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源于武夷茶,是武夷岩茶的上品,据史料根据有清代彭光斗(1766年)《闽琐记》、袁枚撰(18世纪80年代或稍后,亦注1786年)《随园食单》、梁章柜撰(1845年)《归田琐记》、施鸿保撰(1857年)(闽杂记)、徐坷《清稗类钞》、连横(1878—1936年)《雅堂文集》等。关于工夫茶不少学者、专家做过探究,其中有庄晚芳先生的《茶史散论·乌龙茶史话》,姚月明的《武夷岩茶论文集》,张天福等的《福建乌龙茶》,庄任的《闲话武夷茶、工夫、小种》,谢继东的《乌龙茶和工夫茶艺的历史浅探》,林长华的《闲来细品工夫茶》和曾楚南的《潮州工夫茶当探》等等研究成果。[2]
1.从武夷茶到武夷岩茶
研究武夷岩茶的始源,首先,要明确武夷茶和武夷岩茶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武夷岩茶专家姚月明先生曾在2005年出版的《武夷岩茶——姚月明论文集》提道:“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只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因为两者有根本区别,前者就解释为武夷之茶,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散茶,以及小种红茶,龙须茶,莲心诸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生产加工在武夷的半发酵茶,才真正叫武夷岩茶。”可见,姚月明认为武夷茶是从古至今所有生长在武夷山地区的茶叶的总称,而武夷岩茶专指乌龙茶类,两者是有根本的区别。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便记载道:“目前,茶业学术界,有人把武夷茶与武夷岩茶划等号,甚至说驰名国际茶叶市场的星村正山小种称武夷茶,也是属武夷岩茶。是不知武夷岩茶是武夷茶的内涵,而武夷茶是武夷岩茶的外延。有人认为历史记载,武夷茶就是武夷岩茶的创始年代,把正山小种创始年代抛在武夷岩茶之后。这是不实事求是,与国内外的茶业历史不相容。当然,武夷山岩早于武夷茶,但是武夷山范围很广,不是所在茶树都是生长在岩上。所以历代称武夷茶不称武夷岩茶。”陈椽教授认为讲茶文化的历史,要避免出现一种“竞古比早”的倾向,武夷茶不等同于武夷岩茶。武夷茶比武夷岩茶出现得更早,武夷岩茶是武夷茶的一部分。
第二,循着中国茶类发展的轨迹,从中可以理解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含义。
唐宋元时期,武夷茶为蒸青绿团茶、蒸青散茶。
武夷山有茶可能是在唐朝末期或者更早,因为唐末五代人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诗有“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唐代之初,蒸青团茶是一种主要茶类。饮用时,加调味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的栽培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如建州大团,方山露芽,武夷研膏、腊面、甘晚侯已成为武夷茶之别称。
宋代诗文,对武夷产茶有记录。宋代贡茶,首重建安北苑,次则壑源。武夷茶不入贡,名不显,但在北宋“亦有知之者”。宋代茶著,如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诸书,均未提及武夷茶。但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苏轼《荔枝叹》诗有“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其《凤味古研铭》有“帝规武夷作茶囿”。在宋代,除保留传统的蒸青团茶以外,已有相当数量的蒸青散茶。散茶是蒸青后直接烘干,呈松散状。片茶主要龙凤贡茶及白茶花色品种繁多,半个世纪内创造了40多种名茶。宋代武夷已注意到名丛的培育,如石乳、铁罗汉、坠柳条等。另外,随着茶品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研究,逐渐重视茶叶的原有的色香味,在建州茶区为了评比茶叶的品质,出现了“斗茶”,建人谓之“茗战”,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代开始至明出现巨大变化。《宋史·食货志》云:“茶有两类,曰片、曰散”,片茶即团饼茶,是将茶蒸后,捣碎压饼片状,烘干后以片计数。
元代,团茶已开始逐渐淘汰。据元人赵孟頫《御茶园记》:“武夷,仙山也。岩壑奇秀,灵芽茁焉。世称石乳,厥品不在北苑下。然以地啬其产,弗及贡。至元十四年,今浙江省平章高兴公,以戎事人闽。越二年,道出崇安。有以石乳饷者,公美芹恩献,谋始于冲佑道士,摘焙作贡。”可知,除武夷御茶园制龙团凤饼名“石乳”之外,散茶得到较快的发展。当时制成的散茶因鲜叶老嫩程度不同而分两类:芽茶和叶茶,芽茶为幼嫩芽叶制成的:如当时武夷的探春、先春、次春、拣芽以及紫笋都属芽茶;叶茶为较大的芽叶制成的:如武夷雨前即是。
明代,废团兴散,结束了单一的茶类,武夷除蒸青散茶以外,出现了炒青绿茶以及正山小种红茶。
明代初年,朱元璋诏罢贡团茶,于是散茶大兴。武夷山原产团饼茶,改制散茶后一时难于适应,茶产一度衰微,但不久又重新振作,武夷茶又成为明代绿茶中的名品。如许次纾的《茶疏》中写道:“江南之茶,唐人首重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谢肇制《五杂俎》记有:“今茶品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而吾闽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与角胜。”徐谓的《刻徐文长先生秘集》:“罗岕、天池、松萝、顾渚、武夷、龙井……”此外,陈继儒的《太平清话》、吴拭的《武夷杂记》和罗廪的《茶解》等古籍中,也都提到武夷茶在明代是一种有名的茗品。洪武年间武夷罢贡,团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以开水冲泡,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叶以及清澈、明亮的茶汤,更能领略茶之天然香味品性。根据罗察《茶解》“而今之虎丘、罗岕天池、顾渚、松萝、龙井、雁荡、武夷、灵山、大盘、日铸诸有名之茶……”,可知明代茶以虎丘、天池、罗岕、龙井、阳羡、松萝、武夷最为著名,武夷茶声誉日隆。[3]
武夷山是红茶的故乡,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出现于明末16世纪末、17世纪初。《清代通史》是记录小种红茶的最早史料,“明末崇祯十三年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伦”。这段记载表明小种红茶的名称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前已出现。[4]
清代的武夷茶为青茶。(www.xing528.com)
青茶创制于清代。青茶,也称乌龙茶,与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等并称为中国的六大茶类,青茶的制作是六大茶类中最为考究的。武夷岩茶的制法是:采摘后摊放,即晒青后摇青;摇到散发出浓香就炒、焙、拣。乌龙茶的记证人王草堂在《茶说》记载:“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烘焙。阳羡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也。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振动),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陆廷灿《续茶经》)此外,受福建制台、抚台的聘请来闽的王复礼在《茶说》中也记录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序有晒青、摇青、炒青、烘焙、拣剔等,这些工序乃是武夷岩茶(青茶)的基本工序。[5]
岩茶品质优异,出类拔萃,素以“岩骨花香”之称,著称于世。当代乌龙茶专家张天福云:“武夷岩茶不仅品质超群,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武夷岩茶分岩茶与洲茶两类,洲茶又有莲子心、白毫(寿星眉)、风尾、龙须等品种。洲茶品质远不及岩茶。清代崇安县令王梓《茶说》中的“武夷山周回百二十里,皆可种茶。茶性他产多寒,此性独温。其品为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香清浊不同,且泡时岩茶汤白,洲茶汤红,以此为别”(陆廷灿《续茶经》)。岩茶与洲茶的生长环境不同,香清浊不同,就是汤色也不一样,岩茶汤白,洲茶汤红。
武夷岩茶包括了各种武夷山乌龙茶的统称。岩茶,顾名思义,即在大山岩石的岩罅隙地上生长的茶。武夷岩茶品质之优异,虽因茶树品种之优异所致,但得天独厚之处仍属不少,地势土壤、气候等天然条件,均足影响产茶之良窳。武夷山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方圆60平方公里,有36峰99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名酽茶,意为茶鲜纯、浓厚。由此可知,乌龙茶是由武夷茶派生而创制的武夷岩茶。
2.工夫茶——武夷岩茶之佳品
据史料记载,将武夷岩茶与“工夫”联系起来的两个关键人物为释超全和王草堂。释超全(1625-1711)在《武夷茶歌》写道:“……近时制法重清漳(注:清漳是漳州府的雅称),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积雨山楼苦昼间,一霄茶话留千载。重烹山茗沃枯肠,雨声杂沓松涛沸。”释超全认为武夷岩茶制茶人主要是漳州人,作为一种茶中珍品为数不多,他还认为武夷岩茶制作者“心闲手敏工夫细”。关于诗中“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两句,王草堂在《茶说》中表示是对武夷岩茶“形容尽矣”。[6]
王草堂《茶说》首先将武夷岩茶与“工夫”二字相联系,《随见录》则最先以工夫茶来指称武夷岩茶。《随见录》载:“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州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花香、清香、选芽、漳芽等类。”(陆廷灿《续茶经》)这说明“小种”、“工夫茶”二词均来源于福建武夷,是指武夷岩茶中的花色品名,只是等次不同。[7]
清朝中叶乾隆年间,曾任崇安县令五载,喜爱武夷茶的刘靖《片刻余闲集》记:“武夷茶高下分二种,二种之中,又各分高下数种。其生于山上岩间者,名岩茶;其种于山外地内者,名洲茶。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次则花香……”此说与《随见录》“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意义大体一致,均说明小种工夫、工夫、工夫花香三种武夷岩茶代表上中下三种等次的茶名。另外,刘靖指出“工夫”原是以岩为名,是武夷岩茶中之最佳者。“小种”则以树为名,是工夫茶中之最佳者。但后来随着武夷乌龙茶商品生产的发展,“工夫”、“小种”两个原花色品名被茶商用来作为武夷茶(武夷乌龙茶)的两个商品茶名了。[8]
梁章钜,乾嘉时人,官至江苏巡抚,在其《归田锁记》“品茶”记:“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竟尚武夷茶。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山中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种。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梁章钜认为武夷岩茶分为花香、小种、名种、奇种四等,其中名种被泉州、厦门人视为工夫茶。
郭柏苍(1815—1890),福建侯官(注:今福州市)人,活动在道光至光绪中,官至内阁中书等。其《闽产录异》的“茶”记:“闽诸郡皆产茶,以武夷为最。苍居芝城十年,以所见者录之。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火候不精,则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摩人所称工夫茶,瓿仅一二两,其制法则非茶师不能。”这与静参道士所说泉州、厦门人以名种为工夫茶一致。闽南安溪岩茶与闽北武夷岩茶,这南、北两种岩茶的制法,都属“工夫”茶制法,而且此种制茶之法是最先出现在闽南的。
3.工夫茶与武夷岩茶、红茶
到民国时期,对武夷岩茶归为青茶,有人提出异议。据《可言》“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甫三十里……山产红茶,世以武爽茶称之。茶之行于市者,曰铁罗汉,曰四色种,曰林万泉,曰天井岩正水仙种,曰武夷山天心岩佛手种,曰武夷名色种,曰铁观音,曰雪梨,曰玉花种,曰大江名种。又有成块者……铁观音以下皆红茶……”,可知,有些人称武夷岩茶为红茶,因为他们认为青茶沼后汤色橙黄;也有些人认为武夷岩茶为绿茶,同徐珂认为胡朴安就属这一类人,而他依据是胡朴安曾言“工夫茶之最上者曰帙罗汉,绿茶也”,表达铁罗汉就是一种绿茶。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资料选辑》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如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红茶篇》中,将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小种红茶、红碎茶三大类,且按地域分为: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因为至1840年之后,随着五口通商,武夷乌龙茶外销畅旺,供不应求,各地群起仿制,且简化工艺,采取以红边茶为准,叶子晾晒后,经过揉捻,堆积,再用日晒加工而成。事实上,这些茶不是乌龙茶,应被视为红茶。以红茶之名出现在市场上的茶叶逐渐被外商所接受,接着泛称为“工夫茶”的红色乌龙茶正式被改名为“工夫红茶”,“小种茶”则改为“小种红茶”一直延续至今,成了当今我国条红茶的两个专用茶名。其中“小种红茶”特指产自武夷的条红茶,“工夫红茶”泛指产自其他各省茶区的条红茶,故有“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等等之名。因此,在当今茶学辞书中,只有“工夫红茶”之名,而无“工夫茶”之称。[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