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昇▲时光来到11世纪,有一个叫毕昇的人目睹了印书的艰难,决心把“死字”做成“活字”。他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改革,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看起来比较粗糙,但开创了一条活字印书的新路子,使印书技术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在1440~1450年间,德国人古腾堡与他人合作,发明了活字印刷,比毕昇的发明整整晚了400年。毕昇先是用胶泥做成若干单个的“活字”,这些字被做成长方柱体,然后刻上“倒字”。
过去的书十分珍贵。可不,请看下面的数据:
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但要想有书看,就得动手抄。
公元932年,冯道为了刻印《九经》,先后花了22年的时间,才全部完成。
北宋时期,为了刻印佛经《开宝藏》,光刻板就用了13万块,花了几年时间。
要知道,当时的刻版已经很先进了。
我们看到这些数据,才知道一本书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还有,这些刻版的字都连在一起,不能分开,用完就是“死版”一块,再也不能重复使用。
毕昇▲(www.xing528.com)
时光来到11世纪,有一个叫毕昇的人目睹了印书的艰难,决心把“死字”做成“活字”。他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改革,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看起来比较粗糙,但开创了一条活字印书的新路子,使印书技术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在1440~1450年间,德国人古腾堡与他人合作,发明了活字印刷,比毕昇的发明整整晚了400年。
毕昇先是用胶泥做成若干单个的“活字”,这些字被做成长方柱体,然后刻上“倒字”。晾干后,再放到火上去烧。待烧硬之后,就制成了活字,除去破碎的,把好字分门别类放到相应的木格里。常用的字准备几个到几十个,以备重复使用。
当字都做好之后,就可以印书了。
事先在铁板上涂上松香或蜡,底下用火一烤,松香或蜡就会融化。按照书的内容,把字一个一个排列起来,固定在铁板上。再拿块平整的板子在字上面压一压,压平后再用铁框固定好,这样一块活字版就制成了。随后,可以制作另一块,如此重复下去。
当书印完之后,把铁板稍微用火加热,松香或蜡就会受热融化。向下一翻,用手一抖,活字就自动分离。再将相同的字分格保存好,等下一次印书时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