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陆地水与人类关系、闽江、塔里木河、诺木洪河分析

-陆地水与人类关系、闽江、塔里木河、诺木洪河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陆地水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部分?以闽江、塔里木河、饮马河、孔雀河、诺木洪河为例分析河流补给形式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分布。板书设计第三节陆地水一、河水1.河流的补给2.河流的径流变化径流的季节变化径流的年际变化(赵琳)第二课时1.了解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潜在的水资源,了解冰川类型及分布。隔水层和含水层的不同组合,构成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典型河流的分析,了解河流补给的形式和特点,总结河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了解1998年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兴利、除害。

教学重点

1.河流的补给形式和特点。

2.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既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又要给予恰当指导。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五条河的流量过程线、补给形式及补给特点表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陆地水在地球水储量的比例有多少?

(2)陆地水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部分?

【板书】第三节陆地水

一、河水

1.河流的补给

【提问】通常河流有哪些补给形式?

学生讨论、活动。以闽江(雨水补给为主)、塔里木河(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饮马河(3~5月洪峰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孔雀河(湖泊补给为主)、诺木洪河(地下水补给为主)为例分析河流补给形式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分布。

教师提供五份资料:

(1)闽江十里庵水文站1954年雨量和流量综合过程线及闽江流域图。

(2)塔里木河一条支流上某水文站的流量与附近库车的气温对照图及塔里木河流域图。

(3)吉林饮马河四马架站1957年流量过程线及吉林饮马河流域图。

(4)新疆孔雀河他什站相对流量过程线及孔雀河流域图。

(5)青海诺木洪河诺木洪站1958年流量过程线及青海诺木洪河流域图。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份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并填表:

(1)依据此河所处地形、气候等条件分析,此河主要补给形式是什么?(饮马河重点分析3~5月洪峰)。

(2)河流水量变化有什么特点及补给时间在何时。

(3)此类补给形式的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投影】

补给形式及补给特点表

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此类补给形式的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

高山永久积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讲解】通常一条河流的补给往往有多种形式。河流补给形式决定了河流径流的变化。

【板书】2.河流的径流变化

(1)径流的季节变化

【提问】(1)依据《补给形式及补给特点表》分析,以哪种补给形式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明显,引起河水径流季节变化的气候主导因素是什么?

(2)长江、松花江1998年夏、秋季的洪涝灾害,从径流季节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气候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洪涝灾害,合理利用水资源?

【板书】(2)径流的年际变化

【提问】我国是旱涝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这和河流的年际变化大有一定关系。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的气候原因是什么?应采用哪些措施?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反馈】做选择题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陆地水

一、河水

1.河流的补给

2.河流的径流变化

(1)径流的季节变化

(2)径流的年际变化

(赵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潜在的水资源,了解冰川类型及分布。

2.通过观看计算机制作的地下水埋藏条件和运动状况模拟,分析、比较、归纳地下水的埋藏、运动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

1.潜水和承压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运动特征。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www.xing528.com)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想象地下水的埋藏状况和运动特征。

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法。

教学媒体

录像片《地下水的来源》,计算机演示软件《含水层和隔水层》,录像片《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过程

地球上淡水各组成部分中,比例最大的是哪部分?

【复习提问】

【板书】二、冰川

1.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

【讲解】冰川的简单形成过程。冰川利用潜力很大。

【板书】2.冰川的类型和分布

【引导读图】读图册第27页“世界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类型和冰川分布”图。

【提问】(1)冰川的类型有哪些?(2)冰川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板书】(1)大陆冰川及其分布

(2)山岳冰川及其分布

【过渡】冰川作为地球淡水的主体有待进一步开发,对于许多城市来说,利用更为便捷的是地下水。

【板书】三、地下水

1.地下水的来源

【录像】看《地下水的来源》,思考地下水的来源。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1)渗入水

(2)凝结水

(3)原生水

【过渡】地下水是如何埋藏和运动的呢?

【板书】2.含水层和隔水层

【演示】计算机演示含水层和隔水层,重点反映由于组成物质不同,岩层的透水性能和储水性能不同。隔水层和含水层的不同组合,构成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依埋藏条件不同,地下水分潜水和承压水。

【板书】3.潜水和承压水

学生活动(1)观察计算机演示的《潜水和承压水》

【教师指导】在学生归纳、总结过程中,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

(1)潜水:①潜水的自由水面和非饱和带;

②潜水和地表水的互补;

③潜水接近地表,受外界影响大,易被污染。

(2)承压水:①补给区和排泄区分布不一致;

②运动状况特殊,讲解自流水盆地;

③埋藏条件决定不易污染。

【过渡】了解了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运动状况之后,在利用地下水过程中,就要注意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

【板书】4.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

【录像】看《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思考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1)利用中的问题

【提问】通过观看录像,说一说地下水利用中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保护措施

【提问】针对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地下水?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潜水与承压水的区别与联系,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板书设计

二、冰川

1.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

2.冰川的类型和分布

(1)大陆冰川及其分布

(2)山岳冰川及其分布

三、地下水

1.地下水的来源

(1)渗入水

(2)凝结水

(3)原生水

2.含水层和隔水层

3.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

(1)利用中的问题

(2)保护措施

(赵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