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类型详解

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类型详解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类型主要是指图书馆采集收藏信息资源的种类和范围。图书是传统型图书馆的标配,在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出现之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主要是文献资源。图书馆除了收藏以上三种主要纸本资源外,还主要收集和配置一些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特种文献资源。电子图书也符合绿色环保的新要求,未来发展不可限量,应引起资源配置的高度重视。

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类型主要是指图书馆采集收藏信息资源的种类和范围。根据信息资源的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三大资源类型:

1.按信息资源的实虚形态和信息载体的不同形式,信息资源可分为:实体信息资源、虚拟信息资源

(1)实体信息资源

实体信息资源是指具有完整物理载体并且记录保留信息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收集配置的实体信息资源主要有:

①图书。图书是传统型图书馆的标配,在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出现之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主要是文献资源。图书主要指以印刷单本刊行的出版物,包括汇编本、多卷书、丛书等。它是保存记录信息资源最古老的形式,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一般是对现有成果、技术和经验的归纳总结,能够系统全面地介绍科学知识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学术性。但由于其编著和出版的周期较长,因而其内容一般缺乏最新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还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②期刊。期刊是由出版单位根据一定的办刊宗旨编辑发行的具有固定名称的连续出版物。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的特点,在传播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得到图书馆的普遍收藏。但也看到传统印刷型的期刊正越来越受到电子数据库的冲击和挑战。

③报纸。报纸是有一定的出版周期、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出版物。一般具有固定名称,有日报或周报。除了以传播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报纸外,还有开辟专版,提供财经资讯、文学欣赏和广告生活服务内容的报纸。报纸因具有时事性、娱乐性、服务性的特点,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来源普遍被图书馆收藏。但随着手机报等电子版报纸的出现,印刷型的报纸正逐渐式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④特种文献。图书馆除了收藏以上三种主要纸本资源外,还主要收集和配置一些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特种文献资源。主要包括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技术标准、产品专利、缩微胶片、机读文献。

⑤多媒体文献。多媒体文献是以一定电子材料(硬盘、U盘、光盘、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胶片)为载体,以光电信号记录声音画面的超文本文献。它具有动态性、形象性特征,必须通过一定电子视听设备(电子计算机、电视、手机、投影仪、视频音频编辑器)才能阅读和欣赏。如光盘版的图书资料,以及各种格式的视频。

(2)虚拟信息资源

虚拟信息资源没有具体的物理载体,但它存储于服务器硬盘和互联网云空间,只能通过计算机、浏览器和互联网访问下载提取信息。

数字信息资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现代技术促使记录信息的物质载体发生了重大变革,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服务器上,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传递和利用,这些虚拟的电子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获取信息和知识,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信息化时代的早日到来。

虽然这部分资源也是以数据存储为记录方式,以光电介质作为传输介质,但无确切的实体形态,是只能依附网络的虚拟空间而存在的虚拟资源。该类资源具有数量增长迅速、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复杂多样、动态更新快速、获取方便快捷且不受时间、空间和多用户限制等优点。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依托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网络电子资源不断丰富,这就为图书馆配置数字电子资源提供了可能与方便,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虚拟信息资源主要以电子书、电子期刊和数据库为代表。图书馆需要配置的数字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数据库。

①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也称E-book或e-Book,是英文Electronic Book的缩写,图书馆所配置的电子图书是指存贮于光盘、网络、专用阅读器等不同载体,通过电子技术手段加工编辑,能以某种形式加以复制发行的数字化图书,包括光盘版、网络版。电子图书发源于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刚刚兴起的电子图书,主要通过电话连接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以免费下载的形式提供给读者阅读使用,但电子图书数量有限、电子图书阅读器分辨率较低,再加上网速较慢,电子图书的发展并不顺利。初期电子图书并没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后来由于技术发展,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日臻完善,但在客观上也阻碍了电子书的发展。版权问题对于电子图书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版权问题不能合理地控制和解决的话,电子书也难有发展前途。

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相比较,具有更多优点,如:存贮量大,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收藏;成本低,制作便捷,经济实惠;下载更新快,实时性强,图文声并茂,提供多媒体的感受等。电子图书也符合绿色环保的新要求,未来发展不可限量,应引起资源配置的高度重视。

②电子期刊。电子期刊是将纸本期刊电子化并经过一定的程序集合到数据库,供读者使用。电子期刊往往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出现。读者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数据库的形式,查询到自己所需的期刊,由于电子期刊是后期加工,与印刷期刊相比,往往会有时间上的延迟,耽误读者的使用。(www.xing528.com)

③数据库。数据库一般可细分为本馆自存型资源、商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机构库。

本馆自存型数据库一般保留在图书馆本地的服务器上,是供本馆使用的数据库。主要包括本馆馆藏书目数据库、馆藏数字化全文数据库、自建特色与专题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一般由本馆负责数据库的内容更新、日常维护和存取服务,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所有权,并全天候免费向读者提供服务。

商业型数据库一般是指由数据库服务商将其进行商业开发的数据库向图书馆推荐使用后,经过招标采购的数据库。它们的服务形式要有镜像服务型、网络服务型和链接存取型。镜像服务型以镜像的形式,把数据库拷贝到图书馆内的服务器上,供读者查询检索和下载使用。镜像服务型数据库如同本馆自存型资源数据库,虽然本馆不负责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但使用起来就如同本馆馆藏资源一样方便快捷,是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构成部分。网络服务型信息资源存放在远程服务器上的是远程数据库,一般由数据库商负责数据库的管理维护,这类数据库本馆只有使用权,图书馆通过采购付费使用,数据库商给图书馆一定的访问权限,给用户提供一定的IP段供用户访问,可以在本馆网页上设置链接点,点击链接点,登录该资源库检索、下载使用。

链接存取型主要是指互联网上存在各类免费使用的数据库资源,图书馆在网页上做链接,目的是为读者用户方便使用,起到丰富馆藏的作用。

特色数据库和机构库是图书馆根据本馆的收藏,经过数字化加工,变成可以供读者使用的具有本馆收藏特色的数据库。

机构库是指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公司、信息服务机构、行业机构把在教学、科研、实验、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图表、记录等组成的数据库。

2.按信息资源的空间分布范围,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类型可分为中文信息资源配置和外文信息资源配置

①中文信息资源配置是指在国内以国家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以及港澳台图书馆,共同打造一个以中文为基础的信息资源网络,形成大中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联盟,收集加工中文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共建共享。

②外文信息资源配置主要指除中文之外的信息资源配置。通过采购外文图书、期刊,购买国外权威著名的数据库,通过互联网把全世界的信息生产者、数据库、计算机、信息用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全球信息共享联合体。

3.图书馆收集信息资源,根据信息资源的加工次数和程度,信息资源配置类型可分为:一次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和三次信息资源

(1)一次信息资源

一次信息资源是指未加工的原始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报告、讲话稿、手稿、草图、记录、体验、新闻消息、原创研究成果等。这些一次信息资源,无论已刊(包括初版和再版)、未刊(包括手稿和各种档案资料)的文献,均属于此范围。

(2)二次信息资源

二次信息资源是指对一次信息资源进行第一次加工整理序化后的信息。包括书目目录、论文索引、报纸文摘等。二次信息资源是已经整理加工后的信息,剔除了无用和干扰信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读者检索使用,也便于图书馆收藏阅览。

(3)三次信息资源

三次信息资源是根据二次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发现,分析、研究一次文献信息资源而获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百科全书、论文综述、图书述评、专题研究报告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