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世界范围里,辩证唯物主义一直受到两种极端的对待:一是从根本上予以否定;另一是将其视为完美无缺甚至教条。而在我国学术圈内,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虽然一直作为一个任务和目标提出,但至今仍未被完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总之,辩证唯物主义新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次重大的科学规范转变的直接成果和产物,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涉及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各方面,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正如库恩所言:“(科学)革命是世界观的改革”,“在一次革命以后,科学家是在一个(与先前)不同的世界里工作”。[17]面对一个新的世界人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用新的思维和信念、新的方法和准则解决新的问题。科学革命必然同时伴随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变革,甚至可以更直接地说,科学革命本身就包含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革。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标志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以还原论向层次论或简单性向复杂性转变为主要特征,并导致了复杂性科学理论产生的这一次重大的科学变革,到底给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该问题同时涉及到:科学和哲学是什么关系?哲学能否从自然科学中获得营养而得到发展?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身有没有辩证法?辩证法只属于主观世界,还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根据是什么?甚至涉及到,哲学是什么?世界观是不是哲学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是:(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18];(2)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19];(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0];(4)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21]

因此,作者认为:

第一,复杂性科学理论的产生,科学规范自觉地发生了从机械论向辩证法的转变,使辩证唯物主义具有了比以往更坚实的基础,已具备了获得新发展的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于19世纪由马克思、恩格斯确立。我们今天教科书所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体系的表述形式,基本上是由20世纪苏联(包括列宁斯大林等)学者完成的。在世界范围里,辩证唯物主义一直受到两种极端的对待:一是从根本上予以否定;另一是将其视为完美无缺甚至教条。近年来在西方,辩证唯物主义随着非理性主义抬头和逻辑实证主义等哲学流派掀起的所谓“拒斥形而上学”运动,更加受到冷落,其发展受到阻碍。而在我国学术圈内,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虽然一直作为一个任务和目标提出,但至今仍未被完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具体表现:一是绝大多数学术刊物仍然回避对这类问题的讨论;二是教科书中使用的表述方式及例证依然较陈旧,与现时代科学、文化、社会相距甚远,其背景基本上停留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叶前那样一个时代。目前,探索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工作,从已发表的文献上看,有以下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原有的概念体系里做封闭式的论证;另一种是,以现代新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化知识为背景,从根本上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表述方式进行开放式的探索。作者认为应该提倡采取后一种态度和方式。

目前国内相关专著和教科书中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述(从内容到形式)之所以落后于现今的时代,主要是由于创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与现今已有了巨大发展的时代之间存在较大距离。我们必须设法缩小和消除这个时代造成的差距。这样才能使辩证唯物主义保持生命力。作者认为,只要深深地扎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新时代的科学和社会背景知识下,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给予新的和准确的表述,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必定能为科学家和其他大多数人们接受。事实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已经在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中获得较充分的体现;现代复杂性科学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很充分的依据。由于近代自然科学已经完成了向现代自然科学的过渡,复杂性科学规范已经被确立,曾导致科学和哲学表述两张皮的情况,已经不再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难以克服的障碍。虽然目前对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相互影响的深度作最后的定论还为时太早,但是,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总之,辩证唯物主义新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第二,复杂性科学理论将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新的切入点。

复杂性科学理论已经或即将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理论知识,从根本上区别于以线性、还原论、简单性为特征和追求目标的传统理论知识。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本质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致的。因此,作者认为,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从这样一个新的视角出发,辩证唯物主义必将得到巨大的丰富和发展。

机械论是同辩证法对立的,因此机械论的科学不可能为辩证唯物主义做出贡献,不可能给辩证唯物主义提供准确的例证;辩证唯物主义也不能借助机械论科学得到准确的表述和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所以,以往的所谓科学和哲学的结合,往往是生搬硬套,贴标签,戴帽子,结果,导致科学发展和辩证唯物主义两受其害(哲学原理被简单化、庸俗化,新出现的科学学科常常遭到哲学无端的批判)。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原有科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使辩证唯物主义有可能通过科学内部而不是外部的注入,揭示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真正结合。

反对把辩证法作为客观世界普遍发展规律的意见认为,辩证法只存在于人的头脑,只不过是主观思维的一种方法,客观世界绝无任何辩证法。[22]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在科学中找不到表明客观世界亦有辩证法的例证。面对所列举出来的例证,似乎总能找出破绽。确实,如果辩证法不能与自然科学理论取得一致,又如何证明客观世界是辩证法的呢?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如果用来说明辩证法的科学例证是从机械论时代的科学中勉强搜寻出来或类比得来的,情形可能是会这样的。当科学仍然牢固地处在以物理主义、还原论、机械论和简单性为原则和出发点的水平或者阶段的时候,是与辩证法对立的。企图通过这样一种状况的科学事例或者理论使辩证法在客观世界里得到说明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以此为根据反对客观辩证法的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反对客观辩证法的人看不到自然科学是发展的,而且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水平,其性质不同;科学表述和哲学表述在一定阶段存在差异甚至对立是正常的。

以自然科学缺乏例证反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理由不成立,同样,仅以自然科学例证证明自然界辩证法存在的理由也是不充分的。企图从科学中直接找出辩证例证的做法确实曾经使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走了弯路、吃了亏。这也是我们今天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要吸取的一条重要的教训和经验。辩证唯物主义要获得的是客观世界通过科学理论透视给我们的普遍发展规律。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所具有的性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第三,通过对复杂性科学理论本身蕴含着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充分的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各个部分将获得更加具体、准确的表述。

无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作具体和准确的表述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辩证法不可能直接对自然界(包括作为客观世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及思维)说什么,即辩证法不能直接回答科学的问题。因为辩证法不是具体的科学规律。辩证法也不是离开自然,离开科学,只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主观的东西。辩证法深藏于依据科学所揭示的世界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中。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必须通过对科学理论内部的分析和透视来实现。这样一项工作决不是简单地把某些概念上升或下降即可完成的。我们必须克服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历程中曾一度出现过的粗糙做法。[23]

辩证法往往被近代科学家束之高阁,除了科学发展阶段本身所处的水平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往的辩证法表述通常使人感到过于抽象、空洞、乏味,缺乏具体的内容。也许有人认为这正是哲学的一个特点。作者以为,这只是一个误解而已。哲学的命题同样是需要具体的。只有具体才能够被准确地把握。任何思想都必须是可以被具体化的。所谓具体化就是,使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特性或方面同思维中的事物的相应的特性或方面(即某概念和判断)一致。空洞无物的思想不能被具体化,也不能准确地被表述,所以往往不能被人们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的表述必然要使用描述客观世界的语言,必须包含一定的经验内容。而经验和一定时期的科学理论必然带有时代特征,带有时代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实际上遇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思想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之间的一致性的问题。这是辩证法思想具体化及辩证法具体表述的问题。

在古代朴素时代,科学能力和水平低下,辩证法的表述借助日常生活的自然语言,具有笼统朴素的性质,同当时人类整体的认识水平一致。近代科学诞生以来,辩证法的表述实际上开始发生了困难。这是发生在具体化表述方面的困难。时代的变迁要求人们以科学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但是由于近代科学发展处于经验的科学阶段,辩证法在具体化表述上常常出现牵强附会,不达其义的情况,于是退守为纯粹思想的东西,也因此被误认为是抽象东西、空洞的东西、没有实际内容的东西。但作者以为,辩证法在近代科学或近代遭遇的困境并不能作为否定辩证法是客观普遍发展规律的充足理由,因为,辩证法作为客观世界的普遍发展规律,只能由客观事物自身显露出来,而不是我们仅仅通过语言就可以强加给它们的。当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受到一定限制,所获取的知识未能达到揭示事物普遍规律和本质的时候,强迫科学去做它不能做的事,说它不能说的话,充当辩证法具体化表述的对象,辩证法当然落空。可见,由自然科学来发展辩证法,在近代科学过渡到现代科学,即在现代科学革命之前,是根本做不到。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科学发展的状况与辩证法不同步,是辩证唯物主义曾经受到质疑、冷落,甚至被否定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以上的论证,我们知道,其实,这个难题是可以随着科学的发展而逐渐被解决的,根本不应该成为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理由。20世纪的科学规范的转变,客观世界的辩证性质越来越清晰地由科学理论本身显现出来,复杂性科学理论所揭示的事实将逐渐成为辩证法具体化表述的对象。今天,辩证法已经可以开始摆脱面对大千世界、面对科学事实表现出来的那种笼统、抽象、空洞,仅靠几个浅显的小例子过日子的尴尬局面。因此,作者要说是,由于复杂性科学理论的产生,辩证法真正进入科学,获得具体、准确表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注释】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7页。

[2]参见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著,吴晓江、金吾伦校:《生命问题》,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3页。

[3]参见郝柏林、刘寄星主编:《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www.xing528.com)

[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5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4页。

[6]T.S.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7]哈罗德·格里曼:“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理论”,斯坦因·拉尔森主编,任晓等译:《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8]T.S.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

[9]T.S.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10]摩根著,施友忠译:《突创进化论》,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2页。

[11]参阅曾向阳:《关于层次的哲学思考》,《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12]斯蒂芬·F.梅森著,周煦良、全增嘏、傅季重、胡寄南等译:《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73页。

[13]康德著:《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

[14]康德著,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1—22页。

[15]康德著,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9—75页。

[16]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9页。

[17]T.S.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91、111页。

[1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页。

[19]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39页。

[2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21]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页。

[22]作者发现,反对客观辩证法,即,反对把辩证法作为客观世界普遍发展规律的批评意见,大多都是针对辩证唯物主义者所列举的科学例证,而且最终都集中到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上面。其中,诺曼·莱文的批评最有代表性,影响也较大。莱文写道:“我将论证,恩格斯将自然科学与辩证法进行的综合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一种内在的毁坏。这种将物理学与辩证法的混合构成了我所要说的恩格斯式的谬误。恩格斯把辩证法颠倒了”诺曼·莱文著,张翼星等译:《辩证法的内部对话》,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更进一步的论述,参见该书的第二章:辩证法的毁坏。

[23]这样的经验教训在苏联和中国都曾发生过。每当出现一门新的科学学科马上就有一种新的哲学出现。“辩证法”往往不是在科学内部产生,而是在外部被移植到科学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