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决策的含义、特点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理解决策的含义、特点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决策的目的是指导组织未来的实践活动。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更谈不上所谓“最佳”。可抉择性要求管理人员充分调查、集思广益,利用科学的方法尽量产生尽可能多的方案,这样才可能找到“最佳”方案。另外,由于信息、时间和确定性的局限也使管理者难以做到最佳。决策渗透在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中。

理解决策的含义、特点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1.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进行的分析判断过程。对于决策的含义,可进行如下理解:第一,决策是有目的的活动,决策的目的是利用机会和解决问题。决策总是要实现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所谓决策。第二,决策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个人决策是凭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而组织决策是集体决策,它可以综合各方面的智慧和经验。第三,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只有一个方案可选就不是决策;有多个备选方案才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每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做出判断。第四,决策都需要一定的分析判断,其中有定性的分析,也有定量的计算。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使用才能做出正确决策。第五,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包括确定决策的目标、制订备选方案、分析评价备选方案、做出判断、执行方案并反馈。

2.决策的特点

决策具有鲜明的目标性、可实践性、可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1)目标性。任何组织的决策都必须首先确定决策活动的目标。目标是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程度的指向和标志。组织决策是为了实现组织在某一时间内的特定目标的活动,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目标已经实现,也就无须开展决策活动。

(2)可实践性。决策的目的是指导组织未来的实践活动。决策是为了行动,不准备行动,用不着决策。组织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资源,必须依靠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理论上非常完善的方案,如果不能付诸实施,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决策方案的拟定和选择,不仅要考察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践条件的限制。例如一家矿产公司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外星球上蕴藏了丰富的金矿,但就该公司目前的实力而言,难以实施该项目,因此,在现阶段,开发外星球金矿的决策既无必要也无意义。(www.xing528.com)

(3)可抉择性。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如果只有一种方案,无选择余地,也就无所谓决策。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更谈不上所谓“最佳”。国外有一条管理人员熟悉的格言:“如果只有一种行事方法,那么这种方法极有可能是错的。”在制订可行方案时,应满足整体详尽性和相互排斥性要求。所谓整体详尽性,是指将各种可能实现的方案尽量都考虑到,以免漏掉那些可能是最好的方案。所谓相互排斥性,是指方案之间不可雷同替代。可抉择性要求管理人员充分调查、集思广益,利用科学的方法尽量产生尽可能多的方案,这样才可能找到“最佳”方案。

(4)满意性。选择活动方案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最优原则往往只是理论上的幻想,这是因为它要求:①决策者了解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全部信息;②决策者能准确地辨识全部信息的有用性,了解其价值,并据此制定出没有疏漏的行动方案;③决策者能够准确地计算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然而,在管理过程中,这些条件是难以具备的。首先,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不确定性。其次,人们也很难识别出所有可能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另外,由于信息、时间和确定性的局限也使管理者难以做到最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管理者通常采纳一个令人满意的,即在目前环境中足够好的行动方案。

(5)过程性。决策是一个过程,而非瞬间行动。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和抉择的过程。一般认为,决策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①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③对各行动方案进行评价和抉择;④对于付诸实施的抉择进行评价。因此,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实施—再决策—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6)普遍性。决策是组织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即决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决策渗透在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中。无论是各层级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无论是生产领域、市场领域,还是财务领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问题,因而必须就如何科学地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做出决策。另外,进行一项特定决策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更复杂的决策过程。例如,制订评价方案之前需要确定评价标准,而如何确定评价标准则是一种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