谐性。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要求人类社会不断从强制的和谐转向自觉的和谐,因为它不仅是规律的,也是理性的。

“和谐性源于系统性”表明和谐性是系统存在所要求的,必要的,是事物的系统性所派生的;只要是系统,其内部必然存在和谐性。换句话说,只有在系统的前提下,才有和谐可言。因此,只有把社会理解为系统,才有可能讨论社会的和谐性。社会和谐性必须从社会系统性的角度考察,和谐是社会系统共性的一种要求——无论是强制的还是自觉的。

强调社会的和谐性作为社会系统的共同性和目的性的基本要求与我们原先讲的人类社会辩证法的提法,即矛盾法则是一致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统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和谐就是各种矛盾被解决在一个系统当中。它不是要回避矛盾,消除矛盾,而是正视矛盾和积极地解决矛盾。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理解和谐性,就是指越来越多的矛盾被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包括对抗的和非对抗的斗争方式)。和谐是一个过程,系统据此一步一步地实现它的共性或目标。(www.xing528.com)

(二)社会系统内部要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关系

由于社会冲突的存在和不断产生,社会系统内部层次结构需要不断调整或更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问题就直接转化成为:社会物质系统和社会思想系统的层次结构是否稳定以及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如何达到稳定,如何达到协调,这样一类问题。

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包括:社会物质系统的稳定与层次关系的和谐;社会思想系统的稳定与层次关系的和谐。建构和谐社会需要从这两个系统四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入手。具体地说,和谐社会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经济层次结构关系,即社会各级子系统的财产、消费和人口生产等的合理的层次结构;同时建立起合理的思想层次结构关系,即个人、不同等级大小的社会集团的理想、信念、利益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合理的层次结构关系。

政治不仅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且也是思想、意识的集中表现,所以,经济层次结构关系和思想层次结构关系就直接集中地表现为社会政治及社会组织的层次结构关系。人的社会行为受其思想、意志、观念的支配,而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取决于他(他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状况(物质经济状况可具体化为财产的占有和从社会获取收入),因此,社会物质系统的变化与社会思想系统的变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社会物质系统的发展与社会思想系统的发展往往不同步,变化的机制也不相同,物质与思想的冲突、现实物质状况与理想价值取向的冲突就成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冲突。

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系统的和谐需要有合理的、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层次结构关系,社会组织的各个部分,各层次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支撑,即,既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又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和谐的社会就需要这样一种复杂性机制来维持。社会的和谐要通过复杂系统层次结构关系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自适应、自调节、自组织和自发展的机制来实现。必须时刻审视社会经济结构层次关系的合理性、社会组织结构层次关系的合理性,并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而此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思想系统层次关系需要协调统一,因此,首先需要社会思想系统的和谐。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思想观念的建立是社会物质性组织建立的先行者。要使我们的社会结构向稳定与和谐的方向发展,必须首先使我们社会的思想系统和谐一致。而社会思想系统的和谐、一致,是需要组成社会的个人、各利益集团、信仰团体,各个层次的人们在一个和平的,充分自由、平等、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或交锋方可实现的。社会思想系统的和谐与统一是社会物质系统和谐与稳定的保证。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