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分析

传统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型的图书馆产生于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出现之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主要是文献资源,以纸本的图书、期刊、报纸和古籍为主,兼收地图、手稿、字画等,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的借阅和查询服务。在藏书建设的配置理念指导下,资源配置的模式必然是封闭式管理,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藏占有模式。

传统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分析

传统型的图书馆产生于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出现之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主要是文献资源,以纸本的图书、期刊、报纸和古籍为主,兼收地图、手稿、字画等,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的借阅和查询服务。信息资源配置以人工服务为主,对采集配置来的信息资源进行人工编目,制作查询卡片供读者借阅,但最根本的是资源配置的理念还一直停留在藏书建设的思想阶段,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重点是在“藏书建设”上。以吴慰慈、刘兹恒编著的《图书馆藏书》一书为代表,该书不仅较为全面、系统地对藏书建设的基本问题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和阐述,同时对一些技术方法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图书馆藏书的特征;图书馆藏书体系的构成,藏书建设的基本内容,现代文献的类型及整体特征,图书馆藏书的来源,藏书补充原则和范围;藏书验收与登记,藏书补充的计划、组织与方法;图书馆藏书的复选与剔除,图书馆藏书数量与质量的控制评价;图书馆藏书的保护及藏书建设的协调等。尤其是提出“藏书建设”含义,指社会上的文献资料经过图书馆的选择、收集、整理、加工、组织和保管,变成了图书馆的藏书。

当然,藏书建设的概念是随着藏书历史的不断演变而转变的。藏书建设由古代藏书演化而来,古代的文献生产数量不多,因而那时的藏书建设仅限于藏书的搜集与保管。20世纪50年代,把“藏书补充”概念发展为“藏书建设”(collection development)概念,并以这个概念来涵盖图书馆建立、发展、组织、管理藏书的全过程。到了近代,文献资源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图书馆要收集社会上的全部出版物已经不可能了,这时藏书建设的内容增加了对文献进行选择的环节,选书理论也开始出现并逐步得到完善。到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方面导致了新的文献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又导致了旧的文献内容不断失效。又增加了副本和图书剔旧工作,因此,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概念呼之欲出,因而形成了藏书建设的基本理念,即图书馆按照一定的藏书原则确定采购标准和收藏范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入藏各种文献资料,并将它们进行科学的组织与保管,剔除确实不为读者所需的文献资料,从而实现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目的。

在藏书建设的配置理念指导下,资源配置的模式必然是封闭式管理,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藏占有模式。自藏占有模式就是图书馆通过自己的收藏,拥有馆藏资源的一切财产权、支配权。封建社会的藏书楼就是中国最早的藏书建设的自藏占有模式,当时,藏书只讲究藏,不讲究用,是一种不对公众开放的私人财产。直到20世纪初,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奠基者刘国钧先生针对中国传统的藏书楼指出了图书馆与藏书楼的本质区别:“今日之图书馆即是人人得利用其所藏之本为目的者也”,“故其目的在使凡有阅读之能力者,不问年龄阶级与性别之如何,皆得有其适当之读物”。他提倡近代图书馆社会化和平民化图书馆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新天地。

到了近代中国,只重藏、不重用的藏书楼思想受到动摇,出现了藏以致用的新思想,表现在相继出现了许多为大众服务的新型图书馆。最早在湖南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家图书馆,在那个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图书馆担负着思想启蒙、科学文化普及的首要任务,自藏占有模式是图书馆唯一的选择。当时的图书馆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资源,才具有提供阅览和借阅的物质基础,才具有为读者服务的功能。

我们不能否认自藏占有模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应该承认这种模式为人们进行学习、研究、接受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采用这一模式继续获取资源。至于这种模式将来是否会消亡,取决于读者对它的需求与否,如果技术高度发达完备,人们获取资源更加高效便捷,也许它会消亡,正像20个世纪的胶片被现在的磁盘所代替一样,但目前这一模式仍然发挥着巨大而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生产和服务机构大量增加,使信息媒体数量更加庞大,类型也更加多样化,除了纸质的信息媒体外,还出现了缩微资料、视听资料、机读资料等非纸质的信息媒体。这时,任何一个信息保存与服务机构面对如此大量多样的信息媒体,都不仅无力全部收齐,也没有能力靠自己的收藏来完全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呼吁将所有信息保存和服务机构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分工采集、协调收藏的方式,从建立国家、地区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角度来规划信息媒体的采集与布局,实现系统、地区乃至国家范围内的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原来的藏书建设概念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1993年,代根兴发表论文《试论“文献资源建设”取代“藏书建设”》,指出“藏书建设”这一概念的历史局限性也日益突出。“藏书建设”脱胎于古代的藏书楼思想,古代藏书楼的大部分藏书集中于“经史子集”,这是由当时的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所决定的。文献出版数量稀少,类型单一,主要藏品就是图书,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可以说寥寥无几,而且重藏不重用,收藏为主,轻易不示人,所以就用“藏书”二字概括还比较符合历史情况。

现代图书馆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出版文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复杂,载体多样,突破了传统图书馆那种以“书”为主要藏品的格局。现代的资源配置除了收藏图书以外,还收藏大量的期刊、报纸、特种文献资料、地图、图片、乐谱、视听资料、缩微资料、机读资料、光盘资料等非图书资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再使用“藏书建设”这一概念,就显得格格不入,实在不妥,仅仅靠使用“藏书”二字已经不能充分地揭示现代信息资源配置的本质,更不能概括和反映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风貌。所以有人提出了“文献资源建设”这一概念。于是,“文献资源建设”(documentation resources building)这一概念就在我国应运而生了。

应该说,“文献资源建设”这一概念突破了图书馆“藏书建设”概念的局限,对微观文献资源建设与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的关系做了辩证的考虑,特别强调要把文献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加以建设,突出了从国家或地区层面对信息媒体的采集、布局实施整体的宏观调控,以形成国家或地区的文献信息保障体制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