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方向及措施:阅览服务模式的优化改进

创新方向及措施:阅览服务模式的优化改进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室内阅览为主、短期外借为辅的文献服务模式,是图书馆缓解“借书难”矛盾、尽量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一项有效措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从外借向内阅模式转变是顺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这一转变说明图书馆在向社会化、开放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这种只能为读者提供馆藏书刊借阅服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加以调整。

所谓“服务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着力于主动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达到最好的服务效果。

美国学者切尔·戈曼提出的“图书馆学新五定律”强调:“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尊重过去,开创未来”。这足以说明“读者”是图书馆过去、现在及未来永恒的中心。将图书馆所藏文献或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给读者,是图书馆最终价值之所在。

(一)建立“合二为一”和“阅借合一”的服务模式

书刊一体化管理是将期刊的采编、整理、加工、分配同图书一样划归到文献采编部。各阅览室应对所有读者开放,把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合二为一”,实现师生合流,共同使用阅览室。采用室内阅览为主、短期外借为辅的文献服务模式,是图书馆缓解“借书难”矛盾、尽量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一项有效措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从外借向内阅模式转变是顺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这一转变说明图书馆在向社会化、开放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采用“阅借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是实现由外借向内阅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一步。

(二)利用网络设备开展多种模式的阅览服务,使阅览服务进一步完善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馆内服务,而是实行全方位开放式服务,如提供网上阅读、全文信息传输服务等。此外,从被动式服务转向主动式服务。网络环境下,那种以藏书为主的被动式借阅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广、快、深、精”的需求,必须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也就是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信息需求;或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部门的任务和目的、总的课题和项目,组织信息资源并将其传递给一些目标不是很明确的用户。最后,从一对一的服务转向一对多、多对多的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联网计算机为用户办理借阅手续或同时回复多位用户的询问。对于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工作人员可通过电子公告或新闻组等公布在网上,寻求他人帮助,以便答复用户,因而服务方式也就出现了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类型。

(三)改革阅览服务方式

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模式,将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和通信技术引入阅览室,走电子化阅览模式和多功能模式(将图书、期刊、数据库文献、电子图书结合为一体)道路。可将阅览室内附有光盘的专业图书按照图书的正常排架方式同其他图书一起进行排架,把书中的随书光盘由采编人员统一编号,即与本书的分类号相同,随图书一起收藏于图书阅览室(一套光盘即可),再由阅览人员进行光盘检索。读者在阅览专业图书的同时,还可利用阅览室的专设微机进行光盘检索,对照学习,从而方便读者对资源的利用。把图书馆阅览室办成提高读者自学能力,培养读者阅读、分析、动脑、动手能力的第二课堂和培训基地。

(四)调整、重组阅览服务部门

在传统图书馆中,阅览工作因文献载体不同一般划分为期刊(现刊、过刊、外刊)阅览室、参考书(中文、外文、古籍)阅览室。这种只能为读者提供馆藏书刊借阅服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加以调整。网络化、数字化信息传播手段已经打破了图书馆的空间界限,凡是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充分展示图书馆的全部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因此,不少修建了新馆舍的图书馆都采用了“学科分区服务”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建立了按学科划分的大型专业阅览室。这种阅览室设置打破了书、刊、网和藏、借、阅的界限,专业书刊按照学科属性分藏于各阅览室,同时,各阅览室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读者终端计算机,工作人员也是根据其专业特长分布于各学科阅览室,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根据学科属性可在相应的阅览室得到全面的满足。

(五)提高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传统图书馆馆员的主要角色是书籍整理者、文化传播者。在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时代,图书馆馆员扮演的角色是信息资源管理者、网络信息导航员和学科专家,这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的阅览服务工作要求图书馆馆员具有以下素质:(www.xing528.com)

1.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馆员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读者学习的“第二课堂”,肩负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因而要对自己的职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恪守职业道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2.专、深的图书馆专业知识

网络化、数字化已使现代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融入图书馆专业知识中,即使是资深馆员,也应认真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能,构筑适应形势需要的新型图书馆专业知识结构。

3.较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在“学科分区”的服务模式下,阅览室工作人员不再只是书刊借还的管理员,还是学科知识信息的“导航者”,应具备某一学科较为高深的专业知识,以解答读者与专业有关的咨询问题,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4.较高的外语水平

互联网上的知识信息绝大多数是外文信息,其中不乏学科专业知识,亟待我们去收集、筛选、开发和整理。阅览室工作人员如果没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根本无法阅读和采集这些信息资源,更谈不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读者服务。

(六)加强阅览室读者导读和网络导航工作

随着图书馆专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阅览室工作人员不再局限于书刊管理的工作,还应承担解答咨询的工作,否则就是专业人才的智力浪费。要针对读者的具体情况,主动热情地向读者介绍阅览室的情况,包括本室收藏书刊的范围、特色和分类排架方法,书刊的借阅程序与管理规则,利用图书资料应注意的问题等。在实行书、刊、网一体化管理,藏、借、阅相结合的新型阅览模式的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人员除了要开展纸本书刊的导读,还应开展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导航工作,以提高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好各种文献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阅览室工作人员应利用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检索技能,向读者介绍并辅导他们使用图书馆购进的各种数据库,为他们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以适应当今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