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共情与同情的差异:影响个体情绪体验的心理学探索

理解共情与同情的差异:影响个体情绪体验的心理学探索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给予小莉足够的共情,有助于她的自我疗愈。事实上,共情与同情有很大差别。显然,甲给予的是同情,而乙在共情。总之,共情是感他人所感,也就是说产生共情的个体自身也会体验到他人的情绪;而同情并不意味着需要和他人共享情绪体验,相反,同情是以温暖感、关心和关爱他人为特征的一种强烈的提升他人幸福感的动机。

理解共情与同情的差异:影响个体情绪体验的心理学探索

1.什么是共情

小莉同学是一名高二学生,平时花费最多时间的英语科目,在这次摸底考试中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看着自己试卷上刺眼的分数,小莉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小华走过来安慰道:“你这分数比我高了好多呢,我比你考得还要差,看开点!”

小夏走过来安慰道:“你把自己的目标定低一点,考试嘛,尽力就好了啊!”

小安走过来拍拍小莉肩膀:“你考试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英语上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考试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实在是太令人难受了!”

小华、小夏、小安三人,谁的安慰更舒心?为什么?

丹麦著名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共情沟通》中提到一个观点:给予一个人足够的倾听、积极关注、共情,他会自己疗愈自己,自己找出办法来。可见,给予小莉足够的共情,有助于她的自我疗愈。

小安的回应具有共情的力量,你判断对了吗?

“共情”(empathy)又叫通情达理、同感心、同理心等,指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即Put one’s feet in other’s shoes(把自己的脚放进别人的鞋子里)。具体来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理解对方的情绪、感受和观点,并将之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有被理解和认同的感觉

2.共情不等于同情(www.xing528.com)

生活中,有人将同情与共情混为一谈。事实上,共情与同情有很大差别。

短片《同理心的力量》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形象的说明。

当一个人陷入负面情绪,就好比掉入了陷阱,他从下面大喊:“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路人甲趴在洞口往下张望,说:“哇,真糟糕啊,对吧?”然后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说:“呃,现在你想要来点三明治吗?”

而路人乙开始尝试着一边向下爬,一边说:“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接着尝试这样说:“你并不需要马上开心起来,你可以待在难过里面,跟这种情绪相处一会儿,我会陪着你。”或者说:“我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还是很感激你告诉我这件事情。”

谁的回应是共情,谁的回应是同情呢?

显然,甲给予的是同情,而乙在共情。因为,有同理心的人,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寻求情感的连通,努力靠近对方的真实感受。

总之,共情是感他人所感,也就是说产生共情的个体自身也会体验到他人的情绪;而同情并不意味着需要和他人共享情绪体验,相反,同情是以温暖感、关心和关爱他人为特征的一种强烈的提升他人幸福感的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