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开始逐渐普及,开启了人类的信息时代。一方面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采访编目,给图书采购、查重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出现了电子书目数据,极大方便了工作人员选书,这种模式是介于传统手工模式和现代模式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利用电脑部分代替人脑和人工操作。虽然提高了选书工作的部分效率,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选书的质量,但是由于图书的出版量猛增,图书馆不是面临无书可选的情况,而是面临知识爆炸、可选书数不胜数的局面,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读者的诉求,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作为挑选图书的原则目标。19世纪美国学者普尔(W.F.Poole)和克特(C.A.Cutter)提出了读者需要理论,读者需要理论逐渐代替了图书馆需要理论,他们认为:选择图书应当考虑读者的阅读兴趣、知识水平和不同年龄的需求,挑选适合读者的图书而不是所谓最好的图书;并不强调出版物本身的价值,而是把读者需求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读者的倾向性对选书的影响至关重要。过去传统模式只是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参与选书,而不考虑读者的需求,买回来的书,读者没有兴趣翻阅,只能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其实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但一味迎合读者的兴趣也不可取,因此在照顾读者需求的大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图书的科学性、学术性和艺术性,即图书本身的内容价值。因此,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的“以最好的图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图书选择标准。
根据这一选书思想,一方面积极发动读者参与选书,通过读者推荐图书,或组织高校教师和部分学生直接到馆配商的书库选书等形式,提高读者选书的针对性。特别是国外流行的PDA(读者决策采购)新型图书采访模式传入中国,极大影响了选书模式。读者决策采购是源于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触发图书馆文献购买决定。美国高校图书馆根据馆藏图书选书标准,如出版年限、图书类型、图书价格等制定出采购书目,并把这一采购书目的MARC(机器可读目录)数据导入图书馆书目系统,读者通过浏览书目,可以点击、推荐、试读,如果读者点击量和试读次数等指标达到图书馆预设阈值,将会启动后台程序发出购买指令给馆配商,完成选书和采购任务。(www.xing528.com)
虽然PDA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选书模式,突破了传统模式以图书馆为中心的采购理念,由过去图书馆专业人员揣测读者需求产生采购决策行为,转变为以读者主观性需求为中心而产生采购决策行为,并由一种相对封闭的采购策略转变为相对开放的采购策略,但在实践中,推行PDA也遇到了许多障碍:一是从图书馆外部环境讲,馆配商的服务水平、发行方式和能力参差不齐,无法对接图书馆采购平台;二是从图书馆内部环境讲,图书馆采访馆员质疑读者选书能力,如果读者滥用选书权,任意点击或者选择不符合馆藏范围的图书,就有可能产生大量不合理的购买决策,从而浪费图书馆资源和经费。当然许多读者还不了解和适应PDA模式,点击量非常小,仅靠PDA模式也完不成每年新书的采购任务。所以,图书馆还要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规范读者的选书采购行为,避免选购的随意性。同时图书馆采访人员还要坚持选书,及时跟踪、把关与评价,单靠一种形式难以实现理想的选书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