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语文教学中如何从指字读到不指读,解决学生朗读中的唱读问题

探究语文教学中如何从指字读到不指读,解决学生朗读中的唱读问题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指读,尤其是我们的老师常运用的“指字读”,如果不能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及时进行调整引导,确实会引起学生在朗读中的“唱读”现象。《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要求第二条指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但就这样坚持下去,边扶边引,从指字读到指词读、指句读,再到不指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走下来,学生的“唱读”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其朗读也会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直至诵读,甚至读出味来。

探究语文教学中如何从指字读到不指读,解决学生朗读中的唱读问题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唱读”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现象是否是因为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指读造成的?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所谓的“唱读”式朗读,其实是学生在朗读文本时出现的一种以单个字的停顿为单一节奏的朗读现象,这种读书方式,学生以单个字为接受单位,破坏了词语及句子的完整性,影响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了解及情感的理解体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要从我们的低年级教学的指读说起。指读是早期读书过程中良好的识字方法,是台湾读经人士所大力倡导的。低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差,眼、脑、口不能很好地配合。指读的主体一般是2~6岁的孩子,他们还不认识字,或者刚开始识字不久。指读过程中,可以建立文字跟语音“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汉字的特点是一字一音。指读不但可以让孩子整体认读大量文字,还可以逐步培养孩子专注的精神。每次指读时,孩子是边看边读,孩子在看手指的字的过程中,会逐渐延长自觉注意的时间,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正是因为指读的诸多益处,所以低年级老师会在教学中大量运用指读教学。但指读,尤其是我们的老师常运用的“指字读”,如果不能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及时进行调整引导,确实会引起学生在朗读中的“唱读”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阅读要求第二条指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从这里可以明确,在三年级学习中,要脱离“指读”。不过,这也容易给我们老师造成理解上的误区——我们的教学中不能进行指读了吗?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课标中如此写明,正是因为指读在低年级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一年级开展指读是很有必要的,没有必要因噎废食,把指读一棍子打死,而要去弊存利,真正利用好指读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那么如何正确运用指读教学,改变其带来的“唱读”弊端呢?

首先,要尽量减少齐读次数。齐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朗读中来。但齐读也是引起唱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们为了迎合彼此的读书速度会把读的速度放慢,会下意识里采取一种最基本的停顿方式——一字一顿,唱读由此而生。而反复的齐读则会强化这种唱读方式,进而养成习惯。

其次,老师要在学生指字读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指词、指句读书训练。(www.xing528.com)

唱读现象在儿歌教学中尤其常见,例如我曾听过一节课,一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上册《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让多位学生进行读书展示,结果无一例外的学生都是唱读出来。

在进行问题分析后,我们改变了教学思路,先出示词语,老师带领学生读准、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如:

竹排、顺水、鸟儿、鱼儿、两岸、树木、禾苗、江南、鸟儿唱、鱼儿游、绿油油、鱼米乡、画中游

这样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把词语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感了,然后再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在文中画出这些词语,最后让学生尝试着指着词语读出儿歌。学生读书的停顿、节奏感就很明显了。当然因为这是一年级上册,老师“扶”的痕迹还是很明显。但就这样坚持下去,边扶边引,从指字读到指词读、指句读,再到不指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走下来,学生的“唱读”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其朗读也会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直至诵读,甚至读出味来。

最后,除了由指字读改变为指词、指句读,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老师范读、师生伴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知其音,解其意,悟其情,从而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唱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