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文化旅游的各种类型探讨

茶文化旅游的各种类型探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世界范围而言,茶文化旅游方兴未艾。目前,安溪茶文化旅游已被确定为中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和福建茶乡特色的旅游专线。趁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之际,通过举办茶乡摄影采风、茶乡游、承办闭幕式的形式,奠定了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基础。新昌强调当地有浙东名茶市场、浙江第一大佛和知名连续剧拍摄外景地等特征,结合当地茶艺表演、茶叶制作,茶文化旅游的热度正在升高。

茶文化旅游的各种类型探讨

世界范围而言,文化旅游方兴未艾。日本有名的冈山后乐茶园是日本三大名园之一,园内茶树分行修剪成浪状,与濑户内海的水面十分协调,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大大促进了茶叶消费和弘扬了茶文化。泰国、韩国、印度、肯尼亚近年也大力开发茶文化旅游,扩大了当地茶叶的消费市场和提高了茶叶价格。甚至在惜土如金的新加坡,也看到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开辟观光旅游茶园,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我国茶文化旅游近年来也有所发展,就各地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现象来看,可以按照旅游资源的特征可分为:自然景观型、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人文考古型、修学求知型、都市茶馆体验型等模式。

1.自然景观型

我国在开发旅游事业之初,主要是以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为主要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事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单一的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面对高层次、多元化的旅游市场的变动,原本开发较成熟的旅游区纷纷开始改造第一代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第二代第三代旅游产品。例如黄山市旅游局立足黄山有多支历史名茶,茶业为本市支柱产业的基础,将茶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早在1998年即规划建设立体生态茶公园,兴建茶文化特色街,开辟“茶家乐”旅游专线,打造紧随时代发展的旅游城市形象杭州是名茶西湖龙井的产地,有“十八颗御茶树”和关于西湖龙井茶的文化积淀,有我国最早建立的茶文化机构“茶人之家”,最高级别的茶文化研究团体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有全国最高级别的茶叶研究机构,也有中国茶叶博物馆,同时杭州历年不断举行各种各样的茶文化活动,提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发展目标,无论政府还是文化领域抑或普通居民对茶文化的认知度都很高。近年来,杭州市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加快一堤(杨公堤)、一村(梅家坞茶文化村)、一区(龙井茶文化景区)、一市(辐射长三角、上规模、高档次的茶叶市场)建设。维护龙井茶品牌,提升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打造以龙井茶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与本市的特色茶艺馆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茶文化旅游专线之一。

2.茶乡特色型

我国的茶叶产区虽并不尽是名胜,但胜在环境优美。一些产茶县在意识到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后,纷纷把眼光投向茶文化事业上来。茶文化历史资源经过创新发展,再注以旅游的新鲜活力,呈现出茶文化与茶产业双赢的局面。

安溪是出产乌龙茶的产茶大县,当地的安溪铁观音是国家级的茶叶名品。近年来当地积极发展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在此过程中也发展了茶文化旅游。2000年12月安溪举办了茶文化旅游节,旅游的主要亮点是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铁观音探源和茶园生态探幽。借助安溪铁观音发源的“王说”、“魏说”的传说,从宋代就兴盛起来的“斗茶”传统,创新的安溪茶艺等茶文化资源,以试验茶园、假日旅游区、生态茶山为场地,用茶歌、茶艺表演、茶菜品尝等形式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享受。目前,安溪茶文化旅游已被确定为中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和福建茶乡特色的旅游专线。2002年仅1—10月共接待国内游客120.38万人次,境外游客5.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8亿人民币,其中创汇0.32亿美元。

新昌是我国新发展起来的产茶强县,茶产业的繁荣与茶文化的发展同步。趁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之际,通过举办茶乡摄影采风、茶乡游、承办闭幕式的形式,奠定了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基础。新昌强调当地有浙东名茶市场、浙江第一大佛和知名连续剧拍摄外景地等特征,结合当地茶艺表演、茶叶制作,茶文化旅游的热度正在升高。新昌从1996年开始打造大佛龙井的茶叶品牌以来,不断拓展该品牌在北方地区的市场,通过成功进入山东济南的茶叶市场,使新昌以及大佛龙井在我国北方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而这种良好局面也给当地茶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新昌环境优美、离大都市上海较近,当地政府在文化事业、茶产业发展上也投入了较大力量,在今后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中会有可观的前景。

余杭位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和国际大都会上海之间,是杭州通往沪、苏、皖的门户。其地三面环抱杭州西湖,南望宁波,东接上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境内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实为旅游胜地。位于余杭区径山镇的径山是著名的茶文化景点。山上有唐代古刹,建于742年(天宝元年)。相传法钦和尚来此传教,被赐封为“国一禅师”;至南宋宋孝宗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嘉定年间又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鼎盛时,殿宇楼阁林立,僧众达3000,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宋理宗开庆元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径山寺求学取经,学成回国后,将径山茶宴仪式以及当时宋代径山寺风行的茶碗一并带回日本,由此日本很快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道,径山寺也因此被曰为日本茶道之源。径山镇内有双溪陆羽泉,因茶圣陆羽在此汲泉烹茗而得名,据记载,760年,陆羽曾在双溪结庐,历时4年,著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余杭区开发双溪漂流、坐牛车乡村访古、品尝农家菜等旅游项目。结合当地茶文化的深厚背景,余杭区政府于2002年4月开始在双溪竹海漂流景区举办每年一度的中国茶圣节。此项节庆活动以茶文化历史及人文景观为号召力,以当地生态旅游活动为支柱,结合新开发的少儿茶艺表演、采茶路线游等形式成功举办了四年,提高了余杭旅游的区位水平。近年来随着余杭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当地的茶区游、休闲游以及每年四月期间组织的茶文化活动大有整合提升的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余杭的茶文化旅游能够发展成为主题明确、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专线旅游产品。

在茶乡发展茶文化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部分茶乡的交通条件、住宿状况不能和旅游的快速发展相配套;茶乡的旅游市场处于初建阶段,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大于发展当地文化事业的动机,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旅游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处较落后水平;一些地区在开发当地茶文化旅游资源时未能挖掘地方特色,对旅游产品的定位不够准确,对旅游产品的规划存在盲目效仿的倾向,甚至某些地区存在将原有特色茶文化资源庸俗化的问题。

3.农业生态型

生态旅游是旅游类型中比较新的一类,但发展空间很大。世界旅游组织认为,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5%—20%。据200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领域。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乡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特别是保留着较原始风格的生产活动对现代都市的人们有更大的吸引力。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一个新发展的领域。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停留在到自然中参观的低水平层面,忽略文化环境,也较少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远景,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在我国一些茶乡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不错的选择。茶叶是农产品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种,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可以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茶园、茶山,生产资料——茶叶,生产活动——采茶、锄草、炒茶,生活方式——对茶歌、茶舞、品茗、品尝茶菜茶宴,农业文化——茶的知识、典故、赏鉴。以广东英德、广东梅州和重庆永川为例。广东英德是广东省最大的茶叶商品出口基地,生产英德红茶是当地茶产业的主要支柱。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带动下,英德于1998年建立了农业生态旅游园地——茶趣园,以茶叶良种示范基地为基础,设计了观赏茶园风景、讲解茶文化知识、安排采茶、做茶、表演茶艺、品尝茶餐、销售名茶和茶具等一系列活动。自开放以来,每天接待游客百人以上,假期高峰时达到千人以上,与英德市其他风景名胜组成旅游线路,可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能使游客在陶醉风景名胜的同时领略到现代的茶园风光,感受到从事茶事劳动(活动)所带来的新乐趣。

广东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把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集农业生产、参观旅游、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新兴旅游胜地。通过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茶诗词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将当地的客家文化融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永川是重庆西部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文化教育中心。永川境内箕山山脉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箕山上现存的2万亩连片茶园,规模居亚洲第一。永川市的茶山竹海景区的5万亩竹海与2万亩的连片茶园相互映衬,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茶竹旅游景观,景区内有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观光茶园——中华茶艺山庄,游客可以在此观赏传统的茶艺、茶道表演,可以亲自参与采茶、制茶,可以品尝当地名茶——永川秀芽以及竹系列的特色菜肴,可以在茶博览馆里领略茶的起源,茶的品种和茶文化知识。当地的竹园曾作为电影十面埋伏》的拍摄地,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目前在茶山竹海已成功举办了多届茶竹文化旅游节。因为这种优势,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才将2003年、2005年的“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定于永川举办。(www.xing528.com)

4.人文考古型

茶文化的形成历史悠久,茶与宗教的关联、茶人的逸闻趣事、具有考古价值的茶具、茶文化的交流传播并不受产茶与否的限制。茶在每个时代几乎都与一种或几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呈现美的特征。这类资源多是精神的、无形的,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与观光型和生态型相比,这类旅游资源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旅行时增长见识、文化寻根、体会异样文化的需求。

我国陕西扶风县在1987年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系列唐代宫廷金银茶具,为证实唐代茶文化及宫廷茶道的存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此法门寺博物馆开创了“法门学”研究,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建立“茶文化历史陈列厅”、恢复“清明茶宴”、编排“宫廷斗茶”表演的方式把法门寺茶文化旅游办成非产茶区具有极高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

在浙江长兴顾渚山发现的唐代贡茶院遗址、金沙泉遗址和茶事摩崖石刻三组九处等一大批历史悠久、富含文化底蕴的景点,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主体的独特旅游资源,现已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区。此外福建建瓯发现并考证的宋代“北苑贡茶”摩崖石刻碑文以及武夷山以“大红袍”为中心的众多摩崖石刻、茶树名丛和重修的御茶园等茶文化景观;河北宣化出土的辽代古墓道煮茶、奉茶、饮茶的壁画等都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见证,如今已成为众多国内外专家考察的对象,也是旅游观光的新景观。

5.修学求知型

唐朝我国茶文化鼎盛繁荣以来,茶文化通过宗教、贸易等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尤以当时的日本和朝鲜更甚,在这两个国家分别形成自己的茶文化,都将其茶文化的源头归于中国。因此,每年都有来自日本和韩国的游客专程赶赴茶文化的一些景观地进行修学游。此类地点诸如浙江余杭的径山、台州的天台,陕西扶风的法门寺等。另外,由于同样具有茶文化的背景,韩国、日本的一些茶文化爱好者和茶界人士时常有赶赴中国学习茶艺、茶叶审评等进修的活动。在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后,更有不少韩国和日本的进修者专门参加茶艺师和评茶员的培训和考试,这些活动在近四五年间愈加频繁,在杭州的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茶叶博物馆都曾多次组织过此类培训。游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伴有访问当地旅游景点尤其是与茶相关的景点,因此这些旅游活动被称作修学求知游,是新兴的一种茶文化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目的性强,旅游地以学术发达的茶文化研究单位所在地为主,多为外国游客,在未来将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而发展此类旅游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解决好培训进修和住宿、出行、饮食方面的问题。仅就培训而言,面对国外游客,讲述中国的茶文化就绝非简单的外语翻译和普通茶文化学者所能胜任。而旅游者游学期间承受学习压力的情况下,能否解决好饮食、住宿和出行将会是影响到旅游满意度的大问题。

6.都市茶馆体验型

在我国各地都有特色的茶馆,诸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上海的湖心亭茶楼,杭州的湖畔居、和茶馆,成都的顺兴老茶馆等。这些茶馆往往是体验城市生活的一个窗口。由于是体验,所以不同的城市宜有所区别。比如,远来的观光客游杭州,短短数日旅游线路自然以西湖、灵隐等名胜为先,“孵茶馆”要在这些安排之后另有余闲。再如,到北京,普通游客的首选自然是故宫、颐和园长城等景点,而坐茶馆恐怕要对北京非常熟悉之后加之对茶更有偏爱才会成行。对于成都这样以休闲见长的城市,到茶馆中体验,恐怕是游客了解成都的首选。所以,都市茶馆体验型就全国而言,无法一言以蔽之,还是就某个城市具体讨论为宜,故在此不详加叙述。

上述六种类型仅代表了笔者对当前茶文化旅游的一种总结,而在现实发展中某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往往集中了多种形式,或者某个主题某条专线的茶文化旅游涵盖了若干个地区。而这样的结合正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多重需要,为了提升旅游产品价值才出现的。

法国评论家普鲁斯特曾说过:“历史隐藏在智力所能企及的范围以外的地方,隐藏在我们无法猜度的物质客体中。”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人生哲理、审美取向总是在这些历史景观、精美的器物和那些被我们熟知的传统中隐藏。旅行者正是在一次次贴近“物质客体”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自我实现心灵的超越,这或许就是旅游的意义所在。茶和旅游的结合,不仅是旅游领域的拓展,也给茶在现代社会找到了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当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不再被人们熟练掌握时,旅游给茶文化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讲,吸引游客进行旅行活动的是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而这种旅游资源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都必须具有独特性和观赏性。换言之,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区别在于它们给游客以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美的享受,使人们的精神、性格、品质等在最有美质的旅游资源中找到对象化的表现。审视一个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时,独特性和观赏性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件完善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管理者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交通,向旅游者提供用于旅游活动综合需要的服务总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因此单纯有好的茶文化资源尚并不足以发展茶文化旅游,我国不少茶区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是发展旅游的不利条件。另外由于茶叶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茶事活动往往集中在每年的一定时期,在此之外的时间旅游的配套设施极有可能陷入闲置,这也是开发茶文化旅游所要考虑到的。开发一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如果缺乏科学的规划、旅游设施的数量、档次或布局不合理,或者对茶文化资源的定位不准确,茶文化特征不鲜明,即使在短期内产生一些经济效益,也无法实现当地旅游的长久发展,甚至还破坏当地的茶文化资源,因此在决策之初须慎之又慎,在发展规划时更要务实科学。目前我国茶文化旅游正待进入成熟期阶段,发展茶文化旅游应该多考虑如何与本地其他旅游资源良好地整合,既要突出茶的特色也要保证旅游产品的丰富完善性,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事业才可能真正健康地壮大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