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又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社会主要矛盾体现着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反映了一种社会形态某个发展阶段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正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具体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路线和有效的方略,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对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和调整
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956年党的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对党的八大的提法作了进一步提炼,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一重要论断,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明确了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奋斗目标和工作的重点,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引,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对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和调整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不断顺应时代变化,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的实践和理论品格。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和发展的新的阶段性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中国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任务和工作重点,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保证中国的发展向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光辉目标不断推进。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案例:港珠澳大桥:“中国制造”撑起超级工程“世界之最”
【案例】港珠澳大桥:“中国制造”撑起超级工程“世界之最”(www.xing528.com)
这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这是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的大桥,隧道全长6.7公里,全部采用沉箱预制搭建;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建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港珠澳大桥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制定了120年的设计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建造者发现,源自于西方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引领下,中国科研人员依靠1986年以来湛江地区累积形成的海洋水文数据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并结合伶仃洋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最终保障了“120”指标的达成。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6/11/c_1121123464.htm)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什么是美好生活?当前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所谓美好,从美学和心理学角度讲,它是指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具体到社会生活而言,美好生活就是指人们对发展过程、结果和状态的美好体验和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天,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一定满足后,必然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具体而言,就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
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所谓发展的不平衡,着重是从发展的空间结构而言,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差距等,例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人群差距等各方面都比较大。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不平衡发展就是制约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是影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所谓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从发展的总体水平特别是发展的质量而言,在目前阶段上,这种不充分更多表现为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充分。我们目前能制造很多初级产品、低端产品,但是在制造高科技产品、高端产品上还有困难。同时,我们的创新水平、技术水平还不高,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这也是不充分、不全面。当前大家关注的问题,如地区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教育、医疗、养老保障问题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3.正确看待和坚持两个“没有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的“变”与“不变”,是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结果,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继承性与创新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在新时代正确看待和坚持两个“没有变”,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长期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三个牢牢”,即“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如果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改成社会主义中级甚至高级阶段,那么,我们对基本国情的判断就是完全错误的,同时还会犯“左”的错误,因为尽管中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却比较低,在很多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不能仅看变化,还要注意两个“没有变”。
两个“没有变”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更不能因为国际地位提升而忘乎所以。要居安思危,更加清醒地看到差距、看到问题、看到挑战、看到风险,继续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的那样:“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