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生本高效的阅读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如何实现生本高效的阅读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达到“生本高效”,就要以学生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亲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去真正地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自己去发现问题等等。第五个词语为自选词语。这一环节是典型的基于学生已有阅读基础,而进行的关注其阅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再如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

如何实现生本高效的阅读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如何正确把握阅读教学中的“生本高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繁杂琐碎,一直被人诟病。如何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建设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愉快课堂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生本高效”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一片美丽的星空。何为“生本高效”呢?山东省教研室的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家栋老师用简要的几句话将“生本高效”教学理念概括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达到“生本高效”,就要以学生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亲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去真正地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自己去发现问题等等。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老师就要做到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只有关注了才能了解,才能找准我们教学的切入点,才能真正地以生为本创设高效课堂。

一、关注学生的当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杜威曾这样说过:“学生的问题在教材中,而教师的问题却在于学生对待教材的心理活动内容。”面对文本,学生不可能是零起点,有些文本学生可能早已耳熟能详;有些文本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略知一二;文本中的有些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预习、自学,自己去读懂并理解掌握。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即抓住学生的当前阅读状态,要多问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了解到什么程度上?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应从何处定位

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的一般方法,对本课的生字词有了基本的理解掌握,能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文章的大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直接设计“检查预习”,具体环节设计如下:

1.读课文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请六位同学来分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读书的同学是否能读准字音。

[评析:这一环节就是检查课文的朗读预习情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准字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进行“轮读”检查时,学生都能完成目标。]

2.词语听写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听写,黑板上听写的同学可以有一次从书中寻找答案的机会。

听写内容:

第一个词语——哲学家,老师直接读出;

第二个词语——违背,老师说出它的反义词与近义词,让学生猜写;

第三个词语——拉萨,老师提示它是课文的生字组的新词,是我国一个城市名称,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叫“布达拉宫”。最后在学生默写出词语后,师补充说明“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

第四个词语——胆大妄为,老师提示出词语的意思是: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以及词语的出处:清代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原句是“这种人要在敝国,是早已明正典刑,哪里容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呢。”

第五个词语为自选词语。提示学生可以选择课文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词语写下来。

[评析:这一环节就是在学生已有预习水平上进行的提高式词语检测,既巩固了词语,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拓展了词语的相关知识。](www.xing528.com)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最近发展区:学生不知道的是什么?

阅读是一种对话,是一种观点融合,是教师、学生、作品的对话及其观点融合,这种“融合”对于学生而言,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提升。学习必须让学生有一种发现之感,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定位教学目标与内容时,教师必须考虑教学的“张力”,考虑学生本身与作品存在的距离,并且通过教学去缩短甚至消除这种距离,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那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们要找准这一“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教学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方能确保教学的“磁场”。有了较强的“磁场”,学生就会围绕这个“磁场”积极主动探究,进而实现课堂的“生本高效”。

仍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例:

认读词语教学。

其一,引领学生区别“分辨”与“分辩”。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其二,理解“教授”一词的含义。教师出示教授一词在词典中的两种解释:①讲授;②高等学校教师的最高专业职称。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

这一环节是典型的基于学生已有阅读基础,而进行的关注其阅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分辨”与“分辩”的字形学生通过观察都能发现理解,如何正确理解运用则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并不是直接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词语选择,然后在实践运用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归纳这两个词语的区别,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对“教授”一词词意的理解更是如此。通过词意的正确理解进而转到了课文的学习,理解“伽利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如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薛老师的课上,知识的“融合”时刻保持着一种“新鲜感”。在诠释题目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而不是九十九个?”学生质疑之后,老师马上以答带思:“交给我,放一百个心吧!”学生即刻体会到这是一种“虚指”。教师继续拓展,“在中国古代,九、百、千、万,都是虚指,意为很多很多。”学生自主的质疑,教师适当的扩展,提升了课堂的含金量,真正做到了“高效”。而在学习“司空见惯”这一成语时,薛老师巧妙地穿插了成语的典故,让学生了解了成语背后的故事,更轻松地记住了它。学生听得入迷,老师讲得津津有味,“高效”的火花随处可见。

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定位上要考虑充分,对于文本,学生还不知道的是什么?一一罗列出来,再进行筛选:在学生还不知道的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当中,哪些内容是必须让他们知道的,哪些是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文本、提高学习品质和效度起重要作用的。在这样思考、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再重新定位教学的目标及重点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与精力,必定达到我们课堂阅读教学的“有序高效”。

三、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最期待得到的是什么?

大量的教学实践说明,学生的期待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及内容两者水平相当,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高效。当学生的“期待”高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目标,那我们的教学内容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阅读教学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期待”低于教学目标及内容,那我们的教学内容就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无论“期待”高于或低于我们的教学目标及内容,都会打破学生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平衡,从而失去我们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定位时,应从学生角度切入。要思考:学生学习文本的难点是什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什么?学生的最佳发展点在哪里?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之后,在充分了解、调查的基础上,找到其交叉点,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教学精力的地方。

仍以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为例。议论文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框架是教学的难点。薛老师在教授这一难点时,将这一难点巧妙地体现在板书的设计当中,一目了然。文章中列举的三个事例,虽然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但薛老师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解释这些事例,而是通过对于事例的讲解,引领学生发现文本中凸显出的一个浅显的道理:不管是名人还是平常人,都可以发现真理;真理就蕴藏在生活的点滴细节当中,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会发现真理。教师的切入点不同,教学的侧重点就会不同,课堂也将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魅力。

再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在理解了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文本中伽利略的科学精神?以“胆大妄为”与“固执”这两个他人对伽利略的评价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阅读相关文字,体会他的“胆大妄为”与“固执”的表现,通过事例学习、体验,最终理解“胆大妄为”与“固执”背后的含义,体会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从而学习正确对待权威的态度——尊重但不盲从,进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

“生本高效”应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大课题,需要我们一起继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