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化定制服务机制互动性不足
互动机制是个性化定制服务运行的核心动力,但是在目前图书馆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定制服务中,互动机制的缺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定制服务还是个性化推送系统,即便是功能比较完善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My library,系统的资源提供和用户的信息接收都是在一种比较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图书馆和用户之间唯一的交流就是用户初次登录时的注册。在系统设计之前,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没有进行必要的交流,系统更多的是站在自身角度或是借鉴已有的系统来确定它所应具备的功能、用户利用的步骤等;在系统利用过程中,缺少互动,用户不能反映“享受”服务时的意见和建议,馆员也不能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变化等,这些都是定制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它们造成了个性化特色有始无终、个性化定制形式重于内容现状的出现。
目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的基本定制方式主要有两种:
1.基于网页控件方式即指数字图书馆系统在其个性化定制系统的系统定制界面上将可以供用户定制的资源和服务列举出来,用户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定某些资源与服务后,通过点击相应的定制按钮来完成定制过程的方式,My library系统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2.基于步骤方式
即用户在注册过程中有选择地进行系统界面定制,用户注册完成后,用户的个性化系统定制界面也随之确定。
然而,不论何种方式,它们都是由数字图书馆系统根据本系统所能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创建一个基本的系统定制模板,然后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系统提供的模板进行个人的系统界面定制。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定制模板完全是静态和被动的,而用户本身也只能根据系统定制模板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进行选择,从而确定自己的系统界面,即个人定制模板。所以说,目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的个性化定制机制是静态的,而不是互动的。
(二)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的资源与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www.xing528.com)
现有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大多只面向本馆持证用户即本地用户,其余网络用户根本无法登录。例如,My library系统提供的资源与服务主要是某个特定图书馆的期刊订阅服务(利用各种现有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向读者定期发送其关心的最新的期刊目录,如果提供的目录中全文链接有效,用户可直接链接全文)、专业数据订阅服务(按照读者的检索定制,定期从馆内的各种专业数据库中检索符合要求的最新记录)、网络信息订阅服务(提供一些搜索引擎、专业资源超链接和专业网页的更新信息)。可见,服务壁垒现象在国内外个性化定制服务中都普遍存在,这就人为地隔断了图书馆间通过网络建立起来的资源共享空间,削弱和限制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功能的发挥。
(三)不同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团体定制功能有待开发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定制机制是孤立的,不仅定制的资源对象限制在本地系统提供的资源范围内,定制的组织结构受本地系统资源组织体系的限制,而且定制技术也依赖本地系统的自身技术,很难将其他系统的资源有机纳入。现有的定制服务形式主要针对用户的个人需求,其个性化特点十分突出。尽管已经出现了不同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并且这些系统或许在资源定制上,或许在服务类型定制上,或许在服务功能定制上都体现了强烈的互补性,而这种强烈的互补性,也正是用户所需要的。但是,由于不同的系统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系统间缺乏一种有效的、公共的动态集成机制,不能将不同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用户有用的资源、服务和功能集成在一起向用户提供定制服务。
定制服务强调个性化,并非只针对单个用户,它同样具有团体或小群体服务的个性化特征。同一学科背景的用户,其信息需求具有相似性,所以应针对群体用户开发团体定制服务功能。这就要求建立用户间的交流渠道,使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可以合作检索并分享彼此的检索经验和检索结果,以减少用户的重复劳动。
(四)存在信息组织问题
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更多地依赖数据库技术和动态网页技术,它从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图书馆原有的信息组织方式。可以说,资源组织问题仍是当前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亟须解决的根本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有效的资源组织机制和组织工具,用户无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重组和再创造;缺乏开放机制,无法实现对外部资源的集成与检索。它依附于图书馆组织整理的资源列表,用户只能缩小资源范围,而不能任意添加自己需要的外部资源;除了定题服务,绝大部分定制服务形式仅能提供资源的简单链接,用户不能一步到位地得到原文。所以,目前用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在不同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中注册并进行个性化定制,不得不适应不同的人口和不同的使用方式,并要对不同系统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进行可能的去重和重新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