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改进和选择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七个关键步骤

如何改进和选择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七个关键步骤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应用的改进1.移动服务方式初期以借阅为主,移动阅读为辅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用户的需求与行为特征。手机二维码在移动图书馆中的应用真正实现了阅读的移动化和无边际化。

如何改进和选择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七个关键步骤

(一)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应用的改进

1.移动服务方式初期以借阅为主,移动阅读为辅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用户的需求与行为特征。针对读者的借阅服务依然是传统图书馆和移动数字图书馆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图书馆服务。读者对移动服务的需求依次是检索图书馆信息、查询个人借阅情况、续借图书、挂失读者证、电子图书借阅下载、图书馆服务公告、各种活动讲座信息和文献传递等。开展移动服务首先要满足读者以上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根据各图书馆的特点开展其他特色服务。

资源不足,数字图书出版机制尚未成熟,可浏览下载的数字资源太少,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服务是将图书馆的各种电子图书、期刊、专业数字库延伸到各类移动终端,让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检索、浏览及阅览全文,但目前大部分移动数字图书馆尚未提供或只提供少量的在线数字资源供读者阅读,例如,国家图书馆的掌上国图目前也只有1000余种图书和20余种报纸提供手机用户阅读。另外,数字图书出版机制尚未成熟。目前,传统出版社存在三种情绪:一部分出版社看到了数字图书的发展趋势,但只接受局部变化;另一部分认为数字图书发展会冲击畅销书销售,加速自己的消亡;还有一些出版社则认为数字出版还是离自己太远了,并不是眼前需要考虑的事。由于供应链尚未理顺,导致现时出版的电子书种类过少、新书过少,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供浏览、下载的数字资源与传统网络海量的资源相比太少,资源的不足决定了初期发展阶段需要以移动阅读为辅助服务。

2.由单一方式发展为多种方式互相补充

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是各有优劣的。短信服务方式对软硬件的要求比较低,只要用户具有短信收发功能的手机即可使用此业务,具有及时、快捷、便宜、能够覆盖较大的用户群的优点。但由于短信的格式比较单一,长度受限制,对于数据库复杂的信息检索无法实现,服务水平只能停留在借阅信息的提醒和图书馆信息发布上,更进一步的图书咨询服务在运作起来也有很多受限制的因素。移动门户网站这种服务方式的系统结构灵活,协议开发,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比提供短信的方式更为丰富和功能强大,但WAP服务方式的要求要高于短信服务方式,需要手机内置WAP浏览器,虽然使用方便,但在不同移动终端的效果不同,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有好有坏。基于移动网络的WAP网站加载速度更是谈不上有什么好的体验,虽然在高速无线网络的方式下与互联网体验一样。移动客户端服务方式开发更具有灵活性,可以为上网的移动终端提供更丰富的图像及多媒体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自平台的优势,使功能尽量最大化,但这种服务对终端的要求也是最高,终端的硬件配置最低是支持Java虚拟机或者内置独立主流的操作系统。

从用户角度出发,如果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比较简单,服务的方式以短信为主,WAP服务功能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即时获取信息的需要,但也不是服务方式越先进就越好,根据茆意宏在《图书馆手机服务系统的建设:需求调查与分析》中对南京地区部分图书馆读者和馆员的调查分析,读者对图书馆手机服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其中需求程度比较强的服务有借阅提醒、查询图书信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续借、电子图书下载、图书馆服务公告等,这些服务可以作为图书馆手机服务系统优先开发的功能。充分调研用户的实际需要和潜在需要,再选择适当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图书馆移动服务。所以说,图书馆可以由初级阶段一种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多种服务方式互相补充去发展。

3.推出新项目服务,丰富服务内容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和手机的结合。基于手机二维码技术的移动服务的迅速发展,这一新兴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同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拓展图书馆传统服务、改善读者阅读体验,有效提升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能力。QR二维条码应用上,图书馆可以将馆藏文献的题名、作者、来源、索书号、所在楼层和书架号等信息制作成QR二维条码显示在书目查询结果里,读者只须在具备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上安装QR二维条码读取软件,经扫描译码后,通过手机屏幕显示的馆内路径便可定位到文献的具体位置。利用手机上显示的书目信息,用户可以带着手机到阅览室找书,省去手工抄写书目信息或者利用信息访问网上书店的步骤,也省去了键盘录入功能。

手机二维码在移动图书馆中的应用真正实现了阅读的移动化和无边际化。这种技术同样可以丰富图书馆服务内容。图书馆里,手机二维码如果得到广泛的应用,会使得很多具有百年历史大学散发出浓浓的现代气息。一般图书馆的入口处均安放了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读码器,学生进入图书馆时,只须打开手机,调出手机上存储的二维码,然后将手机屏幕靠近读码器,便可将个人信息传到图书馆的电脑中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无误即可进入图书馆内,整个过程只要几秒钟,替代了原本烦琐的纸质图书证、人工识别等工作。图书馆借阅厅内的电脑系统也与二维码读码器实现了连接。学生将手机上用于身份识别的二维码扫入读码器,便可在旁边的电脑上查阅自己的图书借阅情况。已经借阅书籍的名称、到期时间等信息都一目了然,免却了手动输入的烦琐。二维码在阅览室内的应用也同样普及。学生将存储有自己信息的二维码扫入读码器后,便可在扫码器上方的屏幕上详细了解目前阅览室的实际状况,包括不同阅览室所在的位置以及剩余座位容量等。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学生可以决定选择去哪一间阅览室。

手机图书馆是以手机为平台提供图书馆各项服务的新型图书馆形态,因而其用户对象为手机用户,手机图书馆要求用户手机具有短信接受和上网的功能,其基本框架包括手机终端、移动接入互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系统。微博吸引用户眼球的就是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手机用户成为微博重要的用户对象来源,用户利用移动终端将精髓信息通过手机发布到网上,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用手机接受来自网络微博的信息,因而手机图书馆与微博具有交叉重合的用户群——手机用户,共同的用户为微博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提供了核心读者群。虽然微博在手机图书馆中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但在实体图书馆中已经进入实践阶段,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有多家图书馆利用Twitter通过网络搭建交流平台,读者通过Twitter了解图书馆的活动信息,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Twitter进行业务交流;国内的高校图书馆也以新浪微博为平台介绍图书馆的业务、动态信息。微博在实体图书馆中的成功运用证明微博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微博与手机图书馆的契合点是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利用微博向手机发送信息、提供特色服务、进行业务交流是现阶段微博在手机图书馆得到应用的可行方式。微博向手机图书馆发布信息,首先需要手机图书馆以网络为平台与微博进行契合,契合的方式是在现有微博技术的支撑下,手机图书馆只需要在微博中将所有的手机图书馆用户进行注册,即可实现通过微博向手机图书馆用户发布信息。以微博为平台,手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以动态信息为主,如馆内新闻、讲座信息、临时公告等。手机图书馆借助微博快捷的传播学特征,可以及时展示特色服务,而且根据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特色服务信息,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服务。手机图书馆中微博的特色服务领域体现于学科专业服务和数字化参考咨询。学科专业服务实现与专家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方式。手机图书馆利用微博将专家所在领域的学科动态、发展前沿信息及时发送到专家用户手机上,比如学会召开、专业年度研究热点,根据专业特色服务内容要有所差异化,同时根据专家专业特色在微博上提供专业信息的定制,手机图书馆的专家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定制,就可以得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服务,真正实现个性化服务理念。微博与手机图书馆契合的另一特色就是丰富了数字化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利用手机免费进行参考咨询。由于受经费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免费的数字化参考咨询仅局限于网络,这种数字化参考咨询要求用户必须有与网络相连的电脑,而微博与手机图书馆的契合将使微博成为手机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的重要平台,这种方式摆脱了现有数字化参考咨询依赖于网络的服务状态,实现手机图书馆无须付费的无线参考咨询服务形式。

微博作为手机图书馆的业务交流平台,最佳的应用方式就是实现OPAC系统的微博化,使手机图书馆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接受来自微博的OPAC系统服务,这是由于手机图书馆与用户互动的重要途径就是OPAC系统,只有实现OPAC系统的微博化,才能使微博真正成为手机图书馆的业务交流平台。其次,微博也是图书馆行业内进行业务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注册成为其他手机图书馆的粉丝,采取紧紧跟随、距离跟随、选择跟随的方式关注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发展。如对其他手机图书馆的馆内新闻可采取距离跟随,关注其动态;对试用、新购数据库及培训等活动采取选择跟随,借鉴对自己手机图书馆有利的服务活动和内容,而对与自己馆用户对象一致和相关的学科馆员及专家的微博采取紧紧跟随的方式,随时借鉴更新,加深学科的服务深度。

(二)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路径选择

1.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1)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移动客户端服务方式(www.xing528.com)

对图书馆提供的移动服务,多数人认为应该有如下六种:查询馆藏书目及馆藏地;续借;快速检索各类电子资源和查看摘要;阅读电子书全文;阅读电子期刊全文;阅读论文全文。

大学生阅读主要包括专业阅读和课外阅读。据一些高校组织的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学习是大学生生活重心,教科书及相关专业书籍(比如各种教辅材料、应试考级材料、英语学习资料等)是大学生阅读的重点,占用的时间也较多。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则呈现出多元化、娱乐化、时尚化的趋势,其中文学性阅读最受欢迎,特别是小说(比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青春小说等);其他如时尚阅读、体育阅读、生活阅读等也受大学生喜爱。当各种电子阅读方式出现在大学生的眼前时,他们大多乐于接受,尽管传统纸质阅读在时间上仍占优势,但是多数大学生认为在部分领域电子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更具有优势,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新阅读方式逐渐在大学校园内流行。加上随时随地上网的智能手机在高校中的普及率远高于社会普及率,目前大学生的手机阅读内容除了少量的专业阅读,如课程相关阅读、英语阅读等,大多是课外业余阅读,阅读的主要内容是资讯性和娱乐性信息,比如手机报纸、杂志、小说等。同时,不同的年龄、专业和性格让大家选择阅读不同种类的内容,总的来说,大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更趋于个性化和实用化,更多地倾向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手机阅读服务方式的建设上,由于手机阅读大多是应急阅读,内容不宜太长、太深,以快餐性阅读、片段性阅读、休闲性阅读为主,大都是“浅阅读”。根据这些特点,当前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在校大学生的“浅阅读”需求,开展手机阅读服务,短信服务方式受到字数和文本格式单一的限制,而WAP网站受到资费和速度的制约,因此在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的高校中,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移动客户端服务方式,在移动图书馆服务器端多建设一些受欢迎的期刊杂志、校园新闻等,或者在客户端加上社区分享功能,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有价值的学术文章或新书推荐,通过移动客户端使在校学生充分享受到图书馆移动服务。

高校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可以利用技术优势与现有图书馆应用系统高度集成,将OPAC系统、数字图书馆资源、一站式搜索系统、文献传递系统等应用系统服务高度整合,具有强大的应用服务能力。学生通过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对接,可以实现馆藏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榜、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并可以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发布、公告(通知)、新书推荐、借书到期提醒、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其次,拥有功能强大的一站式搜索引擎。系统应用元数据整合技术对馆内外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文献进行全面整合,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资源的一站式搜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另外,客户端可以集成丰富多样的海量信息资源,并具有先进高效的云服务共享架构。读者可以查找和获取的内容包括电子图书、期刊论文、报纸,以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中外文文献。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去大力开发移动客户端服务。

(2)专门图书馆应积极建设WAP网站文献资源

专门图书馆是专门收藏一学科或某一类文献资料,为专业人员服务的图书馆,如音乐图书馆、美术图书馆、地质和教会图书馆等。收集和组织专门领域的文献,主要为特定的读者服务。它的任务是为所服务的机构收集、组织、保管、利用并传播与该机构业务有关的各种资料。因此,提供专业性质较强的文献资源是其服务核心。如果将这种服务延伸的无线服务方式,则普及率较高而且实现最为简便的短信服务显然是不现实的,专业人员想要对从事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和阅读通过简短的文本信息几乎是不能满足的,而由于一所专门图书馆的服务人员较少,而且专门服务人群较为特殊,专门去开发一款适合这部分读者使用的手机客户端不仅从资金方面受到严重制约,而且从功能上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专门图书馆应该积极建设WAP网站服务。

图书馆只须添加WAP图书馆端服务器,在用户通过WAP把需求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与http协议方式进行交互,把Web网页进行压缩,处理,返回到WAP客户端上。对于一些数据量巨大的专业著作,可以通过WAP网站的信息查询模块检索,查询该书的具体位置和各种馆藏信息,如果根据这种信息需求,去建立下载链接,不仅相应的WAP数据量使得无线客户端比如手机难以承受,流量的资费非常巨大,而且即使用户将正本专业著作下载到无线客户端,也难以做到真正去通过便携设备去进行专业研究。对于专门图书馆的WAP网站可以建立数据库检索权限模块。由于专业著作存在版权问题,通过这种模块可以仅限于服务机构和图书馆内部无线网络VPN方式打开,这大大抑制了读者的范围和使用率,减轻了WAP服务器的压力,也提高了对服务的质量,或者通过与中国移动或者联通等网络运营商联合,用户在运用数据库检索功能的同时,让其代扣费用,这样不仅节省了图书馆员的服务项目,也增加了图书馆建设和运营数据库资源的资金来源。

(3)公共图书馆应发展为WAP网站服务与短信服务互为补充模式

从服务方式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采用WAP网站和短信两种方式,仅有国家图书馆提供应用程序下载的应用方式、上海图书馆提供二维码服务。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则以WAP网站为主要服务方式,辅之客户端应用,极少采用短信和二维码服务方式。从服务内容上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集中在书目检索、图书借阅、图书馆新闻讲座和参考咨询等基本服务,而电子书、音视频资源等方面的服务仅有个别公共图书馆略有涉及。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提供的移动图书馆均提供对图书馆具体方位的谷歌地图(google map)导引以及工作时间、联系方式及常见问题解答等实用型服务,还提供数据库检索及电子书、音视频资源下载等高端服务,并针对读者日常生活需要提供诸如家庭保健、医疗、租赁等个性化服务内容则丰富得多,除上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提供的基本服务,对这种实用类的服务也应有所侧重。

我国公共图书馆与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差异较大。我国公共图书馆则侧重图书馆的基本图书服务内容,并将其不断细化,服务内容包含图书续借、预约、催还等。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国与美国读者的观念不同:绝大多数国内读者都认为移动图书馆服务就是通过手机定期接收图书馆通知等各类信息,而国外读者则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查找和获取信息的地方,渠道并不仅限于图书。

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对象是大众读者。对大众读者来说,除了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为他们提供图书馆具体方位、电话、工作时间等基本信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且实用的;为他们提供参考咨询、留言反馈等交流服务是即时解决读者疑问最直接的方式。尽管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包括诸如音视频下载、电子书、资源检索等服务内容,但是服务质量和水平都不高,可提供的电子书、音视频资源的数量非常少,读者使用率也比较低、无法形成规模,资源检索也局限于本馆馆藏书目检索。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先进移动服务技术的借鉴和使用,拓展各类服务的规模和应用范围,促进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化、完善,实现由简单服务到复杂服务、由实验可用到普遍应用的转变。

2.不同发展环境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对于经济水平较发达地区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在发展短信、WAP、移动客户端等服务方式的基础之上,选择例如微博或者二维码等新服务方式。比如目前有些图书馆正在尝试的手持阅读器相关的读者服务,只是现在还处于试用和尝试阶段,由于技术和版权等方面的限制,其可供阅读的资源还是不尽如人意。手持阅读器并不支持所有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格式,而且不能做到预装书的差异化。这些都是需要有待改进的。经费的充裕是这些移动图书馆开展新服务的先决条件,比如同济大学移动图书馆开展的微博服务。

对于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从移动图书馆联盟入手。图书馆联盟的最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成员馆之间的互通协作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并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最便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然而,要想实现这一过程,必须在以移动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环境下,各图书馆之间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体系,其中,各个成员馆之间的局域网建设是重中之重,这是保证其系统成熟建立的基础,只有通过局域网与移动互联网络的对接,资源共享的理念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实现,这样,移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将会为用户提供包括联机联合目录、联合购买在线资源、集团采购在线资源、开展在线资源和实体资源的原文传递和馆际互借以及复印优惠、合作存储、分布式的虚拟联合参考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共享等服务方式,针对目前图书馆联盟服务方式的弊端,从用户、信息资源分布、移动网络3方面出发,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为移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服务方式的构建做好理论基础,并以为用户服务为基本原则,提高图书馆联盟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用户对图书馆联盟服务的满意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