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诗有排列形式上的美,音韵节奏上的美,意境创设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以及哲理的美。现代诗歌是相对古诗词来说的,其语言含蓄、委婉,常常运用意象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多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有其独特的质朴美、稚拙美。现代诗歌是对生活的再现,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独白,是学生感受生活的媒介,是读者走进作者心灵的桥梁。
现代诗歌有什么特点呢?简单地说,一是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二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诗行长短不一,参差错落;三是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四是大多押韵,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韵;五是语言精炼,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诗歌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经历诗歌学习的孩子,慢慢地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能促进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呢?
一、诵读:诗歌教学的基础
瓦雷里说:诗歌不是思想;它是将声音神圣化。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所谓诵读,就是大声地读,熟读成诵。南宋朱熹对诵读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由于小学课本中的现代诗内容浅白,行文流畅,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成为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反复自读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和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其一,朗读指导要有层次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所以朗读过程就可以分为正确朗读、流利朗读和情感朗读这三个梯度进行,每个梯度又可用分组朗读、单人朗读、齐读、分配读等方式进行。在指导朗读时要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如初读可以听读、自由读,重在让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再读可以大声朗读、合作读等,重在让学生读出对诗的情感的理解,读出对诗的个性感悟;师范读可以声情并茂,重在让学生感悟诗的情之美与韵之美,读出老师对作者所写诗歌的理解;最后再次大声朗读,重在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展现出来。这样,在朗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朗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朗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培养学习兴趣。
如《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生动形象,适于朗读。教学时,老师可以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初读时,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再读时,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的大体意思的基础上,通过默读、自由读来体会诗的意境;精读时,让学生通过齐读、同桌合作读、接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其二,要抓住诗歌的音乐美特征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有助于理解诗歌,增强学生自己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和建立比较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一首好诗,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经典的词语,都必须反复诵读才能入其境、得其趣、悟其味。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我们的诗歌教学也不能违背诗歌最本质的审美规律。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歌音乐美的特征,利用范读、散读、齐读、默读、点读、试背、背诵等多种基本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和丰富想象。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诗歌教学的一大特色。
二、品悟:诗歌教学的关键
现代诗歌的教学也不能仅停留在诵读的层面上,还要引导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思考。反复推敲咀嚼赏析字句,探究体会关键字句中蕴含的丰富内容、高雅意境和深邃思想,就能走进诗歌的境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
其一,品解字词句。例如学习高洪波的儿童诗《我想》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安”“接”“装”“种”等动词的理解,体会“我”想怎么做;通过对“悠”“长”“望”“飞”等字词的理解,想象“我”变做什么,进而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在学习金波的儿童诗《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个“飘”字体会到雪花的美丽,通过“游戏”“笑眯眯”等词语体会到雪花的淘气和快乐,通过“快乐地融化”体会到雪花的幸福等等。学生的理解侧重点不同,可能读出的感受就不同。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凸显,同时也为学生下一步的续写和创编儿童诗指明方向。
其二,感受诗中意象。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靠诗歌的意象。什么是意象呢?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含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特定的形象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学习和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先生说:“引领学生进入诗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诗的意境,须发挥想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
如在教学张继楼的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时,可以这样提问:“读了《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以此引导学生捕捉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诗中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诗中,在街头读《水浒》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他对时间的流逝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与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溪边钓鱼的孩子,是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美丽的柳树和钓鱼孩子的倒影,还有钓鱼竿上那只立着的红蜻蜓,这一刻,仿佛空气都停止了流动。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一个垂钓儿童的形象跃然纸上。在江上戏水的孩子,是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泼水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又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一对小虎牙。这样一群孩子的群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在读者脑海里构建起鲜明的形象。这种意象的感悟,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揣摩诗中的意象,诗中孩子们快乐的一言一行仿佛就在眼前显现着、在耳边充盈着。
“诗道贵在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其三,赏析表现手法。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含蓄美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如《童年的水墨画》中,作者运用了拟人“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等,以及比喻“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像刚下水的鸭群”等,让这幅童年的水墨画有静有动,色彩艳丽,充满快乐的气息。再如《太阳是大家的》,通篇运用拟人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彰显着他们蓬勃的生命力,让表达方式更加新奇、有诗意。
三、仿写:诗歌教学的提升
诗歌的仿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创新能力,让学习语文变得妙趣横生。可以想象,当学生学着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各种意象联缀成诗的时候,是多么的兴奋与自豪,而对于汉语又会产生何等亲近的感觉。
孩子的天性就是一首诗,也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诗人。所以我们用诗歌创作来引发儿童独特的体验潜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抒发情感,最恰当不过了。但是,引导孩子们写诗就好像到大海捕鱼一样,根本无法预料哪一次的出航会有收获。而仿写就是一条有迹可循的捷径。诗歌的仿写要关注形似,形似是指形式上相似,追求形似是儿童迈出诗歌仿写的第一步。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倾向于事物的外在形式,这得益于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诗歌仿写就是诗歌教学过程中,从形式迁移到本质的自然发展的过程。仿写诗歌,从篇章着眼,从语句开始,向片段过渡,学生就会觉得很容易入手。如《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通过对诗歌结构特点进行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抓出“一问三答”和“三句式”的结构特点,让孩子了解本首儿童诗的结构,让孩子有迹可循,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再如,学习了《太阳是大家的》可以通过课后的拓展:“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表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读诗、写诗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正如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所说:“他们因快乐而写诗,因写诗而快乐。”学生的情感自由地在诗中飞扬,让学生觉得诗歌其实离他们很近。当然,儿童诗的仿写也要循序渐进,从续写开始,向创写发展;从三句式开始,慢慢地过渡到创编一首完整的儿童诗。训练的梯度要能让学生适应,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四、拓展:诗歌教学的延伸
仅仅教好课本上的诗歌,还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广泛阅读,大量积累”的要求。我们在进行每首诗的教学时,要不仅局限于这一首,可以借诗作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在学完高洪波的《我想》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作者的其他诗集,如《喊泉的秘密》《吃石头的鳄鱼》《大象法官》等等;学完《童年的水墨画》,可以向学生推荐邱易东的《山村孩子的画》,黄国辉的《童年》等;学完《太阳是大家的》,可以向学生推荐《地球万岁》等。由一首诗的学习,延伸到一组诗的诵读,丰富学生诗歌的积累。
课堂上所学的诗歌毕竟是有限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为老师还要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加学习积累。如举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名作,同时指导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并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可选作品有泰戈尔、余光中、徐志摩、戴望舒等作者的诗歌。
总之,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诵读、背诵,少做分析,指导学生着重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诗歌天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朱光潜先生曾说:“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诗情、诗意、诗心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的诗歌教学的目标不是要培养多少诗人,而是让学生爱诗、读诗,我们的课堂应该赋予学生们文化的气息,让我们的诗歌教学浸润上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让我们和学生们在语文课堂内外诗意地栖居。
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原文及教学设计(此课获得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教学课文]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金 波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游戏。
飘到广场上,
去堆胖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我飘落到妈妈的脸上,
亲亲她,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强,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想表达的见解很多,“雪”是孩子们在冬天都爱观赏、爱玩的。活泼、欢快的诗歌能激发孩子们无暇的遐想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诗歌。(www.xing528.com)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素材,谈谈自己的梦想,鼓励学生写出童心童趣。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让童心尽情地表达。
2.拓展学生思维,从“雪花”延伸到别的景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以谜激趣,以景育情
1.课前双手小游戏。不用嘴,只用双手,来表达热烈欢迎、停止、你真棒、胜利。
小结:灵巧的双手就是不一样,你们的思维敏捷程度和创新能力让老师震惊,老师非常期待课堂上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2.猜谜导入:我喜欢的花很特别。它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沁人的芬芳,却能闪烁出晶莹的光芒;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你能猜出这是什么花吗?
3.用“看,雪花飘呀飘,飘在大地上,大地__________,飘在树梢上,树梢__________,飘在屋顶上,屋顶__________”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入手,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充满想象力的说话练习又为课堂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开讲氛围,为后面进行儿童诗创作做了铺垫。]
4.学习“飘”字的写法,掌握笔画较多、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技巧。
二、感悟课题——从题目入手,多角度感受
1.过渡:雪花飘呀飘,飘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课件出示诗歌并张贴课题题目。
2.听要求多种语气读课题。(轻轻地读 欢快地读 舒缓地读)
3.师(小结):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小精灵,读书就要像刚才一样,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情感,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用心读一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 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给所有学生学习和参与的机会,注重对课题的多元化理解感悟。]
三、以读带悟
多种形式朗读感受不一样的雪花。(个人读——整排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感悟诗情。]
四、感受结构特点
1.过渡:老师很喜欢诗,今天老师非常庆幸认识了一群爱诗会读诗的小伙伴。老师不但喜欢诗,也爱写诗。你们喜欢写诗吗?这样问可能太直接了,我换个问法,你们写过诗吗?知道怎么写诗吗?(引入诗谱的讲解)
2.观察这首诗,看看有几个小节。
(这首儿童诗一共有4小节,第一小节是问,后3个小节都是答,可以概括为一问三答。)
[设计意图:通过儿童诗结构的观察,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体会每个小节的三句话各写了什么。(感悟诗谱)
(每一答的第一句写地点,第二句写干什么,第三句写带来了什么。)
4.为什么是一问三答呢?
讲解“三”的特殊意义。
5.过渡:孩子们,你明白诗谱了吗?那你能不能仿照诗谱来续写几小节?(以笔化剑,进行操练。)
6.学生通过读和贴两种方式展示续写成果。(勇敢亮剑)
[设计意图:“想象”是儿童诗至关重要的因素,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想象,由此及彼,根据诗谱创作儿童诗,降低了创作难度。学生通过对这首浅显、优美而又最具特点的儿童诗的诵读、欣赏,激发起了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首诗的语言和内容,去感受、品味儿童诗的特点,使学生领悟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写诗的方法启迪和语言的熏陶,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创作诗的情境。]
小结:孩子们,正因为你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因为你们的聪明才智,让这些洁白的雪花也变得五彩缤纷,让我们的课堂也熠熠生辉。
五、展开想象,创写诗歌
过渡语:写诗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那就能出其不意,战无不胜。接下来就让我们看向外面的世界,轻轻地闭上眼睛,外面阳光明媚(细雨蒙蒙),红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更加娇艳,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潺潺的小溪静静地流淌,微风习习,树叶沙沙作响,一叶小舟静静地停在湖面上,湖面偶尔泛起的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像是鱼儿在对我们诉说。让我们化身为他们当中的一员,让我们内心的诗意,缓缓地流淌在笔尖,让你心头的诗句,飘落在我们的纸上。拿出你的笔,写出一首你自己的诗吧!
1.师生化身大自然的一员创写诗歌。
2.学生展示交流。
3.过渡: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高兴了,在这短短的三十分钟里和你们这样一群快乐的小精灵一起,读诗、写诗、谈诗。我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写了一首诗,送给你们,也送给我自己和在座的老师们。(老师写诗赠与同学、听课的老师和自己。)
[设计意图: 写最能体现出语文新课标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结合。轻柔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写诗的情境之中,创作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使水平各异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的可写,而且能写得出来。]
板书: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全文)
地点
一问三答 干什么
结果
(任保国 赵艳 兰娥)
[点评:教师以金波的儿童诗《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为范例,内容上,指导学生在各种方式品读的基础上,理解、感悟诗歌的情感;形式上,把握儿童诗特点后,深刻挖掘此首诗歌 “一问三答”、“三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而达到指导学生仿写和创写的教学目标。对“三”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设计始终贯彻和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的引导就是为了学生的“说”,就是为了学生的“写”。
儿童诗教学的价值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练习创作,而是在欣赏和阅读了诗歌后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让孩子的生活更富有诗意。所以探究这节课的价值,能否写好诗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诗意,一片落叶、一阵风、一只蝴蝶……落叶飘下来,可能有人感到生命短暂,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会感到落叶飘下来也是生命律动。
那么,再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今天在儿童诗写作指导中,老师着重想启发学生想象,是一种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培养。这样的仿写创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孩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可以有各种各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的意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的童诗写作,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借鉴,诗歌的写作并不是“难于上青天”。孩子们初次尝试写儿童诗,老师应该给他们一种成就感,而成就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诗到底是什么?一下子要说清的确很难。亚里士多德写过很厚的一本《诗论》。但是,诗肯定有一些基本的特点,比如说丰富的想象;比如说需要形象。而现代诗的发展,不仅需要形象,还需要一种意象,把我们的观念通过形象展示出来;当然凝练的特点也是至关重要。那么,在这节课上,我们能不能帮助孩子稍加提炼?我们能不能让孩子更加深入挖掘、更加有创意、更加有诗意?这是值得我们反复探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