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固定音型应用价值分析

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固定音型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学校音乐教学中固定音型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演奏和创编的能力。德国歌谣《宝宝》选自奥尔夫、凯特曼原创的《学校音乐教材》中的第一卷。Ⅱ.歌曲伴奏《王老先生》王老先生目标:通过借助鼓点声、身体移动、声势等来掌握固定音型并学习为歌唱伴奏,初步感知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固定音型”手法的运用。

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固定音型应用价值分析

(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固定音型作为一种节奏基石,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身体动作、日常生活中的音响很自然地获取并表现出来,之后才逐渐进入到无音高打击乐器伴奏和有音高的音条乐器伴奏。由于材料来源丰富,且又是他们熟悉的、简单易操练的,所以做起来自然,掌握起来容易,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加浓厚。

(二)以小成本获得较高的教学效果。从头到尾仅使用一种或二至三种节奏音型,为熟悉的儿歌、民谣、歌曲等伴奏或参与器乐合奏,不但减轻了技巧学习的难度,更使多声部教学一下子变成极简单、方便的事,即以极小的成本获得较高层次的多声部的合说、合唱、合奏的教学效果。

(三)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音乐风格。在音乐的某种固定节奏不断重复的基础上,通过变化旋律、乐器的色彩表演方式等来展示和表达情感,由此在音效上会让人产生很强的动力感受,进而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可以说:这种风格是最接近人性的、最自然、也最能体现奥尔夫的原本性的教育观念。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演奏和创编的能力。固定音型只有演奏得生动而音响丰富,才能促进旋律的构成,才能烘托出主旋律。可见,固定音型要演奏得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固定音型伴奏的创作,需要创作者本身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度发展的旋律感,才能避免不良音响的交叠与冲突,从而塑造出鲜明而突出的旋律。综上所述,学校音乐教学中固定音型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演奏和创编的能力。

【固定音型训练】

Ⅰ.歌谣伴奏《宝宝

目标:通过分析、学习大师原创的、优秀的固定音型伴奏范例,感受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进一步领会其“原本性”真谛。

准备:三组大师的伴奏谱,木琴、中音钟琴、中音木琴。

指导:

1.分析教材。

德国歌谣《宝宝》选自奥尔夫、凯特曼原创的《学校音乐教材》中的第一卷。

该歌谣在节奏上从两种最简单、最基本“四分、八分”节奏开始,在旋律上也是从最原始的、最贴近孩子嗓音音域的“sol、mi”两个音开始。因此,这首歌谣非常适合开始学唱歌曲的孩子学习。

在声势的伴奏上,通过四种单声部和两种双声部的声势节奏型伴奏,以及后来出现的三种音条乐器伴奏,以此来引导孩子学习多层次的节奏伴奏,初步感知音乐的多层次结构及所产生的立体音效。

2.学诵歌词。

(1)用听说法教学生跟说歌谣,先一小节,再增至两小节,最后是整首。

(2)鼓励学生边完整朗诵歌谣,边即兴配上形象的身体动作。

(3)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边朗诵边表演歌谣。

3.学唱歌谣。

(1)教师运用柯尔文手语,引导学生哼唱旋律。

(2)词曲结合,在教师手语指挥下,完整学唱歌谣。

(3)在教师钢琴(或木琴)伴奏下,边唱边表演歌谣。

4.即兴创编。

(1)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为这首歌谣创编1~2个的固定音型伴奏,形式不限(可加入动作、声势、乐器等)。

(2)学生分组创编,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齐心协力编出不同于他组的作品。

(3)逐组轮流演示,教师当场录像,并组织大家进行简要评析。

5.学习大师的伴奏。

(1)逐一展示以下四种拍掌的伴奏音型,并一一引导学生练习、分析。

分析:

●第一条伴奏音型为基本单位拍加休止符的伴奏音型;

●第二条伴奏音型为八分音符与基本单位拍的结合;

●第三条伴奏音型为八分音符的伴奏音型;

●第四条伴奏音型为单位拍与八分音符、休止符的混合伴奏音型。

提示:在逐一练习的基础上,分成四个声部(可以选用四种声势或四种打击乐器),采用逐一叠加的方法,进行四声部合奏(1——1+2——1+2+3——1+2+3+4)练习;反之,也可尝试逐一递减的方法,进行四声部合奏。

(2)逐一展示以下两种拍掌、跺脚的伴奏型,并一一引导学生练习、分析。

分析:

●第一条伴奏型为两个声部的基本单位拍练习;

●第二条伴奏型为两个声部的基本单位拍和八分音符的结合。

提示:同样在逐一练习的基础上,分成两个声部,采用递增递减的方法,进行双声部合奏(1——1+2——2)。再次练习时,轮换声部。

(3)展示以下音条乐器的伴奏音型,并一一引导学生学习、分析。

分析:伴奏由三种乐器分成三个层次伴奏,每种乐器都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两个伴奏声部,旋律均在五声音阶中进行。

提示:三种乐器分成三个声部,采用乐器先轮奏,再合奏的方法进行练习。反复练习时,更换乐器顺序。若音条乐器的数量有限,可采用两人合用一台的做法,但前提是每人均有一对琴槌,有益于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协同发展。

6.交流学习大师作品的心得,梳理并提升演奏和创编固定音型的知识经验。

提示:大师设计的三组伴奏,各有其特点,但总体上遵循了固定音型选择的互补性、适宜性和丰富性的原则:

第一组以拍掌进行的伴奏,虽然选用了和原曲相同的四分、八分音符节奏,但新加入休止符节奏,所以固定音型伴奏节奏与歌曲本身节奏大部分不同步。

第二组拍掌、跺脚的伴奏型比起第一组来,增加了一种声势动作,无形中增加了伴奏的难度,但也使伴奏的形式更加丰富;其在节奏设计上同样选择了和原曲相同的四分、八分音符节奏,但伴奏节奏还是与歌曲节奏大部分不同步。

第三组音条乐器伴奏的固定音型在节奏上仍然选择四分、八分音符节奏,由于选用了三种不同的乐器及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旋律来为歌曲伴奏,同时这三种乐器既可轮奏,又可合奏,这和前两组伴奏相比,不仅难度大大增加,而且音响效果也更有层次、更加丰富。

在三组伴奏中,第一、二组伴奏难度较低,适合各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而第三组伴奏难度较大,则适合年龄较大的学生学习。

小结:在奥尔夫、凯特曼原创的学校音乐教材以及他们创作的其他音乐作品中,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优秀的固定音型伴奏的范例。作为学习者的我们必须首先去聆听、钻研、分析和学习这些范例,然后才谈得上去创造性地使用固定音型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以取得良好的学习和运用的音乐效果。

Ⅱ.歌曲伴奏《王老先生》

王老先生

目标:通过借助鼓点声、身体移动、声势等来掌握固定音型并学习为歌唱伴奏,初步感知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固定音型”手法的运用。

准备:可供滚动播放的歌曲。

指导:

1.首次倾听旋律:先欣赏一遍歌曲旋律,再让学生猜猜曲名,说说曲子的节拍、节奏、结构等特点。

2.引出固定音型:提醒学生随乐自由迈步,教师适时加入如下的鼓点节奏——固定音型,同时提醒学生在鼓点处原地碎步或原地转圈。

3.加入嗓音朗诵:仍然随乐自由迈步、随鼓点原地碎步或转圈,但在鼓点处加入节奏朗诵词。

4.加入各种声势:在教师带领下,逐步加入各种声势,进行协调地伴奏。

(1)加入前半条节奏声势:双手轮流拍臀——跺左脚——双手轮流拍臀——跺右脚。

(2)加入后半条节奏声势:跺左右脚——拍左右胸——拍手——捻指。

(3)串联整条节奏型,随音乐连贯、协调地进行手、脚、指、口的练习。

提示:以上每个环节随乐加入各种音乐元素的练习,播放的音乐不是仅有一遍,而是根据每个环节的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滚动播放。

5.引出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借助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跟唱歌曲,唱准音高。

(2)教师弹奏钢琴或吹奏竖笛,为学生歌唱伴奏。

(3)师生共同随乐进行完整的演唱。

6.学习运用一种固定音型为歌唱伴奏。

(1)学生分两组,一组唱歌,另一组运用以上的节奏型进行手、脚、指、口的伴奏。

(2)两组学生轮换声部,进行又唱、又说、又做的综合练习。(www.xing528.com)

7.学习运用两种固定音型为歌唱伴奏。

(1)改变第二声部第三乐句的固定音型及嗓音诵词,引导学生即兴创编并表演其声势。

(2)轮换声部,运用两种固定音型,再次进行又唱、又说、又做的综合练习。

(3)反复练习时,加入旋律弹奏和鼓点伴奏,增添热闹的气氛。

8.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理论,梳理巩固有关固定音型运用的知识。

提示:(1)在类型上:这首歌选择副歌的歌词节奏并加以变化来作为伴奏的固定音型;(2)在原则上:首先遵循互补性,第二声部的反复出现三次,与第一声部的歌词节奏起到互补的作用;其次遵循适宜性,即循序渐进地从一种固定音型伴奏过渡到两种固定音型伴奏,这样做的目的是既丰富了伴奏型,又提升了教学的难度;既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同时又促使学生对曲式结构获得了新体验。

小结:固定音型的运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一大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加入各种元素,如借助鼓点声、借助身体移动、借助各种声势等来训练和掌握固定音型,来为音乐、为歌唱伴奏,不但能使音乐更富活力,使歌唱更具感染力,也使课堂更为生动、活泼。

Ⅲ.儿歌伴奏《去果园》[4]

去 果 园

目标:进一步感知“固定音型”在儿歌伴奏中的运用情况,并从中体验其边念、边唱、边做声势、边演奏乐器的乐趣。

准备:《去果园》儿歌伴奏谱、乐器转换谱、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音条乐器。

指导:

1.分析儿歌结构及伴奏特点。

(1)曲式结构:这是一首两段体的儿歌(A,A′),重复一遍,两段歌词和曲调完全一样,只是第一段儿歌前面带有一个前奏,两段歌曲中间带有一个间奏。

(2)固定音型运用:伴奏有两个声势声部,每个声部的A段和A′段采用的固定音型各不相同,分别由三至四种组成(每种均为两小节八拍),总计有十余种。其中:

●第一声部:A段由三种组成;间奏和A′段由三种组成。

●第二声部:A段由两种组成;间奏和A′段由三种组成。

2.熟悉旋律,朗诵歌词,学唱儿歌。

(1)学习按旋律节奏念读歌词。

(2)在音条乐器的伴奏下学唱歌曲。

3.练习各种固定音型,尝试边唱边奏。

(1)全体一道,逐一练习:可采用分声部逐一练习,也可采用分段逐一练习的形式。

(2)分两声部,尝试合奏:可以一段一段进行,并自然加入歌词朗诵。

提示:在学生基本能连贯完整地边念唱边做声势伴奏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不同声部的演奏,在知你、知我、知他的演奏中共创美好的音响。

4.轮换声部,完整表演。

(1)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边念唱边做声势伴奏,练习连贯完整地表演。

(2)反复练习时,交换声部,同时注意控制好速度,避免越做越快的现象出现。

提示:该活动可以安排在两次活动中进行,以上四大环节可安排在同一次活动进行,以下四大环节安排在另一次活动进行。

5.出示转化谱例,引出伴奏新方案。

先让学生交流对谱例的理解,再引导学生理清配器方案。无论是A段或A′段,配器的方案都差不多:第一声部由响筒(或串铃)、三角铁负责;第二声部由鼓负责;打击的节奏型跟声势节奏一样;每段的最后两小节稍有变化,可单独抽出来训练。

6.转换练习一:在理清方案的基础上,练习将声势动作转化为无固定音高乐器伴奏。

7.转换练习二:练习将声势动作转化为音条乐器伴奏。根据固定音型的节奏,使用do、re、mi、Sol、la五音即兴演奏。其中拍手和拍腿的音符用间隔五度的音符表示,拍手和跺脚用间隔八度的音符表示。

8.分组排练、轮流展示。提醒学生,尽量结合课堂提供的这一声势、配器等方案进行综合练习,但形式可以自主创新,如融说、唱、弹、做、奏于一体,充分体现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元素性、综合性、即兴性、参与性、多元性的特点。

小结:《去果园》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经典性的固定音型运用案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固定音型特有的音乐效果,而不至于在伴奏时显得生硬、死板,不与其上方的旋律和即兴演奏的部分形成音响或性格上的矛盾冲突,就应该认真地去分析儿歌的曲式结构及伴奏特点,并尽力地去争取、去表现一种与旋律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Ⅳ.舞曲伴奏《波莱罗舞曲》(片段)

目标:

1.感受固定音型伴奏在著名舞曲中运用的艺术魅力。

2.感受舞曲由缓慢、优美向活跃、奔放的情绪变化,能随乐自创并表演舞蹈动作。

准备:音乐《波莱罗舞曲》(视频更佳);师生围成一圈。

指导:

1.作品与作者简介:

《波莱罗舞曲》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夫人之托创作的一部优秀舞曲作品,是20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

舞剧情节:一位少女在西班牙小酒店里翩翩起舞。起初,她那缓慢、轻柔、优美的舞姿并未引起客人们的注意。但随着音乐的发展,舞蹈越来越活跃、欢快奔放,人们逐渐向少女围拢,随她一起欢舞,直到舞蹈在狂欢的高潮中结束。

全曲由一个两小节固定不变的节奏型伴奏,以两个主题乐段为基础,运用和声、和弦叠置、调式叠置、配器(音响和音色变化)、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作者曾说:“这是始终如一的中庸速度的舞曲;不论是旋律、和声,还是由小鼓不断击出的节奏,始终保持原样不变。唯一的变化,是管弦乐音响的逐渐增强。”可见简洁手法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这首曲子成为学习作曲配器者的必读之作。

2.欣赏音乐(视频更佳),分析、学习固定音型的运用。

(1)欣赏音乐,请学生尝试拍出伴奏中的固定音型。

(2)出示伴奏中的固定音型节奏谱,并进行分析:乐曲开始,一个西班牙风格的波莱罗节奏型,在中、大提琴拨弦的衬托下,由小鼓奏出,这一节奏型在全曲的340小节中,共反复了169次之多,直到最后两小节才出现变化。

(3)再次欣赏音乐,学生分成两组承担不同声部,随乐拍打以上节奏型。反复时,交换声部,并分别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加入一面小鼓和一面大鼓,增添欢乐气氛。

提示:通过随乐拍打节奏,感受明快的节奏和三拍子跳跃的旋律特点;通过逐步加入的大鼓、小鼓,感知音响的加强和音色的变化。通过这些音乐元素的逐步加入,不仅为下面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感知和体验到固定音型伴奏在舞曲中运用的艺术魅力。

3.学习基本舞步,随乐变换队形,愉快表演舞蹈。

(1)学习基本舞步:

步伐一——迈步走:在音乐的伴随下,手拉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拍一步,两脚交替慢悠悠地向前走或向后退。

步伐二——搓步:仍是在音乐的伴随下,手拉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拍一步,两脚交替略带跳跃地向前搓步走或向后搓步退。

(2)随乐变换队形(见图5-1):

①由A变为B再变回A:师生手拉手,按逆时针方向迈步走圆圈,走一圈后教师将队伍按螺旋线路往圈内绕,再按相反方向又将队伍带出来。音乐反复进行,要求踩准节拍,走好圆圈和螺旋圈。

②两两结队按C图形站好:师生随音乐变化朝逆时针方向迈步四个三拍,再后退四个三拍(回原位),然后外圈的舞伴向圆心搓步前行四个三拍,再向后搓步退回四个三拍;而内圈的舞伴则反之,形成内外交错局面。最后两个三拍,伴随鼓声,运用声势,原地即兴表演固定音型。舞蹈反复进行,要求踩准节拍,走好同心圆(如:队形C)

图5-1 三种队形

小结: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将舞蹈队形与音乐节奏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整体的教学方法,还是用身体的动作和操作鼓乐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元素的感知的做法,都与奥尔夫关于“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音乐元素”的思想相吻合,更是“原本性音乐(元素性音乐)”的理念所在。

【梳理巩固】

本节是专门围绕固定音型开展的系列活动,主要侧重理解其定义,了解选择的类型特点,领会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终掌握固定音型选择和编配的原则,以达成丰富自身的音乐教学经验之目的。如在《宝宝》活动中,通过先尝试编配再学习大师设计的三组固定音型,领会了固定音型伴奏的含义和原则的实质;在《王老先生》练习中,借助鼓点声、身体移动、声势等形式,感受并获得了固定音型丰富多样的训练方法;而在《去果园》的操练中,通过边唱边做声势、边唱边演奏乐器,感受二声部固定音型伴奏所呈现的奇妙的音响效果;最后在《波莱罗舞曲》的表演中,通过合作为乐曲伴奏、随乐表演舞蹈等形式,进一步感受固定音型伴奏在著名舞曲中运用的艺术魅力。

综上四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综合性强,不仅帮助学生学习固定音型的相关知识,掌握运用固定音型为歌曲、乐曲伴奏的方法,还发展了学生创编、表演、群体协作等能力。

【延伸活动】

请为以下的童谣创编固定音型伴奏谱,检验自身对固定音型概念的理解和对编配原则的掌握运用情况。

鱼儿鱼儿水中游

活动建议:

请学生先按标注的节奏自主学习朗诵童遥,再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语言、声势、乐器、舞蹈等形式为童谣创编固定音型伴奏,并进行集中展示和评价。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固定音型定义、类型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对固定音型编配原则的掌握情况,发展即兴创编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