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归因
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产生某种行为后果原因的解释和推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六个因素三个维度(见表8)。“六个因素”分别是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体状况、外界环境。“三个维度”分别是:
稳定性,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原因在于性质上是否稳定。
内/外在性,指影响其成败的因素是属于个人条件(内在的),还是来自外在环境(外在的)。
可控性,影响其成败的因素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表8 韦纳的成败归因
心理学家张铁忠教授等人曾把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归纳为5 种类型:
*把失败归之于自己脑子笨、能力差等稳定因素。这会使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把失败归之于自己不努力等不稳定因素。这会使自己重燃希望,变得努力。
*把失败归之于学习难度大、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这会使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把成功归之于运气好等外在因素。这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下次不一定会努力。
*把成功归之于自己能力强、努力程度高等内在因素。这既可能使自己满意、自豪,也可能使自己产生骄傲、自负等情绪。(www.xing528.com)
可见,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人们对学习结果的情感体验、后续学习的期望、学习的努力程度、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合理的归因催人奋进获得成功,不合理的归因使人颓废甚至失败。
(引自:“浙江考试”微信公众号《一轮选考后,心态咋调适?心理老师给你参考答案》,https://mp.weixin.qq.com/s/9GzmWyriu0XPVcz2xWeYlQ ,有删改)
在归因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分析影响你成功的原因,不主观臆测;
(2)一般情况下,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而非一味埋怨外部环境或一味自责。
(3)尽量找自己可以改变的原因,不过多归于不可改变的原因。
2.看见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感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 年研究发现,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被关在笼子里的狗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不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
为了避免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我们要及时对自己的成功和努力进行强化,看见自己为了目标的付出。比如,你做了家务,妈妈就会允许你玩一小时电脑,这样就会增强你做家务的动机,增加你做家务的行为。再如,有人坐牢了,如果犯人在狱中好好表现,就能减刑,从而增加犯人好好表现的行为。又如,每次考试后,“进步之星”“单科王”等评选,能强化同学们的学习行为。
在学习上,我们也可以寻找适宜的强化方法,努力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比如,制订计划书,将计划表格化,完成后用红笔画“√”。当表格里全部都是红色的“√”,满满的成就感就会激发你积极努力地投入学习。
表9 高一第一周成就计划表(越努力,越幸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