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唐寅创作的《事茗图》详解

明朝唐寅创作的《事茗图》详解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鸲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事茗图》是横轴山水人物画,画面清新典雅、泼墨浓淡相宜,描绘了文人学士悠游山水间,夏日相邀品茶的情景:雾气弥漫的青山,苍翠的古松,潺潺的溪水,正是品茗的佳境。除《事茗图》处,《品茶图》与《烹茶图》浓缩了唐寅闲居生活中的茶缘,两幅图都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朝唐寅创作的《事茗图》详解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纸本设色,纵31.1厘米,横105.8厘米

【欣赏】唐寅(1470—1523年),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贩家庭,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宸濠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鸲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事茗图》是横轴山水人物画,画面清新典雅、泼墨浓淡相宜,描绘了文人学士悠游山水间,夏日相邀品茶的情景:雾气弥漫的青山,苍翠的古松,潺潺的溪水,正是品茗的佳境。翠竹苍松环绕,草堂之中一人正坐于案前聚精会神地读书,书案一头摆着茶壶、一本书以及茶盏、茶具,墙边是满架诗书。边舍之中一童子正在生火料理,煮茗烹茶煽火。舍外右方,小溪上横卧板桥,一高士右手执杖,缓步来访,身后一着白色袍子的书童抱琴相随。画卷上人物神态生动,环境幽雅,表现了主人客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事茗图》画卷后有画家用行书自题五言诗一首:“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下有“唐居士”、“吴趋”、“唐伯虎”三印。诗中道出了在长夏之日,自以饮茶为事,虽有怡情惬意,但也带有点点愁思,是描绘当时文人学士山居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www.xing528.com)

除《事茗图》处,《品茶图》与《烹茶图》浓缩了唐寅闲居生活中的茶缘,两幅图都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品茶图》:峰峦叠嶂,一泉直泻,山下林中茅舍,一老一少。老者悠闲地坐着品茶,少者为一童子,蹲在炉边扇火煮茶。画上有自题诗:“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候自嘉。”

《烹茶图》:一隐士在高山修竹旁,坐一躺椅上,右边一小童正蹲在炉前煮茶,旁边的茶几上摆着各种茶具。隐士手拈胡须,似乎与轻风高山修竹浑属一体,在短暂而易逝的生命中,超越了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