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40年代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视野进到了被以往称为复杂性事物的领域,复杂性和复杂系统演化成为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最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作者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寻找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的逻辑起点。分别涉及三个概念,它们就是复杂性、系统和演化,它们虽然被经常使用,出现在各种著作和文章中,但长久以来一直没有明确、公认的定义。在这里,作者遇到了同在进化论研究中发生的类似情况,仅靠原有的辩证法体系的演绎无法确切地表达出三个概念的含义。而复杂性、系统、演化三者也不适合作为哲学的元范畴。因为,它们均可以带否定词,或与原有的元范畴在含义上交错或相近。
在研究中,作者发现,三个概念的产生都与层次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复杂性源于人们对一与多关系的认识。如前所述,人们发现,宇宙间有两种最基本的多样性统一形式:一种各个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相对独立没有质与质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另一种各个事物相互依存具有质与质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质展现为一个无限的层次结构。康德最早把这样一个宇宙的层次结构称为世界系统。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自然界中没有飞跃,正是因为自然界自身完全由飞跃所组成”,[4]肯定了偶然性、质变、层次的客观性。复杂性便往往用作表征各个物质层次之间那种不可约化、不可还原的多样性统一属性。与之相对,简单性则强调同一物质层次或可约化为无层次结构的多样性统一属性。所以,作者给复杂性下的定义是:客观事物跨越层次的不能用来自某个同一层次的理论(或规律)还原的相互关系。[5]该定义第一次使复杂性在层次论的基础上得到明确,并与简单性区别开来。简单性只适合于把世界当作一个统一的大层次来考察;而复杂性适合于把世界当作多层次,甚至无限多层次的体系考察。换句话说,由于客观事物存在这样一种在层次之间不可化约和还原的关系,我们头脑中才有了复杂性这个概念。显然,人们先认识每一个相同层次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各个不同层次事物为研究对象形成不同的学科。这是简单性科学或传统的科学。而后,必然深入到认识不同层次和跨层次事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出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等。这是复杂性科学或现代科学。从简单到复杂适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进程的特点。作者以为,辩证法发展也必然遵循和适合这一特点。(www.xing528.com)
那么,系统又是什么呢?“系统是物质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形式”[6]。在这里,我们必须再一次使用层次观念。任何一个具体的物质系统都是其母体──物质层次结构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区段。换句话说就是,层次必须先于系统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把系统的起源及其分类搞清楚。其性质是由同层次事物关系决定的系统可视为简单系统,具有简单的多样性统一关系,而性质由不同层次事物相互关系决定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多样性统一关系,属于复杂系统。引进了层次观念,才使我们对于什么是简单事物,什么是复杂事物,以及两者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有了一个客观性的判别标准,从起源上揭示了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存在。作者由此想到,如果辩证法承认系统性或系统的存在,它必须接纳层次作为基本范畴。
最后是关于演化。不知什么原因,传统的哲学对演化的解释比较模糊或不作解释。当作者去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作者发现了层次对于演化的重要性。在引入层次观念之后,作者得到如下结果:所谓演化,即指事物从一种多样性统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多样性统一形式的具体过程。从总体上讲,演化没有开始也没有终止,不是从一到多,也不是多归一,而是从一种多和一的统一到另一种多和一的统一。演化是复杂性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跨层次相互作用下形成突变、约束、编码和组织等各层次结构更新与协调的演化机制。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矛盾可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框架下得到解决:同层次的无序变化是不同层次的有序变化;不同层次的有序变化制约同层次的无序变化。变异分层次输入,分层贮存,分层管理,跨层次起作用,通过逐级反馈、分检和放大,系统内部和外部多样性统一关系不断更新,适应整体环境的变化。立足于层次论解释事物的演化。演化中产生的两种不可逆方向唯有在承认层次客观性的前提下才能解决。因为,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够有效地说明偶然的因果联系和必然的因果联系可能在一个简单(无层次)系统内实现统一的机制。“变—选—进”,简单系统的组织显然要靠它组织。只有当原因是必然的原因,产生必然的结果,同时又是偶然的原因,产生偶然的结果,必然的结果与偶然的结果又互为新的因果,达到协调统一,才能出现抑制熵增的趋势。复杂系统,即性质由不同层次和跨层次相互关系决定的系统,具备偶然性因果联系与必然性因果联系产生协调统一的条件:因果联系越过层次产生返身相互作用,使系统内部产生新质和各要素、部分协调统一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