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对话的三层含义: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互动过程

理解对话的三层含义: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互动过程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话”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对话充分而独特有三层意思。这一问题反映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不透彻。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文本对话,去读懂,读透。

理解对话的三层含义: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互动过程

如何准确理解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对话”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它所倡导的平等信任、参与分享、融合创生,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当然,我们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只是狭隘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或者各方之间的接触、谈判,它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进行对话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要充分而独特

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否则,学生不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也就必定缺乏基础。

这里对话充分而独特有三层意思。

一是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不应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我们有些课堂中,学生读了一遍甚至只是课前预习了课文,老师就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等内容,导致学生的发言文不对题、言不及义,甚至出现谬误。

二是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情感反应,而这些都是文本所期待的。我们应该允许并提倡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如二年级的《假如》一课,有老师根据最后一个小节的省略号设计了让学生续编诗歌的环节。在交流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师:我想作者一定是想让我们也来说一说“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为什么要画。”

生:“我不喜欢这首诗。”

师:“为什么?它表达了人对小树、小鸟发自内心的关爱呀。”

生:“可,这些都不是真的。你没看到每一小节都是假如开头吗?”(www.xing528.com)

师:“是啊,这些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它表达了我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啊!”

生:“只能画给它们看,那多残忍。”

师:“有了美好的向往,我们才有可能去实现它们呀!”

生:“……再多的假如那也不会是真的……。反正我就是不喜欢。我不想说了。”

[评析:这时候的老师,就应该放弃追问,不应非得引导孩子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而是应该去了解一下孩子的具体情况,家庭、生活环境、性格等,再来考虑孩子这样回答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课后了解得知孩子的一位亲人去世了,这影响到了他对这首诗歌的阅读理解。我们看,即使是这样的偏离,也应该是被尊重和理解的,因为这是孩子真实的情感反应。]

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离开本意,漫无边际地进行多样化的理解。在三年级《卖木雕的少年》一课中,老师在通读课文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其中一个学生提出“小男孩怎么会找到‘我’?怎么还会专门在我住的宾馆前等‘我’呢?”这一问题反映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不透彻。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文本对话,去读懂,读透。“再读读课文的第3、第10自然段,一句一句地细细地读,慢慢地想,你就会读明白。”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抓住“在大瀑布不远处”和“我们住的宾馆就在瀑布附近”这两部分内容来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一步引领学生体悟写事时如何利用细节描写让事情更真实、具体。

二、教师与文本对话要“和而不同”

要求老师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首先老师要珍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要习惯性地“随波逐流”,以“从众”心理去解读文本。拿到教材后,要带着自己的心去读,不要让教参、案例等束缚了自己。

三、教师与学生对话要“引而不迫”

这里的“引”强调的是一种度的把握,老师要把握好对文本解读引领的度。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既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体验和解读,而忘记了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又不能以老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理解。例如在《鸟的天堂》一课中,让学生理解课文中“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与原文“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斜躺在水面上”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并体会哪一个词语用得好。有些学生觉得原文中的“斜躺”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形象。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卧”与“斜躺”,但对于哪一个词语更能表现出这棵榕树的样子,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